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06)
- 2023(13599)
- 2022(11467)
- 2021(10588)
- 2020(9484)
- 2019(22012)
- 2018(22077)
- 2017(43936)
- 2016(23974)
- 2015(27072)
- 2014(27060)
- 2013(27135)
- 2012(25232)
- 2011(22728)
- 2010(23298)
- 2009(22366)
- 2008(22674)
- 2007(20717)
- 2006(18271)
- 2005(16917)
- 学科
- 济(109899)
- 经济(109779)
- 业(94977)
- 企(85099)
- 企业(85099)
- 管理(82330)
- 方法(53171)
- 数学(44226)
- 数学方法(43609)
- 财(34474)
- 农(31755)
- 业经(30995)
- 中国(26365)
- 务(24861)
- 财务(24818)
- 财务管理(24779)
- 企业财务(23508)
- 制(23138)
- 农业(21771)
- 贸(20282)
- 贸易(20271)
- 技术(19767)
- 易(19741)
- 学(18519)
- 理论(18431)
- 和(18210)
- 策(17512)
- 地方(17123)
- 划(16885)
- 体(16649)
- 机构
- 学院(359242)
- 大学(355931)
- 济(152853)
- 经济(149884)
- 管理(141576)
- 理学(121128)
- 理学院(119923)
- 管理学(117858)
- 管理学院(117228)
- 研究(116420)
- 中国(92054)
- 京(75389)
- 财(73253)
- 科学(70651)
- 农(63656)
- 所(60642)
- 财经(57802)
- 江(55429)
- 研究所(54432)
- 业大(53475)
- 中心(52919)
- 经(52172)
- 农业(50606)
- 北京(47867)
- 经济学(46496)
- 州(43622)
- 财经大学(42476)
- 经济学院(42209)
- 范(41660)
- 院(41630)
- 基金
- 项目(226223)
- 科学(177999)
- 基金(164687)
- 研究(162523)
- 家(143644)
- 国家(142411)
- 科学基金(122387)
- 社会(102523)
- 社会科(97291)
- 社会科学(97260)
- 省(89545)
- 基金项目(86301)
- 自然(80877)
- 自然科(79029)
- 自然科学(79002)
- 自然科学基金(77652)
- 教育(75204)
- 划(74653)
- 资助(69985)
- 编号(65828)
- 成果(52704)
- 重点(51199)
- 部(50578)
- 创(49194)
- 发(48452)
- 业(46457)
- 创新(45379)
- 课题(45211)
- 科研(44063)
- 教育部(43141)
- 期刊
- 济(171796)
- 经济(171796)
- 研究(104471)
- 中国(65615)
- 财(60728)
- 农(57821)
- 管理(56881)
- 学报(54413)
- 科学(50937)
- 大学(41259)
- 学学(39344)
- 农业(39075)
- 融(34455)
- 金融(34455)
- 技术(33677)
- 教育(31394)
- 财经(29697)
- 业经(29272)
- 经济研究(27710)
- 经(25627)
- 业(23409)
- 问题(23199)
- 技术经济(21350)
- 统计(19886)
- 贸(19746)
- 策(18166)
- 商业(18048)
- 国际(17211)
- 现代(17165)
- 财会(17081)
共检索到5381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余官胜 杨文
在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逐步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主要趋势的背景下,政府相应的促进政策也在近年密集出台,使得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内决定因素具有重要的时效性。笔者以此为契机从经济发展、劳动力、技术水平以及国际贸易等因素出发研究国内经济发展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产业结构的优化、劳动力成本的提升、人力资本存量的降低以及技术进步等因素均能增加投资规模;国际贸易因素产生的影响则较为复杂,出口贸易缩小了投资规模,进口贸易则扩大了对外直接投资规模。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国内决定因素 国际贸易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衣长军 苏梽芳
由于制度安排不当及投资主体错位,我国有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宏观与微观绩效偏低,从市场体制背景、政策制度因素与民营企业自身综合优势等方面的分析表明:我国未来对外直接投资主体是民营企业而非国有企业。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绩效 民营企业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汪群
“走出去”战略是政府倡导、鼓励的一种企业行为,但是“走出去”的主体是企业,企业自身的情况才是决定“该不该走”、“该怎样走”等问题的关键。在我国现有的“走出去”企业中,不乏有影响的企业,但是“走出去”的成功案例并不多,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对于众多企业而言,当“走出去”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既是一种无法回避的压力,也使部分企业在对自身缺乏必要了解的前提下,以为“走出去”一定海阔天空,风光无限,从而造成盲目投资的情况;另一些企业想走出去却又顾虑重重,害怕国外的投资风险,认为我们凭什么“走出去”和人家竞争,比这不行比那不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崔晓红 袁海英 王立群
对我国“九五”时期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合理区间分析崔晓红袁海英王立群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存在着发展中国家所共有的特征即资金短缺。为了保证国民经济长期持续稳定的发展,除了有效地利用好国内资金外,是否还需要利用国外资金呢?实践回答是肯定的。但是利用外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英 刘思峰
结合对相关文献的分析整理,文章运用灰色关联和灰色聚类原理确定人均GDP、外汇储备、全球GDP和全球进口额是四种影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主要变量,并以1985~2005年的数据为样本建立了ODI流量和四种变量之间的回归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新陈代谢GM(1,1)模型对2006~2010年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将呈现强烈的增长态势。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规模 预测 灰色理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山寨
在内部化理论的基础上,通过研究有关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变化规律,建立了跨国公司国际直接投资二元成本均衡分析理论模型。据此模型直观而定量地分析、解释了跨国公司跨国经营方式的选择、国际直接投资规模与国际市场交易规模的均衡条件。结论如下:利用母公司拥有的无形中间产品的国际垄断优势在国际市场充分获利、借助外国资源禀赋优势为国内母公司供给大量的有形中间产品,是企业跨国经营的原因和方向;权衡两类相关成本以最大限度地节约总相关成本、追求最大相关利润,是企业进行跨国经营方式选择、国际直接投资均衡的动力和依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苑新丽 王春雷 朱晓波
本文对税负水平与FDI流入规模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基于全球视角和我国所得税税率与FDI流入规模的回归分析结果,均显示:企业所得税税率变动与FDI流入量的增减呈负相关;企业所得税税负水平对FDI流入具有负面影响。最后,本文对2008~2012年我国实施新《企业所得税法》对外资企业税负变动和FDI流入量的影响进行了预测。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余官胜 田菊芳
本文通过匹配2011—2019年地级市层面数字金融发展指标、国泰安海外直接投资数据库和上市公司数据库,结合上市公司海外子公司注册资本信息测度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实证研究了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金融总体上能推动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增长,但存在企业所有制性质和企业所在区域上的异质性特征;数字金融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推动作用存在资金和竞争两个层面的传导机制;较低的企业经营效率和管理效率会削弱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增长的推动效应。本研究从金融科技视角探寻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新优势,为推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持续增长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数字金融 对外直接投资 上市公司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立敏
中国的"引进来"和"走出去"是发展失衡还是渐趋平衡?本文从投资规模、投资产业、投资形式和投资政策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金鹿
企业开展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时,选择何种进入模式直接关系到技术获取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文章基于动态能力视角提出高层管理者认知—组织内部因素—外部环境因素的选择分析框架,识别了高管团队国际化经验、技术寻求类型、企业规模、产业变革程度4个影响进入模式的关键因素,并提出假设命题。通过对康希诺生物、鹦鹉乐器和天津药业三家企业进行跨案例研究,得到如下结论:高管团队国际化经验丰富的企业倾向于决策与控制程度高的进入模式;技术寻求类型的差异影响进入模式的选择,而企业规模对进入模式的影响是无差异的;处于产业变革程度高的企业倾向于组织弹性大的进入模式。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为付 武齐
企业参与国际经济分工具有不同的方式,目前我国企业具有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条件和现实需要。文章首先综述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FDI理论,然后分析了国际经济分工模式和理论演进,比较了不同分工方式的风险和绩效,最后对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