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103)
- 2023(20221)
- 2022(17226)
- 2021(16004)
- 2020(13644)
- 2019(31068)
- 2018(30690)
- 2017(59404)
- 2016(32347)
- 2015(35831)
- 2014(35521)
- 2013(35183)
- 2012(32184)
- 2011(28709)
- 2010(28647)
- 2009(26520)
- 2008(26256)
- 2007(23057)
- 2006(20170)
- 2005(17789)
- 学科
- 济(129374)
- 经济(129224)
- 业(110094)
- 管理(102383)
- 企(95935)
- 企业(95935)
- 方法(61196)
- 数学(51029)
- 数学方法(50420)
- 财(41220)
- 农(39509)
- 业经(36072)
- 中国(33841)
- 农业(27346)
- 务(27201)
- 财务(27128)
- 财务管理(27083)
- 贸(26214)
- 贸易(26203)
- 制(26163)
- 企业财务(25706)
- 易(25578)
- 学(25546)
- 技术(23336)
- 地方(22577)
- 理论(22181)
- 和(21699)
- 银(20275)
- 划(20260)
- 银行(20206)
- 机构
- 学院(461419)
- 大学(459369)
- 济(185896)
- 管理(183077)
- 经济(182182)
- 理学(158679)
- 理学院(156983)
- 管理学(154285)
- 管理学院(153449)
- 研究(150200)
- 中国(114107)
- 京(96874)
- 科学(94408)
- 财(87936)
- 农(82880)
- 所(75770)
- 业大(72607)
- 财经(70637)
- 研究所(69070)
- 中心(68112)
- 江(67136)
- 农业(65590)
- 经(64415)
- 北京(60347)
- 范(56711)
- 经济学(56344)
- 师范(56033)
- 院(54529)
- 州(53762)
- 财经大学(52632)
- 基金
- 项目(314896)
- 科学(247056)
- 基金(229576)
- 研究(224806)
- 家(202160)
- 国家(200437)
- 科学基金(171845)
- 社会(142588)
- 社会科(135180)
- 社会科学(135146)
- 省(122900)
- 基金项目(121632)
- 自然(113684)
- 自然科(111096)
- 自然科学(111062)
- 自然科学基金(109082)
- 划(103631)
- 教育(102920)
- 资助(94881)
- 编号(89946)
- 成果(71692)
- 重点(70430)
- 部(69226)
- 发(66676)
- 创(66572)
- 创新(61802)
- 课题(61417)
- 科研(61034)
- 国家社会(59048)
- 教育部(58979)
- 期刊
- 济(199735)
- 经济(199735)
- 研究(130878)
- 中国(80979)
- 学报(77273)
- 农(75716)
- 管理(70009)
- 财(69297)
- 科学(69150)
- 大学(58300)
- 学学(55618)
- 农业(52061)
- 教育(43397)
- 技术(39679)
- 融(39662)
- 金融(39662)
- 财经(34851)
- 业经(34789)
- 经济研究(32040)
- 经(29936)
- 业(29199)
- 问题(26823)
- 技术经济(23328)
- 版(22611)
- 科技(22318)
- 贸(21671)
- 商业(21367)
- 现代(21287)
- 理论(20873)
- 统计(20604)
共检索到6651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邵敏
本文从企业异质性视角分析了我国企业出口活动对员工收入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工业企业的出口活动对员工收入水平产生了显著的负向作用,但具体到不同要素密集度行业,结论也会有所不同。劳动密集型行业和中低技术密集型行业中企业的出口活动未能产生显著的出口中学效应,从而未能对员工收入产生显著影响,其可能的原因在于主要依赖低廉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加工贸易以及行业本身较低的技术水平。资本密集型行业和资源密集型行业中企业的出口活动会对生产率水平进而对员工收入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高技术密集型行业企业的出口活动会对其生产率水平进而对员工收入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使出口贸易对我国劳动力收入水平产生显著正向影响的...
关键词:
员工收入 企业异质性 出口中学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闫周府 李茹 吴方卫
本文使用2000-2007年中国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匹配数据,从企业异质性视角出发,给出了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商品出口的经验证据。研究发现,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总体促进了出口,但促进作用在异质性视角下存在明显差异。具体而言:①对外直接投资显著促进了中间品和消费品出口,对资本品出口的影响不确定;②水平型对外直接投资对商品出口的促进作用强于垂直型对外直接投资对商品出口的促进作用;③水平型对外直接投资对中间品和消费品出口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资本品出口的影响不确定,垂直型对外直接投资对中间品、消费品和资本品出口的影响均不确定;④水平型对外直接投资对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商品出口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垂直型对外直接投资对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商品出口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的影响不确定;⑤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一定程度抑制了垂直型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企业异质性 出口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许昌平
本文利用1998-2007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采用随机效应模型,从企业所有制异质性的视角考察了出口经验对出口学习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工业企业确实存在出口学习效应,且该效应在一直出口的企业中显著存在,而对有一定出口经验的企业并不显著。对国有控股、集体控股和私人控股的企业来说,已出口一年的企业和一直出口企业的出口学习效应都呈递减态势,且前者为负、后者显著为正。在港澳台控股和外商控股企业中,已出口一年的企业出口学习效应显著为负,但随着出口年限的增加,外商控股企业的出口学习效应逐渐增强。
关键词:
出口经验 出口学习效应 企业所有制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何砚 陆文香
以地方环境立法政策的实施进行准自然实验,采用倍差法和事件分析法系统全面评估环境管制对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管制不仅显著地促进了企业出口规模的扩大,而且还明显提升了企业出口概率,并且这一促进作用随立法时间推移而逐步增强;进一步引入企业融资约束的异质性进行分析发现,环境管制对高融资约束企业出口没有明显的影响,但显著促进了低融资约束企业的出口,并且该效应随着企业融资约束程度降低而不断增强;对影响机制检验发现,环境管制激励了企业(尤其是低融资约束企业)进行自主创新和技术改进活动,促进企业研发创新和生产率的提升,从而对企业出口产生积极的影响;研究环境管制与融资约束对企业出口质量的影响发现,环境管制在总体上促进了企业出口质量升级,并且这一作用随着企业融资约束的降低而增强。
关键词:
环境管制 融资异质性 出口质量 倍差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春燕 黄汉民
本文基于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利用1999-2007年我国工业企业的微观数据,分析了出口工资溢价与企业出口行为之间的内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出口企业相对于非出口企业存在着显著的工资溢价;具有较高工资水平的企业自我选择进入出口市场,进入出口市场后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工资水平。研究证实了出口工资溢价是自我选择效应和出口学习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为理解出口和工资溢价之间的内在联系提供了中国经验。
关键词:
出口工资溢价 自我选择效应 出口学习效应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邵帅 辛晴
文章以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2001-2007年的企业数据为基础,运用基于倍差法的倾向得分匹配估计,实证分析了出口对我国企业融资约束影响的因果效应。结果表明,出口能够显著缓解不同融资方式下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但是,出口的这种融资约束缓解效果在不同地区、不同规模、不同性质的企业上表现出差异性,对东部地区大中型外资和民营企业的作用更加明显。尽管出口是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有效途径,但过高的出口贸易依存度易遭受国际市场波动的冲击,要真正解决我国企业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小微企业的融资约束问题还需要立足国内政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忠秀 吕智
通过对国际贸易理论发展脉络进行梳理,从生产率、创新、汇率和贸易政策等四个方面归纳了关于企业出口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针对大量实证研究进行了述评,指出中国的主要研究方向,以及对中国经济贸易政策制定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
异质性 出口 生产率 创新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婷
笔者使用1999年~2007年的中国工业企业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模型,在考虑企业生产率的基础上,估算出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各区域企业出口值的影响。研究发现: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每升值1%,西部、中部、东部及东北部企业出口值将分别减少1.07%、4.89%、1.14%和3.64%;当生产率增加一个标准差,出口值将分别下降1.02%、4.86%、1.09%和3.61%,即企业生产率越高,出口汇率弹性越小,汇率波动对其冲击越小。在汇率波动时,中部地区的低生产率企业受到的影响最大,而西部地区的高生产率企业受到的影响最小。
关键词:
实际有效汇率 区域 出口 异质性 生产率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任重
在全球化时代,稳定而持续的经济增长仍然是政府和经济学家们关注的焦点所在。经济学家们确信经济增长来源于企业生产力的增长,而出口是企业生产力提高的本源之一,并认为两者的关系是双向的,即不仅是生产力高的企业更容易进入国际市场,企业也可以通过国际化实现"干中学"。新新贸易理论的出现使得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经历了一个革命性的变化,学者们开始运用企业层面的微观数据对出口行为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了自选择假说,即生产力高的企业才能进入国际市场以及出口的学习效应假说,也就是说,企业通过出口实现干中学。截至目前,自选择假说已得到普遍的支持,但关于出口的学习效应假说则缺乏一个统一的结论。笔者从工艺创...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席艳乐 胡强
本文在企业异质性理论的框架下,采用中国海关数据库2000~2006年高度细分的进出口数据,从不同的维度出发,全面分析了中间品进口对企业出口绩效的影响。回归结果显示:与不使用进口中间品的企业相比,使用进口中间品的企业具有更大的出口额、更多的出口产品种类及更高的出口持续可能性。而且,伴随着企业使用进口中间品数量和种类的增加,这种影响更加显著。同时,进一步研究显示,企业使用进口中间品质量的提升对其出口产品的质量升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此外,从中间品的进口来源国看,企业使用从高技术国家进口的中间品对其出口绩效的影响更大。本文的结论在去掉加工贸易样本以及将解释变量滞后一期后依然稳健。这一系列结论对中国制定...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杨晶晶 应姣姣 周定根
基于2001—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模型并结合倍差法,实证分析了出口行为对中国异质性企业融资状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出口能有效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且缓解效应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和持续性;不同融资方式对出口的敏感性决定了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效果。细分样本发现,这一缓解效应因企业规模、所有制形式以及区域的不同而呈现出差异性,出口对东部地区企业、小型企业、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的缓解作用更加明显。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天顶 吕金秋
通过建立双向固定效应模型,采用CSMAR数据库的上市公司数据和EIU数据库的宏观数据,分析企业异质性、人民币汇率变化和波动对中国企业出口的影响,并且探讨汇率变化、汇率波动和生产率对企业出口的联合效应。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水平变化对出口有显著的积极影响,而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出口则有显著的负向冲击。人民币汇率变化和生产率的交互项系数,以及汇率波动和生产率的交互项系数均不显著,说明上市公司中生产率更高的出口企业在面临汇率变化和汇率波动时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马述忠 王笑笑
本文通过将资本使用成本异质性引入HIR模型,分析了出口、生产率异质性、劳动筛选与资本使用成本异质性对中国企业工资差异的影响,并用1998-2007年的工业企业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然后对拓展模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异质性对企业工资影响显著,会引起工资差异;控制了企业的生产率异质性和劳动筛选与资本使用成本异质性后,中国企业存在2.8%的出口工资溢价,但出口企业间的工资差异程度要小于非出口企业;出口工资溢价程度与出口固定成本正相关。
关键词:
工资差异 HIR模型 出口 异质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吴晓怡 邵军
本文基于2004—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研究出口参与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异质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处于较低水平,整体呈"金字塔"型,且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呈下降趋势;基于全部样本匹配的实证结果表明,出口使得企业层面劳动收入份额提高,并且这种影响具有滞后性;按地理区位分组的结果表明,出口使东部、中部和东北地区的制造业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相对提高,按企业规模分组的结果显示,出口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具有"逆规模"特征,出口的正向作用主要集中于中小型企业;按行业分组的结果显示,出口对于大部分劳动密集型行业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出口参与 劳动收入份额 倾向得分匹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蒋灵多 陈勇兵
本文首次采用2000~2006年中国企业出口数据,构建离散时间生存分析模型探讨了多产品出口企业内异质产品的出口持续时间问题。研究发现,中国多产品出口企业普遍存在,且其企业-产品的出口持续时间较短。多产品出口企业异质产品的出口行为存在差异,企业核心产品的出口持续时间显著长于其边缘产品。因此,企业可通过调整出口产品组合来应对外生环境变动以实现企业资源的更优配置,政府应合理制定贸易政策以促进企业内"可持续"贸易关系的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