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27)
- 2023(12653)
- 2022(10744)
- 2021(9846)
- 2020(8662)
- 2019(19523)
- 2018(19638)
- 2017(38502)
- 2016(20860)
- 2015(23677)
- 2014(23430)
- 2013(23462)
- 2012(21860)
- 2011(19604)
- 2010(20115)
- 2009(19257)
- 2008(19702)
- 2007(18215)
- 2006(16088)
- 2005(14716)
- 学科
- 济(93662)
- 经济(93558)
- 业(91497)
- 企(82587)
- 企业(82587)
- 管理(77449)
- 方法(42633)
- 数学(33652)
- 数学方法(33420)
- 财(30471)
- 业经(30325)
- 农(29765)
- 中国(24603)
- 技术(23702)
- 务(22104)
- 财务(22079)
- 财务管理(22045)
- 制(21095)
- 企业财务(20850)
- 农业(20609)
- 贸(17997)
- 贸易(17986)
- 易(17514)
- 和(16961)
- 理论(16668)
- 策(16366)
- 划(15939)
- 银(15476)
- 银行(15443)
- 地方(15045)
- 机构
- 学院(311535)
- 大学(306425)
- 济(134982)
- 经济(132354)
- 管理(125904)
- 理学(107143)
- 理学院(106131)
- 管理学(104799)
- 管理学院(104206)
- 研究(98274)
- 中国(79164)
- 财(64662)
- 京(64375)
- 科学(57199)
- 农(51746)
- 财经(50788)
- 所(49979)
- 江(48913)
- 经(45787)
- 中心(45696)
- 研究所(44536)
- 业大(43616)
- 北京(40847)
- 农业(40797)
- 经济学(40735)
- 州(38648)
- 财经大学(37091)
- 经济学院(37057)
- 范(36207)
- 师范(35875)
- 基金
- 项目(192474)
- 科学(152543)
- 研究(144551)
- 基金(138895)
- 家(119001)
- 国家(117918)
- 科学基金(102301)
- 社会(92631)
- 社会科(87871)
- 社会科学(87847)
- 省(77407)
- 基金项目(73643)
- 教育(65837)
- 自然(64286)
- 划(63194)
- 自然科(62807)
- 自然科学(62788)
- 自然科学基金(61752)
- 编号(59178)
- 资助(56020)
- 成果(47354)
- 创(46079)
- 部(43191)
- 重点(42916)
- 发(42288)
- 业(42187)
- 创新(42157)
- 课题(40110)
- 国家社会(37865)
- 制(37471)
- 期刊
- 济(154278)
- 经济(154278)
- 研究(92689)
- 中国(60845)
- 财(54200)
- 管理(52029)
- 农(48143)
- 学报(41452)
- 科学(40833)
- 农业(32658)
- 大学(31942)
- 技术(31555)
- 融(31028)
- 金融(31028)
- 学学(30213)
- 教育(29989)
- 业经(27337)
- 财经(26077)
- 经济研究(24264)
- 经(22530)
- 问题(20692)
- 业(20297)
- 技术经济(20238)
- 贸(17263)
- 商业(16447)
- 科技(15756)
- 现代(15719)
- 财会(15443)
- 理论(15196)
- 统计(14845)
共检索到4740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魏靖
本文在分析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缺失的现实表现基础上,从我国企业存在的比较优势刚性、产品同质性、打击同业竞争者、所属行业协会软约束等4个方面阐述了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缺失的主要成因,并着重分析各企业进行技术策略选择的重复博弈进程,从而提出充分认识较高贴现率对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缺失的抑制作用以及加大经济惩罚力度等极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博弈对策。
关键词:
企业 技术 创新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树业
从技术创新的原发性内在动力和再生性内在动力两个维度对我国企业持续自主技术创新内在动力缺失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革新企业所有制,健全企业高层管理者适用制度,提高技术创新的决策力和执行力,构建发展性技术创新评价激励机制等提升企业自主创新内在动力的对策。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动力 利益结构 激励机制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胡宗良
创新动力决定企业的创新行为,我国企业缺少创新是因为缺少必要的推动力。本文构造了以技术、识别、评价、销售四个环节为基础的创新动力模型。该模型拓宽了过去研究创新动力问题的分析角度,提出了一个更系统的分析框架,可以合理解释现阶段哪些因素导致了我国企业疏于创新。本文还基于该模型提出了改善我国企业创新现状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企业 创新缺失 动力模型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熊威
本文主要分析需求因素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市场需求可以诱发技术创新、降低技术创新的成本,另外挑剔性的需求可以激发企业技术创新,而且持续性的市场需求为技术的持续创新提供市场条件。最后对利用需求因素提高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唐春勇
技术创新是企业面对知识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产业高级化的唯一途径。目前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存在多重误区,其中,盲目求全、求新、求大;重资金、轻人才;主体远离市场,与市场需求脱节;政府的角色转换不到位是影响我国企业成功实施技术创新的主要误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燕 廖雅
中国光伏产业"两头在外"的产业模式已面临外部环境的严峻考验,如何借助内生力量发展成为热点问题。本文从技术创新管理的角度,创新性地引入审计,通过建立标准、找到差距、改进建议的方法,创建管理职能和资源配置的九宫格模型,探索性地研究了中国光伏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并提出资源配置所存在的市场准备不足、生产技术受限、研发力量薄弱等问题以及建议。
关键词:
审计 技术创新管理 光伏产业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刚 一诺
创新私有产权的双重缺失使得我国小企业集群不同程度地陷入模仿过度、产品雷同的恶性竞争困境。我国小企业集群所具有的"小创新"的类型特征,集群创新所处的"小而专"、"多而散"、"二元化"的产业组织环境,以及我国现行专利立法和执法制度保护小企业集群创新专利权的局限性,共同导致了我国小企业集群多数创新外部产权制度失效与内部产权制度缺失。
关键词:
小企业集群 创新 产权 缺失 机理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惠杰
随着我国2001年成功加入WTO,机遇与挑战同时摆在我国企业的面前。如何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变劣势为优势,是国内每个企业应考虑的问题。本文从技术创新模式博弈分析入手,通过建立有关模型,论证了我国企业可以采取的相关模式。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博弈 R&D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辉
改革开放后,企业作为社会的基本元素,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做出了长足贡献。但不容忽视的是,企业在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部分企业盲目追求经济利益,追逐利润最大化,唯利是图,自私自利,不仅忽视产品质量、以次充好、弄虚作假、欺骗客户与消费者,还缺少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意识,在技术落后、设备陈旧的情况下,依然坚持粗放式的经营模式,以牺牲资源与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利益,危及生态平衡。同时,部分企业同样缺乏合法用工、尊重员工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许以洪 戴发文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近年来,经济生活中特别是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诚信缺失的现象严重影响经济改革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大局。本文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分析了企业诚信缺失的成因,提出制度创新、强化软约束和硬约束,加强诚信教育,遵守信用公德,树立良好的信用形象等治理路径。
关键词:
企业诚信 博弈分析 诚信管理体系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黄春华
本文通过构建企业信用博弈模型论证当前企业信用缺失的主要原因是信息不对称,且对失信行为缺乏足够严厉的惩处措施。分析企业信用缺失的现实根源,解决企业信用缺失问题,关键是构建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加大对失信企业的惩处力度。
关键词:
信用缺失 信息不对称 博弈 对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蔡洪滨 张琥 严旭阳
针对当前中国缺乏高信誉度品牌这一现象,本文构造了一个重复博弈理论模型,试图找出其背后更深层的经济和制度原因。现有文献主要研究均衡所能实现的最高效率支付(最好均衡)。我们认为,分析中国信誉缺失问题,合理的视角应该是考查最差均衡,并据此来分析摆脱低信誉陷阱的因素。在本文的模型里,在均衡中企业信誉有一个动态演变的过程。在一定的条件下,即使在最差均衡中,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均衡会实现从低效率状态到高效率状态的转变,而社会总体效率取决于这种转变的快慢。我们刻画了这种转变所需要的时间,以及影响转变速度的经济制度因素。我们发现,中国社会普遍的低信任度、市场机制的不完善(尤其是市场中介机构和监督机构的不足)、...
关键词:
信誉 重复博弈 效率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付庆波
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技术创新能力的现状,结合发达国家的一些数据比较分析造成我国技术创新能力低下的原因,最合提出了提高我国企业特别是高技术产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国际比较 高技术产业 风险投资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树培
虽然企业在我国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已经确立,但其对外技术依赖较强、自主创新动力不足、仍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技术创新活动主要形式的特征,并没有得到扭转。我们认为,技术后发优势的诱惑、跨国公司技术垄断策略的威胁和政府支持力度不够,是造成我国企业自主创新动力不足的主要因素。文章基于这些影响因素而构建的博弈模型,对我国企业自主创新动力不足的成因及相关对策进行了推演。模型推演结果表明,政府完全可以通过政策干预来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并打破企业技术创新的"比较优势陷阱"。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胡玉柱 刘霞珍 徐巍
受创新技术的扩散,市场需求的拉动,企业间竞争的驱动以及政府政策的推动等因素的影响,为了应对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变化的挑战,企业间可能会利用彼此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共享来进行合作技术创新,共同提高竞争力并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本文运用博弈论原理,通过构建博弈模型来分析解释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目的是找到合作技术创新的条件,从而扩大企业进行合作技术创新的空间。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创新行为 博弈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