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28)
- 2023(13078)
- 2022(10976)
- 2021(10107)
- 2020(8734)
- 2019(19456)
- 2018(19429)
- 2017(38596)
- 2016(20759)
- 2015(23278)
- 2014(23276)
- 2013(23023)
- 2012(21278)
- 2011(19150)
- 2010(19677)
- 2009(19171)
- 2008(19256)
- 2007(17708)
- 2006(16214)
- 2005(15230)
- 学科
- 业(93509)
- 济(89320)
- 经济(89180)
- 企(85254)
- 企业(85254)
- 管理(84702)
- 方法(35391)
- 财(33967)
- 业经(30627)
- 农(30085)
- 数学(26839)
- 制(26675)
- 数学方法(26548)
- 中国(24138)
- 务(23311)
- 财务(23273)
- 财务管理(23238)
- 企业财务(22004)
- 农业(20453)
- 策(20185)
- 技术(19065)
- 体(19014)
- 划(18376)
- 贸(17508)
- 贸易(17497)
- 易(17111)
- 和(16774)
- 体制(16449)
- 银(16271)
- 银行(16262)
- 机构
- 学院(306849)
- 大学(301101)
- 济(134498)
- 经济(131775)
- 管理(124982)
- 理学(105836)
- 理学院(104855)
- 管理学(103653)
- 管理学院(103057)
- 研究(97634)
- 中国(80915)
- 财(70366)
- 京(63048)
- 财经(53694)
- 科学(52619)
- 江(48659)
- 经(48460)
- 所(47933)
- 中心(44735)
- 农(44248)
- 研究所(41982)
- 北京(40293)
- 经济学(39916)
- 财经大学(39276)
- 州(38194)
- 业大(38028)
- 经济学院(35880)
- 院(35555)
- 范(35505)
- 商学(35487)
- 基金
- 项目(185532)
- 科学(148695)
- 研究(143057)
- 基金(135975)
- 家(114798)
- 国家(113722)
- 科学基金(99951)
- 社会(92998)
- 社会科(88236)
- 社会科学(88215)
- 省(72157)
- 基金项目(71047)
- 教育(64751)
- 自然(61872)
- 自然科(60394)
- 自然科学(60380)
- 自然科学基金(59375)
- 划(59214)
- 编号(58840)
- 资助(55585)
- 成果(48755)
- 部(42402)
- 制(41391)
- 创(41303)
- 重点(40949)
- 课题(40370)
- 发(40151)
- 业(39085)
- 国家社会(37977)
- 创新(37761)
- 期刊
- 济(162009)
- 经济(162009)
- 研究(97540)
- 中国(62114)
- 财(58751)
- 管理(53997)
- 农(42317)
- 科学(37161)
- 融(35703)
- 金融(35703)
- 学报(34861)
- 教育(29140)
- 大学(28759)
- 业经(28640)
- 农业(28444)
- 技术(27941)
- 财经(27611)
- 学学(27103)
- 经济研究(25261)
- 经(23751)
- 问题(21078)
- 贸(18189)
- 技术经济(17166)
- 业(16609)
- 现代(16354)
- 国际(16055)
- 商业(15764)
- 财会(15728)
- 世界(14978)
- 理论(14670)
共检索到4838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兴锐
由于逆向并购的诸多优点,我国企业对发达国家企业的并购数量和金额逐步攀升;但由于意识形态差异,以及发达国家出于国家安全因素的考虑,使我国企业逆向并购遇到了制度环境的制约。本文考察了制度环境对我国企业逆向并购成败的影响,提出"曲线式"、"渐进式"和"借道式"三种制度环境应对策略,以期对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有所启发和参考。
关键词:
逆向并购 制度环境 应对策略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程达军
在当前全球资源能源供需矛盾突出,贸易保护主义时有抬头的背景下,随着我国海外并购的产业领域和地域不断多元化,海外并购的民族主义风险将是影响企业海外并购的效果和效益的重要因素。我国企业海外并购中遭遇的民族主义风险在现阶段主要表现为资源民族主义风险和国家安全、产业安全为由的民族主义风险。尽量减少海外并购的民族和政治色彩、加强并购中的民族风险评估、调整并购策略、加强公关和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是我国企业海外并购中防范民族主义风险的主要策略。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郭凌威 闫实强 李思静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经济发展已经从高速增长时期进入到高质量发展阶段,今后中国经济要符合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推动质量、效率和动力的变革。推动海外投资的高质量发展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要求海外投资从着重扩大投资规模向着重提升发展质量转变。一方面,海外投资的高质量发展能够帮助实现高质量的技术供给,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推动中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型;另一方面,海外投资
关键词:
海外并购 逆向技术溢出效应 并购投资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田满文
本文分析了现行企业并购申报制度存在的一些缺陷,并借鉴国外经验,提出了进一步优化我国并购申报制度的对策:适当提高申报标准,实施差别对待策略;保留现行的强制事前申报制度,增设自愿申报及事后备案制度;尽快制定反垄断审查的操作程序和并购规则,增强《反垄断法》的可操作性。
关键词:
并购 申报制度 优化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勰 孟勇
本文研究了制度距离如何影响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效率以及调节变量的影响。本文通过1982—2019年共8353笔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样本,实证检验了假设,结果发现:(1)制度距离、文化距离可能缩短海外并购的完成时间。(2)并购经验可能增强制度距离对并购时间的促进作用,而海外上市则可能削弱;国有控股则可能削弱制度距离、文化距离对并购时间的促进作用。并购经验、海外上市对于文化差异的调节影响则不显著。研究认为:(1)制度距离、文化距离能提供多样性和异质性优势,促进双方完成交易。(2)并购经验能提升应对正式制度差异的能力,挖掘多样性价值;国有控股因为面临合法性挑战,所以削弱了制度距离、文化距离对并购完成的积极作用;公司海外上市面临更为规范化的监督程序,制度差异越大监管越多,从而延长了交易时间。本文丰富和扩展了制度距离、海外并购效率等研究,为实践提供了启示。最后本文总结了研究局限和未来研究方向。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吴先明
中国企业对发达国家企业的知识寻求型并购呈现风起云涌之势,然而,现有的文献并未对这些后发企业如何获取这些战略资产进行细致的研究,尤其缺乏对逆向知识转移机制的研究。本文聚焦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的逆向知识转移问题,结合中国企业的后发特征,提出了由吸收能力、人员互动、文化整合和子公司角色四个要素为自变量,被转移知识的特征为调节变量,被并购企业的规模、并购后经过的时间和国家文化距离为控制变量的我国企业跨国并购中逆向知识转移作用机制分析框架,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吸收能力、人员互动、子公司角色三个变量对逆向知识转移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文化整合变量在整体上作用不显著,但在考虑被转移知识的特征对吸收能力和...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蒋陆军 李静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目的已从资源寻求型逐渐向知识寻求型转变,如何通过并购实现发达国家技术领先企业向我国企业的逆向知识转移,已经成为亟待研究的重要问题。文章在分析逆向知识转移所面临障碍的基础上,提出可以通过整合企业文化、优化治理机制、建立社会化交流机制和明确角色定位等方面的措施,加快实现逆向知识转移,并以吉利并购沃尔沃汽车为案例对其逆向知识转移过程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跨国并购 知识转移 文化差异 治理机制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蒋冠宏
文章将BVD(Zephyr)统计的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数据与37个工业行业合并,利用我国20012012年37个行业数据实证检验了跨国并购是否促进了行业生产率进步。通过上述研究,我们得到以下几个结论:第一,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总体促进了行业生产率进步。第二,在不同目标国(地区)的跨国并购对行业生产率进步有不同影响。对高收入国家的跨国并购显著促进了行业生产率进步;对中低收入国家的跨国并购没有明显促进行业生产率进步;对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和传统避税港的跨国并购没有显著促进行业生产率进步,但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跨国并购明显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蒋冠宏
文章将BVD(Zephyr)统计的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数据与37个工业行业合并,利用我国2001~2012年37个行业数据实证检验了跨国并购是否促进了行业生产率进步。通过上述研究,我们得到以下几个结论:第一,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总体促进了行业生产率进步。第二,在不同目标国(地区)的跨国并购对行业生产率进步有不同影响。对高收入国家的跨国并购显著促进了行业生产率进步;对中低收入国家的跨国并购没有明显促进行业生产率进步;对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和传统避税港的跨国并购没有显著促进行业生产率进步,但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跨国并购明显促进了行业生产率进步。最后,文章以行业人均产值作为生产效率的代理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上述结论仍然成立。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主光 张建民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国金融机构出现巨额亏损,并且向实体经济延伸。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加大了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政策支持。这些都为中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提供了良机。截至2009年2月,中国企业今年的海外并购总额较去年同期增加40%,涉及金额达到218亿美元。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程立茹 李书江
随着我国企业海外并购规模的扩张,政治风险日益呈现。国有企业的政治背景、过度集中于能源资源行业、海外的中国威胁论以及不被认同的市场经济地位,均增大了东道国政治势力对并购的抵制。要化解海外收购政治风险,我国应该加快推进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积极构建与东道国政府的磋商机制、细化完善国别投资经营障碍报告制度、完善我国海外投资保险机构运作模式、强化本地化经营、聘请当地专业机构参与公关并尽量低调。
关键词:
中国企业 海外并购 政治风险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赵剑波 吕铁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通过跨国技术并购实现创新发展,并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呈现"逆向"特征,吸收能力能够保证先进技术知识从"弱"到"强"的有效转移。吸收能力是企业识别外部知识价值,吸收、同化和运用外部知识来提升创新绩效的能力,吸收能力提升了跨国并购过程中知识转移的效率。知识基础、知识一致性、市场轨道稳定性是实现从"逆向并购"到"逆向吸收"的三个重要因素,也是决定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成败的前提条件。经过长期的发展,中国企业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和市场优势,在一些领域拥有良好的知识基础。但企业跨国并购战略的实施依旧处于"追赶"情境下,国内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创造出"中国机会"概念,那些拥有...
关键词:
跨国并购 逆向并购 吸收能力 知识转移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林季红 张璐
本文通过实证方法研究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股权策略,对所选样本进行了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并检验了关于海外并购股权策略影响因素的若干假设。实证分析表明,东道国与我国文化距离越大、市场开放度越高,我国企业海外并购越倾向于选择高控制的股权策略;国有企业实施的海外并购、以发达国家企业为标的的并购更多地选择低控制的股权策略;此外,涉及自然资源与能源行业、东道国商业环境等因素对于海外并购的股权策略也具有显著影响,但影响方式不确定。
[期刊] 改革
[作者]
鲁炜 蒋果
运用事件研究方法,对我国公司对境外收购交易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收购交易公告日前,对北美地区收购。收购方股票有负的非正常收益率,而对港澳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则无明显影响;收购交易公告日,净现值(NPV)为正的项目所带来的正的影响要远大于受被收购方所在国宏观因素影响,从而使对发展中国家的收购,收购方有极大的非正常收益;收购交易公告日后,在北美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累积非正常收益继续上升且有上升的趋势。政府应加大对境外收购的指导,企业也应充分利用全球资源,大胆实施境外收购战略。
关键词:
境外收购 财富效应 事件研究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保国
经过近20年的发展,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已经占据了世界市场的重要份额,但也暴露出中国企业在开展海外并购过程中面临的宏观和微观方面的问题。宏观上,国内外市场的差异性、信息的不对称性以及国内金融市场的滞后,限制了海外并购的发展;微观上,企业自身的财务风险、文化整合风险、人才问题和法律风险制约并购的实现。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从企业层面和国家层面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提出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中国企业 海外并购 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