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79)
- 2023(16603)
- 2022(14119)
- 2021(13298)
- 2020(11326)
- 2019(26065)
- 2018(26105)
- 2017(50242)
- 2016(27439)
- 2015(30780)
- 2014(30850)
- 2013(30494)
- 2012(27863)
- 2011(24960)
- 2010(25333)
- 2009(23945)
- 2008(23992)
- 2007(21190)
- 2006(19286)
- 2005(17668)
- 学科
- 济(111663)
- 经济(111487)
- 业(100565)
- 管理(94630)
- 企(89804)
- 企业(89804)
- 方法(48332)
- 数学(38523)
- 数学方法(38109)
- 财(37160)
- 农(34811)
- 业经(33810)
- 中国(30697)
- 制(28968)
- 务(24945)
- 财务(24875)
- 财务管理(24835)
- 企业财务(23529)
- 农业(23516)
- 技术(21376)
- 体(20870)
- 理论(20659)
- 和(20402)
- 贸(20079)
- 贸易(20067)
- 学(19909)
- 易(19549)
- 银(19315)
- 银行(19277)
- 地方(19196)
- 机构
- 学院(394173)
- 大学(393535)
- 济(161372)
- 管理(158538)
- 经济(157951)
- 理学(135513)
- 理学院(134094)
- 管理学(132166)
- 管理学院(131438)
- 研究(128954)
- 中国(100394)
- 京(84721)
- 财(81377)
- 科学(76200)
- 所(64403)
- 财经(63174)
- 农(61706)
- 江(59532)
- 中心(57787)
- 研究所(57591)
- 经(57232)
- 业大(55459)
- 北京(54186)
- 范(49807)
- 师范(49397)
- 农业(48018)
- 经济学(47890)
- 州(47481)
- 院(46691)
- 财经大学(46664)
- 基金
- 项目(254591)
- 科学(200816)
- 研究(191451)
- 基金(184527)
- 家(159223)
- 国家(157620)
- 科学基金(136066)
- 社会(120646)
- 社会科(114214)
- 社会科学(114183)
- 省(98932)
- 基金项目(97818)
- 教育(87315)
- 自然(86752)
- 自然科(84658)
- 自然科学(84637)
- 自然科学基金(83168)
- 划(82300)
- 编号(79080)
- 资助(75403)
- 成果(65246)
- 部(56752)
- 重点(56159)
- 创(54635)
- 课题(53988)
- 发(53916)
- 制(50627)
- 创新(50412)
- 项目编号(49169)
- 国家社会(49159)
- 期刊
- 济(187582)
- 经济(187582)
- 研究(123705)
- 中国(78142)
- 财(65559)
- 管理(63657)
- 农(57691)
- 学报(56214)
- 科学(53598)
- 教育(44913)
- 大学(43919)
- 学学(41134)
- 农业(39468)
- 融(38391)
- 金融(38391)
- 技术(35399)
- 业经(31940)
- 财经(31722)
- 经济研究(28832)
- 经(27149)
- 问题(24578)
- 业(22010)
- 技术经济(20528)
- 理论(19707)
- 现代(19421)
- 贸(18760)
- 商业(18319)
- 图书(18240)
- 科技(18194)
- 财会(17755)
共检索到6005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朱敏 李永禄 纪晓茵
传统的企业家选拔与任命制度是国有企业缺乏效率的根本原因之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使国有企业负责人的选拔与任命制度改革势在必行,世界上各发达国家对国有企业负责人的选拔,主要是从包括各种经济成份的企业界成功者中选取,并通过董事会任命,再通过完善的董事会管理制度对国有企业负责人实施监督和管理,以保证企业决策的可靠性。这些内容对我国国有企业家的选拔与任命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阎金锷 宋常
作者认为,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作为商务语言的会计,也出现了国际化的趋势,这就要求各国各地区的会计更加规范化。我国企业会计制度也面临这样的问题,即实现规范化和国际化。作者分析了我国企业会计制度改革的动因,并提出了改革的具体构架。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杨君昌
改革前,我国对国有企业财务实行统收统支的办法,也就是名义上企业是一级独立核算单位,实行以收抵支,但实现的盈利,全额上缴国家财政,如果发生亏损,全数由国家财政弥补。这里所说的企业盈亏是指企业缴纳了流转税以后的盈亏,所以企业纯收入是以税收(流转税)和利润两种形式上缴国库的。可见,企业税收只有流转税而没有所得税。如果说有所得税的话,那就是100%的正(负)所得税。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宋晶 杨娜 李相玉
最近几年,作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工资制度改革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由于企业工资制度涉及企业、劳动者的利益及影响整个社会的收入分配秩序,因此,其改革必须稳妥推进,而明确改革路径无疑是推进改革并确保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笔者依据国内外最新的工资理论并结合近些年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实践,提出了完善我国企业工资制度改革路径的具体设想。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殷建平
论企业家的选拔和培养机制殷建平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迫切需要一大批精明能干的企业家,因此,如何尽快培养和造就一大批优秀企业家,是我国深化改革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关于这个问题,目前国内探讨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加快建立企业家市场,通过市场竞争使优秀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我国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中应予明确的重大认识问题课题组在充分肯定1978年以来我国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我们也不能不看到,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相比,我国目前的企业产权制度还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产权关系不顺,已成为企业改革中亟待解决的...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姚振贵 杨敏
我国企业财务制度改革如何深化?我们认为,首先应系统地回顾十多年来企业财务制度改革的经验和取得的成果,进而分析研究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某些缺陷,从而提出改革的措施和办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马新建
一、企业家股权激励计划和模式分析 企业家股权激励是指在某一特定时间内,企业以某种约定的方式使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得到一定数量和一定形式的企业股份,促使其从“雇佣劳动者”向“雇佣劳动者+所有者”发生角色位移。由于企业家股权激励制度能够较好地把企业经营者个人利益和企业利益“捆”在一起,并往往使之成为具有剩余索取权的股东,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从而激发企业经营者努力提升企业长期价值来增加自己财富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带来企业与经营者双赢局面。企业家股权激励制度的实质是以个人角色位移和长远利益约束经营者的短期行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振
民营经济在河南省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逐步提高,作用日益增大。民营企业家是民营企业的领导者和企业利润的创造者,是民营经济发展的关键资源。制度环境决定民营企业家的资源配置方式。改善企业家资源配置制度应从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着手,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分析表明,从各项制度对河南省民营企业家资源配置重要性影响程度来看,依次为社会信用制度、市场平等竞争制度等;从各项制度对河南省民营企业家资源配置改革的紧迫性程度来看,依次为社会信用制度、税收优惠制度等;调查分析结论对河南省改善民营企业家资源配置的制度改革指明了工作方向,有利于河南省民营企业家资源更多、更好地配置在生产性活动上,从而激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实现中部崛...
关键词:
企业家 资源配置 制度改革 研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燕
文章认为,我国的企业制度改革同样适用于制度变迁理论的一般原则,但其实现形式却纷繁复杂。在我国的经济改革中,先后形成了经营权主导改革学派、产权改革学派、体制变革学派、协调改革学派、所有制改革学派、宏观改革优先派和宽松学派等7大流派,并且都对中国改革的实践产生了程度不同的影响。但是,无论是从企业制度改革还是企业发展进程来看,任务都远未完成。为此,文章从“发展才是硬道路”出发,认为企业制度改革必须为企业发展创造条件,当前尤其要注意解决好国有产权代表的确定、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内部制衡机制、调整负债结构、建立破产机制和社会保障体系等突出问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海霞
我国的企业年金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一套完善的企业年金制度。与企业年金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现行企业年金制度存在着明显的法律法规缺失、政府税收优惠不明显及基金投资渠道不合理的现象。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企业年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中企业年金制度的设计应及时建立针对企业年金的法律法规体系;合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强化对企业年金的监管和扶持;结合实际逐步拓宽我国企业年金基金的投资渠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