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82)
2023(12730)
2022(10537)
2021(9755)
2020(8316)
2019(18813)
2018(18777)
2017(36959)
2016(20271)
2015(23015)
2014(23328)
2013(23236)
2012(21583)
2011(19291)
2010(19772)
2009(18977)
2008(19412)
2007(18050)
2006(15831)
2005(14636)
作者
(59261)
(49813)
(49164)
(47133)
(31673)
(23590)
(22650)
(19203)
(18348)
(18019)
(16610)
(16485)
(15916)
(15635)
(15254)
(15201)
(15099)
(14601)
(14508)
(14243)
(12331)
(12294)
(12110)
(11335)
(11136)
(11116)
(11088)
(11071)
(9972)
(9892)
学科
(90907)
经济(90798)
(88243)
(79273)
企业(79273)
管理(74243)
方法(41021)
数学(32315)
数学方法(32067)
(31035)
(30551)
业经(29976)
中国(23176)
(22417)
财务(22384)
财务管理(22337)
(21983)
农业(21189)
企业财务(21104)
技术(18386)
(17852)
贸易(17844)
(17358)
(16877)
理论(16320)
(15881)
(15856)
(15432)
地方(14864)
(14491)
机构
学院(305404)
大学(297950)
(128618)
经济(125956)
管理(120304)
理学(101998)
理学院(101008)
管理学(99698)
管理学院(99125)
研究(93807)
中国(76410)
(64065)
(62425)
科学(54728)
(50605)
财经(50104)
(48732)
(47894)
(45103)
中心(44009)
研究所(42382)
业大(42160)
农业(39809)
北京(39768)
(38825)
经济学(38669)
财经大学(36486)
(36114)
师范(35783)
经济学院(35269)
基金
项目(184925)
科学(145391)
研究(140745)
基金(131864)
(112160)
国家(111062)
科学基金(96012)
社会(88356)
社会科(83637)
社会科学(83612)
(74684)
基金项目(69776)
教育(64740)
(60802)
自然(59960)
编号(59864)
自然科(58497)
自然科学(58479)
自然科学基金(57491)
资助(53611)
成果(48192)
(41419)
(41079)
重点(41062)
(40805)
课题(40540)
(40189)
创新(37869)
(36601)
项目编号(36555)
期刊
(151981)
经济(151981)
研究(90827)
中国(57990)
(54643)
管理(48054)
(47616)
学报(40188)
科学(38373)
农业(32011)
大学(30972)
教育(30557)
(30377)
金融(30377)
技术(29738)
学学(29176)
业经(28149)
财经(25460)
经济研究(23496)
(21966)
问题(20553)
(19078)
技术经济(18171)
(17022)
商业(16732)
财会(16562)
现代(15420)
理论(14841)
统计(14105)
国际(13680)
共检索到4644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者贵昌  卢超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中国企业逐步实施"走出去"战略,近年来由于受矿产资源缺乏等多种因素的倒逼压力的影响,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数量和并购金额快速上升。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并且表现出不同于发达国家的特点。近年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方案的实施遭遇各种困难和障碍。譬如:跨国并购经验、对国际资本市场的了解、外国政府干预、并购后的有效整合、政府有效监管等等都是造成海外并购失败的基本成因,本文就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基本路径进行分析和探讨,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提供参考借鉴。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周俊  甘田  
自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企业历经二十多年的引进、消化和吸收,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在资金、技术、管理和生产能力等诸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企业规模也是今非昔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崔永梅1,赵妍1,于丽娜2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已成为企业技术能力提升的主要来源和趋势。采用单案例研究方法,通过对中国一拖并购法国Mc Cormick工厂技术整合过程进行纵向深度分析,探讨海外并购技术整合路径。通过对并购决策阶段技术甄选、并购实施阶段技术转移和并购整合阶段技术重构进行分析发现,并购方通过技术整合路径实现目标方技术能力获取、转移、整合和内化,最终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形成自主研发创新能力。相关研究结论丰富了现阶段关于技术整合的理论研究,打开了海外并购和技术跨越过程“黑箱”,同时为我国企业实施海外并购提供了经验借鉴。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黎平海  李瑶  闻拓莉  
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我国逐渐成为一重要的FDI来源地。加入WTO以来,我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活动日益活跃,形成了一股引人注目的浪潮。我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既有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内在冲动,也具有相应的内外部环境条件。同时我国企业海外并购还面临着外部环境风险和企业本身的不利因素。预测未来,海外并购将成为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重要战略,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规模将获得快速扩张。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峰  
价格的确定过程是我国企业海外并购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定价的因素远比国内并购要复杂得多。我国企业在国际化的进程中只有做到“知己知彼”,才能够“百战不殆”。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彭涛  
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11年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超过3800亿美元,境外企业的数量达到一万八千多家,分布在全球178个国家和地区,海外资产近1.6万亿美元。同时普华永道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企业海外并购交易数量达207宗,同比增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兆吉  
本文分析了我国企业并购的动因,与国外成熟的市场化相比,具有大多是基于"指导"基础上,而非"市场驱动"、并购尚处于较低层次的特点。同时,在探讨并购后整合时,指出了目前尚存的公司治理结构不清、文化冲突和利益调整难以协调的问题。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李维萍  高天辉  
企业资产与产权重组是当前企业改革的重点,也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途径。对符合权益持续性的企业并购、分立给予免税待遇是世界各国通行的税收惯例。但是过于笼统的免税规则往往导致滥用税收优惠,从而引发无谓的经济效率损失。建议在借鉴发达国家免税规则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我国对企业合并、收购、分立的免税规则,并规定反滥用措施的具体做法。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曾昭雄  
我国企业并购的支付方式目前主要包括传统现金支付、政府无偿划拨及承担债务,这些支付方式已经影响了企业并购的发展。现阶段需从改善企业并购的政策法规制度和微观基础出发,适度推行西方先进的支付方式,来营造一个宽松的企业并购环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艳  陈继祥  
外部经济环境的动荡变化,不仅可以使在位企业失去原有的战略优势,而且还会使这些优势得以存在的前提不复成立。中国的后发企业在全球发达经济体衰退的背景下,以资金换股权,通过海外并购的方式寻求企业的跨越式发展,是一种可以尝试的发展路径。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岳峰  
当前,我国大型企业有强烈的海外并购意愿,积极推进企业的国际化进程。这与20世纪80年代末期的日本企业极为相似。中日均选择并购的道路与两国企业面临的相似国内外经济环境密切相关:强势的本国货币增强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安婷婷  
一、引言反向收购也叫买壳上市,是指非上市公司通过收购适合自己的上市公司(壳公司),并取得其控股权,再由上市公司收购非上市公司的实体资产,从而将非上市公司的主体资产注入上市公司而实现上市。在反向并购中,借壳公司是非上市公司,被借壳公司为上市公司。在这里值得关注的是,由于种种原因自2010年3月以来在海外上市的部分中国概念股公司被纷纷要求停牌或者退市。据不完全统计,在2010年到2011年之间,在美国三大交易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馗  高天惠  胡峰  
从并购动因和并购影响两方面分析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行为,结果表明:就并购动因而言,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表现出明显的市场寻求、资源寻求以及战略资产寻求特征;从并购对于目标企业的影响来看,在中国企业并购之后目标企业员工平均薪酬有所上升。进一步地,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与美国企业进行对比发现:在市场寻求和资源寻求方面,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与美国企业相比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并购之后,中国企业对于目标企业多个维度的财务指标并未产生显著的不利影响;与美国企业不同的是,中国企业更注重目标企业专利而较少关注其财务表现。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兰天  郭有钦  
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虽然为我国企业海外并购迎来了机遇,但并购风险共存,特别是财务风险的表现更加突出。本文分析了金融危机时期海外并购的驱动因素,从财务风险的成因出发,分析企业价值评估、融资和支付的风险,并结合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案例,对财务风险进行了整体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防范策略。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殷楠  
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已经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由于海外并购所需资金巨大,在并购过程中需要不同的融资途径予以支持。在海外并购的诸多融资方式中,银行贷款始终是最普遍采用的也是最重要的融资方式。2008年银监会发布、并于2015年修订的《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明确了商业银行为我国企业提供并购贷款的合法性,同时也制定了并购贷款中的基本法律规则,为并购方申请并购贷款及商业银行开办并购贷款业务提供了法律依据。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实际情况及商业银行并购贷款基本规则的梳理,分析海外并购贷款的法律属性以及其法律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