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08)
- 2023(13374)
- 2022(11739)
- 2021(11113)
- 2020(9479)
- 2019(21903)
- 2018(22340)
- 2017(42815)
- 2016(23778)
- 2015(27050)
- 2014(27384)
- 2013(26978)
- 2012(25090)
- 2011(22755)
- 2010(23104)
- 2009(21378)
- 2008(21042)
- 2007(18803)
- 2006(16699)
- 2005(14802)
- 学科
- 济(89783)
- 经济(89669)
- 管理(67721)
- 业(60659)
- 企(49443)
- 企业(49443)
- 方法(41462)
- 数学(35680)
- 数学方法(35227)
- 农(25611)
- 中国(25478)
- 学(24471)
- 财(23250)
- 业经(19337)
- 制(19089)
- 地方(17763)
- 环境(17365)
- 贸(16791)
- 贸易(16784)
- 理论(16571)
- 农业(16530)
- 易(16310)
- 和(15874)
- 银(15398)
- 银行(15344)
- 行(14670)
- 务(14239)
- 融(14211)
- 金融(14202)
- 财务(14162)
- 机构
- 大学(346742)
- 学院(343423)
- 管理(132570)
- 济(129564)
- 经济(126394)
- 研究(118259)
- 理学(113778)
- 理学院(112420)
- 管理学(110191)
- 管理学院(109588)
- 中国(87965)
- 科学(76600)
- 京(76221)
- 财(62345)
- 所(61508)
- 农(59454)
- 研究所(56108)
- 业大(54415)
- 中心(52074)
- 江(51368)
- 财经(49578)
- 北京(48989)
- 范(46900)
- 农业(46411)
- 师范(46410)
- 经(44818)
- 院(43917)
- 州(41404)
- 经济学(37571)
- 师范大学(37506)
- 基金
- 项目(231683)
- 科学(179348)
- 研究(168009)
- 基金(165202)
- 家(145666)
- 国家(144490)
- 科学基金(121402)
- 社会(101486)
- 社会科(95843)
- 社会科学(95816)
- 省(90514)
- 基金项目(88056)
- 自然(80616)
- 自然科(78545)
- 自然科学(78520)
- 划(77214)
- 自然科学基金(77051)
- 教育(77028)
- 编号(69344)
- 资助(68850)
- 成果(57701)
- 重点(52109)
- 部(50610)
- 发(48857)
- 课题(48633)
- 创(46915)
- 科研(44686)
- 创新(43820)
- 计划(42732)
- 教育部(42377)
- 期刊
- 济(147904)
- 经济(147904)
- 研究(101820)
- 中国(64908)
- 学报(59606)
- 科学(53522)
- 农(53198)
- 管理(47877)
- 财(45715)
- 大学(44186)
- 学学(41481)
- 教育(40582)
- 农业(36699)
- 技术(29087)
- 融(28433)
- 金融(28433)
- 业经(24952)
- 财经(23406)
- 经济研究(22077)
- 问题(19844)
- 经(19796)
- 图书(18966)
- 业(18391)
- 科技(17391)
- 理论(17224)
- 版(16864)
- 技术经济(16315)
- 资源(16225)
- 林业(16199)
- 实践(15882)
共检索到5078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爱美 陈绍志 朱可亮
我国以天然林保护工程为主体的公益林自1998年开始至今,在很大程度上保护并改善了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森林资源和水资源。但天然林保护工程对公益林的整体补偿相当低薄,这也是目前公认的一个政策上的重大缺陷。针对这一缺陷,从理论上提出了生态效益的补偿及其估值的依据,梳理了国外生态效益估值的常用方法,分析了我国以天然林保护工程为主体的公益林生态效益及其估值的现状,并且根据现状给出了初步的政策建议,其主要目的是使受影响的农民及村集体能够得到更高更合理的补偿。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吕郁彪 金大刚
为了研究合理的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维持公益林的经营动力,该文采用林木资产评估方法和本金折息法,并以价值损失补偿计量标准,计算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金额.结果表明:①如果政府一次性购买广西集体和个人经营的公益林归国家所有,对公益林经营者进行补偿所需的补偿金额为220亿元人民币;②如果公益林产权不变,仍由所有者按公益林建设规程进行经营,保证公益林正常发挥生态效益,每年对公益林经营者进行补偿所需的补偿金额为7.22亿元人民币.各树种类型公益林补偿标准为:杉木236.0元/(hm2.a)、马尾松214.4元/(hm2.a)、阔叶树219.1元/(hm2.a)、桉树195.4元/(hm2.a)、竹林87...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田红灯 田大伦 闫文德 宁晓波 郭晓飞 陈星
以贵阳市公益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通过调查贵阳市居民公益林生态效益支付意愿(WTP),对其生态效益价值及补偿标准进行了评估,为完善补偿机制提供科学参考。结果显示:(1)73.6%贵阳市居民家庭对公益林生态效益价值有支付意愿,平均意愿支付额为E(WTP)=213.96元/(户年);(2)支付意愿受社会经济因素综合影响,其中年龄、收入水平及环境关注态度对支付意愿具有显著影响,是影响支付意愿的主要因素;(3)贵阳市公益林生态效益价值估值为2.91×108元/年,等同贵阳市2011年国民生产总值的0.21%;补偿标准估值为1 160.85~1 348.40元/(hm2年)。该结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笛
文章通过回顾云南省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情况,分析研究当前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依据相关理论基础,提出了进一步提高认识、建立公益林生态效益核算体系、按项目管理体系管理与经营公益林、多渠道筹集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金等措施建议。
关键词:
公益林 生态效益 补偿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祝浩
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问题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国内从补偿理论基础、补偿标准计算、补偿对象和方式、补偿资金来源渠道、以及相关法律问题方面进行了研究。今后我国应加强生态公益林补偿的基础理论、定量化方法和模型研究。
关键词:
生态公益林 补偿 研究进展 展望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娜娜 韩有志
山西省天然林保护工程自实施以来,有效地保护和恢复了天然林资源,发挥了天然林的巨大生态效益。文章以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数据、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和国家、省权威机构发布的公共数据等为基础,结合《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山西省资源清查成果》等,对山西2014年度天保工程生态效益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山西天保工程生态效益价值总量为818.17亿元/年,在不同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中,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价值量最大,占比分别为46.1%、21.9%、13.35%,说明山西省天保工程对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有着重要意义。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马浩然
【目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单位的转变是促进公益林质量提升和激励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提升的需要。通过合理设置多元化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单位,促进补偿资金的科学分配,实现对公益林生态服务价值的差异化合理评价。【方法】基于森林生态系统存量和增量的视角和特点,探索多元化的补偿单位,提出了以蓄积为单位实施存量补偿以促进森林生态效益“按质补偿”、以蓄积增量为单位实施“激励性”的增量补偿以促进森林碳汇能力提升的补偿思路。以浙江省淳安县临岐镇公益林为案例,基于现有森林区划的最小单位——小班分析评价了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以蓄积和蓄积增量作为补偿单位的可行性。【结果】按照蓄积补偿比按照面积补偿更能凸显森林水源涵养功能和森林质量的“差异化”补偿效果;以蓄积增量为单位能够促进对碳汇功能的兼顾改善,满足森林生态服务多功能经营目标需求。【结论】以蓄积和蓄积增量为补偿单位组合实施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能够有效维护现有森林生态系统存量,同时激励森林生态系统增量的扩张,弥补面积单位在当前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中价值体现激励性、动态性不足的问题,为有效促进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指明提升方向。图4表4参28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意德 陈步峰 周光益 曾庆波吴仲民 骆土寿
概述了森林生态环境服务功能的价值核算基础和现状,并以海南岛尖峰岭热带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过去几十年的研究结论和参数,对海南岛热带天然林的生态环境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了核算,总价值达43 9×108元人民币·a-1,其中森林固定CO2的价值占20 53%,O2释放价值占22 82%,森林凋落物制肥效益占6 44%,固土价值占0 81%,保肥价值占4 19%,蓄水价值占13 49%,调洪补枯价值占24 70%,改善环境价值占7 02%。按单位面积计算,热带原始林的价值接近7000元·hm-2·a-1,天然更新林超过6500元·hm-2·a-1。最后对海南岛以热带天然林为主的生态公益林补偿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海南岛 热带天然林 生态效益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舒慧
补偿是生态公益林外部性内部化的核心问题。从生态公益林的经济学属性出发,阐述了生态公益林产生的外部性及其公共物品的属性,并对生态公益林对所在地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负外部效应及补偿问题,做了重点的讨论。提出生态公益林的补偿不应局限于单纯的经济补偿,应该为利益受损的群体提供更多的经济机会和发展空间,引导地区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
关键词:
生态公益林 外部性 公共物品 补偿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钦 魏远竹
首先,运用福利经济学理论论证了公益林生态补偿能够促进公益林保护从“非帕累托改进”转化为“帕累托改进”;其次,运用产权理论论证了我国公益林产权残缺、界定困难、得不到有效保护,政府应当在明晰公益林生态产权的基础上,制定公益林生态补偿制度,促进产权收益实现;最后,应用公平理论论证了我国公益林保护存在不公平现象,必须建立公益林保护费用公平分担机制,促使受益者对受损者进行补偿。
关键词:
公益林 生态补偿 福利经济学 产权 公平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眉
从产权是否受限和管护费用是否发生两个角度对不同权属公益林的补偿性质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国有林场公益林不存在产权变更或受限带来的经济损失补偿问题,只有管护费用的补偿;而集体和个人所有公益林因产权受限而存在经济损失和管护费用的双重补偿。在此基础上,为不同权属公益林所共同面对的管护补偿问题构建了一个超边际经济学分析框架,并在分工视角下对公益林补偿进行数理分析的结果表明:公益林管护费用的补偿标准应该是介于完全自给自足的林业经济结构U(Ayz)和完全专业化的生产公益林结构U(B1)之间。
关键词:
公益林 管护补偿 超边际经济学 分工理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晓华 郑小贤 杜鹏志 王小平
森林的生态效益虽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 ,但因受益而自愿付费的人很少 .该文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公益林的生态效益补偿的综述 ,阐明 :①建立公益林补偿制度的原则 ,补偿主体及补偿方法 ;②补偿对象 ;③补偿标准 ;④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实质 .并结合对密云县密云水库上游水源涵养林的生态效益进行经济补偿案例分析 ,确定补偿主体及补偿对象 ;通过 4种补偿方案的比较 ,确定最终补偿标准和征收标准
关键词:
水源涵养林 生态效益 经济补偿 补偿标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汪殿蓓 陈飞鹏 涂佳才 暨淑仪
To find out the feasible compensation rate for ecological beneficial forest, the ecological benefits such as fixation of solar energy, absorption of carbon dioxide, release of oxygen, and maintaining the global atmosphere balance, were evaluated with the employment of emergy synthesis for the ecolog...
关键词:
公益林 补偿标准 能值分析 广东省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滨 雷显凯 张升 杜重洋 刘小红
自我国正式实施新的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以来,已经在生态、社会和经济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国内有关对生态公益林补偿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进展。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和理论分析法,通过梳理国内专家学者的相关文献,发现对生态公益林补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与政策有关的补偿对象、补偿原则和补偿标准等方面进行探讨;分析了政策评价体系以及当前补偿政策绩效的影响因素;提出了下一步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建议。
关键词:
生态公益林 政策绩效 已知 欲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