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71)
2023(13989)
2022(11671)
2021(10719)
2020(9256)
2019(20736)
2018(20650)
2017(40457)
2016(22337)
2015(25355)
2014(25512)
2013(25534)
2012(23803)
2011(21310)
2010(21866)
2009(21273)
2008(21796)
2007(20065)
2006(17621)
2005(16208)
作者
(67152)
(56272)
(55924)
(53243)
(35835)
(26910)
(25625)
(21972)
(20910)
(20258)
(18909)
(18695)
(18217)
(17626)
(17594)
(17328)
(17200)
(16708)
(16393)
(16138)
(14161)
(14023)
(13804)
(12816)
(12678)
(12660)
(12587)
(12518)
(11399)
(11319)
学科
(99851)
经济(99724)
(93754)
(84045)
企业(84045)
管理(80786)
方法(45104)
数学(35762)
数学方法(35397)
(31930)
(31925)
业经(31141)
中国(25066)
(23078)
财务(23046)
财务管理(23004)
(21828)
企业财务(21748)
农业(21746)
(19579)
贸易(19569)
技术(19155)
(19067)
(18057)
(17483)
理论(17305)
(16848)
(16416)
(16016)
银行(15975)
机构
学院(339255)
大学(334405)
(140924)
经济(138067)
管理(131228)
理学(111803)
理学院(110657)
研究(109638)
管理学(109036)
管理学院(108406)
中国(86385)
(70676)
(68433)
科学(66498)
(60705)
(57198)
财经(53926)
(52867)
研究所(51296)
中心(50093)
业大(50072)
(48544)
农业(48254)
北京(44925)
经济学(42369)
(41963)
(41236)
师范(40799)
财经大学(39398)
(38760)
基金
项目(210696)
科学(164861)
研究(154803)
基金(151018)
(131046)
国家(129825)
科学基金(110788)
社会(97569)
社会科(92309)
社会科学(92281)
(83939)
基金项目(79150)
自然(70966)
教育(70879)
(69753)
自然科(69285)
自然科学(69262)
自然科学基金(68079)
编号(63814)
资助(62433)
成果(52100)
重点(47322)
(46607)
(46196)
(46095)
(44458)
课题(43724)
创新(42429)
科研(40297)
(39727)
期刊
(163203)
经济(163203)
研究(98929)
中国(62734)
(57052)
(56928)
管理(52202)
学报(51701)
科学(47051)
大学(38778)
农业(38524)
学学(36808)
教育(32927)
(32674)
金融(32674)
技术(31188)
业经(28980)
财经(27523)
经济研究(25377)
(23760)
(23025)
问题(22039)
技术经济(19485)
(18884)
商业(17407)
财会(16491)
现代(16361)
(16159)
统计(16082)
国际(16078)
共检索到5114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皮建才  赵润之  
文章对我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两种不同的攀升路径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渐进式攀升路径中,我国企业在既有的全球价值链上通过创新向高端环节攀升。在激进式攀升路径中,我国企业在既有的全球价值链之外构造以国内链主为主导的全球价值链(以我为主的全球价值链)。文章发现,不同攀升路径的选择跟以我为主的全球价值链上创新的市场效应、两种不同全球价值链上不同的市场规模和竞争者数量以及既有的全球价值链上创新的效率参数有关,跟固定的创新成本以及创新投入资金的关系并不是很明确。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婕  李田  宋耘  
【目的/意义】新兴经济体企业打破由发达国家企业主导的国际分工,并引致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s, GVC)发生结构性变化是全球经济的新现象,被学界定义为重构GVC。相关研究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关于重构GVC的前因、路径和绩效等问题尚未得到探讨。【设计/方法】研究采用定性比较分析的方法对我国65家制造业企业重构GVC的过程及结果进行剖析,最终提炼出中国企业重构GVC的路径模型。【结论/发现】第一,研发能力是推动我国制造业企业重构GVC最关键的企业能力;第二,重构GVC是企业多种能力综合竞争的结果;第三,通过技术创新升级成为技术主导者是目前我国制造业企业重构GVC最主要的路径。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企业能力、企业创新和全球价值链领域的研究,同时也为正在探索打破GVC上旗舰企业治理格局的新兴经济体企业的升级发展提供参考与启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分棉  林汉川  
本文通过分析总部经济在全球价值链的战略布局,探讨了总部经济为我国企业带来的嵌入全球价值链升级的路径。总部经济的形成使我国企业切入全球价值链体系,为其嵌入全球价值链升级准备了前提条件,总部经济的发展促进我国企业不断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是实现全球价值链升级的根本途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郝敬鑫  万智  
全球价值链对中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已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的关注,但是,国家价值链对中国企业的升级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具有的发展内涵,似乎并未得到学者足够的重视。文章在对全球价值链和国家价值链发展内涵比较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情景下构建国家价值链的两种重要载体平台——双边交易平台载体模式(专业化市场)和单边交易平台载体模式(领导型企业网络)的对比分析,试图探索中国企业构建国家价值链并且依靠国家价值链实现升级的可行方式。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徐娜  齐欣  
基于数量化理论Ⅱ类模型,对我国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路径选择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如下:企业成熟度、市场成熟度以及政策完善程度是企业决定采用何种方式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关键因素。对于自然禀赋丰富、市场规模较大、技术水平较高的区域,企业倾向于选择一体化生产方式对价值链实现股权控制,以追求价值链收益的最大化;而对于技术依赖度、生产规模和管理风险较高的区域,企业则可以通过外包等非股权方式进入全球价值链并实现风险的最小化。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肖宇  田侃  
本文基于金融"去杠杆"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视角,利用中国工业企业和海关匹配数据及世界投入产出表,测算了中国制造业企业2000—2009年微观和行业层面融资杠杆率及在全球价值链的位置。研究发现:虽然行业异质性显示资本对新兴制造业偏好高于传统制造业,但中国制造业企业融资杠杆率均值依然停留在60%左右的高位,并且出口部门杠杆率更高;位置指数显示,通过参与全球生产分工,中国制造业企业在全球价值链的位置呈现出逐渐好转的趋势;融资杠杆率和技术密集度提升,并不利于企业攀升全球价值链,在保持规模优势基础上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效果最为显著。因此,应该牢牢把握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大方向,将企业融资杠杆率控制在合理的区间,最终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中国制造业企业全球价值链位置攀升。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旭  邱斌  刘修岩  李松林  
本文基于制造业出口企业面板数据从多中心结构视角探讨了区域空间结构对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动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多中心结构对中国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存在先抑后扬的U型特征,在区分了企业所处城市规模、行业要素密集度和生产规模的差异之后,此结论依然稳健。同时,本文测算结果显示,目前中国大约有1/3省份的全球价值链地位已处于随多中心结构发展而上升的阶段。此外,区域内多中心城市网络能够通过推动市场一体化、促进要素流动以及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等途径提高企业的全球价值链地位。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小平   崔致远  
探究关税冲击对价值链攀升的影响是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基于Caliendo和Parro(2015)的贸易模型,引入企业的全球价值链位置测度方法,构建了关税冲击影响企业全球价值链的理论模型,并通过线性一阶近似,拆解了关税冲击对全球价值链位置的作用机制。模型表明:关税降低的直接效应会通过改变中间投入份额和出口产品范围影响企业全球价值链攀升,其一般均衡后的间接效应通过影响人力资本水平发挥作用。本文利用2000~2014年中国工企和海关数据库匹配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在“投入下游度”和“产出上游度”上,本国进口关税和出口目的国进口关税的降低均显著促进企业全球价值链攀升。机制检验表明,本国进口关税的降低提升了企业的中间投入份额和人力资本水平,从而推动企业全球价值链向高端攀升;目的国进口关税的降低则通过出口产品范围调整和人力资本升级来推动企业全球价值链攀升。此外,加工贸易比重低、企业自然年龄长、生产率高的企业,关税降低对其全球价值链攀升的促进作用更大。本文运用数理模型对关税冲击影响企业全球价值链攀升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拆解,为制定中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相关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肖宇  夏杰长  倪红福  
研究目标:测算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所处位置并探究改善其位置的路径。研究方法:利用中国工业企业和海关数据库匹配数据及全球投入产出表,测算分析了2000~2009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全球价值链位置和企业绩效影响。研究发现:中国企业能够跨越更多全球价值链生产阶段,但中国出口中包含了大量他国(或地区)转移价值,中国制造业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还处于较不利地位,需要依靠技术效益提升和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来改善,所有制属性显示,外资企业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全球价值链位置攀升作用更明显。研究创新:利用更为精准及连续性更强的匹配数据,从微观大样本实证和指标构建方面丰富了中国企业全球价值链位置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研究价值:揭示了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生产的本质与内涵,指明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相关路径。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柏喆  汪行东  
中国制造业如何实现全球价值链的位置攀升是助推制造业转型升级,提高制造业经济利益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WIOD数据库,测算了2000—2014年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的产业上游度,实证考察了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的影响机制。研究结论表明:虽然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的嵌入程度呈现攀升趋势,但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位置;制造业全样本以及区分行业异质性的实证研究均显示技术进步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的位置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通过提高技术进步,有助于促使中国制造业由价值链上游向价值链下游移动,实现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由中低端向高端攀升;在控制其他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技术进步依然是促使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最为显著的影响因素。因此,在全面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发展技术进步是当前实现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位置攀升的最根本路径。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美娟  
由于中国企业自身的因素以及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进行严密封锁等原因,使得中国企业在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中被锁定于低端环节。该文从改变企业心智模式、构建市场势力和培育国内需求市场等方面分析了中国企业突破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的路径选择,并以万向集团为例,讨论了中国企业如何突破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的路径和方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邹靖  
文章基于2012—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考察了数字经济对企业全球价值链位势攀升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全球价值链位势攀升,且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内生性检验后依旧成立。数字经济对企业全球价值链位势攀升的影响存在显著异质性,具体表现为对东部地区企业、非国有企业、大规模企业及技术密集型企业的促进效果更强。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可通过提升企业加成率间接促进企业全球价值链位势攀升。数字经济对企业全球价值链位势攀升的影响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即随着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其促进作用呈现“边际递增”的非线性特征。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夏龙龙   余泳泽   段胜岚  
全球价值链既是生产分工链,也是利益分配链,更是与生产利益密不可分的污染制造链。本文基于2006—2013年的工企数据库和国家专利统计局数据,结合“十一五”至“十三五”的污染减排指标,从偏向性减排目标约束的视角出发,研究中国特色的环境规制对企业GVC地位攀升的影响。结果表明:地方政府面临的减排目标约束显著提升了企业的GVC地位,而偏向性减排目标约束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影响,促使其辖区内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实现企业GVC的攀升。本文拓展了有关中国式环境规制经济效应的研究,为通过制定减排目标实现中国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提供了现实依据和理论支撑。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晴   于津平  
绿色信贷政策重新配置信贷资源,促使高污染、高能耗企业绿色转型,为推动企业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提供了新思路。利用绿色发展企业数据库、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贸易数据库合并数据,以2007年绿色信贷政策实施为准自然实验,考察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绿色信贷政策的实施显著提升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机制检验可知,生产率效应与中间品替代效应是绿色信贷政策的实施影响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重要机制。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对污染型中间品依赖程度越强,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提升效应越小;地区环保政策执行力度有助于强化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提升效应。因此,细化环境风险评定标准与绿色信贷政策指导目录,完善企业创新激励配套措施,破解资金与技术障碍,提升环保政策执行力度,缓解绿色信贷政策的信息不对称难题,发挥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升级的重要作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高闯  王季  
本文通过对全球价值链及价值链内产业升级理论的分析,结合企业国际化理论,总结出企业集群国际化路径理论,首次提出国际化路径模型,并以该模型为分析框架,比较分析了3种国际成功高技术企业集群的国际化路径,最后,根据我国高技术企业集群自身的特点,探讨了我国高技术企业集群国际化过程中应采取的步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