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92)
- 2023(16663)
- 2022(14195)
- 2021(13272)
- 2020(11399)
- 2019(26080)
- 2018(25942)
- 2017(50379)
- 2016(27364)
- 2015(30813)
- 2014(30724)
- 2013(30489)
- 2012(27869)
- 2011(24996)
- 2010(25349)
- 2009(24013)
- 2008(24077)
- 2007(21523)
- 2006(19384)
- 2005(17728)
- 学科
- 济(112948)
- 经济(112769)
- 业(103711)
- 管理(97107)
- 企(92985)
- 企业(92985)
- 方法(50648)
- 数学(40782)
- 数学方法(40343)
- 财(38496)
- 农(34530)
- 业经(33824)
- 中国(29619)
- 制(27909)
- 务(26975)
- 财务(26905)
- 财务管理(26868)
- 企业财务(25551)
- 农业(23496)
- 技术(21471)
- 和(20247)
- 学(20145)
- 贸(20126)
- 贸易(20113)
- 体(20029)
- 理论(20014)
- 易(19601)
- 划(19293)
- 地方(18713)
- 银(18707)
- 机构
- 学院(398526)
- 大学(397996)
- 济(162927)
- 管理(161776)
- 经济(159487)
- 理学(138686)
- 理学院(137259)
- 管理学(135272)
- 管理学院(134545)
- 研究(127560)
- 中国(99815)
- 京(85136)
- 财(82032)
- 科学(75564)
- 财经(64409)
- 所(63696)
- 农(62337)
- 江(59295)
- 经(58374)
- 中心(57551)
- 研究所(56918)
- 业大(56474)
- 北京(54208)
- 范(48756)
- 农业(48700)
- 师范(48339)
- 经济学(48335)
- 财经大学(47697)
- 州(47588)
- 院(46142)
- 基金
- 项目(258326)
- 科学(204202)
- 研究(192389)
- 基金(188708)
- 家(162825)
- 国家(161223)
- 科学基金(139661)
- 社会(121825)
- 社会科(115419)
- 社会科学(115389)
- 基金项目(100020)
- 省(99955)
- 自然(89957)
- 自然科(87832)
- 自然科学(87811)
- 教育(87265)
- 自然科学基金(86296)
- 划(83190)
- 编号(78969)
- 资助(77506)
- 成果(64663)
- 部(57503)
- 重点(56710)
- 创(55256)
- 发(54039)
- 课题(53265)
- 制(51161)
- 创新(51005)
- 教育部(49763)
- 国家社会(49705)
- 期刊
- 济(186725)
- 经济(186725)
- 研究(121818)
- 中国(75463)
- 财(66833)
- 管理(64669)
- 农(58283)
- 学报(57583)
- 科学(54575)
- 大学(44845)
- 学学(42348)
- 教育(40340)
- 农业(39996)
- 融(38657)
- 金融(38657)
- 技术(34906)
- 财经(32490)
- 业经(31989)
- 经济研究(28621)
- 经(27726)
- 问题(24640)
- 业(22175)
- 技术经济(20876)
- 理论(19897)
- 现代(19590)
- 财会(18856)
- 贸(18766)
- 商业(18459)
- 科技(18362)
- 图书(18091)
共检索到5994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马新建
一、企业家股权激励计划和模式分析 企业家股权激励是指在某一特定时间内,企业以某种约定的方式使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得到一定数量和一定形式的企业股份,促使其从“雇佣劳动者”向“雇佣劳动者+所有者”发生角色位移。由于企业家股权激励制度能够较好地把企业经营者个人利益和企业利益“捆”在一起,并往往使之成为具有剩余索取权的股东,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从而激发企业经营者努力提升企业长期价值来增加自己财富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带来企业与经营者双赢局面。企业家股权激励制度的实质是以个人角色位移和长远利益约束经营者的短期行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静
本文着重从物质激励的角度 ,结合我国现状 ,分析目前我国企业家物质激励方面存在的问题 ,并通过对国外企业做法的分析 ,提出我国在建立这种制度时的几种思路
关键词:
企业家 物质激励机制 现状和问题 思路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汤萱 谢梦园 许玲
以20062015年推出股权激励方案的上市公司为考察对象,采用OLS回归的方法实证检验了股权激励对企业资本投资效率的影响,并深入分析了股权激励、制度环境与企业资本投资效率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股权激励有效地抑制了企业投资过度和缓解投资不足,改善了企业资本投资效率;与限制性股票激励相比,股票期权激励对企业资本投资效率的作用更明显;股权激励强度与企业资本投资效率存在U型关系,股权激励强度抑制企业投资过度行为作用更为明显;股权激励能改善国有企业资本投资效率,股权激励强度能有效抑制非国有企业投资过度行为。因此,在具
关键词:
股权激励 制度环境 投资过度 投资不足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汤萱 谢梦园 许玲
以2006~2015年推出股权激励方案的上市公司为考察对象,采用OLS回归的方法实证检验了股权激励对企业资本投资效率的影响,并深入分析了股权激励、制度环境与企业资本投资效率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股权激励有效地抑制了企业投资过度和缓解投资不足,改善了企业资本投资效率;与限制性股票激励相比,股票期权激励对企业资本投资效率的作用更明显;股权激励强度与企业资本投资效率存在U型关系,股权激励强度抑制企业投资过度行为作用更为明显;股权激励能改善国有企业资本投资效率,股权激励强度能有效抑制非国有企业投资过度行为。因此,在具体股权激励实施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股权激励方式和确定最优激励水平。
关键词:
股权激励 制度环境 投资过度 投资不足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郝云宏
企业家是作为法人代表直接经营企业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命运的经营者。以企业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为基础 ,企业家激励有自激励与外在激励之别。经营业绩的相对性和报酬形式的多样性 ,使得个人收益与经营业绩挂钩的基本原则在实践中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和局限性 ,也使得企业家激励在本质上成为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制度建设 ,而不是纯粹的报酬形式的理论演绎。说到底 ,企业家激励是投资人与经营者之间的经济利益博弈过程
关键词:
企业家 激励 个人收益 经营业绩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叶克林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正堂
委托代理理论提出了企业家报酬的线性结构。本文通过模型得出企业家报酬业绩敏感性系数的影响因素 ,进而对企业家报酬实证研究的结果给出一个基本的解释。文章还分析了如何利用这些影响因素来设计企业家激励报酬制度 ,并提出必须通过相应的组织结构调整来实现这种激励报酬的设计思想。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韩慧平 陈翔鸥
人力资本股权激励是国企分配制度的创新,目前我国人力资本股权激励机制还在试点与探讨之中,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思考。我国国企人力资本股权激励条件尚不成熟,尽管股权激励在许多国家已得到普遍运用,且非常有效,但在我国实行起来难度较大,我们应抓紧制定适合我国国企人力资本股权激励的有效机制。
关键词:
人力资本 股权激励 收益分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缪文卿
国有企业企业家激励制度的建立依赖于企业所有权的有效安排,适当的所有权安排会对参与企业契约缔结的各产权主体产生激励效应。新国有资产监管体制下,国有企业企业家激励制度的建立需要从三方面入手:在国有企业积极推行业绩考核办法的同时,加大监管力度,规范企业及企业家的行为;在国资委和企业之间合理划分企业控制权;给予退位的企业家一定的人才资本产权后续补偿。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程仲鸣 夏银桂
本文在代理理论的框架下,基于中国国有企业与制度变迁背景,就经理人股权激励与公司价值关系进行分析,并以2001-2006年宣告实施股权激励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股权激励对公司价值的改善作用。结果发现,对国有企业的经理人实行股权激励能提高公司价值,受地方政府控制的公司,股权激励更能明显增加公司价值。并且,股权分置改革这种制度变迁进一步改进了原有的激励效果。上述研究发现为理解国有企业治理机制的改善、资本市场改革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视角。
关键词:
制度变迁 国家控股 股权激励 公司价值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葛文雷 荆虹玮
文章以2006年我国实施股权激励机制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从股权激励实施效果以及公司薪酬激励机制两个角度入手,对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者股权激励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与国内已有文献不同的结论:管理层股权激励水平与公司业绩的正相关关系在统计上是显著的,这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在管理层股权激励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关键词:
股权激励 公司业绩 管理者持股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陈琪 刘卫
知识与资本密集型创新型企业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大多都已实施了大面积的员工持股或持续滚动的新型股权激励计划。然而,保荐机构与监管层基于首发管理办法中对公司股权稳定性的规定,存在着操作层面上的保守操作或"一刀切"的简单处理,即一般要求公司终止该计划后再上市,而这与公司核心团队的稳定性需求相违背,成为这类拟上市公司被迫赴海外上市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带有股权激励机制新兴企业的特征,发现股权激励机制与上市准入制度在财务指标、股权结构及操作层面链接不畅,并从法律、规章制度层面及风险防范角度进行可行性分析,最后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对金融支持产业发展的改革建议,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
新型股权激励机制 新兴企业 员工持股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班颖杰 张龄艺
股权激励是缓解现代股份制公司委托-代理问题的重要手段,在我国的经济体系中,国有企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国企高管的股权激励问题尤为重要。对此,本文结合现实与政策背景,研究2005~2018年中国国有上市企业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随着我国国企高管薪酬制度的逐渐完善,股权激励机制会推动企业综合绩效的提高;2.在目前两种常见的股权激励方式中,股票期权有利于实现企业绩效的可持续增长,而限制性股票由于具有惩罚性特征,会对企业绩效长期增长形成限制。这表明,引导和支持更多国有企业引入长效的股权激励机制,有利于国有企业的长期发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高闯 刘冰
企业家工作具有特殊性,其工作成果具有无形性和不可直接准确测量特点。在信息分布不对称和企业家资源稀缺的情况下,对企业家行为进行激励是最优选择。报酬是激励企业家行为的重要手段。现行企业家报酬结构是多元的,中美两国企业家报酬结构不相同。一方面说明中美两国企业家生存环境和传统路径不同;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在继承注重短期激励传统的同时,应借鉴国外注重长期激励的经验,从激励手段、政策创新、改革方法、机制完善等方面对我国企业家报酬机制进行改进。
关键词:
企业家 激励机制 报酬结构 股票期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