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25)
- 2023(14253)
- 2022(11571)
- 2021(10991)
- 2020(9503)
- 2019(21731)
- 2018(21763)
- 2017(43253)
- 2016(22908)
- 2015(25841)
- 2014(25540)
- 2013(25189)
- 2012(22745)
- 2011(20131)
- 2010(20365)
- 2009(19174)
- 2008(18913)
- 2007(16646)
- 2006(14695)
- 2005(13299)
- 学科
- 济(99603)
- 经济(99484)
- 业(95323)
- 企(84789)
- 企业(84789)
- 管理(81698)
- 方法(49446)
- 数学(40945)
- 数学方法(40297)
- 财(32010)
- 业经(30815)
- 农(30642)
- 中国(26258)
- 务(23421)
- 财务(23362)
- 财务管理(23329)
- 制(22468)
- 企业财务(22090)
- 农业(21014)
- 技术(19816)
- 理论(18256)
- 贸(17808)
- 贸易(17796)
- 策(17501)
- 易(17409)
- 银(17315)
- 银行(17309)
- 和(17274)
- 划(16868)
- 行(16491)
- 机构
- 学院(328645)
- 大学(323448)
- 济(141312)
- 管理(139054)
- 经济(138631)
- 理学(119490)
- 理学院(118444)
- 管理学(116598)
- 管理学院(115974)
- 研究(95487)
- 中国(81036)
- 财(69629)
- 京(66725)
- 财经(55423)
- 科学(53080)
- 经(50335)
- 江(48466)
- 农(46101)
- 中心(45919)
- 所(44979)
- 业大(43201)
- 经济学(43012)
- 北京(41802)
- 财经大学(41213)
- 研究所(39964)
- 经济学院(39076)
- 州(38385)
- 商学(38101)
- 商学院(37775)
- 经济管理(36885)
- 基金
- 项目(212562)
- 科学(170679)
- 研究(159381)
- 基金(157526)
- 家(133954)
- 国家(132751)
- 科学基金(117977)
- 社会(103814)
- 社会科(98563)
- 社会科学(98537)
- 基金项目(82765)
- 省(82451)
- 自然(75453)
- 教育(73825)
- 自然科(73820)
- 自然科学(73805)
- 自然科学基金(72519)
- 划(68436)
- 资助(65367)
- 编号(65139)
- 成果(50907)
- 部(48290)
- 创(46911)
- 重点(46469)
- 发(44825)
- 国家社会(43163)
- 创新(43116)
- 课题(42984)
- 教育部(42539)
- 人文(42153)
- 期刊
- 济(153490)
- 经济(153490)
- 研究(97362)
- 中国(57415)
- 财(56794)
- 管理(56680)
- 农(42107)
- 科学(40275)
- 学报(38068)
- 融(34963)
- 金融(34963)
- 技术(33288)
- 大学(31733)
- 学学(30203)
- 农业(29000)
- 教育(28525)
- 财经(27727)
- 业经(27213)
- 经济研究(24483)
- 经(23790)
- 问题(20670)
- 技术经济(19339)
- 统计(17558)
- 业(17491)
- 现代(16772)
- 财会(16720)
- 商业(16552)
- 策(16442)
- 贸(16343)
- 理论(16048)
共检索到4825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赵光毅
在我国 DC 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计划开始建立之时,国际社会正进行着一场对 DC 计划的反思浪潮。DC计划运营效率低下、存在偿付能力风险、降低养老保障覆盖率、加剧养老金收入分配差距等诸多问题开始暴露。多头委托的运作模式、养老金风险责任的转移、养老保障的刚性需求是导致 DC 计划产生问题的原因。国际社会普遍认为,DB、DC 两种养老计划,各有利弊,互为补充。鼓励两种模式共同发展、分别对两种计划进行改进、综合使用两种计划是国际上解决养老金问题的三条途径。我国应全面考虑养老金治理结构、偿付能力风险、成本效率、计划流动性、资本市场发展、养老收入分配,以及"历史债务"等因素,建立以 DB 计划为主、DC ...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肖文 刘莉云
由于国家对发展补充养老保险缺乏统一规划、引导和珏要的政策扶持,加之多部门办理补充养老保险政策不统一,制度不够健全,办法不规范。总的来说,建立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的企业不多,参加的职工较少。部分企业只注重眼前利益,对发展补充养老保险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认识不足。甚至有些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宁肯多发奖金和实物,也不愿给职工建立补充养老保险。发展和完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计划能减轻国家日益增大的养老保险费用支出的沉重负担,有利于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林义
发展我国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设想林义[教授西南财经大学保险学院成都610074]《财经科学》1997/5FINANCEANDECONOMICS对发展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计划意义的再认识90年代以来,无论是工业化国家,还是经济转轨国家,都特别重视大力发展补充...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吴祥云
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是养老保险体系的一大支柱,我国应加快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推广进程,但任重而道远,相关的一系列理论问题还须进一步论证。本文论述的是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对筹资模式的最优选择,在此之间对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涵义和养老金基本属性进行界定,作为木文讨论的基础。希望本文的写作能引起更多的学者对此问题的研究,加快我国养老保险改革大业完成。
关键词:
企业补充养老保险 养老金 基金筹资模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席四
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是市场经济国家养老保险体系的一个必须层次。而我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建立起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本文在阐述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基本特征和我国转型期现实情况的基础上 ,认为我国应尽快建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并就如何建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
企业 补充养老保险 制度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黄顺祥
国外在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渠道选择方面的共同点是,一般都允许补充养老保险基金在一定限度内进入资本市场,以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养老基金通过委托管理进入资本市场,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壮大;成熟、活跃的资本市场也为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提供了运作空间。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闫中兴
企业补充养老保险问题的思考闫中兴一、实行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意义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是在国家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企业为提高本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待遇水平而设立的一种保险。首先,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险的一个微观层次。其次,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是一种企业行为,...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许谨良
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发布一年多来,一些省市已经开始实施基本养老保险的改革方案,如《南昌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试行办法》、《上海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国务院关于改革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文件的精神是,逐步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曹志东 卢雅菲 俞自由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吴军
本文介绍了国外企业补充养老基金基本情况、投资渠道、营运管理及监管模式;论述了我国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基金实行市场化营运所具有的微观和宏观两方面意义;提出市场化营运可以从建立独立的补充养老基金会、委托专业机构投资、放开投资渠道、严格限量监管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
养老保险基金 市场化管理 监管模式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荆涛 万里虹 张静斯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我国进行了一系列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初步建立了保障职工基本医疗需求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但由于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特点是“低水平、广覆盖”,其提供的保障程度和范围都很有限,因而远远不能满足不同类型企业、不同层次雇员的要求。美国的做法是依靠雇主(而非政府或个人)自愿为大多数人提供健康保险计划,它不仅减轻了政府的压力,同时也使企业和个人从中受益,其做法很值得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