- 年份
- 2024(5653)
- 2023(8436)
- 2022(7572)
- 2021(7302)
- 2020(6430)
- 2019(15161)
- 2018(15080)
- 2017(30967)
- 2016(17184)
- 2015(19747)
- 2014(20319)
- 2013(20357)
- 2012(19342)
- 2011(17605)
- 2010(18136)
- 2009(17579)
- 2008(18254)
- 2007(16671)
- 2006(14857)
- 2005(13763)
- 学科
- 济(70275)
- 经济(70195)
- 管理(50891)
- 业(49710)
- 企(38973)
- 企业(38973)
- 方法(32177)
- 数学(28696)
- 数学方法(28320)
- 财(23716)
- 农(22350)
- 中国(20853)
- 制(17160)
- 贸(15917)
- 贸易(15909)
- 易(15506)
- 务(14776)
- 财务(14742)
- 财务管理(14701)
- 学(14593)
- 银(14308)
- 银行(14286)
- 农业(14021)
- 业经(13788)
- 企业财务(13702)
- 地方(13482)
- 行(13402)
- 策(12129)
- 融(12009)
- 金融(12007)
- 机构
- 学院(255815)
- 大学(254405)
- 济(108732)
- 经济(106224)
- 管理(96508)
- 研究(85590)
- 理学(81104)
- 理学院(80243)
- 管理学(78974)
- 管理学院(78482)
- 中国(69595)
- 财(58531)
- 京(53941)
- 科学(49845)
- 所(45386)
- 财经(43949)
- 农(41770)
- 江(41094)
- 中心(40073)
- 研究所(39741)
- 经(39266)
- 北京(35014)
- 业大(34584)
- 经济学(32895)
- 农业(32714)
- 范(32691)
- 州(32636)
- 师范(32439)
- 财经大学(31737)
- 经济学院(29783)
- 基金
- 项目(149774)
- 科学(116146)
- 研究(113454)
- 基金(106293)
- 家(90408)
- 国家(89608)
- 科学基金(75551)
- 社会(69519)
- 社会科(65791)
- 社会科学(65771)
- 省(58585)
- 基金项目(55452)
- 教育(52783)
- 划(49306)
- 编号(48883)
- 自然(47350)
- 自然科(46131)
- 自然科学(46115)
- 资助(45750)
- 自然科学基金(45277)
- 成果(42512)
- 部(34486)
- 课题(33799)
- 重点(33673)
- 发(32737)
- 性(30645)
- 创(29977)
- 教育部(29450)
- 项目编号(29370)
- 人文(28812)
- 期刊
- 济(126422)
- 经济(126422)
- 研究(82507)
- 中国(49337)
- 财(48756)
- 农(38340)
- 学报(34904)
- 管理(33881)
- 科学(31990)
- 融(30242)
- 金融(30242)
- 大学(26290)
- 教育(26102)
- 农业(25181)
- 学学(24503)
- 财经(22086)
- 技术(21219)
- 业经(21169)
- 经济研究(20241)
- 经(18844)
- 问题(17877)
- 会计(16142)
- 贸(15749)
- 理论(14184)
- 财会(13377)
- 技术经济(13261)
- 国际(13102)
- 统计(12774)
- 实践(12723)
- 践(12723)
共检索到4017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慧 邹雅君
本文从三个不同的层次分析了会计诚信问题产生的原因,表层原因是会计人员道德素质偏低;深层原因是会计及相关的制度方面不足;而会计诚信问题产生的深刻根源则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对会计诚信问题的治理绝不能就会计诚信论会计诚信,必须把它放到整个社会、整个市场经济体系之中去系统地加以考虑和治理。
关键词:
诚信 会计制度 舞弊 职业道德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任健
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是当前国际会计发展的趋势,如何利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机遇,尽可能实现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的趋同,这是我国会计界必须正视的问题。本文在探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必然性、可行性以及分析各国会计准则趋同化形势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目前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之间存在的主要差异,进而提出了一些促进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趋同的建议。
关键词:
会计准则 趋同 差异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万正梅 李玲 骆月敏
第一,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诚信教育与职业道德建设。一方面,会计诚信教育要从课堂开始抓起,注重对即将走向会计工作岗位的人员的教育,加强对已经从事会计工作人员的诚信品质的培养,从而营造会计诚信氛围,培养会计诚信精神,塑造企业诚信形象,打造会计诚信品牌。注重会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李正 汪顺燕
为提高举报效率、有效防范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笔者认为,可借鉴美国经验,在举报奖励金额和对举报人的合法权益保护方面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一、美国对举报人奖励和保护的特点1.对举报人的奖励力度较大。美国于2010年7月发布的《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与消费者保护法案》对《1934年证券交易法》(简称证券交易法)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内容为: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汪祥耀 骆铭民
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是当前国际会计界讨论的热点问题,是会计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要发展经济,就必须融入国际经济潮流中。作为国际通用商业语言的会计,自然就应走向国际化。如何借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东风,尽可能实现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的趋同,这是我国会计界必须正视的问题。本文在探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必然性、可行性,以及分析各国会计准则趋同化形势的基础上,比较目前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之间的主要差异,并进而提出促进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趋同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
会计准则 国际趋同 差异分析 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海丛 胡慧娟
上市公司定期公布的会计信息是投资者和各利益相关者十分关注的问题,因而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质量便成了会计监管的重点对象。本文在阐析会计监管的必要性和分析我国现阶段会计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健全我国会计法规体系、强化法律责任等完善我国会计监管工作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会计监管 问题 对策建议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丛彪 宋秀芬
我国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有:对会计电算化认识不到位,会计电算化基础管理工作十分薄弱,缺乏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会计软件存在缺陷。因此,我国应采取进一步完善会计电算化的配套法规,创造良好的会计信息系统运行环境,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大对"复合型"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等对策,以便使我国会计电算化尽快得到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 会计软件 会计信息系统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邢瑞宇
现代经济生活中,企业为达到不同的目的人为进行会计报表造假,调整报表利润,使报表反映的错误信息误导各类决策者,从而导致各个市场行为主体乃至国家相关决策机构被误导而制订出错误决策,破坏了市场运行机制,文章从会计造假的表现形式、造假原因分析、避免会计造假的的对策三个方面重点关注了会计报表造假,强调健全相关法律法规,重视社会舆论监督。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钟高 刘永祥 徐正刚
在简要分析会计信息披露动机的基础上 ,指出会计信息披露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并结合我国实际 ,探讨了我国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问题、特有的原因及可行的解决对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欢进 董葆茗
本文从社会环境的角度对企业失信行为进行了分析,并从有利于企业守信的社会环境角度给出了解决企业失信行为的三个对策。
关键词:
失信 社会环境 博弈 信用体系 道德规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雅洁 余士军
会计行业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领域,主要提供会计信息或鉴证服务。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信息越来越为广大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部门等信息使用者所重视,成为政府部门进行宏观决策的重要依据。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近年来会计造假、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日趋加剧,已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因此遏制会计虚假信息的产生乃当务之急。探究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主要有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两种。因此正确查找内、外在因素,从源头抓起,才是标本兼治之上策。
[期刊] 征信
[作者]
董树功 杨峙林
当前我国经济活动中的预期失信成本小于真实失信成本,更小于理性失信成本,致使信用缺失现象在我国较为普遍,经济主体的失信行为已严重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信用复合价值的特点决定了其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通过分析信息与信用的关系、失信成本与信用的关系可以发现,应从增大失信成本入手,使经济主体共享信用信息,并依靠市场、政府和协会的联动来破解失信难题。
关键词:
信用信息 失信成本 信用缺失 失信难题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广盈 李建兵
按照萨缪尔逊关于通货收缩的定义,运用失业率、经济增长率、零售物价指数等进行判断,我国1997年下半年到1998年上半年已经有了明显的通货紧缩迹象。造成我国通货紧缩的主要原因是“双紧”政策的连锁效应,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艰难、政策性下岗、社会分配严重不公、人们的消费心理,科研效率低下,东南亚金融危机等又输入了通货紧缩的因素。为了治理通货紧缩应该把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收入分配政策、法规规范及鼓励消费等措施配套实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