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17)
2023(10686)
2022(8357)
2021(7639)
2020(6644)
2019(14703)
2018(15058)
2017(29802)
2016(16299)
2015(18743)
2014(18915)
2013(18691)
2012(17299)
2011(14997)
2010(15627)
2009(15278)
2008(15591)
2007(14421)
2006(13092)
2005(12332)
作者
(46749)
(38809)
(38515)
(36507)
(24931)
(18243)
(17651)
(14841)
(14556)
(14129)
(13010)
(12857)
(12619)
(12162)
(11885)
(11635)
(11553)
(11424)
(11309)
(11015)
(9912)
(9454)
(9427)
(9008)
(8763)
(8667)
(8662)
(8662)
(7682)
(7641)
学科
(80137)
(74511)
经济(74407)
(74147)
企业(74147)
管理(65095)
方法(30827)
业经(28077)
(27565)
(24683)
数学(22194)
数学方法(21991)
中国(21643)
(20845)
财务(20820)
财务管理(20796)
企业财务(19691)
(18283)
农业(17431)
技术(17011)
(15436)
(14965)
贸易(14952)
(14610)
(14313)
理论(14133)
(13965)
(13964)
(13158)
银行(13146)
机构
学院(244590)
大学(240019)
(106504)
经济(104469)
管理(96607)
理学(81359)
理学院(80633)
管理学(79614)
管理学院(79181)
研究(76337)
中国(64689)
(54404)
(51200)
财经(42168)
科学(42117)
(38528)
(38512)
(38002)
(37806)
中心(34860)
研究所(33790)
北京(32629)
经济学(32127)
业大(31348)
财经大学(30759)
(30725)
农业(29641)
经济学院(29113)
商学(28518)
(28354)
基金
项目(142900)
科学(113567)
研究(109620)
基金(103783)
(87542)
国家(86670)
科学基金(75778)
社会(70885)
社会科(67195)
社会科学(67180)
(56185)
基金项目(54402)
教育(49721)
自然(46393)
编号(45466)
(45414)
自然科(45344)
自然科学(45332)
自然科学基金(44578)
资助(42270)
成果(37658)
(34041)
(32461)
(32269)
重点(31464)
(31183)
课题(30766)
创新(29425)
(29242)
(29182)
期刊
(128820)
经济(128820)
研究(77222)
中国(48686)
(46132)
管理(42404)
(36617)
学报(30346)
科学(30305)
(27800)
金融(27800)
农业(25136)
大学(24531)
教育(23569)
技术(23309)
学学(23113)
业经(22917)
财经(21758)
经济研究(20272)
(18882)
问题(17672)
(16119)
(15458)
国际(15333)
技术经济(14850)
财会(13496)
商业(13204)
现代(13197)
世界(13117)
会计(12314)
共检索到3872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吴永林  
本文以国际经济学为基础 ,以我国企业如何谋求国际化成长为目的 ,从开放市场条件下企业国际化成长策略的角度 ,重点阐述了内部化与外部化的辩证关系以及对我国企业国际化成长的作用问题。认为 ,内部化与外部化同属企业追求成长的市场行为 ,两者相辅相成 ,都是实现企业成长目标的方式 ;决定因素在于企业适应市场需求的最佳规模经济的技术条件和成长效率。指出 ,在具有缺陷的现实市场条件下 ,内部化对于克服我国企业单体规模过小、竞争乏力等问题 ,具有很强的现实性 ;同时 ,注重在更广阔的空间和领域谋求分工与合作 ,则是我国企业提高国际化成长效率的重要保证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许云鹰  
一当今的世界经济已堪称跨国公司的时代。据近年统计,跨国公司已控制了世界生产的40%,国际技术转让的30%,国际贸易量的50%~60%,以及国际直接投资的90%以上。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产生的重大影响,促使西方经济理论界从各种角度,对跨国公司进行了多层次的深入研究,形成有关跨国公司即直接投资的一系列理论流派,如垄断优势理论,产品周期理论,内部化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等等。随着跨国公司理论研究的深入,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庞明川  
本文以中国企业国际化为案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发展中国家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呈现出目标市场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的区位变迁特征,而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发展中国家企业出现了大规模逆向并购现象,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化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也决定了不能沿用衡量发达国家企业国际化程度的指标对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国际化程度进行测量。在此基础上,本文尝试构建附加区位变量的衡量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化程度的指标体系,并认为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化程度被明显低估,近年来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化程度已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侯广辉  
基于企业边界理论的"内部化"和"外部化"趋向,重点回顾交易成本理论与能力理论的分歧,重新梳理二者之间可相互借鉴的部分。企业边界从内部化转向外部化的过程受到资产专用性、所有权安排、核心能力以及吸收能力的综合影响。资产专用性和核心能力与"内部化"息息相关,而所有权安排和吸收能力与"外部化"紧密相连,企业边界的确定是"内部化"因素与"外部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郑准  王国顺  
企业与国际市场行为主体之间的以信任、合作和互惠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性互动是企业国际化进程网络嵌入性的理论根源。通过将网络资源纳入到资源基础论的分析体系,构建了关系网络视角下企业国际化的"关系网络→网络资源→企业国际化"理论框架,最后结合温州民营企业国际化实践验证了这一框架的合理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孙轻宇  
文章从所有权性质和目标市场选择两个角度出发,将中国跨国企业划分为四种类型,并探讨不同类型的跨国企业在国际化成长过程中遵循的路径特点。重点阐述了近些年中国跨国企业独特的"跳跃式成长路径",其本质特征是在对内投资积累的基础上,将公司的国际化扩张与本土市场联系起来,通过并购和对外直接投资作为跳板来获取战略性资产。最后,探讨不同类型的跨国企业应该遵循何种成长路径以形成特有的国际化成长模式,从而避免盲目扩张的风险。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强永昌  
我国的开放政策包括“引进来”和“走出去”两方面内容。所谓“引进来”是指利用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引进外国资金与技术。但是,在九十年代由于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注重于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对新兴产业、高科技的投资,从而减少了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成熟技术的机会,高、新技术的转让更是微乎其微。同时.由于国际资金流向的改变和东欧政局的变化,将使我国在九十年代利用外资和外技方面面临着更为激烈的竟争。因此,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对资金和技术的需要,我们必须走“拿来”的道路,即通过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常黎  傅星国  
本文分析了2001年中国加入WTO对本国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影响。文章首先采用一个理论框架,详细阐述了加入WTO产生的四大效应,并通过四个行业案例对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作了实证分析。其次,在时间性和显著性的两维指标体系中探讨了四大效应各自的特点,论述其作用条件和可能带来的挑战。最后,对未来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作了展望。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研  
一、企业国际化的动因分析从1979年到1989年的十年间,我国共在海外兴办了645家非贸易性企业,总投资额为22亿美元,其中中方投资额为9.5亿美元,占43%左右。1990年1—10月份,新批准海外生产企业119家,总投资额为1.2亿美元,其中中方投资为5千万美元,占42%。截止到1990年底,我国共拥有海外投资的非贸易性企业770家,总投资额为23.2亿美元,中方投资10亿美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菲琼  孙晓光  
从资源观的角度探讨民营科技企业的国际化成长的道路。指出了民营科技企业在国际化成长过程中可能采用的战略和模式。选择模式和战略的原则就是能力,根据资源观,能力的基础是资源,由此提出几个应该考虑的变量,变量和战略结合提升能力,对民营科技企业国际化成长的能力也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国顺  盛意  
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国际化拓展成为积极探索中小企业发展的必然追求。文章首先阐述了企业国际化成长能力评价的研究现状,在从四个层面上构架评价体系后,运用AHP和GRA方法对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能力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验证了评价体系的可用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国顺  谢高峰  
将企业国际化成长纳入"关系网络—网络资本—国际化成长"逻辑分析框架进行的分析表明:国际化企业嵌入特定的关系网络环境之中,网络中镶嵌的关键性资源对企业是一种极为重要的网络资本,并将作为企业资本的一种新形式有助于企业国际化成长。企业国际化实际上是企业不断构建、发展和利用国际关系网络的过程。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郑准  王国顺  
过程理论在企业行为理论和成长理论的基础上认为企业的国际化成长是一个渐进的组织学习过程,但是由于在研究背景、前提假设方面的因素导致该理论存在一定的缺陷。过程理论在未来将朝着聚焦于经验学习、双边承诺和社会资本的构架下的一个动态的和网络的方向发展。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谢光亚  杨瑛  
全球化的加快对我国IT产业的发展提出了迫切的要求,要实现IT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必须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努力增强IT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文章在对IT产业市场结构的分析基础上,提出我国IT企业国际化成长的动因框架,并通过分析得出:我国IT企业的国际化成长是基于核心竞争力培育的成长,通过国际化谋求某种竞争优势,提升企业的核心能力。我国IT企业的国际化利用生物学的相关理论,可采取国际化成长的合作繁殖、复制繁殖和个体进化三种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