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96)
- 2023(13967)
- 2022(11786)
- 2021(10939)
- 2020(9299)
- 2019(20458)
- 2018(20400)
- 2017(40130)
- 2016(21631)
- 2015(24213)
- 2014(23999)
- 2013(23629)
- 2012(21854)
- 2011(19530)
- 2010(20214)
- 2009(19477)
- 2008(19637)
- 2007(18113)
- 2006(16560)
- 2005(15482)
- 学科
- 业(94890)
- 济(89428)
- 经济(89290)
- 企(86104)
- 企业(86104)
- 管理(85356)
- 方法(35431)
- 财(33271)
- 业经(31401)
- 农(30413)
- 数学(26664)
- 数学方法(26392)
- 制(26301)
- 中国(26008)
- 技术(23947)
- 务(22835)
- 财务(22799)
- 财务管理(22764)
- 企业财务(21554)
- 农业(20716)
- 策(19830)
- 体(18133)
- 银(17481)
- 银行(17460)
- 贸(17310)
- 贸易(17295)
- 划(17109)
- 理论(17059)
- 易(16898)
- 行(16775)
- 机构
- 学院(314656)
- 大学(308426)
- 济(136946)
- 经济(134100)
- 管理(127205)
- 理学(107346)
- 理学院(106366)
- 管理学(105122)
- 管理学院(104503)
- 研究(101328)
- 中国(83044)
- 财(70607)
- 京(64835)
- 科学(55189)
- 财经(53610)
- 江(50846)
- 所(50388)
- 经(48434)
- 农(47448)
- 中心(46662)
- 研究所(44224)
- 北京(41494)
- 经济学(40758)
- 业大(40226)
- 州(39832)
- 财经大学(39190)
- 农业(36696)
- 经济学院(36659)
- 范(36562)
- 院(36436)
- 基金
- 项目(191110)
- 科学(152699)
- 研究(148572)
- 基金(138051)
- 家(116968)
- 国家(115831)
- 科学基金(101321)
- 社会(95595)
- 社会科(90681)
- 社会科学(90663)
- 省(76074)
- 基金项目(71893)
- 教育(67836)
- 自然(62018)
- 划(61987)
- 编号(60901)
- 自然科(60600)
- 自然科学(60586)
- 自然科学基金(59605)
- 资助(55954)
- 成果(50520)
- 创(45789)
- 部(43420)
- 课题(42699)
- 制(42555)
- 重点(42363)
- 创新(41840)
- 发(41800)
- 业(41047)
- 国家社会(39000)
- 期刊
- 济(164214)
- 经济(164214)
- 研究(101064)
- 中国(68347)
- 财(58695)
- 管理(56092)
- 农(45641)
- 科学(38543)
- 学报(37350)
- 融(37002)
- 金融(37002)
- 教育(35285)
- 技术(31836)
- 农业(31013)
- 大学(30361)
- 业经(28669)
- 学学(28505)
- 财经(27648)
- 经济研究(25698)
- 经(23899)
- 问题(20906)
- 技术经济(19050)
- 业(18417)
- 贸(17972)
- 现代(16471)
- 商业(15643)
- 国际(15543)
- 科技(15509)
- 财会(15495)
- 世界(14999)
共检索到5006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小洪
综合数据和一些产业代表企业的情况表明,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已有较大提升,但与世界先进企业差距仍然很大。企业市场导向的创新机制已初步形成,但对企业及其经营者、企业内外环境及企业发展路径和战略的分析表明,还存在许多制约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因素,需要进一步改善环境,激励企业创新。主要的政策建议是,要形成有利于企业创新的基本制度环境,产业技术政策要与产业政策相结合,应当根据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及内外条件分类设计政策,指导产业发展。
关键词:
技术创新 机制 环境 产业政策 技术政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晓峰 徐玖平
本文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当前企业技术创新中存在的问题,作者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1)进一步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创造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大环境;(2)建立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和服务机构,促进企业成为技术进步的主体;(3)建立吸引人才的激励机制,积极培养和引进技术创新人才;(4)建立健全与技术创新配套的融资制度;(5)建立产学研一体化机制;(6)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强化消化吸收和创新。
关键词:
企业 技术创新能力 问题 对策
[期刊] 第三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陈向军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根本,加入WTO对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同时使企业技术创新面临严峻考验。不断深化体制改革,增加技术创新投入,完善技术创新机制,改善技术创新环境,培养技术创新人才,是迎接挑战,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工作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WTO 技术创新 对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国刚 尹中立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惟煌 毛瑞宁
企业直接融资的现状、利弊和政策建议●刘惟煌毛瑞宁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加之国家持续实施“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银行对企业的间接融资逐渐减少,企业直接融资日趋多元化,并呈上升趋势。为摸清企业直接融资的现状,剖析其产生的正负效应,为宏观调控提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路明 李智敏
近年来,知识因素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稳步提高,作为缩小知识差距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税收激励制度对于科技创新具有实际的效果与作用。文章从税收激励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内涵出发,分析了税收激励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并从我国税收激励政策及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现状进行研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完善我国税收激励政策的建议和思路,最后总结出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激励政策的方向。
关键词:
税收激励 创新激励 问题分析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万威 龙小宁
外资准入政策的制定关乎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创新。本文根据中国外资准入政策的调整,区分了鼓励和取消限制这两类典型的外资准入政策,并分析了它们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鼓励类政策显著促进了中国企业在发明专利方面的创新,而取消限制类政策对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没有显著影响。机制分析发现,不同外资准入政策的影响差异主要在于它们吸引高质量外资的效果不同。本文也提供了支持鼓励类外资准入政策产生较多知识溢出效应的证据,并从企业所有制和取消鼓励类政策这两个方面对外资准入政策的影响做了进一步讨论。本文的分析表明,由于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发展中国家通过制定选择性产业政策吸引高质量外资是其促进本国企业技术创新的有效选择。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蒋青云 施林
本报告将以我们对上海市大中型企业“七五”期间新产品开发与技术改造状况的调查与分析为背景,重点研究我国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行为及其动力机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严北战
建立、健全企业技术创新机制是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重要内容与微观基础,对于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功能。本文拟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并对现阶段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发育存在的问题加以剖析,提出推进企业技术创新机制成长的相应对策、措...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文海
The paper analyses in detail the current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important enterprises of China and further brings forward some policy suggestions to solve the problems.
关键词:
企业 重点企业 技术创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春磊
本文讨论了链接模型、有机混沌模型、回路模型、交流模型、实验知识模型、蛙跳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等非线性模型。非线性的发展模式则是创新政策的潮流和趋势,这些理论认识和政策实践也必将对我国的科技发展对策有借鉴意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小真 麻智辉 李志萌
创新是企业进步的灵魂,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企业走出困境实现振兴之本。为了进一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积极应对金融危机,推进创新型江西建设,本文对江西具有代表性的百家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并对如何采取科学的应对之策,化"危"为"机"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江西企业 技术创新 问题 对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景江
我国在80年代推出的“863”计划、星火计划和火炬计划有力地促进了科技的发展及其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与发达国家及一些新兴工业国家相比,却相对滞后。就反映一国技术创新水平的90年代新技术对企业的渗透率来考察,美国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蔡翔
1、企业技术创新激励的必要性。第一,技术创新成果的“溢出”效应与收益的非独占性。企业技术创新作为一个开放系统,其主要输出有创新信息、新的技术及其物业而成的产品等。可以讲,这些无形的知识及其物化了的实物产品都可以在技术创新的任何一个过段、环节“溢出”,被其他厂家们掌握得以分享创新带来的收益。由于复制、模仿知识要比创新容易得多,所以复制者(模仿者)可以在较少研制成本下生产出来,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