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58)
- 2023(14350)
- 2022(11816)
- 2021(10853)
- 2020(9089)
- 2019(20270)
- 2018(19966)
- 2017(38447)
- 2016(20637)
- 2015(23193)
- 2014(22585)
- 2013(22590)
- 2012(21190)
- 2011(18801)
- 2010(19636)
- 2009(18563)
- 2008(18674)
- 2007(17232)
- 2006(15707)
- 2005(14671)
- 学科
- 济(96998)
- 经济(96889)
- 业(88730)
- 企(80163)
- 企业(80163)
- 管理(75176)
- 方法(35291)
- 业经(32124)
- 财(29946)
- 中国(29779)
- 农(29656)
- 数学(26627)
- 数学方法(26450)
- 技术(22440)
- 地方(22083)
- 制(21349)
- 务(21298)
- 财务(21273)
- 财务管理(21243)
- 农业(20924)
- 企业财务(20148)
- 银(17206)
- 银行(17183)
- 策(17038)
- 贸(16933)
- 贸易(16913)
- 行(16666)
- 和(16612)
- 易(16427)
- 理论(16363)
- 机构
- 学院(301761)
- 大学(296304)
- 济(132558)
- 经济(130048)
- 管理(119610)
- 研究(100796)
- 理学(100751)
- 理学院(99726)
- 管理学(98567)
- 管理学院(97987)
- 中国(81041)
- 财(65159)
- 京(63023)
- 科学(56169)
- 所(50376)
- 财经(50100)
- 江(47950)
- 农(46867)
- 中心(45509)
- 经(45229)
- 研究所(44519)
- 北京(40724)
- 经济学(39560)
- 业大(38896)
- 州(38315)
- 范(37365)
- 师范(37020)
- 财经大学(36647)
- 农业(36234)
- 院(36101)
- 基金
- 项目(183773)
- 科学(147444)
- 研究(141328)
- 基金(132883)
- 家(113737)
- 国家(112347)
- 科学基金(97987)
- 社会(91511)
- 社会科(86890)
- 社会科学(86866)
- 省(74153)
- 基金项目(69711)
- 教育(63779)
- 划(60245)
- 自然(59970)
- 自然科(58626)
- 自然科学(58610)
- 自然科学基金(57653)
- 编号(57161)
- 资助(52758)
- 成果(46843)
- 发(44943)
- 创(44482)
- 重点(40874)
- 部(40688)
- 创新(40555)
- 业(40408)
- 课题(40239)
- 国家社会(37647)
- 发展(37203)
- 期刊
- 济(160922)
- 经济(160922)
- 研究(97688)
- 中国(66915)
- 财(53455)
- 管理(53264)
- 农(45082)
- 科学(38835)
- 学报(38029)
- 融(34867)
- 金融(34867)
- 教育(34711)
- 农业(30626)
- 大学(30237)
- 技术(29606)
- 业经(28575)
- 学学(28316)
- 财经(25810)
- 经济研究(25324)
- 经(22395)
- 问题(21042)
- 业(18589)
- 技术经济(18445)
- 贸(17748)
- 国际(16058)
- 商业(16016)
- 现代(15616)
- 世界(15171)
- 科技(15039)
- 经济管理(14915)
共检索到4849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吴先明 糜军
缺乏垄断优势的我国企业为什么会对发达国家进行较大规模的直接投资?这种直接投资是否与获取国际科技资源有关?本文选取1990~2005年的统计数据,对我国企业对发达国家的逆向投资与自主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我国企业对发达国家的逆向投资与自主创新能力之间不仅存在着稳定的正相关关系,而且存在因果关系,即我国企业对发达国家的投资能够促进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企业通过海外建厂、跨国并购、设立海外研发中心等方式对发达国家进行直接投资,可以获取国际科技资源,促进自主创新。
关键词:
我国企业 逆向投资 自主创新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汪洋 严军 马春光
当代国际直接投资实践表明,引进外国投资很难获得先进技术,而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则是获得国外先进技术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选取中国1995~2012年对20个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数据,对发达国家投资与自主创新能力进行检验,运用计量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中国企业对发达国家投资与自主创新能力之间存在着紧密和稳定的正向关系,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对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有提升作用。此外,研究与开发投入对于企业创新有明显的正向效应,而科技活动人员数量对发明专利授权量存在负向影响。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发达国家 自主创新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吴先明
缺乏垄断优势的中国企业为什么要对发达国家进行逆向投资?这在现有的跨国公司理论中很难得到合理的解释。中国企业对发达国家的逆向投资是以寻求创造性资产为特定目标的战略性投资。在动态的全球竞争条件下,以寻求创造性资产为目标的海外投资并不以垄断优势为前提条件,具有局部竞争优势的中国企业可以通过逆向投资,采取在发达国家当地建厂、设立技术监听站和跨国并购等形式,寻求并获得未来竞争的关键性资源——创造性资产,并通过全球化来利用这些资产构建新型的资源和能力基础。
关键词:
中国企业 逆向投资 创造性资产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明霞
知识是竞争优势的来源。在近几年快速增长的中国企业对发达国家的FDI中,创造性资产寻求被公认为是重要的驱动力量。然而,创造性资产寻求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子公司向母公司的逆向知识转移,但现有文献尚未关注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跨国逆向知识转移。本文首先建立了逆向知识转移的分析模型,并剖析了中国企业FDI逆向知识转移存在的先天劣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企业克服知识转移劣势的解决思路,并以联想为案例进行了实证。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庞明川
近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增长迅猛,特别是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企业对发达国家逆向投资异军突起。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企业也遭遇了一些重大的失败案例,造成了巨大的投资损失。本文从产业组织理论有关进入障碍的角度实证研究了中国企业对发达国家市场直接投资面临的进入障碍,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逆向投资还可能面临不同区位市场和不同行业的进入障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中国逆向投资健康发展的对策思路。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逆向投资 进入障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张于喆
研究发达国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经验得出的共性条件包括:政府在研发投入和组织模式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提升创新能力的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重视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培育创新所需人才;打造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激励创新行为;重视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为创新活动提供便利条件;重视创新主体间的交互性作用与合作,加速创新成果转移和转化;重视实施创新集群战略,推动创新生态系统的完善;打造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激发创新主体活力。虽然这些共性条件未必是创新能力提升所需的充分条件,但一定是创新能力提升所需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
自主创新能力 国际经验 创新集群战略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于喆
发达国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共性经验包括:重视政府在研发投入和组织模式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发挥教育在培育创新人才方面的基础性作用;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加强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创新主体合作和加速创新成果转化;实施创新集群战略;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和竞争性的市场环境。虽然这些共性条件未必是创新能力提升所需的充分条件,但一定是创新能力提升所需的必要条件,可作为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参考。
关键词:
自主创新 共性经验 启示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徐娜娜
本文以海尔和迈瑞的逆向创新案例为样本,探讨了基于逆向创新的后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成长机制模型。结果表明,逆向创新策略是后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构建的有效途径,而基于创新网络的动态组织学习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成长的内在驱动因素,后发企业可以选择从市场创新入手弥补技术基础的不足,继而逐渐发展自主技术能力。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朱顺林
研发(R&D)"走出去"是当前我国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技术研发创新知识的市场失灵特征和发达国家创新网络完备性、高端性,决定了联盟合作、兼并收购、社会网络联系等方式是企业R&D"走出去"的有效方式。我国应从金融财政支持、创新能力平台建设、中介服务体系完善、行业协会功能四方面促进中国民营企业R&D"走出去"培育自主创新能力。
关键词:
民营企业 逆向嵌入 研发网络 创新能力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华斌 戴强
根据前人理论和结论,按照科学性、可比性、可操作性等原则,本文建立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理念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市场创新能力、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组织与管理创新能力;并以制造企业为研究样本,运用统计方法,对数据有效性进行检验,验证了本文构建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可靠性,从而为我国企业采取措施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依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西桂权 付宏 王冠宇
基于2005—2016年中国与部分发达国家的统计数据,对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创新能力进行比较。首先对比分析中美两国的国家生产总值(GDP),并预测中国未来的GDP。之后,通过比较中国与美国、日本、英国、瑞士、丹麦等创新强国在科技资源投入(R&D经费投入、人力资源投入)和科技成果产出(专利、科技论文产出)两大方面的基本情况,对比分析中国与这些科技创新强国的差异,在综合比较中对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定位。最后,就中国如何减少科技创新过程中的制约因素,顺利实现创新强国建设目标提出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朱惠茹 闻国健
作为资本相对稀缺的发展中国家 ,我国是否应该对发达国家输出资本 ?其原因何在 ?本文拟从学习型FDI角度入手分析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发达国家的逆向投资行为 ,并进一步论证我国企业开展这种投资活动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 ,提出学习型FDI是我国企业加速其比较优势动态转化的有效途径 ;同时 ,树立正确的战略目标与合理的学习相结合是我国企业国际化的关键所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姣
一、发达国家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和应用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产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它是把企业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当做社会责任并以此为中心而展开的会计。"它应用的范围是企业,而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是全社会。它的主要内容除反映企业收益对社会的贡献外,还报告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如企业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汪洋 严军 马春光
基于中国企业"走出去"发展的角度,本文构建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影响的理论模型,并选取中国31个省份1998—2013年的对外直接投资额与自主创新能力产出指标为实证样本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额、R&D人员数、R&D投入额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均有正效应,但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不同地区将科学技术转化成高技术产值的能力存在显著差异,西部地区技术转换能力明显低于其他经济发达地区,呈负向效应,而其他地区均为正向效应。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自主创新能力 区域经济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郑后建
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缓慢、我国经济增长仍然受阻的情况下,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推动我国流通改革与创新意义重大。文章首先从流通产业政策、流通现代化、流通发展方式转变、农产品连锁经营体系四个方面总结了发达国家流通业发展与改革的先进经验,然后分析了我国当前流通业发展与体制改革中存在六大主要问题,最后借鉴发达国家经验,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推动我国流通改革与创新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发达国家 流通改革 流通创新 流通现代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