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68)
- 2023(17050)
- 2022(14377)
- 2021(13549)
- 2020(11366)
- 2019(26082)
- 2018(26099)
- 2017(50148)
- 2016(27496)
- 2015(30734)
- 2014(30916)
- 2013(30524)
- 2012(27772)
- 2011(24870)
- 2010(25164)
- 2009(23794)
- 2008(23775)
- 2007(21086)
- 2006(19118)
- 2005(17444)
- 学科
- 济(111508)
- 经济(111340)
- 业(100665)
- 管理(94886)
- 企(89906)
- 企业(89906)
- 方法(48243)
- 数学(38439)
- 数学方法(38018)
- 财(36972)
- 农(35128)
- 业经(34318)
- 中国(30701)
- 制(29030)
- 务(25000)
- 财务(24927)
- 财务管理(24887)
- 农业(23899)
- 企业财务(23589)
- 技术(21331)
- 体(20915)
- 理论(20857)
- 和(20348)
- 贸(19850)
- 贸易(19838)
- 地方(19757)
- 学(19528)
- 易(19315)
- 银(19142)
- 银行(19105)
- 机构
- 学院(394931)
- 大学(392367)
- 济(160329)
- 管理(158346)
- 经济(156893)
- 理学(135422)
- 理学院(134011)
- 管理学(132088)
- 管理学院(131345)
- 研究(127767)
- 中国(99600)
- 京(84103)
- 财(80914)
- 科学(75643)
- 所(63560)
- 财经(62861)
- 农(61255)
- 江(59719)
- 中心(57423)
- 经(56922)
- 研究所(56794)
- 业大(55354)
- 北京(53635)
- 范(49960)
- 师范(49552)
- 州(47841)
- 农业(47647)
- 经济学(47562)
- 院(46532)
- 财经大学(46377)
- 基金
- 项目(255370)
- 科学(201521)
- 研究(193076)
- 基金(184298)
- 家(158249)
- 国家(156829)
- 科学基金(135790)
- 社会(121363)
- 社会科(114879)
- 社会科学(114851)
- 省(100075)
- 基金项目(97692)
- 教育(88435)
- 自然(86212)
- 自然科(84133)
- 自然科学(84114)
- 划(82983)
- 自然科学基金(82634)
- 编号(80315)
- 资助(75018)
- 成果(66056)
- 部(56669)
- 重点(56453)
- 课题(55118)
- 创(54972)
- 发(54457)
- 制(51044)
- 创新(50689)
- 项目编号(49953)
- 国家社会(49187)
- 期刊
- 济(186793)
- 经济(186793)
- 研究(122888)
- 中国(77899)
- 财(65096)
- 管理(63573)
- 农(57567)
- 学报(55499)
- 科学(53003)
- 教育(46001)
- 大学(43450)
- 学学(40777)
- 农业(39338)
- 融(38410)
- 金融(38410)
- 技术(35956)
- 业经(32476)
- 财经(31467)
- 经济研究(28689)
- 经(26933)
- 问题(24494)
- 业(21525)
- 技术经济(20531)
- 理论(19695)
- 现代(19489)
- 商业(18538)
- 贸(18501)
- 科技(18047)
- 财会(17775)
- 实践(17687)
共检索到5982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宋晶 杨娜 李相玉
最近几年,作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工资制度改革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由于企业工资制度涉及企业、劳动者的利益及影响整个社会的收入分配秩序,因此,其改革必须稳妥推进,而明确改革路径无疑是推进改革并确保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笔者依据国内外最新的工资理论并结合近些年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实践,提出了完善我国企业工资制度改革路径的具体设想。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达昌 王映松
我国的企业工资制度经历了三次较大的改革。现行企业工资制度的基本模式为“工效挂钩”模式,但它在实行中存在许多弊端。应该根据理顺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分配关系和企业内部个人收入分配关系的原则,来设计企业工资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阚景坤 刘向利 冯志杰 张庆丰 杨桂清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严春明 宋先明 何敏 单新生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广铭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过程中为了使市场对劳动力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亟需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以及发挥工资价格机制的功能。为此,必须建立起市场经济型的企业工资制度。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白景明
发达经济体现行的公务员工资制度是在市场经济走向成熟、经济波动幅度逐步收窄、政府职能逐渐加重、社会公众监督意识不断强化、预算改革日渐深化的背景下形成的。其中既容含着各国基本政治体制和行政管理制度乃至财政制度特征,也反映出了市场经济和民主政体条件下公务员工资制度形成的一般规律。当前我国正在探索深化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究竟改什么、怎么改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研究推进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似不应先讨论公务员是否加薪,而是先深入分析建立什么样的公务员工资形成机理为好。这个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乔锦忠
当前高校教师工资制度属于过渡性工资制度,存在工资结构混乱、科研津贴形式选择不合理、工资没有体现学科差异、高校在工资管理方面的自主权有待进一步扩大等问题。在新一轮工资制度改革中,高校教师工资制度已被确定为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从近期看,为教学和科研选择合理的绩效工资形式和制定区分岗位类型与薪级层次的标准是当前高校教师工资制度改革的主要任务。从长期看,应逐步理顺政府与高校在工资管理方面的权限,对教学和科研分别进行报酬,分学科确定教师工资水平。
关键词:
高校教师 工资制度 改革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周思当
本文以2006年国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为契机,探讨高校原有工资制度存在的问题,总结部分高校在推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中积累的经验,提出高校工资制度改革的对策和建议,旨在推动高校工资制度改革的进一步完善和创新。
关键词:
高等学校 分配制度 改革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炳才 刘平
自1979年起步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率先从分配制度改革开始。改革十年,对于如何评价分配制度的改革,人们探讨并不多,本文试就分配制度改革及其结果作一实证分析,以进一步提出分配制度改革的方向。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杨兰茹 王孝慈
去年12月份以来,我们抽了一些时间,以建筑劳动研究会的名义。分别在北京市、安徽省铜陵市和天津市,邀请京、津、沪、苏、皖、赣和内蒙等省、市、区建设厅、局(建筑总公司)劳动工资处长,就如何深化劳动工资制度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林玉燕
新加坡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典范国家,其商业企业工资制度改革的经验和启示对于我国推动产业发展和激发人力资源潜能的作用不容忽视。由此,本文以新加坡商业企业工资制度改革为鉴,通过案例分析、比较研究探讨商业企业工资制度改革方向。纵观新加坡商业企业工资制度体系的演变,大致可分刚性工资制度、弹性工资制度和每月可变动工资制度三个阶段。工资制度的基本特点为立法保障、政府干预、民主协商、“无牙”工会。今后应当推动商业企业薪酬立法、提升企业现代化薪酬管理理念、建立以人为本的薪酬激励制度等方面的改革。
关键词:
新加坡 商业企业 工资制度 以人为本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冯雷
1992年5月15~18日,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国营商业企业破除‘三铁’完善激励机制”课题组与重庆市政府财贸办公室共同在重庆市召天了“国营商业企业人事劳动工资制度改革研讨会”。一、“三铁”的弊端第一,违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却起着奖懒罚勤的作用。在企业内部难以形成竞争机制,分配的激励作用难于发挥,严重挫伤了职工的积极性,不钻研业务,不学习技术,使企业整体素质低下,最终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于东阳
随着我国工资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工资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些成果主要表现在工资制度、工资水平和工资决定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我国的工资制度也从计划经济时期政府主导型的工资制度,走向四元分割的工资制度,市场化因素逐渐加强。但是,在全面深化改革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背景下,我国市场化的工资决定机制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
工资制度 工资水平 工资决定机制 述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学君
一、强化产权利益观念,从宏观上控制企业工资总量,从微观方面把企业内部工资分配的权力交给企业经营者。从产权利益角度说,企业产权所有者要求企业经营者把企业工资总量控制在适当范围内。国家作为政府对工资税收的严格征管,和作为股东对企业经营目标的明确要求,都将制约企业工资总量的过高增长。现阶段,资产所有者对企业经营者的监控机制和企业资产产权利益的保障机制尚示形成,因此对企业工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