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50)
2023(16934)
2022(14259)
2021(13351)
2020(11176)
2019(25384)
2018(25269)
2017(48649)
2016(26435)
2015(29651)
2014(29145)
2013(28881)
2012(26336)
2011(23517)
2010(23726)
2009(22273)
2008(22073)
2007(19754)
2006(17606)
2005(15724)
作者
(75209)
(62180)
(62132)
(58780)
(39559)
(29751)
(28115)
(24255)
(23422)
(22366)
(21133)
(20938)
(19868)
(19506)
(18924)
(18903)
(18441)
(18338)
(17816)
(17805)
(15392)
(15343)
(14949)
(14156)
(14056)
(13898)
(13852)
(13789)
(12474)
(12258)
学科
(109922)
经济(109800)
(99618)
管理(91193)
(89429)
企业(89429)
方法(49075)
数学(39275)
数学方法(38838)
业经(34129)
(33492)
(33456)
中国(29911)
(23839)
财务(23775)
财务管理(23744)
技术(23341)
(23273)
农业(23128)
企业财务(22483)
理论(20503)
地方(20487)
(19935)
(19312)
贸易(19297)
(18761)
(18739)
(18553)
(17916)
(17577)
机构
学院(378599)
大学(374824)
管理(155863)
(153858)
经济(150642)
理学(133826)
理学院(132464)
管理学(130621)
管理学院(129921)
研究(119510)
中国(92908)
(79938)
(73535)
科学(71943)
(58811)
财经(58254)
(58135)
(56296)
中心(54070)
业大(53867)
研究所(52914)
(52776)
北京(50688)
(47388)
师范(47032)
(45649)
农业(45407)
经济学(45145)
(43852)
财经大学(42962)
基金
项目(249243)
科学(197330)
研究(187866)
基金(179427)
(154083)
国家(152696)
科学基金(132898)
社会(118595)
社会科(112417)
社会科学(112387)
(99238)
基金项目(95436)
教育(85278)
自然(84421)
自然科(82464)
自然科学(82443)
(81634)
自然科学基金(81012)
编号(77836)
资助(72632)
成果(62462)
(55661)
重点(54997)
(54570)
(53783)
课题(53112)
创新(51183)
项目编号(48492)
国家社会(48001)
(47209)
期刊
(174419)
经济(174419)
研究(113425)
中国(71734)
管理(62217)
(58115)
(53736)
学报(52333)
科学(50630)
教育(42585)
大学(40583)
学学(38162)
农业(37544)
技术(35535)
(34104)
金融(34104)
业经(31379)
财经(28531)
经济研究(27067)
(24447)
问题(22834)
(21639)
技术经济(21299)
科技(19129)
现代(18838)
理论(18601)
商业(18542)
图书(17912)
(17012)
实践(16789)
共检索到5619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吴昊  李育冬  
企业的创新效率对于企业的发展和国家经济增长都十分重要。为了考察我国企业创新效率,本文在研究已有评价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构建了包括4个一级指标和19个二级指标的企业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以我国2012年相关指标数据面板为基础,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客观得出各个地区企业创新效率的评价,最后依据得出的结论找出现阶段提升我国企业创新效率的参考思路。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治兰  
1.制定核心行业和关键领域自主创新的发展战略和规划,逐步提高政府驾驭创新驱动的水平与能力。就发展中国家而言,战略性产业中的企业大多弱小、不掌握核心技术,处于追赶阶段,无法单独承担自主创新的重任。因此,政府必须制定这些行业、领域创新发展的战略和规划,根据市场变化和技术动态,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产业技术部署和政策。比如,整合研究所、大学、企业的科技资源,组建产学研联盟,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袁茜  吴利华  张平  
基于绿色增长视角,采用三阶段DEA模型对2011-2015年中国内地30个省(市)大型制造企业创新效率进行评价。结果发现:(1)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对我国大型制造企业创新效率影响较大;(2)调整后的我国大型制造企业整体创新效率不高,规模效率成为制约创新效率的主要因素;(3)东部地区大型制造企业平均创新效率最高,而中、西部地区则相对较低;(4)多数省(市)大型制造企业创新效率存在一定程度的提升空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不同地区相应的创新效率提升路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相宇  赵天朗  
企业基础研究作为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对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起促进作用。企业基础研究是影响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要素,也是推动企业长远发展的有效战略规划。尽管我国对基础研究有一定投入,但其投入量与投入结构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基于这一背景,本文以企业基础研究为切入点,从宏观和微观双重视角对企业基础研究的驱动因素及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剖析提高企业基础研究水平的有效策略,为推动我国企业基础研究、增加国家科学技术水平、提高国际竞争力丰富理论参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吴卫红  李娜娜  张爱美  刘安国  王建英  
运用DEA分析方法,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分别从创新驱动知识发展和创新驱动经济环境发展两个角度对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西藏和港澳台地区)2004—2014年创新驱动发展效率水平做出实证测算,并在效率测算基础上进行提升路径的量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整体上创新驱动知识发展的效率大于创新驱动经济环境发展的效率;(2)省域之间的创新驱动知识发展效率和创新驱动经济环境发展效率水平差异大;(3)个别省份知识效率与经济环境效率完全脱节,即有些地区知识发展效率与经济环境发展效率呈现相反的趋势;(4)有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华斌  戴强  
根据前人理论和结论,按照科学性、可比性、可操作性等原则,本文建立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理念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市场创新能力、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组织与管理创新能力;并以制造企业为研究样本,运用统计方法,对数据有效性进行检验,验证了本文构建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可靠性,从而为我国企业采取措施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依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程梅珍  
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经济长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自主创新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已被逐渐认同。结合我国企业当前自主创新能力现状,还存在许多缺失和制约因素。建立我国的自主创新体系,需要构造我国企业相应的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配套政策、资本市场等一系列相关配套体系,推动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燕生  
在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的国际环境中,我国企业将面对强劲的外部竞争压力和更严峻的挑战。应对这种日益增长的压力和挑战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如何改善我国的进口机制。即通过大力引进分享国外技术进步和创新成果,加快我国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增强我国企业的技术改造和创新能力,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发展。 技术进口与创新 有人预言,在下个世纪,那些鼓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何欢浪   张家宁   毛健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s,QFII)作为机构投资者,能否发挥价值创造的作用,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对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高水平开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使用2000—2019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数据检验了QFII持股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QFII持股和QFII持股占比的增加可以显著提高上市企业的创新水平,具体表现为企业的专利申请数量更多,专利申请质量更高,该结论在通过Heckman两步法缓解自选择偏差问题后依然稳健。机制检验表明,QFII通过信号机制和公司治理机制提高了企业创新。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QFII持股更能促进民营企业、东部地区企业的创新。本文的研究结论为促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了参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解佳龙  牟仁艳  杨晓璇  丁卓  张冀新  
在阐释创新能力、创新效率与中小企业创新路径对偶关联的基础上,构建了创新能力"钻石模型",运用TRIZ原理设计了五维四层的指标体系,综合利用灰色关联和复合物元测算了19家典型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结合创新价值链的"双链接"特征,设计了中小企业创新效率两阶段指标体系,并运用链式关联DEA模型依次计算了知识创新效率、成果转化效率和综合创新效率。最后,基于能力和效率构成的能效组合矩阵,以6种聚类分布的固强补弱为出发点依次设计了对应的创新路径。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克甝   徐宗文  
企业进行数字技术创新,不仅能够通过技术进步直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而且可以通过赋能其他生产要素并改善要素配置来间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采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1—2022年的数据分析发现:企业的数字专利增加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表明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能够显著提升其全要素生产率;数字技术创新能够提高企业员工中高学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比例以及技术资产占比,同时还能降低企业的信息不对称程度、管理费用和代理成本,表明数字技术创新可以通过优化要素结构和提升管理效率来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数字技术创新对国有企业、大型企业、成长性较高企业、西部地区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更强的提升作用;企业数字技术创新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应在技术密集型行业、资本密集型行业、劳动密集型行业中依次减弱。因此,应将数字技术创新作为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着力点,政府、企业与高校三方联合共建数字技术人才高地,依托数字技术拓展企业的治理边界,并将企业家精神融入公司治理及技术创新的全过程。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吴画斌  许庆瑞  陈政融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一家能源企业10多年的纵向案例研究,依据战略引领创新、创新促进能力发展、能力支撑战略的思想,分析和归纳其创新能力提升的路径和机制。研究表明:该企业创新能力的发展经历了二次创新到集成创新、再到各创新要素共同演进的路径,而创新机制中的积累机制、学习机制、协同机制在不同的阶段对创新能力的提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罗光强   汤亚文  
由于粮食产业具有更显著的自然属性,因此粮食种业创新具有更强技术性和更大风险性。基于此,从创新生态系统协同视角构建理论分析框架,以我国20家上市粮食种业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企业创新效率进行评价,并利用Tobit面板模型厘清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以探寻我国粮食种业创新的最优路径。结果表明:当前我国粮食种业企业创新效率整体处于低水平阶段,大多数企业处于创新生命周期的规模报酬递增阶段,技术效率变化是制约粮食种业创新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因素;企业规模﹑资本结构和企业性质显著影响粮食种业企业创新效率。因此,需要遵循粮食种业企业的生命周期规律,实施不同性质企业同等待遇,实行种业创新企业的动态性激励政策,同时进一步加快世界级粮食种业创新型龙头企业﹑骨干企业﹑规模企业的培育。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辉  
创新能力不足、创新战略选择不当、创新管理不系统是我国国有和民营企业实施技术创新的三大难题。培育创新能力 ,正确制定和选择创新战略 ,加强创新的系统化管理是我国国有和民营企业实施技术创新战略 ,提高创新效率的关键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