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10)
- 2023(14786)
- 2022(11831)
- 2021(10739)
- 2020(8808)
- 2019(19913)
- 2018(19870)
- 2017(38534)
- 2016(20698)
- 2015(23303)
- 2014(23414)
- 2013(23256)
- 2012(21606)
- 2011(19333)
- 2010(19981)
- 2009(18962)
- 2008(19032)
- 2007(17449)
- 2006(15903)
- 2005(14973)
- 学科
- 济(97980)
- 经济(97866)
- 业(88149)
- 企(79678)
- 企业(79678)
- 管理(75960)
- 方法(34702)
- 业经(33079)
- 中国(31394)
- 农(29787)
- 财(29163)
- 数学(25556)
- 数学方法(25435)
- 地方(23427)
- 技术(22538)
- 制(21832)
- 农业(21041)
- 务(20113)
- 财务(20083)
- 财务管理(20057)
- 企业财务(18960)
- 贸(18102)
- 贸易(18082)
- 银(18022)
- 银行(18003)
- 策(17637)
- 易(17572)
- 和(17565)
- 行(17436)
- 融(17326)
- 机构
- 学院(304516)
- 大学(298160)
- 济(133918)
- 经济(131330)
- 管理(120464)
- 研究(101906)
- 理学(101196)
- 理学院(100213)
- 管理学(99126)
- 管理学院(98543)
- 中国(83139)
- 财(65491)
- 京(63787)
- 科学(56878)
- 所(50988)
- 财经(50069)
- 江(48829)
- 农(46505)
- 中心(46174)
- 研究所(45160)
- 经(45152)
- 北京(41154)
- 经济学(40140)
- 州(39268)
- 业大(38879)
- 范(37736)
- 师范(37407)
- 院(36718)
- 财经大学(36457)
- 经济学院(36148)
- 基金
- 项目(184495)
- 科学(147251)
- 研究(142510)
- 基金(132221)
- 家(112324)
- 国家(111222)
- 科学基金(96905)
- 社会(92490)
- 社会科(87809)
- 社会科学(87792)
- 省(74718)
- 基金项目(69591)
- 教育(64128)
- 划(60477)
- 自然(58425)
- 编号(58080)
- 自然科(57060)
- 自然科学(57046)
- 自然科学基金(56105)
- 资助(52242)
- 成果(47629)
- 发(45538)
- 创(44385)
- 重点(41157)
- 课题(41066)
- 部(40775)
- 创新(40529)
- 业(40098)
- 国家社会(37886)
- 发展(37766)
- 期刊
- 济(163027)
- 经济(163027)
- 研究(98562)
- 中国(67303)
- 管理(53397)
- 财(52928)
- 农(44686)
- 科学(38575)
- 学报(36851)
- 融(36029)
- 金融(36029)
- 教育(34255)
- 农业(30536)
- 大学(29576)
- 技术(29518)
- 业经(29288)
- 学学(27655)
- 经济研究(25538)
- 财经(25368)
- 经(21990)
- 问题(21819)
- 业(18867)
- 贸(18572)
- 技术经济(18074)
- 国际(17498)
- 商业(16422)
- 现代(16054)
- 世界(15666)
- 科技(15092)
- 经济管理(14979)
共检索到4900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何建洪 钟艳
文章以商务部境外投资企业目录中有设有海外研发机构的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了我国企业研发国际化对创新绩效的影响过程,并应用经验数据对这种影响的存在性进行了检验,同时还检验了研发能力、人力资源、国际化经验等吸收能力要素对研发国际化与创新绩效两者间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研发国际化强度和研发国际化多样化与创新绩效呈U型关系;研发能力对研发国际化多样化与创新绩效间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但对研发国际化强度与创新绩效的关系起负向调节作用;人力资源正向调节研发国际化强度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但对研发国际化多样化与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国际化经验正向调节研发国际化多样化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但对研发国际化强度与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晓燕 俞峰 钟昌标
文章基于"政治关联"视角,以新产品销售作为企业创新绩效的代理指标,利用20082011年中国科技部400多家创新企业数据库的数据,考察企业与政府建立政治关系对企业海外研发战略的影响及机制。双向固定效应的估计结果表明:政治关联能够补偿国内企业的国际化研发成本,利于其通过海外研发提高企业创新绩效。研究发现:(1)政治关联企业更倾向于通过科学技术导向的海外研发促进创新绩效;(2)非政治关联企业更倾向于通过市场技术导向的海外研发促进创新绩效。研究结果对理解当前中国企业研发国际化的现象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研发国际化 战略导向 政治关联 创新绩效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晓燕 俞峰 钟昌标
文章基于"政治关联"视角,以新产品销售作为企业创新绩效的代理指标,利用2008~2011年中国科技部400多家创新企业数据库的数据,考察企业与政府建立政治关系对企业海外研发战略的影响及机制。双向固定效应的估计结果表明:政治关联能够补偿国内企业的国际化研发成本,利于其通过海外研发提高企业创新绩效。研究发现:(1)政治关联企业更倾向于通过科学技术导向的海外研发促进创新绩效;(2)非政治关联企业更倾向于通过市场技术导向的海外研发促进创新绩效。研究结果对理解当前中国企业研发国际化的现象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研发国际化 战略导向 政治关联 创新绩效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温科 李常洪 曾建丽
数字化转型不仅改变了国际创新网络的创新分工,也影响了企业研发国际化战略的价值布局,是企业创新的主要动力来源。以2006—2021年的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实证分析了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研发国际化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有利于促进企业展开研发国际化;数字化转型有助于释放研发国际化对企业创新绩效的积极作用;研发国际化战略布局的多元化更有利于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异质性分析中,研发国际化对国有企业、高技术产业样本企业及低创新资源城市样本企业的创新绩效展现出更强的提升效应;环境不确定性、供应链集中度在研发国际化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而分析师关注则具有负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对于深入推进产业数字化,营造繁荣有序的产业国际协同创新生态,构建具有抗冲击能力、较强韧性的国际创新网络,发挥数字化转型在研发国际化与企业创新间的积极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何爱 钟景雯
新兴经济体企业的国际化行为已经成为国际商务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但如中国这样的新兴经济体的跨国企业是否能够通过研发国际化行为提升母公司的创新绩效,现有文献对该问题尚缺乏足够的研究。文章基于2011-2017年间沪深两市310家信息技术业上市跨国企业的年度观察数据,采用泊松面板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了企业研发国际化与母公司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并首次从逆向知识转移的视角,探讨了吸收能力和地理多样性对研发国际化和创新绩效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中国企业的研发国际化显著促进母公司创新绩效的提升;以研发投入强度衡量的企业吸收能力显著正向调节研发国际化和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而以布劳异质性指数测量的地理多样性则显著负向调节研发国际化和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对中国企业国际化行为具有重要启示。该研究发现意味着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应该加大海外研发投资力度以提升母公司创新绩效,且为更好地实现外部知识的逆向转移,应同时提高企业总体研发投入强度。但作为新兴经济体企业,不宜在地理分布上实行快速扩张,否则较高的沟通和协调成本将弱化逆向知识转移的程度,而不利于母公司创新绩效的提升。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展硕 谢伟
随着研发国际化逐渐成为跨国企业获取技术资源、提升研发实力、开拓海外市场的重要途径,研发国际化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的研究得到学术界和商业界的共同关注。本文梳理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学术研究成果,有效整合知识基础观、社会嵌入性、组织学习和制度理论等多个理论视角,提出了研发国际化对于企业创新绩效作用过程的整合框架,包括了外部嵌入接收知识外溢、内部嵌入实现知识逆向转移、知识吸收与整合创新。此外,由于分散运营和外来者劣势,研发国际化也会给企业创新绩效带来消极影响。本文系统回顾了已有的实证研究成果,梳理研发国际化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和影响因素,并对未来的研究从内外部嵌入性、进入阻碍、新情境和新对象四个角度提出展望。
关键词:
研发国际化 海外研发 创新绩效 跨国企业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吴剑峰 乔璐 杨震宁
本文以知识基础观为理论基础,探讨新兴市场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的技术创新问题,研究企业国际化水平、研发管理与创新绩效的关系。通过对1349家制造业企业的实证分析发现:(1)企业的国际化水平与技术创新绩效呈现正相关关系;(2)企业的研发管理对上述关系会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只有在企业注重研发投入和知识产权管理时,国际化经营才能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因此,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应注重自身研发管理能力的提高,保证足够的研发投入,加强知识产权管理。本文的研究结论对高科技企业如何响应国家"走出去"战略和自主创新战略的号召、提升全球竞争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企业国际化水平 研发管理 技术创新绩效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林 高严瑞 何建洪
从影响我国企业研发国际化战略的内生性要素的角度,分析了我国企业战略的技术导向性与国际化研发强度之间的关系,并从资源和治理结构角度探讨了企业创新能力禀赋和股权集中度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在此基础上,应用商务部境外投资企业目录中建有海外研发机构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泊松回归方法对理论分析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我国企业战略的技术导向性对企业的研发国际化具有显著的激发作用;无论是资源视角下的企业既有创新能力禀赋还是企业治理结构视角下的股权集中度,都能增强战略的技术导向性与国际化研发强度之间的关系。因此,构建有效的战略导向,强化创新资源和能力积累,优化治理结构均是企业推进研发国际化战略的重要手段。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梅 卢程
研发国际化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企业寻求海外优势技术知识、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战略抉择。本文将研发国际化分为研发国际化广度和研发国际化深度两个维度,以2009—2015年我国开展研发国际化的沪深信息技术业上市企业为样本,研究了研发国际化广度和深度对企业创新的不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研发国际化广度的增加带来组织学习收益的提高并最终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积极的正向效应,但是研发国际化深度却因外来者劣势等原因提高了学习成本并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了负向影响。制度距离对研发国际化与企业创新的关系起到了调节作用,随着母国与东道国的制度距离增加,企业研发国际化广度对创新的正向效应增强,但同时研发国际化深度对创新的负向效应也随着双方制度距离的增加而更加显著。将制度距离划分为管制距离、规范距离和认知距离,也得到了同样的结论。企业在开展研发国际化活动时应当审慎把握研发国际化广度和研发国际化深度对企业创新的不同作用机制,以及制度距离带来的优势和风险,合理布局全球研发网络,这对于中国企业成功实施海外研发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
研发国际化 创新绩效 制度距离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梅 余天骄
通过海外研发投资充分利用国际技术资源对于中国企业提升创新能力进而创造和维持国际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战略价值。文章以2009~2014年沪深两市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中国企业海外研发投资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企业异质性资源和国际化经验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中国企业的海外研发活动显著促进了母公司创新绩效提升,研发能力、政治资源和国际化经验正向调节海外研发和创新绩效的关系,而组织冗余却对两者关系起着负向调节作用。同时,海外研发和母公司创新绩效的关系以及各情境因素的调节作用在以技术开发为主要动机的制造业和以技术应用为主要动机的服务业中存在明显的行业差异。企业应当重视海外研发对母公司创新...
关键词:
海外研发 创新绩效 资源 国际化经验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阚玉月 刘海兵
通过对49家高技术企业即294个观测值的实证分析,得到以研发投入作为调节变量,高技术企业的国际化程度对于创新绩效的影响。其中,国际化程度对于创新绩效的影响不仅存在正向的线性关系,还存在非线性的倒"U"型关系;而研发投入对于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存在调节效应的。也就是说,基于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企业应该发展国际化战略。但因为国际化程度并不是一直正向影响高技术企业的创新绩效,所以需要借助研发投入的调节效应。根据结论,研发投入可以降低国际化程度对于创新绩效的负面影响,所以在发展国际化战略的同时需要增加研发投入,从而直接或间接的提高高技术企业的创新绩效。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马家喜 金新元 谢翠华
在"走出去"战略、"一带一路"、自主创新等基本国策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温州企业践行研发国际化战略,着力提升自身的全球竞争力。文章以温州本土跨国公司为独立研究对象,提出对"技术壁垒、研发国际化战略及其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这一命题研究的学术价值与应用价值,在研究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着重结合研究对象,对目前该领域研究的趋势进行研判,指出了不足;进一步地,对温州企业研发国际化战略实施的未来议题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技术壁垒 研发国际化 文献综述 研究展望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姜丽群 郭昕 袁梓晋
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全球背景下,我国跨国公司国际化创新发展需要国内创新资源支撑,但当前研究主要关注国际创新资源对跨国企业国际化创新的影响。基于国际化创新内外双循环格局,选取2010—2019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Tobit回归探究母国企业创新网络对国际化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母国企业创新网络规模正向影响国际化创新,而高管国际化和企业数字化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结论对我国跨国企业利用国内技术创新资源构建国际化创新双循环格局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一是在宏观政策上,政府要加强国内创新网络建设以支撑企业国际化创新发展;二是在跨国企业内部,要重视国际化人才引进和企业内部数字化建设,通过积累国际化创新人力资源促进国际创新资源吸收,并为创新效率提升奠定数字化基础。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丁潇君 杨秀智 徐磊
选取2008年至2017年沪深上市A股企业样本,实证分析了国际化董事会、研发操纵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回归结果显示:(1)国际化董事会能够助力企业提升创新绩效;(2)研发操纵会给企业创新绩效带来消极影响,国际化董事的加盟不仅有助于遏制企业研发操纵行为,而且国际化董事占比越大,对企业研发操纵行为的抑制效果越好,从而最终达到改善企业创新绩效的目的;(3)相比于国企,非国有企业的国际化董事会更能够抑制企业研发操纵行为;(4)进一步研究发现"术业有专攻",具有研发背景的国际化董事会更能抑制研发操纵,推动企业改善创新绩效。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晨宇 白朴贤
基于沪深A股上市企业2007~2016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依托大学母体优势学科与科技资源的大学衍生企业是否会取得更高的研发强度和更好的创新绩效。结果发现:相对非大学控制的上市企业,大学衍生企业会有更多的研发投入,并获得更多的专利授予;大学衍生企业创新水平越高,会更倾向于选择实质性创新而非策略性创新。机制检验结果进一步发现,大学衍生企业通过创新行为最终提升了企业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资企业研发国际化行为与创新绩效——基于2016—2018年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调研数据
企业研发国际化及网络位置对创新绩效影响研究——基于中国汽车产业上市公司的分析
研发国际化深度与广度影响上市电商企业创新绩效的机理:考虑网络位置的调节作用
国际化行为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来自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证据
文化多样性与企业研发国际化
基于PSOI框架的我国企业研发国际化政策研究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强度、研发投入强度与创新绩效
企业研发伙伴的多样性、政治嵌入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
中国企业研发国际化战略路径选择
国际化双元效应有利于提升中国跨国企业创新绩效吗——东道国管制制度调节视角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