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90)
2023(11416)
2022(9305)
2021(8620)
2020(7330)
2019(16597)
2018(16398)
2017(32770)
2016(17862)
2015(19948)
2014(19858)
2013(20032)
2012(18701)
2011(16573)
2010(16973)
2009(16242)
2008(16747)
2007(15321)
2006(13675)
2005(12968)
作者
(52008)
(43247)
(42962)
(40872)
(27770)
(20562)
(19546)
(16612)
(16206)
(15812)
(14584)
(14299)
(14106)
(13876)
(13572)
(13228)
(12739)
(12648)
(12555)
(12268)
(10807)
(10585)
(10560)
(9814)
(9777)
(9665)
(9653)
(9623)
(8571)
(8520)
学科
(84851)
(81166)
经济(81080)
(78295)
企业(78295)
管理(69535)
方法(36052)
业经(28517)
数学(27949)
(27908)
数学方法(27768)
(26216)
(21347)
(21241)
财务(21222)
财务管理(21199)
中国(20864)
企业财务(20106)
农业(18147)
技术(17754)
(16207)
(15977)
贸易(15967)
(15584)
(14821)
银行(14808)
理论(14665)
(14663)
(14325)
(14250)
机构
学院(267286)
大学(263255)
(119380)
经济(116969)
管理(108015)
理学(91389)
理学院(90569)
管理学(89531)
管理学院(89028)
研究(86682)
中国(71836)
(59802)
(55160)
财经(46818)
科学(46145)
(43182)
(42691)
(42380)
(41722)
中心(38962)
研究所(37885)
经济学(36126)
北京(35336)
业大(34889)
财经大学(34543)
农业(33391)
(33250)
经济学院(32667)
商学(31819)
商学院(31537)
基金
项目(160235)
科学(128004)
研究(120415)
基金(118325)
(100907)
国家(99985)
科学基金(87471)
社会(77967)
社会科(74078)
社会科学(74062)
(62232)
基金项目(61595)
自然(55602)
教育(55285)
自然科(54373)
自然科学(54355)
自然科学基金(53508)
(51204)
资助(49342)
编号(48462)
成果(39073)
(36851)
(36823)
(36523)
重点(35276)
(34231)
课题(33463)
创新(33232)
(32965)
(32196)
期刊
(140749)
经济(140749)
研究(86311)
中国(52776)
(50051)
管理(47245)
(39907)
(34585)
金融(34585)
科学(33978)
学报(33110)
农业(27230)
大学(26402)
学学(25196)
财经(24965)
教育(24850)
业经(24539)
技术(24125)
经济研究(22418)
(21458)
问题(18169)
(16833)
(16493)
技术经济(15796)
商业(14725)
国际(14468)
现代(14197)
理论(13531)
世界(13444)
财会(13274)
共检索到4187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艳  安海宁  朱意秋  
2008年金融危机后,随着全球性的经济萎缩和运力供给的急速增长,国际海运市场日趋动荡,国际运费剧烈波动。鉴于运费衍生品市场的价格先导性,海运企业利用运费衍生品来摆脱被动承担运价损失的困境,并确保成本的稳定及收益的获得变得十分必要。随着近期国际远期运价协议FFA市场的波动溢出以及套期保值功能的强化,积极参与运费衍生品市场已成为国际海运企业把握市场、控制风险、保障自身收益并获取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本文在深入研究国外运费衍生品市场现状及发展新趋势的基础上,从战略层面提出了我国海运企业参与干散货运费衍生品市场的具体建议。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李广慧  
面对干散货航运运价波动,货主或者航运企业需要通过适当的方法进行风险管理,通过航运运费衍生品进行套期保值是一种主要的风险控制方法。本文采用GC-MSV、在最小方差准则下,研究了中国沿海煤炭运费衍生品的套期保值效果,估计了最优静态套期保值率和动态套期保值率,并与其他不同模型进行对比分析。从套期保值效果看,动态调整的GC-MSV模型优于其他模型,通过套期保值能降低20%~40%的波动率。尽管对资产方差降低的作用有限,沿海煤炭运费衍生品依然能够起到一定的对冲风险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施文明  杨忠直  
文章利用copul a方法考察不同船型投资组合的运费风险水平,并与单船型市场风险水平比较。结果发现,t-copul a能够很好地拟合两个子市场间较低的相关性;而且不同船型投资组合的风险显著低于单船型运费市场的风险。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殷明  郑士源  章强  
本文以干散货运输现货与衍生市场为研究对象,运用GARCH模型来估算干散货各类船型市场远期费率的波动序列,以此作为市场风险的测度,应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各类船型市场的即期运费与远期费率之间的引导关系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各类船型子市场的买卖价差、远期费率以及对市场波动的预期之间的回归模型,以描述干散货运输衍生市场买卖价差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Capesize型船的即期运费引导远期费率,而其他船型的即期运费与远期费率互相引导;各种船型市场的远期运费的买卖价差与FFA正相关;大型干散货船型(Capesize和Panamax)的远期运费的买卖价差与FFA的预期波动呈负相关,而小型干散货...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峰娟  王亚坤  张运来  
2008年,金融海啸引起大宗商品价格的微小变化,却足以使一部分中国企业经历剧烈动荡。投资境外金融衍生品使中信泰富、深南电、东方航空、中国国航、中国远洋、江西铜业等一大批企业遭受巨亏,境外衍生品交易的作用和目的不断受到各方质疑。然而,成熟市场经验表明,金融衍生产品作为避险工具,如果使用恰当只会降低市场风险而不会放大或产生新的风险。我国企业海外金融衍生品巨亏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叶翀  曹峰  张玲  
为探究我国沿海与内陆干散货市场航运价格波动的相关性,以促进我国区域干散货航运市场发展,结合我国航运市场的实际情况,选用长江运价指数和上海航交所的相关数据,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内河与沿海干散货航运市场运价之间存在联动关系,并且两种市场之间波动存在滞后性;内河与沿海干散货航运市场的价格波动均受到季节因素的影响;沿海干散货市场对内河干散货市场的价格波动冲击更大;燃油价格、煤炭运价等因素对内河和沿海干散货航运市场的影响较大。基于此,本文得出促进内河和沿海干散货航运市场发展的政策启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武佩剑  陈永平  
BDI指数是反映国际干散货运输市场走势的晴雨表,也是反映国际贸易情况的领先指标,探讨其波动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1999年11月1日至2010年11月19日波罗的海运价指数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分析了各个阶段BDI指数变动情况及其原因,进而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波罗的海航运交易所2008年12月5日之后发布的BDI指数波动的内在规律,并建立了ARMA(1,2)模型用于干散货运价的短期预测。最后,针对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义奇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亟待加快发展近年来国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速度迅猛。截至2006年底,全球场内交易的衍生产品名义本金余额达到70.5万亿美元,比2005年底增长了21%;场外衍生产品名义本金余额为415.2万亿美元,比2005年底增长了39%。而国内金融衍生品市场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与之相比交易明显不够活跃,如2006年前两季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建华  
金融衍生品是一个经济实体将具体的金融风险转移给那些更愿意或更有能力管理风险的经济实体以达到降低交易成本和价格风险目的的一种资金运作方式,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运行状况,文章就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作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做了详细阐述,并提出完善建议以期促进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良性发展。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琦  顾纪生  
国外研究表明,外汇衍生品是企业规避汇率风险的有效工具,而我国外汇衍生品市场还处在萌芽期,外汇衍生品供给还远远不能满足风险管理需求。对企业来说,更存在着交易成本高、受到严格限制等不利因素,一些企业宁可承担汇率风险而放弃运用衍生品避险。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曲琳琳  林山  
近年来,随着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不断加深,一些企业利用境内外金融衍生品开展了套期保值活动。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市场能源、原材料等大宗商品价格出现暴跌,各主要货币汇率、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峰  刘峻辰  冯飞龙  
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过程中,我国企业为应对汇率风险而使用了外汇衍生品,那么外汇衍生品使用能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吗?为回答这一问题,以2007~2015年A股上市的中国跨国公司为样本,构建"外汇风险对冲交易数据库",基于面板门槛模型研究外汇衍生品使用与企业税负的关系。结果发现:随着企业规模、资产收益率、投资收益率等企业特征的变化,我国跨国公司的外汇衍生品使用与企业税负之间呈现出"V型""倒V型"等多种关系类型,而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为了降低企业税负和外汇风险,小规模企业、高资产收益率企业、高投资收益率企业应侧重于外汇衍生品使用,大规模企业、低资产收益率企业、高投资收益率企业则应侧重于"经营对冲"。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剑  
如果金融衍生品定价合理,则金融衍生品将成为公司经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衍生品定价过低,则存在过度需求。本文建立的模型说明,衍生品的合理定价不仅仅与金融市场的因素相关,也与产品市场的行业特征相联系。企业购买金融衍生品时,综合考虑金融市场和产品市场的因素,有利于保持正常需求,避免过度需求。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思远  梁晓杰  
航运衍生品交易是规避航运市场风险的重要手段之一。以航运衍生品为研究对象,采用实证模型分析中国沿海煤炭航运衍生品的市场有效性,更加细致地刻画航运衍生品的市场特征,为企业和投资者合理运用航运衍生品进行风险规避和投资提供理论参考。本文通过建立Wildbootstrap方差比、VECM等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信息有效性方面,样本期内2016年下半年以后中国沿海煤炭航运衍生品市场有效性较之前有所提高;功能有效性方面,中国沿海煤炭航运衍生品市场长期能够达到弱式有效。基于此,提出优化投资者结构、进一步完善航运衍生品交易规则、加强航运衍生品监管力度等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潇予  
当前,外汇衍生品在国内发展迅速,自2014年起,人民币汇率打破单边升值、步入双向波动的通道;"8?11汇改"后,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进一步增大,外贸企业进行趋势预测的难度显著增加,汇率避险管理与套期保值的需求却相应大幅度提升。结合实务,阐述外贸企业在当前汇率风险敞口不断暴露的情况下,如何运用远期、期权、掉期等衍生金融产品实现风险对冲、稳定财务成本,并且针对当前部分外贸企业衍生产品套保模式单一、缺乏财务中性、利用汇率套利等现状提出解决方案,对企业外汇衍生产品应用推广所面临的机遇给予建议,旨在更好地帮助外贸企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