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747)
- 2023(19048)
- 2022(16243)
- 2021(15101)
- 2020(12886)
- 2019(29345)
- 2018(29267)
- 2017(56608)
- 2016(30720)
- 2015(34795)
- 2014(34387)
- 2013(34060)
- 2012(31496)
- 2011(28240)
- 2010(28599)
- 2009(26776)
- 2008(26788)
- 2007(24137)
- 2006(21646)
- 2005(19390)
- 学科
- 济(126372)
- 经济(126194)
- 业(107943)
- 管理(104437)
- 企(95326)
- 企业(95326)
- 方法(55368)
- 数学(45019)
- 数学方法(44576)
- 财(40005)
- 农(38442)
- 业经(36590)
- 中国(35543)
- 制(30500)
- 务(26800)
- 财务(26716)
- 财务管理(26671)
- 农业(26110)
- 企业财务(25255)
- 地方(25250)
- 技术(24435)
- 理论(23203)
- 贸(22432)
- 贸易(22413)
- 银(22296)
- 银行(22254)
- 和(21984)
- 学(21765)
- 易(21737)
- 行(21195)
- 机构
- 学院(437459)
- 大学(436198)
- 济(178331)
- 管理(175828)
- 经济(174423)
- 理学(150198)
- 理学院(148595)
- 管理学(146483)
- 管理学院(145654)
- 研究(139666)
- 中国(110758)
- 京(93833)
- 财(89207)
- 科学(81856)
- 财经(69543)
- 所(68453)
- 江(67182)
- 农(66499)
- 中心(64349)
- 经(63024)
- 研究所(60927)
- 业大(60776)
- 北京(59681)
- 范(55701)
- 师范(55252)
- 州(53949)
- 经济学(53456)
- 农业(51638)
- 财经大学(51300)
- 院(51028)
- 基金
- 项目(282985)
- 科学(223883)
- 研究(214346)
- 基金(204571)
- 家(174980)
- 国家(173402)
- 科学基金(150985)
- 社会(135670)
- 社会科(128473)
- 社会科学(128442)
- 省(110949)
- 基金项目(108505)
- 教育(98640)
- 自然(95614)
- 自然科(93344)
- 自然科学(93323)
- 自然科学基金(91718)
- 划(91628)
- 编号(88847)
- 资助(83362)
- 成果(72823)
- 部(63103)
- 重点(62217)
- 创(61675)
- 课题(60915)
- 发(59930)
- 创新(56930)
- 制(55859)
- 国家社会(55186)
- 教育部(54955)
- 期刊
- 济(205337)
- 经济(205337)
- 研究(135328)
- 中国(90589)
- 财(72049)
- 管理(70454)
- 农(61499)
- 学报(60548)
- 科学(57486)
- 教育(52309)
- 大学(47680)
- 学学(44324)
- 融(44281)
- 金融(44281)
- 农业(41987)
- 技术(40838)
- 财经(35094)
- 业经(35048)
- 经济研究(31391)
- 经(30089)
- 问题(27144)
- 业(23720)
- 技术经济(23035)
- 图书(22744)
- 理论(21411)
- 现代(21301)
- 贸(20625)
- 科技(20380)
- 商业(20253)
- 财会(19492)
共检索到6689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宗军 张静 赵丹 毛磊
本文探索了自主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建立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及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模糊层次评价模型。以机械制造行业为例,对我国16家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现状进行了实证研究,并针对这16家企业所出现的一些共性问题,如研发资金投入强度较低、抗风险能力较弱等提出了改善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若干条政策建议及对策措施。
关键词:
机械制造 自主创新 模糊层次分析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马双 邹琳
以往研究着重探讨重叠/非重叠知识在技术并购中的创新效应,然而在测度知识重叠时仅关注到数量属性而忽略了质量评估。因此,构建一个新的理论框架,利用国家知识产权局2008-2018年专利授权数据,分析217家中国机械制造企业352次国内技术并购案例,探索知识库中重叠、非重叠知识数量和质量属性对并购后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质量重叠知识对并购后的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而高质量非重叠知识则有负向影响。同时,探讨知识数量对并购后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强调了知识重叠对企业获取外部知识的重要性,对企业技术并购实践具有借鉴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彭本红 罗明 武海燕
自主创新是一个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前提和基础。对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是一个典型的多指标、多层次综合评价问题。文章针对制造企业的特殊性,在制定指标筛选相关准则的基础上,建立了制造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提出避免信息失真实用方法,以及融合主观评价的主成分分析指标权重确定方法,应用模糊决策理论建立了制造企业自主创新的模糊多目标、多层次综合评价模型,并进行了实证研究。
关键词:
制造企业 自主创新 模糊综合评价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华 宋常
本文采用实证分析方法,以我国普通机械制造业沪深股市发行的A股上市高新技术公司为研究对象,以2008~2010年为研究时间序列,实证分析了上市高新技术公司所得税税率优惠与技术创新投入之间的关系,考察、证明了2008年实施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优惠对高新技术企业及其技术创新投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云 王昕
本文基于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研究了ODI对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并以航空装备制造业为例,运用Engle-Granger两步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ODI对我国航空装备制造业的产品创新短期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长期的促进作用受限于我国与航空装备制造强国之间的水平差距;不论短期还是长期,ODI对我国航空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均具有正面影响,由于研发的累积效应,长期的促进作用要大于短期;短期来看,过多的人均资本和固定资本的投入会对ODI产生挤出效应。
关键词:
ODI 自主创新 技术创新 产品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肖延高 李仕明
以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为例,分析了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过程及其知识产权管理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竞争环境下,知识产权在促进技术后来者创新能力提升和企业绩效提高方面的价值是不同的;技术后来者的知识产权表现为以实用新型专利和技术秘密为核心的知识产权组合;在创新的不同阶段,技术后来者的知识产权能力各不相同,管理重点也存在较大差异;由于知识产权制度特别是专利制度的地域性和时效性特征,后来者有机会掌握核心技术并获得知识产权保护,从而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康志勇
本文从出口贸易与自主创新的视角,对出口是否促进了我国本土制造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进行了系统考察,并提出了理论假设。借助于1999-2003年和2005-2007年间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微观数据,采用Tobit模型,就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出口行为是否具有"出口中学习"、是否具有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作用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为转型时期出口导向发展战略能否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提供了一个可供识别的微观基础。研究发现在样本观察期内,企业的出口行为会对其自主创新活动产生复杂的影响。其中,企业规模是影响效果的关键因素,规模越大的企业出口的促进作用越明显,越小的企业出口反而具有抑制作用。同时,2005年以来的出口贸易政策的...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张鹏 关志民 韩侠
员工满意度是保证用户满意的基础,员工对企业的满意指数越高,越有利于提高员工对产品或服务的质量。阐述影响员工满意的因素和产生的效应,提出员工满意指数结构模型,给出模型中隐变量相对应的观测变量以及描述模型中各相关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区分员工满意度的内在报酬因素和外在报酬因素,采用薪酬组合/员工满意度状态管理方格衡量员工的不同满意度状态,实现员工满意状态的动态管理;制定提高员工满意度的P-D-C-A-R五步循环措施,在管理实践中指导企业提高员工满意度。通过对某石油机械制造企业的实际调查,运用偏最小二乘法进行员工满意分析,得到隐变量相关关系曲线和影响员工满意的主要因素,并对企业进一步持续改进员工...
关键词:
员工满意 影响因素 指数模型 管理策略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宋晓洪
装备制造业是任何一个发达工业体系的中枢,在经济成长和新型工业化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对我国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DEA理论,引入基于输入的C2R模型和单纯评价技术有效的BC2模型,从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视角,分两阶段对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慧毅 魏大鹏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不管是在工业化时代还是在信息化时代,都离不开制造。中国制造业已形成相当大的生产规模,但其实力不强,生产效率低下、零部件基础薄弱、技术创新能力不高,整体素质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很大。中国制造业应该在政府调控下,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尽快从单纯引进模式向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模式过渡,并且自主创新应以集成创新为主。
关键词:
制造业 自主创新 集成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燕
从产业内贸易的形成机理出发,利用1997—2010年我国29个制造业的相关数据,利用面板数据变截距模型分析了我国制造业整体的产业内贸易对其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利用面板数据变系数模型分析了29个制造业行业的产业内贸易对其自主创新产出的间接影响效应和直接影响效应。实证结果表明:不同的制造业行业的产业内贸易对其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有所差异;在自主创新能力高的制造业行业中,产业内贸易对其自主创新的影响比较显著;在自主创新能力中等的制造业行业中,除了医药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产业内贸易对其自主创新能力有显
关键词:
产业内贸易 自主创新 制造业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华斌 戴强
根据前人理论和结论,按照科学性、可比性、可操作性等原则,本文建立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理念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市场创新能力、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组织与管理创新能力;并以制造企业为研究样本,运用统计方法,对数据有效性进行检验,验证了本文构建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可靠性,从而为我国企业采取措施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依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陆岚 李美霞
以A机械制造企业为例,综合考虑企业生产所需要的物料的重要程度及其需求特性,将ABC、XYZ分类法结合在一起,建立了ABC-XYZ分类矩阵模型。利用ABC-XYZ矩阵模型对物料进行分析,再根据现在大多数制造企业物料的补货方式,将物料特性与供给方式相组合,以确定出合理的生产线边缓冲库存物料供给模式。利用此种方法可以有效降低生产线边缓冲库存水平,确保生产顺利进行,该方法对类似企业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红旗 刘勇 方志耕
基于行为活跃度和成果丰富度建立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水平测量指标体系,采用矩阵型灰色聚类方法对我国30个行业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行业视角下我国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水平划分成"高-高""中-中""中-低"、"低-中""低-低"5个类型,且整体处于偏低水平。在充分把握我国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水平整体状况和行业分布差异性基础上,提出政府在激发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方面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赵剑波 吕铁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通过跨国技术并购实现创新发展,并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呈现"逆向"特征,吸收能力能够保证先进技术知识从"弱"到"强"的有效转移。吸收能力是企业识别外部知识价值,吸收、同化和运用外部知识来提升创新绩效的能力,吸收能力提升了跨国并购过程中知识转移的效率。知识基础、知识一致性、市场轨道稳定性是实现从"逆向并购"到"逆向吸收"的三个重要因素,也是决定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成败的前提条件。经过长期的发展,中国企业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和市场优势,在一些领域拥有良好的知识基础。但企业跨国并购战略的实施依旧处于"追赶"情境下,国内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创造出"中国机会"概念,那些拥有...
关键词:
跨国并购 逆向并购 吸收能力 知识转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