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73)
2023(6467)
2022(5586)
2021(5733)
2020(5040)
2019(11893)
2018(12249)
2017(23753)
2016(13568)
2015(15351)
2014(15781)
2013(15542)
2012(14586)
2011(12913)
2010(13497)
2009(13142)
2008(13647)
2007(12198)
2006(11095)
2005(10128)
作者
(37239)
(31089)
(30699)
(29791)
(19612)
(14701)
(14259)
(11993)
(11586)
(11312)
(10389)
(10304)
(10181)
(9911)
(9698)
(9398)
(9094)
(9067)
(8960)
(8774)
(8086)
(7684)
(7500)
(7052)
(7025)
(7015)
(6965)
(6956)
(6403)
(6149)
学科
(55099)
经济(55032)
管理(43340)
(36784)
(31701)
企业(31701)
(28057)
方法(27656)
数学(25199)
数学方法(24752)
中国(18262)
(16984)
(14599)
财政(13415)
(13142)
财务(13116)
财务管理(13066)
企业财务(12094)
(11718)
(11268)
银行(11260)
(10849)
(10657)
(10057)
业经(10053)
贸易(10048)
体制(10037)
(9821)
(9475)
(9216)
机构
大学(188777)
学院(187102)
(79204)
经济(77451)
管理(69664)
研究(62810)
理学(58753)
理学院(58166)
管理学(56874)
管理学院(56538)
中国(51963)
(49754)
(40787)
科学(35901)
财经(34333)
(32646)
(30879)
(29715)
中心(28651)
研究所(28363)
(27319)
北京(26975)
财经大学(25076)
经济学(24402)
业大(24021)
(23427)
师范(23215)
(23053)
(22080)
经济学院(21934)
基金
项目(107611)
科学(83329)
研究(80558)
基金(76992)
(65809)
国家(65272)
科学基金(55257)
社会(49675)
社会科(47067)
社会科学(47053)
(41292)
基金项目(39185)
教育(39035)
自然(34738)
(34733)
资助(34410)
编号(34078)
自然科(33934)
自然科学(33925)
自然科学基金(33269)
成果(29957)
(25007)
重点(24106)
课题(23841)
(21798)
教育部(21793)
(21663)
(21462)
项目编号(21115)
大学(20855)
期刊
(92943)
经济(92943)
研究(64857)
(43297)
中国(42217)
管理(27639)
学报(26051)
教育(24181)
(24036)
科学(23139)
(21671)
金融(21671)
大学(20631)
学学(19116)
财经(17984)
技术(17216)
经济研究(15831)
农业(15787)
(15366)
业经(13539)
理论(12696)
问题(12673)
统计(12078)
实践(11560)
(11560)
(11219)
会计(10634)
(10140)
技术经济(9948)
财会(9841)
共检索到3086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戴国庆  
在谈到财政措施对物价上涨的作用时,经济理论一般是从需求角度,即通过财政赤字的增减对总需求的扩大或收缩来研究财政措施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但在我国的通货膨胀中,财政措施从供给角度(即“成本推进”的角度)对物价上涨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一类物价上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毛中根  林哲  
从长期来看,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低下决定了其“成本病”特征,并导致其价格一直呈上涨趋势。在中国商品市场整体进入买方市场情况下,服务价格上涨是理解总体物价上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穷志  吴晔  申昕  
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可以发现,收入不平等带来了物价上涨,收入不平等使所得税税负降低,但收入不平等与政府消费性支出无关。基于中国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为了有效抑制物价上涨和提高个人所得税税负,必须抑制收入不平等,但是,不能将收入不平等作为政府消费性支出的借口。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念其  
一、近年来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最近几年,我国物价总水平连续上涨,通货膨胀日趋严重。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1980——1987年,我国零售物价增长率为:1988年估计在15%以上。1980年物价指数上升6%,主要是由于提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纪敏  伍超明  
改革开放以来的五次物价上涨,有诸多共同之处,但因时代和体制变迁,这几次物价上涨的表现形式、传导机制和治理措施也发生了一些显著变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唐岫立  曹静  
本轮物价上涨是流动性充裕下的成本推动型物价上涨。从CP的各个构成部分来看,食品类和居住类价格上涨是推动CPI上涨的主要因素2010年下半年以来,通胀压力逐渐凸显,CPI步步升高,同比涨幅屡创近年来新高。目前消费价格上涨中,食品价格起主导作用。今年前3个月,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0.3%、11%和11.7%,分别推动CPI上涨了3.2个、3.5个和3.7个百分点。防止物价总水平过快上涨成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常清  
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我国作为新兴经济体,而且又是以加工工业为主体的国家,国民经济发展势必受到国际市场能源原材料价格变动的影响。在经济复苏阶段和繁荣时期,主要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应对输入型物价上涨,即大宗能源原材料和农产品进口价格不断上涨,从而影响消费物价上涨。笔者认为,应积极地探索输入型物价上涨的管理办法,确保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就此谈几点看法。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黄洪  严红梅  
本文在模拟低收入者效用函数的基础上,运用补偿性变化、等价性变化和消费者剩余变化,衡量了消费物价上涨对低收入者的影响。实证显示:低收入者2007年的效用等价于在2006年的物价水平下减少可支配收入125.2887元。如果财政补贴的目标是让低收入者的效用回到消费物价上涨前的水平,则需对低收入者补贴130.7842元;如果财政补贴的目标是弥补低收入者因消费物价上涨而减少的消费者剩余,则应对低收入者补贴128.3211元。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徐萍  
2003年9月以来,国内各地食用油、面粉和大米以及肉禽蛋奶等日用消费品的价格不约而同地上涨,涨幅高达10%~20%;重要生产资料如钢材、电力等产品价格也上涨明显。那么,导致这一波物价上涨的原因到底有哪些呢?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林茂  
物价上涨的原因与对策李林茂近几年来,人们议论最多的恐怕首数物价上涨问题。李鹏总理在八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报告1994年我国各方面工作新进展的同时,也指出前进中最突出的问题是物价上涨幅度过高。尽管人们对价格上涨的心理和经济承受能力比1988年大大增强,但因...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宇  周梅芳  郑明波  
本文利用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在剔除国际棉价下行对国内影响的基础上,基于补贴来源于税收的财政机制,对棉花目标价格改革的经济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该项改革无疑对建立棉花市场价格形成机制、提高纺织业竞争力作用明显,纺织产业链上各个产业的产出均扩张。但是,该项改革在短期内也存在一定的财政成本,会造成0.02%的GDP损失和0.04%的就业减少。就本文揭示的棉花价格影响机制来看,市场化改革也要关注其初期财政成本,关注政策的可持续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田素华  虞亚庆  
为了应对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中国推出了巨额财政刺激计划。在巨额财政刺激计划推出以后,中国银行部门的信贷投放出现了井喷态势。银行信贷的大量集中投放隐含着相当程度的通货膨胀风险和银行信贷违约风险。实施巨额财政刺激计划时,影响物价上涨压力和银行信贷违约风险的因素主要包括中长期银行信贷大量且集中投放和经济复苏时间被推迟等;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和促进经济有效增长,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通货膨胀压力和银行信贷违约风险。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树成  周方  赵京兴  
对物价上涨率中所包含的翘尾因素的计算与分析,直接关系到能否正确地判断与把握物价形势及其变动趋势,又进而关系到宏观经济调控的方向与力度的把握。然而,由于翘尾因素的计算比较复杂,在已有文献中又很难查找到其计算方法,因此,人们总感到对它不好掌握。我们曾从月环比价格指数出发,分9个步骤,详细说明了年环比价格指数中翘尾因素的计算原理(见《析年环比价格指数中的翘尾因素》一文,载《经济研究》1996年第4期)。现根据这一计算原理,对1988-1996年这9年中全国零售价格年环比上涨率中所包含的翘尾因素和新涨价因素,进行了实际计算。计算结果列于表1。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强  李瑞璞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两次明显的物价(CPI)上涨。第一次发生在1988年,当年的物价上涨率为18.8%;第二次发生在1993-1994年,1994年的物价上涨率高达24.1%。这两次物价上涨的特点相同,均表现为严重的通货膨胀。但是,这两次物价上涨的性质有所不同:1988年的物价上涨是由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基超  刘晴  
2007年以来我国物价上涨幅度过快引起了经济学界的关注。与以往强调供给冲击的解释不同,本文认为我国物价上涨主要缘于外部因素——美元贬值和投机炒作带来的基础原材料价格上涨,境外投机资本逐利而涌入我国造成流动性过剩,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外部因素引起的物价上涨过快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