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90)
- 2023(13198)
- 2022(10994)
- 2021(9795)
- 2020(8748)
- 2019(19900)
- 2018(19719)
- 2017(39300)
- 2016(21435)
- 2015(24325)
- 2014(24225)
- 2013(24325)
- 2012(22696)
- 2011(20379)
- 2010(20718)
- 2009(19798)
- 2008(20116)
- 2007(18409)
- 2006(16172)
- 2005(14782)
- 学科
- 济(101737)
- 经济(101623)
- 业(91306)
- 企(81125)
- 企业(81125)
- 管理(76838)
- 方法(50331)
- 数学(41662)
- 数学方法(41411)
- 财(32971)
- 农(31426)
- 业经(30560)
- 中国(25447)
- 务(23654)
- 财务(23637)
- 财务管理(23597)
- 企业财务(22412)
- 农业(22053)
- 制(20899)
- 贸(19340)
- 贸易(19334)
- 技术(19102)
- 易(18819)
- 和(16740)
- 划(16431)
- 策(16266)
- 地方(15746)
- 理论(15735)
- 银(15199)
- 银行(15161)
- 机构
- 学院(326565)
- 大学(322475)
- 济(143716)
- 经济(141122)
- 管理(131657)
- 理学(113474)
- 理学院(112379)
- 管理学(111005)
- 管理学院(110395)
- 研究(100975)
- 中国(79990)
- 财(69232)
- 京(66154)
- 科学(58762)
- 农(56154)
- 财经(55559)
- 所(51123)
- 经(50367)
- 江(49405)
- 业大(46985)
- 中心(46938)
- 研究所(45749)
- 经济学(44858)
- 农业(44575)
- 北京(41238)
- 经济学院(41135)
- 财经大学(40993)
- 州(38769)
- 商学(37586)
- 范(37496)
- 基金
- 项目(207303)
- 科学(165244)
- 基金(152922)
- 研究(152339)
- 家(131343)
- 国家(130172)
- 科学基金(113424)
- 社会(99727)
- 社会科(94784)
- 社会科学(94757)
- 省(81501)
- 基金项目(81247)
- 自然(72268)
- 自然科(70655)
- 自然科学(70634)
- 教育(70319)
- 自然科学基金(69505)
- 划(67254)
- 资助(62633)
- 编号(61205)
- 成果(48731)
- 部(47540)
- 重点(46055)
- 创(45880)
- 发(44475)
- 业(43749)
- 创新(42134)
- 国家社会(41501)
- 教育部(41296)
- 课题(41181)
- 期刊
- 济(157696)
- 经济(157696)
- 研究(94597)
- 财(56811)
- 中国(56749)
- 农(51249)
- 管理(50761)
- 学报(45672)
- 科学(43538)
- 大学(35090)
- 农业(34779)
- 学学(33452)
- 融(31733)
- 金融(31733)
- 技术(29087)
- 财经(28802)
- 业经(27634)
- 教育(26810)
- 经济研究(25430)
- 经(24814)
- 问题(21937)
- 业(20779)
- 技术经济(19685)
- 贸(18318)
- 商业(17107)
- 统计(16697)
- 现代(15701)
- 财会(15634)
- 理论(15595)
- 策(15553)
共检索到4788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宋静
充分就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要素投入是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以1995~2010年为样本区间,实证检验资本、工资、技术三个要素对于就业量的长短期影响。结果显示,短期内增加资本投入加速失业,技术投入促进就业。从长期来看,资本、工资投入增加均不能促进就业量的增加,技术投入的增加反而会加速失业。因此,资本、工资和技术三种投入要素均不能作为促进就业的稳定机制。
关键词:
资本 技术 工资 就业量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赵立韦
本文利用我国2004—2008年制造业、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中637个样本数据,实证分析了研发投入对资本结构的影响。通过多元回归发现:研发投入与资本结构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且这一关系在不同成长性、规模的企业里依然存在;但高成长性企业与低成长性企业、大规模企业与小规模企业相比,研发投入对资本结构的负向影响并不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关键词:
研发投入 资本结构 实证分析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寇铁军 马大勇
为促进技术创新发展,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政府科技投入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应该具有引导效应,而不是挤出效应。为考察我国政府科技投入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是否存在引导效应,本文利用我国1991年-2011年间政府与企业对技术创新投入的宏观数据,在政府财政科技投入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效应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我国政府科技投入对企业R&D投入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政府科技投入对技术创新投入引导效应弹性系数为0.7014,且政府科技投入是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Granger原因。由此可知,政府科技投入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活动具有显著的"引导效应"。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娟
利用Thomson ONE Banker Database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提供的微观企业数据,采用Levisohn-Petrin方法控制潜在内生性问题,更科学地估计了中国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而检验外资并购是否能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实证结果表明,外资并购对生产率的提升效应虽然不能立刻发挥作用,但经过一定的融合期,外资并购能显著提高企业生产率超过20%。另外,企业的出口行为将会进一步强化并购的生产率效应,出口企业因外资并购带来的企业生产率提升要高于非出口企业30%左右。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亚媛 江南春
本文以我国信息服务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选择其2010-2013年研发强度为因变量,资产负债率、每股收益、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和资产自然对数为自变量,利用SPSS13.0软件描述性统计变量发展趋势,回归分析内部财务指标对企业研发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财务决策的前导性指标资产的自然对数和资产负债对研发强度有显著影响,并分别是正负相关关系;财务决策的结果性指标每股收益和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对研发强度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买买提依明·祖农 田新民 李厚锐
了解我国企业员工收入变化趋势以及影响因素,对企业的投资和经营决策以及我国收入分配改革来说有着重要意义。文章以2003年~2011年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员工收入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从均值来看,我国上市公司员工收入(或成本)每年平均增长率为5.18%。回归结果表明,所有权性质、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公司所属地区、公司盈利能力、财务状况以及规模等对员工收入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员工收入 所有权性质 公司特征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静 彭飞 毛德凤
基于2005-2007年全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本文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PSM)考察了有研发投入行为的企业与其"反事实情形"下未实施研发状态下的全要素生产率差异,发现研发投入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溢出效应约为16.5%,明显低于OLS估计结果(66.0%)。在增加更多的匹配变量,分组、逐年、分所有制、分地区的稳健性检验结果也均证明,研发投入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表现出明显的激励作用,其中高新技术行业、国有企业和港澳台企业的研发溢出效应最为突出,东部地区企业研发溢出效应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其政策含义是,应着力营造自主创新的有利环境,鼓励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创新地区合作,进行优势互补;利用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规...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薇 艾华
本文以2010~2016年我国603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政府补助对企业研发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补助对企业研发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均具有促进作用,并且研发投入在政府补助和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政府补助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在不同行业中始终存在且存在差异,对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研发投入的部分中介效应也存在差异。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余子鹏 王今朝
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因素有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其中,要素资源价格上涨、政府研发资助、科技投入存量、银行贷款利率和外资竞争是影响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主要因素,技术水平和税率作用的影响较为滞后,研发人员数量和企业盈利能力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没有显著影响,企业对市场竞争和经济变化缺乏敏感性,技术创新投入不够主动。应充分发挥政府资助的引导效应,适时调整要素和资源价格,充分利用税率和金融杠杆,引入多元竞争,激发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动力。
关键词:
技术创新 投入 影响因素 内在机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罗文兵 刘爱东
合理界定产品成本构成要素,提高企业产品成本管理能力有助于企业应对反倾销。文章按企业应对一般商品倾销、生态倾销和社会倾销分析了企业应对反倾销的产品成本构成要素,建议企业通过整合供应链和价值链,实施多方多维的成本要素协同管理来有效应对反倾销。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胡春阳 余泳泽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实现经济转型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本文尝试将政府补助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内、外部因素纳入统一分析框架,提出U型效应研究假设,基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决策视角进行企业内部因素分析,并结合引力模型构建涵盖市场势力、政府补助质量等外部因素的分析框架进行理论解释,结果表明,仅考虑企业内部因素时,政府补助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促进作用,但外部因素可能产生U型效应。基于WIND金融数据库上市公司数据,通过实证分析验证U型效应的客观存在性,进一步结合外部因素的实证,分析讨论其成因,结果表明,在外部因素作用下,政府补助存在企业全要素生产率U型效应,以市场势力为工具变量的2SLS回归结果也支持这一结论。基于此,得出若干增强政府补助实效的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水常青 宋永高
本文在讨论OEM的起源、发展和利弊的基础上,用博弈论模型,对我国当前企业界和经济理论界关心和争论的OEM问题进行了数理和实证研究,并证明了如下主要结论:(1)OEM产品出口价格p1随着企业数n的增加持续下降,且当OEM的企业数充分大时,价格p1逼近国内厂商的生产成本;(2)国内做OEM的企业越多,国外公司的利润额就越大;(3)当n=1,即国内企业处于垄断地位时,做OEM的国内企业利润额最大;当n=2时,国内OEM企业的利润之和与外国公司持平;但当n大于2时,国内所有OEM企业的利润总和还不如国外公司的利润。
关键词:
OEM 博弈论 模型 实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程欣 邓大松
我国社会保险官方缴费率一直居高不下,其总费率一度超过40%。文章通过"中国企业-员工匹配调查"(CEES)的数据分析得出,当前我国企业社会保险的实际缴费率水平在16%左右,此结果表明我国实际企业社保水平远低于官方标准。通过Probit回归模型得出,企业社会保险成本偏低的企业,主要体现在民营、外资、港澳台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并且,相对于非出口类型的企业,加工贸易出口类型企业的社会保险缴费率要低2.2%。除此之外,劳动权益保护制度对企业社会保险成本上升也构成了一定压力。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汤幼平 王璜
到底是什么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我国企业界对这个问题一直争论不休,直至现在仍然还有一些迷惑。然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全球经济的一体化,竞争更加激烈,这一问题却又事关企业的前途和命运,故对其加以研究和探索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三个案例的分析,从战略管理角度对企业的发展制胜规律进行了实证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使用国际标准能提高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吗——基于2015年“中国企业-员工匹配调查”的实证分析
人力资本质量、技能溢价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中国企业-员工匹配调查(CEES)的实证分析
广东省要素投入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分析
政府投资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驱动效应实证分析
我国企业集团背景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全要素生产率实证研究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研发投入的中介效应分析
科技创新的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效应分析——基于政府和企业R&D投入的视角
我国企业债券信用评级的因素分析——基于Altman的Z计分模型的实证研究
我国企业财产保险需求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地区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