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834)
2023(19883)
2022(17014)
2021(15920)
2020(13774)
2019(31722)
2018(31790)
2017(61625)
2016(33533)
2015(38107)
2014(38147)
2013(37805)
2012(34803)
2011(31255)
2010(31548)
2009(29652)
2008(29664)
2007(26729)
2006(23352)
2005(21026)
作者
(98842)
(82337)
(82298)
(78094)
(52581)
(39615)
(37455)
(32386)
(31021)
(29690)
(27921)
(27688)
(26258)
(26217)
(25489)
(25457)
(24909)
(24622)
(23841)
(23603)
(20421)
(20400)
(20273)
(18852)
(18500)
(18475)
(18409)
(18374)
(16689)
(16390)
学科
(139401)
经济(139238)
(115075)
管理(107600)
(99841)
企业(99841)
方法(67039)
数学(56306)
数学方法(55466)
(40664)
(40336)
业经(36953)
中国(36171)
(28999)
(28165)
财务(28066)
财务管理(28011)
农业(27348)
(26977)
企业财务(26532)
(25926)
贸易(25912)
理论(25616)
技术(25513)
(25194)
地方(24813)
(23447)
(22851)
银行(22793)
(21644)
机构
学院(490095)
大学(487196)
(196124)
管理(195574)
经济(191831)
理学(168068)
理学院(166289)
管理学(163194)
管理学院(162309)
研究(156447)
中国(122092)
(103860)
科学(97546)
(93497)
(82083)
(79634)
财经(74588)
(73403)
业大(73310)
中心(72388)
研究所(72005)
(67548)
北京(65780)
农业(64663)
(61233)
师范(60632)
(59343)
经济学(58503)
(56468)
财经大学(55207)
基金
项目(323195)
科学(253667)
研究(234866)
基金(233570)
(203188)
国家(201455)
科学基金(173680)
社会(146211)
社会科(138540)
社会科学(138501)
(127499)
基金项目(123243)
自然(114637)
自然科(112003)
自然科学(111974)
自然科学基金(109950)
教育(109094)
(106503)
资助(98031)
编号(96979)
成果(77684)
重点(72013)
(71048)
(68146)
(68085)
课题(66218)
创新(63202)
科研(62109)
教育部(60755)
大学(60262)
期刊
(215976)
经济(215976)
研究(141659)
中国(90543)
学报(75448)
管理(74901)
(74553)
(74509)
科学(69471)
大学(57189)
学学(54111)
教育(51250)
农业(51057)
技术(47174)
(45033)
金融(45033)
业经(37040)
财经(36583)
经济研究(33867)
(31289)
(28925)
问题(28452)
技术经济(26738)
统计(24783)
理论(23311)
图书(22986)
商业(22868)
科技(22748)
(22734)
(22728)
共检索到7203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双  冷祥彪  
分析自2010年中德签署《中德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公报》后,中国企业在德国技术获取型并购的变化趋势及特点。通过构建PEST-SWOT模型,从内外部两个角度分析中企在德国技术并购当前所处的整体环境,并总结出中企在德国技术并购面临的主要风险,投资政策收紧推升的并购审查风险、技术战略重叠引发的技术竞争风险、企业透明度不高以及经营经验不足带来的风险。基于以上分析,从国家和企业两个角度分别提出风险应对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孙超  史经洋  
技术获取型跨国并购是指企业通过跨国并购投资的方式在发达国家兼并高科技企业、研发部门,或者在东道国以独资或合资方式建立研发机构,进而获取目标企业或东道国的先进技术、管理方式等资源,以期达到提高企业科学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目的。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国宗  朱海  
随着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 PPP)模式在我国医疗卫生领域大量应用,提高供给改善服务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困难和挑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通过PEST-SWOT整合模型,对公立医院应用PPP模式适用性进行分析,从政府和公立医院视角,进行外部环境条件机会与挑战分析和内部因素优势劣势识别,并提出相应的PPP模式应用策略,从而确保PPP项目物有所值,实现项目目标,为公立医院应用PPP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蒋志雄  王宇露  
文章从并购频率、并购规模两个方面揭示技术获取型企业并购行为对并购绩效的影响机理,探讨法律环境在技术获取型企业并购行为与并购绩效间的调节作用,并提出假设,收集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技术获取型企业的并购频率、并购规模对并购绩效的长期影响是正向的;在同样的技术获取型并购频率和并购规模情况下,法律环境越好,越有利于改善企业并购绩效。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珧  
技术获取型海外并购是企业获取创新性技术的重要来源,为实现并购后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并购整合策略的选择至关重要。并购整合实施至少需要考虑整合程度和目标方自主性两个方面的决策,其具体选择依赖于并购双方的资源相似性与互补性特征。通过选取2000~2013年间中国企业技术获取型海外并购和韩国企业技术获取型海外并购事件为样本进行对比实证分析,得到主要结论如下:当技术获取型海外并购双方资源相似性强互补性弱时,应与高程度整合和低程度目标方自主性匹配;当资源互补性强相似性弱时,应与低程度整合和高程度目标方自主性匹配;资源相似性互补性均强时,应与较高程度整合和较高程度目标方自主性匹配,有利于并购后技术创新能力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潘素昆  代丽  
为了更好的防范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本文在考量政治风险、经济风险和文化风险的基础上,结合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加入技术风险指标,对中国企业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风险进行量化与评估。首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量化风险;然后,通过聚类分析法评估风险等级。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03~2011年期间,20个样本国家中,低风险国家都是发达国家;中等风险国家有4个,其中只有1个是发展中国家;高风险国家全都是发展中国家,包括印度、南非、墨西哥、巴西和俄罗斯;2008年后,多数发展中国家的风险在不断改善,但很多发达国家的风险却逐渐上升。因此,中国企业应针对不同东道国的风险变化特点,采取措施规避风险...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胡伟  李婧  
在经济日益全球化和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鼓励企业通过跨国并购"走出去"的大背景下,我国国有企业跨国并购已成常态。本文从技术获取视角,通过对并购对象所属区域(技术开放度)、所属行业(技术精尖度)、控制权变更(技术转移重视度)以及并购类型(技术耦合度)等四个方面的深入分析,发现实施跨国并购的国有企业的技术转移重视度以及技术耦合度较高,并购对象的技术开放度低、技术精尖度高。在此基础上,提出并购企业应成立专门技术转移吸收攻关小组、完善技术吸收转移工作方案、制定技术转移成果激励制度等相关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魏涛  
从发展趋势上看,近年来持续活跃的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彰显了中国企业对境外优势无形资源的渴望。为顺利实现境外优势无形资源向中国企业转移扩散,中国企业应根据无形资源的特点与跨国转移扩散规律,把无形资源作为一个有机整体,采取循序渐进的策略,努力创造优势无形资源向中国企业转移扩散的条件,培育优势无形资源发挥作用的土壤,并在对境外优势无形资源进行消化与吸收的基础上注重优势无形资源的再创新。中国政府与企业也应分别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为海外并购搞好"顶层设计"与具体的整合谋划。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赖晓  丁宁宁  
企业新创期包括企业形成以前的阶段和起始阶段,在此期间,能否获取关键的资源对于企业特别重要。但是,外部资源所有者往往因为对创业者能力和动机的不了解而不愿出让资源,为此,创业者必须克服这些障碍才能获得资源。通过分析和比较各种研究该问题的文献,本文提炼出了资源获取方式、创业者原有资源和创业者诉求资源等几个核心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整合模型,系统地勾画了对企业新创期资源获取问题的研究思路。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明强  
中国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决定了未来一个时期内对资源需求持续增加,需要中国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OFDI)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保障廉价而稳定的资源供应,但中国企业面临的政治风险突出。文章指出,可通过政府构建风险防控体系,企业充分评估政治风险,发挥国际经济软法的作用,用软实力消除"资源诅咒",开展资源外交等措施来规避风险。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黄颖  
近年来,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FDI)形式上有了新变化,即技术获取型FDI。所谓技术获取型FDI是指,中国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在发达国家兼并高科技企业、跨国公司的研发部门,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霍忻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作为承接国际技术溢出的重要路径在促进我国技术进步、自主创新和经济转型等方面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本文选取1985-2013年我国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替代数据并以全要素生产率作为技术进步衡量指标,通过构建L-P模型和实际案例考察了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内技术进步效应。结果表明,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能够显著促进国内技术水平提升,但影响效果不及国内研发和外商投资,此外两国技术差距也是影响技术进步效果的重要因素。据此,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杜群阳  徐臻  
近年来,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活动日趋活跃,如何科学评价此类并购活动的绩效与风险,已成为引发政界、学界和企业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基于事件研究法与财务分析法,富有新意地构建了一个综合的企业海外并购绩效与风险评价模型,并对2006-2008年间实施了海外并购的四家公司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了四家公司在评价模型中的空间分布。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对四家公司海外并购活动的特征事实分析,研究了影响企业海外并购绩效与风险的具体因素,提出"企业的海外并购必须以丰富的国际运营经验为前提"、"鼓励对品牌、渠道和研发资源等轻资产的海外并购"等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陈宝明  彭春燕  陈原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日益增多,获取国际创新资源成为企业跨国并购的重要动因之一。但是,我国企业在跨国并购中对获取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仍然存在着经验不足、投资环境不良以及相关服务不够的问题。我国政府应进一步创造良好外部环境,引导企业通过跨国并购获取更多国际创新资源。一、跨国并购成为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形式(一)跨国并购成为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途径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魏振堃  郭湛  李阳超  赵素丽  
为了更好地研究舰艇编队远洋作战境外油料筹措,引入了PEST-SWOT模型,从我军境外油料筹措的优势和短板、面临的机会和挑战入手,分别从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具体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