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37)
2023(8741)
2022(7218)
2021(6583)
2020(5781)
2019(12958)
2018(13209)
2017(25793)
2016(14195)
2015(16127)
2014(16391)
2013(16397)
2012(15159)
2011(13275)
2010(13781)
2009(13427)
2008(13776)
2007(12886)
2006(11626)
2005(10915)
作者
(40909)
(33835)
(33431)
(31727)
(21623)
(15981)
(15351)
(12990)
(12642)
(12553)
(11295)
(11216)
(11015)
(10777)
(10332)
(10218)
(10013)
(10001)
(9967)
(9569)
(8465)
(8280)
(8207)
(7938)
(7782)
(7596)
(7509)
(7419)
(6736)
(6604)
学科
(75705)
(70989)
企业(70989)
(64787)
经济(64701)
管理(59877)
方法(29366)
业经(26046)
(24767)
(22414)
数学(21235)
数学方法(20954)
(19539)
财务(19518)
财务管理(19484)
企业财务(18402)
(16853)
中国(16420)
技术(16294)
农业(16011)
(14365)
理论(13504)
(13336)
(12921)
(12201)
企业经济(12075)
(12005)
贸易(11995)
(11686)
(11370)
机构
学院(215106)
大学(207476)
(91543)
经济(89644)
管理(87737)
理学(73505)
理学院(72867)
管理学(71905)
管理学院(71507)
研究(61006)
中国(54829)
(47907)
(44050)
财经(37173)
(35005)
科学(33750)
(33311)
(31461)
(30481)
中心(29566)
北京(28286)
(28172)
经济学(27182)
财经大学(26936)
业大(26762)
研究所(26371)
商学(25637)
商学院(25421)
经济学院(24693)
农业(24329)
基金
项目(122692)
科学(97482)
研究(95608)
基金(88181)
(73463)
国家(72707)
科学基金(64565)
社会(60511)
社会科(57366)
社会科学(57352)
(49471)
基金项目(45935)
教育(43556)
编号(40887)
自然(39994)
(39254)
自然科(39065)
自然科学(39055)
自然科学基金(38417)
资助(36822)
成果(33052)
(30958)
(28670)
(27301)
课题(27246)
重点(26574)
(26434)
创新(25782)
项目编号(25730)
(25275)
期刊
(111192)
经济(111192)
研究(66646)
(41399)
中国(40845)
管理(38823)
(29827)
(24952)
金融(24952)
科学(23801)
学报(23489)
技术(22566)
业经(21239)
教育(20858)
农业(20284)
大学(19021)
财经(18833)
学学(17745)
经济研究(17054)
(16230)
问题(14700)
技术经济(14150)
财会(13234)
(12560)
(12517)
商业(12260)
理论(12106)
现代(11983)
统计(11894)
(10887)
共检索到3388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章政  王大树  
一、建立企业信用指数评级的必要性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统计学家威尔士(Henry Wells)就运用统计方法分析了信用申请者的还款能力,他设计了一种用分值表示信用水平的统计评分标准,用于判断信用申请者的信用状况。到了1941年统计学者大卫-迪德(David Did)为了进一步衡量消费者的信用风险,运用差异分析的方法评估了授信决策的风险,从而使信用评估由定性向定量化转变,推动了授信决策分析的科学化。目前,各种量化的评分被广泛运用在信用管理活动之中,特别在个
[期刊] 征信  [作者] 帅式君  
信用评级具有风险揭示、投资引导、价格发现和扶优限劣的功能。专业化、权威性的评级机构通过对企业竞争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会计政策与财务报表质量、财务指标和特殊分析等方面的内容进行考察,对经营效率、成长潜力、偿债能力、盈利性、财务结构和现金流量等方面的评级指标进行分析,经过评级准备、实地调研、初评建议、等级复评、结果反馈、结果公告、文件存档、跟踪服务等评级程序,最终确定评级等级。目前,我国发展信用评级的关键在于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系统。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鸿禧  
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上信用问题愈加严峻,信用评级对于违约预警的准确性、及时性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国际上穆迪、标普、惠誉三大评级机构已建立了较为成熟的信用评级体系,而我国的信用评级业仅仅是刚刚起步。在此背景下,本文将国际上权威评级机构(穆迪、标普、惠誉、MSCI、德勤等)的信用评级思路方法进行综述并加以对比,涵盖了传统信用评级、市场隐含评级和大数据评级三个评级类型,从评级框架、评级要素、评级方法、难点等多维度进行论述,最后将三种类型的信用评级进行对比分析,并提出了信用评级研究展望。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刘箭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目前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障碍,如果注册会计师行业能够在破解这一难题中发挥作用,将极大地提高整个行业在服务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影响。中小企业信用审计方法的创新研究,是本文要探讨的课题。一、中小企业的发展困境1.中小企业生存环境恶劣,经营风险大,是各种风险的主要承担者资金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企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魏欣冉  
对电力企业信用认识与管理的现状电力企业随着市场化的改革和发展,目前已形成发电企业、电网企业、供电企业、电力施工企业、电力设计企业、电力科研企业、电力服务性企业及跨行业型企业并生存、共发展的格局。由于历史的沿革,电力企业多由原国有电力企业分离、派生或新建而成,生产经营业务除面向社会、市场和用户以外,相互复杂交错。电力企业在生产经营与发展过程中,面临随时而来的信用风险。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亚非  
信用建设是我国发展市场经济的基础工程之一,而企业信用制度又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微观基础,因此建设我国的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对企业信用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作了系统阐述。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卢超  钟望舒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面向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存在定性指标过多、主观性过强、指标参照值缺乏统一标准、指标重复计分等问题。本文运用因子分析和Logistic回归建立了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模型,将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同时作为模型的自变量。根据该模型可以判断中小企业是否存在较大的违约风险,正判率达到91%。通过模型可以计算得出各企业违约的概率,为商业银行进行信用评级提供了定量参考。为了更好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商业银行应建设适合自身的内部评级体系,协助规范中小企业的信息披露并建立中小企业资信数据库。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伟  王业球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但中小企业长期以来一直面临着融资困境,若能建立一套适用中小企业特点的信用评级方法,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缓解其融资困境。因此我们致力于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指标体系的选取和技术路线的优化,通过选用一种小样本学习理论支持向量机(SVM)方法对中小企业信用状况进行评估,形成较为先进的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方法,并通过实证分析并与BP神经网络进行比较,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蔡笑腾  苑清民  
本文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中小企业进行信用评级,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用大企业的标准来评价中小企业信用级别的缺陷。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谢禹  王雅林  林洪进  闫苗苗  
目前我国银行对于企业信用评级一般采用的是基于评分的等级分类方法,国内的研究虽然在方法上有大的改进,但是整体来看忽视信用评级过程的模糊本性。本文采用一种模糊信用评级方法,做一个有等级之分的决策结构的模型,运用模糊积分自下而上地综合信用信息。这种技术不仅考虑了目标数据,还考虑了每种指标的相关重要性。还有,这种方法使用了模糊集来描述指标,这样,最终的信用评级结果能揭示信用信息的变化。描述最终评价结果的五个等级水平可以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期刊] 征信  [作者]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辖内无锡市中心支行认真落实总行信用评级重点联系行相关工作要求,加强与外部信用评级结果使用方的沟通协调,积极探索培育信用评级市场。2013年,中国人民银行无锡市中心支行在江苏银监局无锡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容成  
市场化企业信用评级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选择,本文结合荆门企业评级实际情况,从市场内生机制、商业银行的评级现状、全球化经济等角度阐述了此观点,并从法律、信用评级主体、客体三方面分析了企业信用评级市场化的环境障碍,提出构建企业信用市场化评级环境的建议。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林晚发  敖小波  
信用评级机构与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市场中的两个信息中介,它们之间的行为可能存在一定的互补性。本文利用2008~2014年上市公司发债数据,研究企业信用评级对审计收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发债主体信用评级越高,审计收费越低。另外,信用评级调整也包含额外的信息,即信用评级向下调整,暗示着一个负向信号,审计师面临的审计风险增大,从而要求较高的审计收费。通过机制检验发现,信用评级能够降低企业诉讼风险进而降低审计费用。本文的研究进一步表明,如果企业为民营企业,且采用外资背景的评级机构评级时,信用评级对审计收费的降低效应更强。本文的研究结论拓展了审计收费的影响因素研究,同时也对信用评级是否有效的争论提供了相应的证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