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08)
- 2023(10516)
- 2022(8737)
- 2021(7969)
- 2020(6943)
- 2019(15329)
- 2018(15574)
- 2017(31174)
- 2016(16882)
- 2015(18982)
- 2014(19109)
- 2013(19206)
- 2012(17765)
- 2011(15556)
- 2010(16081)
- 2009(15760)
- 2008(15939)
- 2007(14771)
- 2006(13382)
- 2005(12596)
- 学科
- 业(83200)
- 济(78266)
- 经济(78131)
- 企(76293)
- 企业(76293)
- 管理(71274)
- 方法(33041)
- 财(30471)
- 业经(28183)
- 农(26323)
- 数学(25057)
- 数学方法(24938)
- 制(22536)
- 务(21486)
- 财务(21468)
- 财务管理(21438)
- 中国(20702)
- 企业财务(20286)
- 农业(18521)
- 技术(17113)
- 体(16405)
- 策(15510)
- 划(15084)
- 体制(14390)
- 和(14179)
- 银(13743)
- 银行(13732)
- 贸(13627)
- 贸易(13617)
- 理论(13356)
- 机构
- 学院(252461)
- 大学(246254)
- 济(114166)
- 经济(112104)
- 管理(102539)
- 理学(86808)
- 理学院(86091)
- 管理学(85259)
- 管理学院(84799)
- 研究(76604)
- 中国(64566)
- 财(60482)
- 京(50877)
- 财经(46355)
- 经(41784)
- 科学(40072)
- 江(39724)
- 所(37451)
- 农(37064)
- 中心(35313)
- 经济学(35290)
- 财经大学(33903)
- 研究所(32527)
- 北京(32160)
- 经济学院(32021)
- 业大(31313)
- 州(31150)
- 商学(30216)
- 商学院(29957)
- 农业(28721)
- 基金
- 项目(150447)
- 科学(120714)
- 研究(116897)
- 基金(110420)
- 家(92477)
- 国家(91605)
- 科学基金(80981)
- 社会(77258)
- 社会科(73335)
- 社会科学(73318)
- 省(59323)
- 基金项目(58137)
- 教育(53094)
- 自然(48692)
- 编号(47912)
- 划(47632)
- 自然科(47533)
- 自然科学(47521)
- 自然科学基金(46759)
- 资助(44696)
- 成果(39318)
- 制(35526)
- 业(34775)
- 部(34749)
- 创(34740)
- 重点(33055)
- 课题(32577)
- 发(32366)
- 国家社会(32076)
- 创新(31601)
- 期刊
- 济(135607)
- 经济(135607)
- 研究(80029)
- 财(51968)
- 中国(49950)
- 管理(44820)
- 农(36025)
- 科学(29285)
- 融(28321)
- 金融(28321)
- 学报(28057)
- 农业(24321)
- 财经(24286)
- 业经(24073)
- 技术(23902)
- 大学(23309)
- 学学(22254)
- 教育(21594)
- 经济研究(21542)
- 经(20934)
- 问题(18295)
- 技术经济(15160)
- 贸(14691)
- 财会(14464)
- 业(14422)
- 商业(13569)
- 现代(13504)
- 会计(12634)
- 经济管理(12514)
- 世界(12491)
共检索到3939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饶惠霞
构建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可以协调政府收入、居民收入、企业收入三者之间的平衡,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企业经营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职工生活水平的客观需要。目前,我国企业在这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及难点,建议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管齐下",建立和完善我国企业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在宏观上政府要定制实施相关政策措施、信息制度以及加强工会的组织力量;在中观层面上,区域行业协会组织应当加强行业信息共享,加强企业工资政策的执行协调能力;在微观层面上,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制定科学合理的薪酬策略。
关键词:
工资 增长机制 收入分配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玉成
工资性收入是劳动者收入的主要来源。企业是否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是否按照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府工资分配的宏观调控指导政策,劳动者的工资是否随本单位经济效益的增长而逐步增加,是理顺分配关系,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一环。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宋晶 陈园园 刘绍权
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是工资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的工资决定机制和工资联动机制尚不健全,推动工资合理上涨的诸多因素缺位,因此,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受到极大钳制。本文分析了影响工资决定和增长的经济性和制度性因素,设计了包含三个要素在内、更加符合国情和贴近现实、更具可操作性的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模型,为实现企业职工工资增长的均衡化和常态化提供制度设计。
关键词:
工资 工资决定 工资增长机制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郭爱英 宋朝利
本文在实践调查的基础上对建立中小企业员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如何建立正常工资增长机制进行了有益探索和研究,对进一步推进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和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中小企业 工资 正常增长机制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李鹏
针对当前收入分配领域中存在的企业职工工资增长缓慢、行业间收入差距加大、企业领导人与职工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大等焦点问题,可将税收增长因素纳入工资指导线制定之中,完善对社会工资增长的宏观调控。并建立"调高扩中保低"的行业工资分配指导机制,完善对不同行业工资分配的中观指导;建立超额累退的工资总额管理制度,完善对企业工资分配的微观管理,从而促进企业职工工资增长机制的完善,使我国企业职工工资增长真正反映职工的贡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艳
工资形成过程是工资决定主体,包括企业、政府、劳动者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博弈的过程。在诸多因素影响下,工资形成机制包含微观层面的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宏观层面的要素分配机制以及政府监管机制。本文通过对工资形成机制的理论和我国工资形成机制进行研究,得出当前我国尤其是国有部门还没有形成真正市场化工资形成机制的结论,进而提出从工资集体协商、要素分配机制以及政府监管三个方面进行相应改革的建议。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何宪
工资增长机制:隐藏于表象背后的原因我国的工资增长走过了一条十分奇特的道路。自1956年统一的工资制度建立以来,工资增长几乎没有出现过"正常"时期。建国以来的工资增长情况如下: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徐勇 孙洛平
从分工的角度来看 ,当市场规制和企业制度比较完善时 ,人们倾向于利用市场或企业来组织分工。然而 ,我国的一些中小城镇 ,虽然不具备市场规制和企业制度方面的优势 ,却通过产业群集的方式使分工不断深化 ,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最具活力的经济组织模式。本文简要说明这种模式的形成机制 ,并指出 ,“人际关系网”看似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形成更高的竞争力
关键词:
产业群集 经济增长 分工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樊丽明
现行税制仍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未能形成税收收入正常增长机制是突出的问题之一。形成税收收入正常增长机制,是解决目前财政困难的迫切要求,也是进一步完善税制的目标之一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韩兆洲 林仲源
最低工资标准制度是保障低收入劳动者根本权益的主要措施之一,进一步完善最低工资增长机制有利于缓解劳资纠纷与矛盾。由于我国区域发展不均衡,最低工资增长机制具有显著的时空非平稳性。本文基于2006—2014年省级时空数据,分别利用时间加权回归模型(TWR)、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及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TWR)探测我国最低工资增长机制的非平稳性。实证研究表明:GTWR在模型拟合优度和优良性上表现最优;GTWR估计结果显示大部分解释变量的正负效应与预期一致,时间波动性较强,具有明显的空间非平稳性,被解释变量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韩兆洲 林仲源
最低工资标准制度是保障低收入劳动者根本权益的主要措施之一,进一步完善最低工资增长机制有利于缓解劳资纠纷与矛盾。由于我国区域发展不均衡,最低工资增长机制具有显著的时空非平稳性。本文基于2006—2014年省级时空数据,分别利用时间加权回归模型(TWR)、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及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TWR)探测我国最低工资增长机制的非平稳性。实证研究表明:GTWR在模型拟合优度和优良性上表现最优;GTWR估计结果显示大部分解释变量的正负效应与预期一致,时间波动性较强,具有明显的空间非平稳性,被解释变量残差不存在明显的分布偏态性。本文认为逐步建立与职工平均工薪、人均GDP挂钩的固定周期性最低工资增长机制,加快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最低工资标准统计测算模型,是完善最低工资增长机制的关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国峰 王永进 李坤望
开发区的高速增长到底是源自寻求"政策租"所导致的短期"虚假繁荣",还是通过集聚效应推动企业迅速成长而形成的长期表现?回答好这一问题,对于开发区政策的效果评价和进一步完善至关重要。然而,现有研究对此却语焉不详。文章在识别开发区企业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开发区对企业进入、退出和成长的作用,以及开发区增长效应的可持续性,揭示了开发区影响地区经济增长的微观机制。研究发现:(1)开发区会吸引高效率企业进入,并降低开发区内企业的退出风险,从而使得开发区内净进入企业数目显著增加,这意味着开发区政策是吸引企业入驻并加强集聚经济的重要因素;(2)开发区显著提高了企业的就业增长、生产率增长和销售增长,这表明开发区政...
关键词:
开发区 企业动态成长 政策优惠 集聚经济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崔玲
我国企业现行工资薪酬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是工资水平低,增长速度明显落后于生产力的增速;二是在工资分配中缺失公平性。基于经济增长理论和效率工资理论所建立的模型,这两个突出问题会从三方面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结果,如果不能解决好这两个问题,将会使我国未来的经济增长丧失内在动力。
关键词:
企业工资 经济增长 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宋剑 李志伟 李志红 陈敬明
一、建全居民收入的市场化形成与分配机制,加大对收入再分配的支持力度。1.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须与劳动力要素价格市场化结合。改变过去单纯的行政转型思路,逐步推进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结构和居民收入结构转变,建立健全居民收入的市场化形成与分配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机制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2.国民收入分配在坚持市场决定和效率优先的同时更要注重公平。宏观调控是保障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和市场机制有效运行必要的辅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宋剑 李志伟 李志红 陈敬明
一、建全居民收入的市场化形成与分配机制,加大对收入再分配的支持力度。1.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须与劳动力要素价格市场化结合。改变过去单纯的行政转型思路,逐步推进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结构和居民收入结构转变,建立健全居民收入的市场化形成与分配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机制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2.国民收入分配在坚持市场决定和效率优先的同时更要注重公平。宏观调控是保障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和市场机制有效运行必要的辅助
关键词:
增长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