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56)
2023(9521)
2022(8108)
2021(7460)
2020(6012)
2019(13655)
2018(13502)
2017(26566)
2016(14677)
2015(16510)
2014(16696)
2013(16658)
2012(16256)
2011(15084)
2010(15664)
2009(14846)
2008(14541)
2007(13283)
2006(12423)
2005(11754)
作者
(44486)
(36974)
(36974)
(35179)
(23885)
(17628)
(16751)
(14234)
(14175)
(13733)
(12818)
(12116)
(12082)
(12078)
(11880)
(11488)
(10934)
(10867)
(10859)
(10809)
(9569)
(9276)
(9109)
(8534)
(8494)
(8422)
(8410)
(8379)
(7643)
(7533)
学科
(66989)
经济(66926)
(39639)
管理(39315)
(27654)
企业(27654)
中国(24349)
(22646)
方法(21354)
地方(20001)
数学(18928)
数学方法(18723)
业经(15440)
农业(15036)
(14735)
(14639)
(14201)
银行(14187)
(13872)
(13666)
贸易(13651)
(13234)
(12970)
金融(12968)
(12070)
(11553)
(11037)
地方经济(11017)
环境(10884)
技术(9813)
机构
学院(218171)
大学(214698)
(95779)
经济(93608)
研究(83017)
管理(78730)
理学(65321)
中国(64901)
理学院(64532)
管理学(63603)
管理学院(63178)
科学(48094)
(47549)
(46602)
(43927)
(40610)
研究所(39130)
中心(36980)
(36117)
财经(34930)
农业(31887)
(31463)
北京(31057)
业大(30723)
(30204)
师范(29942)
经济学(29055)
(29029)
(28899)
(26581)
基金
项目(130309)
科学(101534)
研究(99623)
基金(90865)
(78885)
国家(78149)
科学基金(64896)
社会(62125)
社会科(58914)
社会科学(58905)
(52377)
基金项目(46263)
教育(45204)
(44131)
编号(41812)
自然(39052)
资助(38514)
自然科(38068)
自然科学(38059)
自然科学基金(37366)
成果(35912)
(35029)
课题(30661)
重点(29837)
(29131)
发展(28640)
(28174)
(26832)
(25854)
创新(25193)
期刊
(118623)
经济(118623)
研究(74852)
中国(50249)
(39835)
(32461)
管理(31202)
学报(30920)
(29240)
金融(29240)
科学(28927)
教育(28214)
农业(28021)
大学(23395)
学学(21807)
业经(21049)
技术(19552)
经济研究(19327)
财经(17160)
问题(16029)
(14867)
(14292)
(13707)
国际(12313)
技术经济(11337)
商业(11132)
理论(11076)
世界(11011)
现代(10743)
(10414)
共检索到3604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廖西元  陈庆根  庞乾林  
本文在分析了我国优质水稻生产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我国今后发展优质稻的指导思想是“稳量调优”和实行“四分”、“三化”、“二扶”、“一改”的对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方福平  章秀福  王丹英  廖西元  
在耕地面积持续下降以及农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减少已不可逆转,同时随人口的不断增加,稻米消费需求刚性增长也是不可逆转,我国总的水稻生产发展形势极其严峻。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水稻生产发展目标正发生重大转变,相应的水稻科技进步目标也在不断调整。本文在对水稻生产目标的变化、水稻科技进步作用的影响因素,以及水稻科技进步传导链与相关技术系统构成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我国水稻生产发展的科技对策。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玉冲  曾媛  张棵  黎丽菊  蒋显斌  
通过农业植物新品种、专利、地理标志等三方面分析广西水稻种业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发现广西水稻种业知识产权存在创造数量与质量不高、管理不够重视、运用效果不明显、保护效果待加强等问题。提出从六方面加强广西水稻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以促进广西水稻产业进一步发展:进行立体保护,全方位保护水稻种业知识产权;实行全程管理,提高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水平;提升专利质量,培育高价值核心专利;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与服务环境;加强农村知识产权教育,助力乡村振兴;以及加强种业"走出去"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等。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申义珍  
埃塞俄比亚从事水稻生产的时间短,产量低。主要为雨养水稻,也有少量的灌溉水稻及旱稻。水稻病虫害发生危害轻,但高海拔地区生长后期易受低温寡照影响结实率及千粒重。长期水稻直播种植,草害严重。水稻生产具有巨大潜力,要控制水土流失,发展灌溉农业,推广移栽水稻,控制草害,加强水肥管理,引进、选育新品种,加强水稻科研与技术推广工作。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白选杰  
当前制约我国优质专用小麦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人们的观念意识、国家的产业政策、市场的销售价格、品种及栽培技术和政府的组织协调。 2 1世纪初我国扩大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的策略是 :制定发展规划 ,确定发展目标 ;制定优惠政策 ,发挥市场作用 ;分析区位优势 ,搞好区划布局 ;培育引进品种 ,研究栽培措施 ;确定发展规模 ,选择产业方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唐立新  
分析了菲律宾水稻生产的现状是总产不足,单产较低和杂交稻比重低.导致这些现状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充分利用杂交稻的优势和栽培技术落后,社会经济的因素则是深层的原因.大力推广杂交稻和提高水稻栽培技术是最主要的对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朱德峰  陈惠哲  张玉屏  林贤青  吴伟  
分析了近年来浙江水稻生产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水稻种植结构发生变化,双季连作稻占种植面积的比例从90年代初的86.0%到2004年下降到34.1%;水稻种植面积和总产分别从80年代平均242.4万hm2和1340.0万t,到2004年下降到102.8万hm2和686.9万t;水稻单产增长辐度下降,单产年均增长率由60年代的5.3%,到2001年以后仅为0.3%。水稻现实单产、品种单产和良种良法配套单产的存在较大差异;生产上主导品种不突出,良种良法不配套,技术的集成度不高和互补性不强等问题制约了水稻产量提高和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并提出了提高水稻产量的对策。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春春  纪龙  李凤博  冯金飞  方福平  
当前,我国水稻产业发展面临稳定面积难度大、产需对接难度大、突破性品种少、种粮效益偏低和轻简型高产技术储备不足等突出问题,水稻产业发展呈现种植规模化、品种优质化、技术智能化、消费个性化和经营兼业化趋势,据此本文提出稳面提质保供、优化政策体系、强化科技支撑和完善市场调控等战略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房瑞景  
我国有约15亿亩盐碱地,海水稻(耐盐碱水稻)的培育和推广,为缓解我国耕地资源紧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新思路。近年来,我国海水稻研究已取得一系列阶段性成果,但在当前海水稻产业发展初期,还面临着国家政策支持不足、研究和推广模式单一、大众认知不足等突出问题。因此,应确立海水稻产业发展战略;加快盐碱地保护性开发,择时调整粮食产业结构;创新海水稻开发利用模式,促进产业化推广;设立海水稻项目科研专项经费,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加大海水稻宣传推广,提高公众认知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凤霞  吕杰  史元  黄利  
食品质量安全的首要问题是保证居民的主食安全。我国有65%以上的人口是以稻米为主食的,稻米质量是否安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国居民食品质量安全的总体情况。稻米质量安全生产强调产地环境、过程控制和产品质量三个方面。其中,产地环境强调土壤、空气、水的控制要达到相应环境监测标准,因此,文章从水、土壤、空气三个方面客观分析了我国稻米质量安全生态环境的现状,指出了我国稻米质量安全生态环境面临的严峻现实,并提出在做好现有工业企业污染防治的基础上,严格控制和禁止新污染源产业在稻米主产区内建设;进一步创新产业化组织形式,加强稻米质量安全产业化建设;建立和完善主产区稻田生态监测系统,指导农户按照稻米质量安全生产规范...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温福  潘文博  徐正进  
对中国粳稻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讨论,认为北方粳稻生产承载着全国人民“口粮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历史重任。千方百计地发展北方粳稻生产,增加粳稻总产量已势在必行。但从目前北方粳稻生产形势看,靠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来提高总产量的潜力已很有限,惟一出路是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通过育种手段开发推广超级稻,提高品种的生产潜力,以及通过栽培手段改造中低产田,实现大面积均衡增产,是近期大幅度增加粳稻总产量的有效途径。此外,还对直接影响中国粳米市场走势的东北稻区水稻生产发展战略进行了讨论。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雷东阳  林勇  陈立云  
简要回顾了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研究经历的探索阶段、生产初试阶段和大面积生产应用的历程,分析了当前育种和应用中存在着种质创新不够、实用型两用核不育系缺乏、种子生产决策不科学等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常规育种与分子育种紧密结合创新不育系种质资源、加快优质多抗不育系育种步伐、科学决策种子生产基地与时段以确保两系杂交稻健康持续发展的策略。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周行  毛昌祥  吕荣华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何忠伟  
本文分析了中国稻米产业的现状 ,指出了中国稻米产业面临的压力 ,提出了中国稻米产业发展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