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85)
2023(16673)
2022(13675)
2021(12478)
2020(10541)
2019(23682)
2018(23859)
2017(46738)
2016(24974)
2015(28149)
2014(27859)
2013(27539)
2012(25333)
2011(22638)
2010(23246)
2009(22241)
2008(22352)
2007(20378)
2006(18450)
2005(17095)
作者
(69034)
(57381)
(57286)
(54483)
(37021)
(27133)
(26070)
(22047)
(21749)
(20850)
(19699)
(19270)
(18575)
(18274)
(17790)
(17622)
(16961)
(16701)
(16615)
(16578)
(14617)
(13889)
(13879)
(13126)
(12968)
(12934)
(12872)
(12735)
(11425)
(11227)
学科
(110620)
经济(110459)
(100372)
管理(91570)
(89060)
企业(89060)
方法(48546)
数学(38677)
数学方法(38432)
(38045)
业经(34229)
(33998)
中国(33071)
(28574)
(24692)
财务(24656)
财务管理(24610)
农业(23583)
企业财务(23345)
(22946)
贸易(22930)
技术(22668)
(22365)
理论(19955)
(19924)
银行(19907)
(19749)
(19106)
(18524)
地方(18480)
机构
学院(363410)
大学(362634)
(160735)
经济(157615)
管理(147163)
理学(125427)
理学院(124279)
管理学(122757)
管理学院(122065)
研究(113006)
中国(92866)
(81986)
(75490)
财经(63457)
科学(61034)
(57533)
(56733)
(54484)
中心(52561)
(51820)
经济学(50363)
研究所(47872)
北京(47732)
财经大学(46840)
业大(45752)
经济学院(45501)
(44722)
(43221)
师范(42878)
商学(41908)
基金
项目(225656)
科学(181397)
研究(173139)
基金(166365)
(140677)
国家(139418)
科学基金(122718)
社会(115186)
社会科(109297)
社会科学(109274)
(87500)
基金项目(87172)
教育(79482)
自然(74328)
自然科(72673)
自然科学(72657)
(71595)
自然科学基金(71476)
编号(70382)
资助(67115)
成果(58407)
(51799)
(51775)
重点(49551)
(48501)
国家社会(48275)
(48192)
课题(47802)
创新(47546)
教育部(46026)
期刊
(185024)
经济(185024)
研究(114349)
中国(75479)
(67252)
管理(61622)
(48898)
学报(45265)
科学(44770)
(40497)
金融(40497)
教育(37542)
大学(37232)
学学(34484)
财经(33224)
技术(33209)
农业(32839)
业经(30948)
经济研究(29772)
(28652)
问题(24778)
(21818)
技术经济(20503)
(19478)
商业(18460)
图书(18455)
国际(17915)
现代(17904)
理论(17769)
世界(17131)
共检索到5670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聂飞  范炳  鲁思琪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影响企业“走出去”的创新路径,并选取2007—2013年手工匹配的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进行了经验论证。研究发现:我国制造业投入服务化总体上提升了企业OFDI的“广延边际”和“集约边际”;制造业投入服务化主要通过增强企业的中间品部门创新能力提高生产率,对其OFDI的“二元边际”起到正向作用,且“走出去”存在市场寻求、效率寻求和技术寻求等动机;知识密集型制造行业的非国有企业采用专业科技类服务显著地推动其“走出去”。本文的政策启示为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致力于制造业投入服务化来增强企业在服务型制造领域的竞争力,以实现其国际化战略目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戴翔  
利用企业层面的微观数据,通过计算企业生产率均值,计量检验生产率对企业"走出去"的影响,发现"走出去"投资于服务业的企业生产率均值低于没有"走出去"的企业,而"走出去"投资于制造业的企业生产率均值则高于没有"走出去"的企业;生产率对企业"走出去"投资于制造业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符合经典的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预期;但对"走出去"投资于服务业并不存在显著的积极影响,呈现企业"走出去"的"生产率悖论"现象。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肖挺  
诸多制造企业在其业务服务化过程中出现了绩效上的下滑,这被称为服务化"悖论"。本文从服务化与产品创新投入的协同性角度加以解读,分析两类创新在价值创造中可能出现的互补性功能,同时进一步将服务化细分为产品导向模式以及客户导向模式,并就两类商业模式与产品创新投入的协同性在绩效创造中作用进行论证。研究指出服务化与产品创新投入之间的互补性为企业绩效带来了更长时段的红利,但会以牺牲下一年的收益为代价。与之相反的是,无论是孤立的进行服务化还是产品创新投入都能为企业带来绩效上的推动,但在更长的时段内则难以为继,势必伤及企业的价值。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双兰  孙慧  
采用2006—2017年"走出去"的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考察研发投入对企业国际化绩效的边际效应;并进一步讨论政府补贴对这种边际效应的"杠杆作用"。研究表明:(1)企业研发投入能够显著提升国际化绩效,且这一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部企业以及风险承担水平更高的企业中表现尤为明显,考虑内生性问题后,该结论仍具有稳健性;(2)政府补贴并未与研发投入形成较好的协同效应,相反,还会削弱研发投入对企业国际化绩效的促进作用,且这一作用突出体现在非国有企业、中部企业以及风险承担水平更高的企业中。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东阳  郑磊  袁秀秀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化已成为各国企业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实现成长壮大的重要选择。本文以2008—2016年沪深A股142家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负二项回归模型,研究了国际化程度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同时考察了企业吸收能力和投资区位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国际化程度对企业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吸收能力对国际化程度与企业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投资区位显著影响国际化程度对企业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对发达国家投资更能提升自身创新能力。本研究为企业利用国际化经营提升创新能力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苏立峰  
以产业为基础、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出发点的战略并购代表了第五次并购浪潮的显著特征,文章通过对我国领先制造企业的国际化战略模式的比较分析,提出战略并购将成为这类企业跨国经营的重要战略,也必然成为现阶段制造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的现实途径和必要选择。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金城  
一、中国装备制造业"走出去"及其发展现状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是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关键领域,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加快中国装备制造业"走出去",对促进国内产业转型升级,构建互利共赢的开放型经济新格局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峰  黄玖立  王睿  
为什么中国的多数企业醉心于学习和模仿而自主创新普遍不足?本文基于世界银行2012年中国民营制造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考察了来自非正规部门的灰色竞争对企业创新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非正规部门的存在及其灰色竞争行为的确抑制了正规企业的独立创新,促使其更多地转向模仿,但合作创新并未受到显著负面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非正规竞争对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在管制负担重的地区更加严重,在资源丰裕或者知识产权保护强的地区有所减弱。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郑宝银  
湖南商学院党委书记欧阳峣教授7月上旬打电话给我,约我为他的新著《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写篇短评。未有半丝犹豫,我便欣然承诺。待新书寄至,恰赶出刊周,改稿校对的工作十分忙碌,我未有时间仔细拜读。7月20日,在太原开会,本想携带此书,抽空研修,做动笔之备。但因清晨仓促赶机,书却忘记带上。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陈守明  简涛  
以高阶理论为依据,从管理者的角度研究企业家的人口背景特征对"走出去"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基于中国上市公司制造业样本的实证研究发现,企业家的受教育程度对于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较为显著;拥有生产职能背景的企业家更倾向于选择完全控制的进入模式;企业家的任职时间越长,越倾向于选择完全控制的进入模式。本研究对高阶理论在中国具体环境中的应用是一个有益的补充,对上市公司高管的选聘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蔡卫星  倪骁然  赵盼  杨亭亭  
基于2003—2015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研究样本和手工收集的企业集团信息,本文系统检验了企业集团如何影响企业的创新产出及其影响机制。研究表明,企业集团与专利产出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向关系,并且这一关系对发明专利更为显著。基于2003年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后各地区推出"企业集团促进政策"改革构建工具变量进行检验,上述发现仍然显著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从供给侧看,企业集团通过内部资本市场缓解了创新的"融资约束"难题,通过内部知识市场缓解了创新的"信息匮乏"难题;从需求侧看,由于专利产出可以在各成员间灵活地配置和使用,因此,企业集团创新产出的市场回报率更高。本文的研究不仅丰富了企业组织形式与创新产出的相关文献,也对推进国有经济战略布局调整、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谢卫红   刘瑾   张茜   郭海珍  
数字化创新重塑了价值创造逻辑,为企业效率提升注入新动力。基于2011—2020年我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在借助Python爬虫技术和文本分析方法测度企业数字化创新水平的基础上,实证检验数字化创新对制造业企业效率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数字化创新有效促进了制造业企业效率的提升,价值共创是数字化创新提升企业效率的重要路径;基于行业和地区异质性分析发现,价值共创在数字化创新与制造业企业效率之间的中介作用集中于技术密集型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研究结论有助于评估企业数字化创新的经济效应,为企业管理实践和政府政策制定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卫力  陈慧君  
高技术制造企业服务化战略能够在技术瓶颈期使服务要素对技术要素形成强边际替代效应,为企业寻找盈利增长点开辟新途径,这是其成为当下众多高技术制造企业战略选择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高技术制造企业服务化绩效水平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通过梳理制造企业服务化研究文献,认为服务化绩效在逻辑上主要受制于服务要素投入的质量和数量,基于此,将"技术创新能力、服务化程度是影响服务化绩效的核心变量"作为研究假设,以企业规模、资产负债率等为控制变量构建线性回归模型,并利用Wind数据库2012-2016年的行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模型整体效应显著,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服务化程度、企业服务化绩效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理论假设基本吻合。以此为基础,分别从企业和政府两个角度提出提升高技术制造企业服务化绩效水平的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温湖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