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11)
- 2023(8610)
- 2022(7526)
- 2021(7069)
- 2020(6272)
- 2019(14514)
- 2018(14323)
- 2017(28815)
- 2016(15654)
- 2015(17968)
- 2014(18334)
- 2013(18653)
- 2012(17810)
- 2011(16479)
- 2010(16837)
- 2009(16087)
- 2008(16230)
- 2007(15167)
- 2006(13453)
- 2005(12214)
- 学科
- 济(72619)
- 经济(72458)
- 管理(43019)
- 业(40567)
- 方法(34075)
- 企(32441)
- 企业(32441)
- 数学(28556)
- 数学方法(28343)
- 中国(21869)
- 农(19762)
- 财(16689)
- 地方(16361)
- 学(15511)
- 业经(14926)
- 制(14558)
- 贸(13980)
- 贸易(13975)
- 和(13678)
- 易(13581)
- 农业(12591)
- 理论(12009)
- 银(11768)
- 银行(11745)
- 行(11261)
- 融(10828)
- 金融(10825)
- 地方经济(9918)
- 环境(9880)
- 技术(9817)
- 机构
- 大学(244398)
- 学院(240191)
- 济(101556)
- 经济(99319)
- 管理(91482)
- 研究(82567)
- 理学(78015)
- 理学院(77056)
- 管理学(75891)
- 管理学院(75418)
- 中国(62857)
- 京(52058)
- 科学(50193)
- 财(48285)
- 所(42733)
- 研究所(38521)
- 财经(38222)
- 农(38171)
- 中心(37722)
- 江(36631)
- 经(34349)
- 范(33808)
- 师范(33549)
- 北京(33282)
- 业大(33260)
- 经济学(31724)
- 农业(30180)
- 州(29385)
- 经济学院(28840)
- 院(28635)
- 基金
- 项目(150574)
- 科学(118419)
- 研究(112816)
- 基金(108410)
- 家(93415)
- 国家(92627)
- 科学基金(78230)
- 社会(72607)
- 社会科(67785)
- 社会科学(67761)
- 省(58039)
- 基金项目(57714)
- 教育(52072)
- 划(49554)
- 编号(48232)
- 自然(48186)
- 自然科(46965)
- 自然科学(46950)
- 自然科学基金(46119)
- 资助(44084)
- 成果(41146)
- 部(34497)
- 重点(33994)
- 发(33200)
- 课题(32067)
- 创(30784)
- 教育部(29559)
- 国家社会(29419)
- 项目编号(29363)
- 人文(28853)
- 期刊
- 济(114203)
- 经济(114203)
- 研究(74481)
- 中国(46008)
- 财(36257)
- 学报(35794)
- 农(34474)
- 科学(34020)
- 管理(31384)
- 教育(27115)
- 大学(26701)
- 学学(24619)
- 农业(23034)
- 融(22972)
- 金融(22972)
- 技术(19737)
- 财经(19352)
- 经济研究(18537)
- 业经(18531)
- 经(16654)
- 问题(16283)
- 图书(14322)
- 贸(13920)
- 理论(13506)
- 技术经济(12834)
- 商业(12241)
- 实践(12221)
- 践(12221)
- 统计(12023)
- 业(11709)
共检索到3628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谭春辉 王仪雯
[目的/意义]学科交叉融合使得学科间知识交流日益频繁,从个体引文网络和整体引文网络入手,对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跨学科知识流动进行量化分析,对“新文科”背景下该领域学科的守正与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2016-2020年23个学科450本期刊的论文引用关系为数据源,基于个体引文网络,从23个学科自身出发,根据学科互引关系确定模糊规则,利用Matlab进行模糊推理,确定学科知识固化程度;基于整体引文网络,运用“累积”的思想,计算学科知识累积流动率和累积影响力,根据知识流动情况划分学科类型。[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从个体引文网络视角分析,语言学、体育学、法学综合知识固化程度较高,统计学综合知识固化程度最低;从整体引文网络视角分析,将该领域23个学科根据知识流动划分为3种类型,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累积影响力最大。研究发现“累积”思想对学科的评价效力优于直接引文分析,能够挖掘“隐藏”的学科知识流动潜在信息,为我国人文社科领域的学科建设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开滨
[目的/意义]利用科学叠加图进行跨学科的研究,可以非常直观地从全领域的宏观层面对学科之间的引用关系及跨学科现状进行研究。[方法/过程]基于CSSCI中23个学科对我国人文社科领域的科学叠加图的制作过程进行了探讨研究,具体包括我国人文社科领域基础图、科学叠加图的制作以及Rao-Stirling跨学科指数的计算。[结果/结论]对我国图情学和山东省6所高校CSSCI发文这两个实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CSSCI构造的人文社科领域科学叠加图较好地展示了学科的引用情况,Rao-Stirling指数较好地显示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吕冬晴 谢娟 成颖 柯青
为探索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总体跨学科模式及其演化规律,本文收集了CSSCI收录的1999—2009年23个学科的所有来源文献,及其参考文献与施引文献,采用RDI、SCI和CDI三个指标分别对观测学科的知识输入、知识内化和知识输出三个维度的跨学科性进行测度,通过聚类分析完成了跨学科模式的识别。研究表明,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总体上表现为"内聚型"、"收敛型"、"平衡型"以及"开放型"四类跨学科模式;在历时分析中还出现了"偏倚型"和"发展型"两类特殊的跨学科模式;随时间推移,各学科的跨学科演化模式呈现出"低平模式"、"高平模式"、"剧烈波动"和"均衡波动"四类。作为跨学科模式的应用,论文扼要讨论了其对于学科建设的意义。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苏金燕
[目的 /意义]分析各学科领域文献使用情况,可为图书馆开展信息资源采访工作和针对人才、机构等方面的科学评价工作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过程]以我国大陆地区主办的751种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为数据来源,以这些期刊在2004-2013年发表的131万篇论文为样本,以样本论文中著录的1 282万条参考文献为分析对象,对各学科文献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结论]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图书(34.03%)是使用率最高的文献类型,期刊使用率(33.95%)略低于图书使用率,其他类型文献使用率为32.02%。从学科角度看,人文学科学者偏爱使用图书,社会科学学者偏爱期刊,报纸和学位论文的使用学科差异性较小。从...
关键词:
人文学科 社会科学 文献使用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张培 阮选敏 吕冬晴 成颖 柯青
在分析了现有研究方法不足的基础上,本文从作者视角开展了跨学科性对被引的影响研究。考虑到已有研究多集中于自然科学,本文选择人文社会科学的论文构建数据集。为控制论文质量,本文仅采集了CSSCI数据库中各学科一流期刊的来源论文。论文分别利用作者专业度和投票向量的欧氏距离量化独著与合著论文的作者跨学科性,同时辅之以跨学科数以完善跨学科性的测量。实证结果表明,总体上,跨学科性有利于提高论文被引;对独著论文来说,采用两种测度方法的作者跨学科性对论文被引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就合著论文而言,采用欧氏距离的测度结果显示二者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跨学科数视角则发现二者间的关系呈倒U形。此外,研究还发现作者数、学科以及论文质量对二者间关系存在显著影响。
关键词:
专业度 欧氏距离 投票向量 跨学科数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谭春辉 王仪雯 汪红信 范亚男
[目的/意义]对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知识交流效率进行分析,便于期刊精准定位,对促进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基于23个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438种CSSCI来源期刊2011—2020年的载文及引文数据,运用全局SBM模型测算知识交流效率,利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揭示知识交流效率的差异及来源,运用核密度估算分析知识交流效率的动态演进,利用Markov转移概率矩阵描述知识交流效率的演进趋势。[结果/结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知识交流效率整体水平较低且差距较大,知识交流效率较高的期刊布局较为分散,存在典型的非均衡性;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科间差异是期刊知识交流效率差异的主要来源,超变密度是第二来源;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知识交流效率水平逐渐提高,但绝对差异在扩大,存在较为严重的极化现象,且存在“俱乐部趋同”和“马太效应”。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建议。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逯万辉
研究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间知识扩散网络和路径,可以为开展跨学科研究和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发展提供参考。采用群体中心度指标,基于文献的引证关系和共被引网络对不同学科的网络位置进行了测度,探析了以共被引网络群体中心度为测量指标的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知识交叉与知识扩散状况。结果表明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学科作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重点研究领域,在整个科学知识网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研究内容本身具有较强的学科交叉性,且对各学科都有较强的辐射作用。此外,马克思主义学科对经济学、心理学对教育学和体育学、哲学对政治学、环境科学对人文地理学等也有较强的知识扩散能力。
关键词:
群体中心度 学科交叉 知识扩散
[期刊] 情报资料工作
[作者]
柯青 朱婷婷
文章采集期刊引证报告(社会科学版)20072014年每年图书情报学科引用各社会学科期刊数据,并计算直接引用率、布里渊指数以及逐年弹性系数三个计量指标,多角度分析图书情报学科跨学科引用现象。通过跨学科期刊引用总体情况和时间演变态势,把握图书情报学科的主要知识来源和相关学科的重要引用期刊;不同学科呈现不同引文贡献规律,但在期刊多样性方面引用均衡;通过逐年弹性系数分析各社会学科在不同年度引文量变化与图书情报学科总引文量变化趋势的关系,揭示各社会学科对图书情报学科知识贡献推进效应态势。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武立红
人类曾过度关注和追求自身利润的最大化,忽视了自然规律,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出现了生态系统退化、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缺失等生态环境危机。进入21世纪,人类越来越意识到,要树立新的生存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生态”研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成为研究和热议的主题之一。通过广泛研究,论文分析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生态+社会思想”“生态+文学”“生态+语言学”和“生态+翻译”四个重要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范式,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生态+”研究的宏观图谱,彰显人文社会科学对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的高度关切,也为应对生态挑战提供多方位、多层次的思考维度。
关键词:
生态 社会思想 文学 语言学 翻译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武立红
人类曾过度关注和追求自身利润的最大化,忽视了自然规律,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出现了生态系统退化、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缺失等生态环境危机。进入21世纪,人类越来越意识到,要树立新的生存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生态”研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成为研究和热议的主题之一。通过广泛研究,论文分析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生态+社会思想”“生态+文学”“生态+语言学”和“生态+翻译”四个重要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范式,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生态+”研究的宏观图谱,彰显人文社会科学对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的高度关切,也为应对生态挑战提供多方位、多层次的思考维度。
关键词:
生态 社会思想 文学 语言学 翻译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卫军朝 任巧
[目的/意义]以我国社会科学领域5种高水平期刊为样本,探究社会科学领域的科学数据引用行为特征,为我国数据引用规范化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过程]以人工标引的方法,从期刊论文全文识别数据引用行为,通过引用总体情况、科学数据引用行为特征、引用的科学数据属性特征、科学数据属性特征与引用行为特征相关性等维度开展社会科学领域科学数据引用行为特征的分析。[结果/结论]分析我国社会科学领域科学数据引用行为特征,社会科学不同学科之间引用行为差异较大,科学数据引用规范有待加强,并为提升数据引用规范提出建议。
关键词:
社会科学 数据引用 引用特征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张敏 赵雅兰 张艳
[目的 /意义]探究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科研工作者科技引文的态度、意愿和行为的形成路径。[方法 /过程]在整合知觉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的基础上对引文态度、引文意愿和引文行为的形成路径提出研究假设和理论模型,选取8所高校的78个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科研团队为研究样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338份有效问卷数据,并利用Smart PLS2.0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 /结论 ]研究结果显示,文献质量和文献声誉正向影响引文态度;主观规范对引文意愿没有影响,引文态度和引文自我效能正向影响引文意愿;引文自我效能和引文意愿正
关键词:
引文行为 形成路径 人文社会科学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张勤
交叉科学是科学创新的重要贡献者,跨学科研究是科学创新的重要方式。论文借鉴交叉学科知识交流、"无形学院"理论,综合运用引文网络分析、社会网络分析、多元统计分析的思路与方法,以UCINET,Netdraw,SPSS为工具,选取CNKI中前60种刊发知识管理论文的高被引期刊,通过追踪这些期刊的引用关系来揭示交叉学科的跨学科及学科内知识交流特征。研究发现:国内知识管理领域学科间的知识交流较为顺畅,信息失真和曲解的现象不易发生。本领域存在图书情报档案学、组织管理、教育学、计算机科学四个子群,其中图书情报档案学子群扮演着知识接受者的角色,且对其他子群间的交流影响力较强;组织管理子群、计算机科学子群分别扮演着知识中介和知识源的角色,但对其他子群之间交流的影响力较弱;教育学较少与其它子群进行跨学科知识交流。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荣国阳 李长玲 范晴晴 栾锟
[目的/意义]随着跨学科研究不断深入,识别并分析跨学科知识生长点的生命周期,对于把握学科发展现状、未来趋势和跨学科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改变以往以文献作者标注关键词、题名摘要抽取关键词为研究对象的方式,通过对目标学科文献与跨学科参考文献进行全文分词,构建跨学科知识生长点识别模型,全面分析知识节点的影响力与共现强度,识别并分析跨学科知识生长点所处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并以图书情报学“引文分析”领域为例,全文提取2016—2020年研究文献及其跨学科参考文献关键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引文分析领域不同生命周期的跨学科知识生长点具有不同特点:形成期不稳定生长;成长期创新发展能力较强,且外来知识主要来源于计算机科学;成熟期合作紧密,其中“社会网络分析”是最稳定的外来知识。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于海波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独立价值在于对研究对象进行中立、客观的描述,发现相关关系,并提出趋势预测和管理建议。有助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价值实现的知识积累、分析结构、逻辑构建和技术方法等都是科研创新的重要内容。本文章以旅游研究为例,讨论目前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交叉研究在科研地位与社会影响力相对弱势状况下,科研创新突破的实现策略。建议新兴交叉学科研究重视时代性背景下基础概念的共识性构建,推进统计指标分类分级细化,拓展数据搜集与分析方法,鼓励新兴现象调查描述类科研成果,鼓励科研表达与知识传播方式等方面的科研公共关系突破,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