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19)
- 2023(15694)
- 2022(13195)
- 2021(12414)
- 2020(10638)
- 2019(24637)
- 2018(24741)
- 2017(48445)
- 2016(26355)
- 2015(29842)
- 2014(29751)
- 2013(29569)
- 2012(27110)
- 2011(24370)
- 2010(24752)
- 2009(23161)
- 2008(23188)
- 2007(20603)
- 2006(18343)
- 2005(16568)
- 学科
- 济(112319)
- 经济(112185)
- 业(98663)
- 管理(89251)
- 企(88460)
- 企业(88460)
- 方法(53422)
- 数学(43705)
- 数学方法(42992)
- 业经(33194)
- 农(33153)
- 财(32817)
- 中国(28106)
- 务(23669)
- 财务(23592)
- 财务管理(23560)
- 农业(22847)
- 制(22470)
- 企业财务(22296)
- 技术(21357)
- 理论(21338)
- 学(20876)
- 和(20145)
- 贸(20007)
- 贸易(19995)
- 易(19445)
- 地方(18711)
- 划(18265)
- 策(18029)
- 银(16616)
- 机构
- 学院(388315)
- 大学(386233)
- 管理(157674)
- 济(155293)
- 经济(152035)
- 理学(135973)
- 理学院(134544)
- 管理学(132104)
- 管理学院(131409)
- 研究(122969)
- 中国(94600)
- 京(82928)
- 科学(76147)
- 财(73764)
- 农(62250)
- 所(62179)
- 财经(59081)
- 江(57330)
- 业大(56829)
- 研究所(56280)
- 中心(54867)
- 经(53498)
- 北京(52587)
- 范(49104)
- 农业(48995)
- 师范(48679)
- 州(46471)
- 经济学(45756)
- 院(44369)
- 财经大学(43680)
- 基金
- 项目(255074)
- 科学(201248)
- 研究(187685)
- 基金(185060)
- 家(160161)
- 国家(158765)
- 科学基金(137467)
- 社会(117121)
- 社会科(111002)
- 社会科学(110971)
- 省(100047)
- 基金项目(97850)
- 自然(90139)
- 自然科(88105)
- 自然科学(88082)
- 自然科学基金(86522)
- 教育(86309)
- 划(83630)
- 编号(77519)
- 资助(77246)
- 成果(62565)
- 重点(56533)
- 部(56201)
- 创(54658)
- 发(53854)
- 课题(52681)
- 创新(50422)
- 科研(48573)
- 教育部(48199)
- 项目编号(48075)
- 期刊
- 济(174101)
- 经济(174101)
- 研究(114160)
- 中国(68632)
- 管理(62413)
- 财(57750)
- 学报(57297)
- 农(57190)
- 科学(54557)
- 大学(43916)
- 学学(41473)
- 教育(41254)
- 农业(39936)
- 技术(36131)
- 融(33029)
- 金融(33029)
- 业经(30690)
- 财经(28964)
- 经济研究(27143)
- 经(24752)
- 问题(23001)
- 业(22532)
- 技术经济(21420)
- 现代(18910)
- 理论(18839)
- 商业(18663)
- 图书(18467)
- 统计(18323)
- 科技(18173)
- 版(17312)
共检索到5685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谢凤华 缪仁炳
我国企业改革经过了迁回的演进过程,政策、规则的演变对我国企业制定决策形成了约束和诱导,形成了相互交叉、重叠的五种独具特色的企业成长模式,每一成长模式都具有不同的特点。
关键词:
企业成长 特点 主导战略 成长模式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毕新华 齐晓云 余翠玲 于宝君
为全面探索我国企业IT投资成长模式及中美差异,为我国政府制定信息化政策提供参考依据。以IT产品价格变化为技术进步的替代变量,结合技术扩散模型,分析我国294家企业1982-2008年IS建设历史数据。结果表明:我国企业IT投资受到技术进步的显著影响,与美国相比其年增长率较高,"S"型曲线极值出现得较晚,后发优势、信息技术进步和经济的高速增长是造成中美差异的主要原因。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卢福财 刘满芝
家族企业并不都要成长演变为非家族企业 ,家族企业的成长路径也不止一条。我国家族企业可选择的成长模式主要有内部创新型和外部联网型两大类。家族企业在选择成长模式时要充分考虑行业特征、人文网络环境、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内外部经营资源状况等因素 ,并遵循因地制宜、吸收和借鉴、与市场经济协同进化、内部创新与外部联网相结合等原则。
关键词:
家族企业 成长模式 选择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建军
生物进化论、突变论和复杂性理论等科学研究表明,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着客观物质的发展演化过程,这种过程一般包含两种模式——渐变与突变。本文认为,企业作为人为构建的复杂的经济系统,其成长过程也遵循这样的规律,即企业成长具有两种模式——渐进式成长和突变式成长。根据对影响企业成长因素的分析,本文认为,企业实力(核心能力)是企业成长中的渐变因素,而机遇则是突变因素,从而构建起企业成长的分析模型。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当渐进式成长方式的影响要素占上风时,即企业主要发挥核心能力作用时,企业成长就表现为渐进式成
关键词:
企业成长 成长模式 企业实力 核心能力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博 邢敏
根据企业家成长模式分析框架,利用对211名企业家进行问卷调查所取得的数据,研究了转型时期中国企业家成长的现实模式。结果表明,应当按照所有制性质的不同,将样本划分为国有企业企业家及民营企业企业家两个整体,分别对他们成长的现实模式进行描述。国有企业企业家成长的现实模式是以积累企业家人力资本和政治资本为主导的模式,而民营企业企业家成长的现实模式是以积累企业家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为主导的模式,它同时受到政治资本的影响和制约。
关键词:
企业家 企业家成长 企业家成长模式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孙轻宇
文章从所有权性质和目标市场选择两个角度出发,将中国跨国企业划分为四种类型,并探讨不同类型的跨国企业在国际化成长过程中遵循的路径特点。重点阐述了近些年中国跨国企业独特的"跳跃式成长路径",其本质特征是在对内投资积累的基础上,将公司的国际化扩张与本土市场联系起来,通过并购和对外直接投资作为跳板来获取战略性资产。最后,探讨不同类型的跨国企业应该遵循何种成长路径以形成特有的国际化成长模式,从而避免盲目扩张的风险。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宝祥 刘凤勤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爱武,田志龙,白瑞征
最近几年企业管理模式成为使用频度较高的经济术语之一, 但是目前尚未对管理模式问题进行较系统地探讨。现实中不同所有制,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所呈现出的不同发展态势,增加了系统地探讨管理模式的紧迫性。本文对管理模式的基本理论进行了探讨,涉及结构模型、支撑模型、要素互动、子模式及评价指标等问题,最后本文进行了简短实证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徐宝祥 刘凤勤 孙光明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志敏
在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背景下,虚拟经营作为企业有效借助外部力量和整合外部资源的现代管理模式,已经越来越广泛地被运用到企业经营活动当中。本文从虚拟企业的定义入手,详细分析了虚拟企业的特点,并重点论述了网络时代虚拟经营的具体运行模式。
关键词:
虚拟经营 运行模式 核心能力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沈吉仁 王洪波
本文认为,电子商务时代,物流发展出现服务化、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柔性化、一体化、国际化趋势,对传统物流观念、企业物流系统结构、物流运作方式、物料采购、客户服务、运输以及存货等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文章提出,在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企业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物流模式,在积极推进第三方物流的同时,灵活运用自营物流、物流联盟模式或者多种模式共同发展,使企业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电子商务 物流联盟 自营物流 第三方物流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天平 王丹芳
近年来,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和资本市场的逐渐成熟壮大,一些大型企业集团对产融结合发展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果。本文将我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模式梳理为财务公司、参(控)股金融机构、设立金融控股平台(公司)、财务公司与金融控股平台(公司)并存四种模式,认为设立统一的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可以锁定金融机构风险,保护企业集团整体利益,形成规模效应,是企业集团进行产融结合的较为理想模式。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天平 王丹芳
近年来,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和资本市场的逐渐成熟壮大,一些大型企业集团对产融结合发展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果。本文将我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模式梳理为财务公司、参(控)股金融机构、设立金融控股平台(公司)、财务公司与金融控股平台(公司)并存四种模式,认为设立统一的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可以锁定金融机构风险,保护企业集团整体利益,形成规模效应,是企业集团进行产融结合的较为理想模式。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丁栋虹
中国的企业家理论研究内容纷繁,水平也参差不齐。对现状进行评析的最好办法是从其应用的分析模式角度着手,进行归纳批判。任何经济学说,最有生命力的,是它的方法,按照方法论的作用,我们会看到一个强有力的分析上的成就(吴承明,1995)。企业家理论研究的回顾,...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肖元真 郭明 陈美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