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36)
2023(9886)
2022(8336)
2021(7863)
2020(6277)
2019(14433)
2018(14352)
2017(26033)
2016(15342)
2015(17598)
2014(17811)
2013(17345)
2012(17088)
2011(15923)
2010(16711)
2009(15821)
2008(15845)
2007(14912)
2006(13986)
2005(13281)
作者
(45144)
(37562)
(37057)
(35516)
(23854)
(17921)
(17137)
(14421)
(14407)
(13804)
(12791)
(12543)
(12133)
(12118)
(11696)
(11598)
(11050)
(11025)
(10906)
(10841)
(10065)
(9305)
(9192)
(8762)
(8635)
(8491)
(8406)
(8399)
(7628)
(7518)
学科
(63971)
经济(63898)
管理(36344)
(35559)
中国(28396)
(25452)
企业(25452)
教育(20990)
(20617)
方法(19604)
地方(18742)
数学(16087)
数学方法(15824)
业经(15205)
(15060)
(14805)
(14098)
农业(13754)
(13744)
银行(13726)
(13383)
(13041)
理论(13013)
(12833)
贸易(12818)
(12798)
金融(12797)
(12386)
地方经济(10522)
发展(10183)
机构
大学(230111)
学院(226628)
(87204)
研究(86091)
经济(84908)
管理(72831)
中国(63618)
理学(59314)
理学院(58423)
管理学(57264)
管理学院(56793)
(52783)
科学(50320)
(45272)
(45181)
(41751)
师范(41465)
研究所(39982)
(38398)
中心(37428)
北京(35795)
教育(35698)
(34663)
财经(33973)
师范大学(33476)
(31550)
(30399)
(30232)
业大(28098)
技术(27319)
基金
项目(126216)
研究(102758)
科学(97984)
基金(84401)
(71856)
国家(70988)
社会(61479)
科学基金(57982)
社会科(57821)
社会科学(57807)
教育(53136)
(50971)
编号(45603)
(44318)
基金项目(42579)
成果(42385)
课题(35644)
资助(35097)
(33686)
自然(32406)
自然科(31537)
自然科学(31529)
自然科学基金(30915)
(30103)
重点(29810)
(28901)
发展(27721)
(27439)
(27223)
项目编号(27030)
期刊
(114940)
经济(114940)
研究(87632)
中国(60401)
教育(58468)
(34260)
(33655)
学报(33509)
科学(30230)
管理(29746)
大学(26773)
(26674)
金融(26674)
学学(23323)
农业(23223)
技术(23049)
业经(19521)
财经(18452)
经济研究(17664)
(16000)
问题(15648)
职业(14209)
图书(13648)
(13489)
(12604)
论坛(12604)
国际(11709)
(11499)
(11371)
理论(11264)
共检索到3889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汪燕  
人工智能浪潮已席卷教育,人工智能教育研究进入爆发式增长态势。技术研究取向上,从早期关注计算机辅助教学及专家系统的开发,转为对数据处理、学习分析、神经网络、机器学习、语音识别、情感计算等的探索。教育应用研究取向上,理论探讨为主,包括内涵概念辨析,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教师角色转变、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环境的重构等。虽然人工智能教育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但是还存在技术瓶颈、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教育体制与教育公平等问题,有待企业、政府、学校协作解决。继续教育在人工智能时代应抓住机遇,以培养智能时代核心能力为宗旨,建设前瞻性的专业与内容,着力从设施、管理、教学、评价全面走向智能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任毅  张振楠  
近几年,人工智能研究有了令人瞩目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开辟了新的途径与机遇,已然成为推动社会各领域前进的重要力量。在教育方面,基于人工智能的智慧教育可以帮助教师为每个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辅导,为每个学习者创造专属的个性化学习。本文根据继续教育的特点分析人工智能在该领域应用的潜力和存在的瓶颈,探索人工智能对促进继续教育智慧化发展的策略。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潘云鹤  
人工智能正在从1.0走向2.0,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具体原因:一是社会产生了新的需求,二是信息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三是人工智能的基础和目标发生了变化,当然总的原因是人类社会结构从物理空间—社会空间的二元结构转变为物理空间—社会空间—信息空间的三元结构。人工智能2.0包括五个方面的基础研究:大数据智能;群体智能;跨媒体智能;人机混合增强智能;自主智能系统。目前人工智能2.0技术已经初露锋芒,对教育将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大数据智能将使个性化教育获得极大支持;跨媒体学习将取得很大的进展;终身学习将得到智能化的支持;数字图书馆建设将转变为智能图书馆建设;队伍组织和人才培养将成为新一代人工智能战略实施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两个关键因素。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何晓斌  石一琦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和人工智能产业快速发展,对社会发展和日常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将人工智能列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大力培养人工智能人才。然而,现阶段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仍以技术型、研发型人才培养为主,文科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力度不足。随着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伦理问题和社会问题的凸显,加强文科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发展"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已成为必然的趋势。我国应把握文科人才在人工智能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加强人文社科和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的教学科研合作,加强校企合作,建设吸引文科人才的跨学科交流学习平台,建设多层次的文科人工智能人才教育培养体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艺能  
随着新时代经济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不断更新,其应用领域广泛,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近几年,人工智能在医疗产业中的应用热度高,给医疗系统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本文总结人工智能在医疗产业的发展现状,进一步分析人工智能在医疗产业发展中进行经济法规制的必要性,并探讨人工智能在医疗产业发展进行经济法规制的措施,为人工智能在医疗行业的发展提供全面的认识。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君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引发了教师继续教育翻天覆地的变革。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视角的教师继续教育新模式。文章分析了当前教师继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包括优化数据采集和处理流程、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教育个性化以及强化技术与实际教学应用的整合,构建教师继续教育的新模式,如构建基于AI的自适应学习平台、设计大数据驱动的教师培训课程以及促进多元化学习资源与技术的整合。期望通过这些策略和路径,能为教师继续教育带来更高效的个性化和创新性的学习体验。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李世瑾  顾小清  李睿  王欣苗  
科学评估人工智能教育实践水平,是推进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然而尚未有研究对此作出明确回应。为考察我国人工智能教育发展的综合水平和差异表现,本研究采用指数评估这一创新范式,明晰人工智能教育发展指数的内涵要点,设计测评框架,测度不同区域人工智能教育发展指数。研究发现:1)我国不同区域的人工智能教育发展指数水平从高到低为华东地区、华南地区、华中地区、华北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东北地区;2)从东部、中部到西部的省(市、自治区),人工智能教育发展指数呈下降趋势;3)不同省(市、自治区)的人工智能教育发展子指数存在差异,且背景、投入、过程和产出等子指数共同制约人工智能教育发展的指数水平。本研究从区域、省(市、自治区)和子指数联动等层面,提出我国人工智能教育发展的实践路向:缩小区域差异,积极推进优质均衡的智能教育扩张模式;加强省市合作,努力打造可持续发展的智能教育生态圈;协调子指数关系,切实优化动态发展的智能教育实践样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姜志坚  赵兴民  卢德生  
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国家战略与未来趋势。面对人工智能发展的浪潮与需求,职业教育应主动变革,从国家层面需做好顶层设计、规划统筹,推动职业教育宏观转型变革;省级层面应区域统筹,以区域联盟形式培养人工智能所需人才;各职业院校则应主动对接人工智能需求,改革师资、教学、培训等模式与内容。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弘扬  龙耘  
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可以为高等教育发展"赋能"。未来,"以学习者为中心"将成为人工智能助力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高校要以"开放协同"作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注重人工智能的法治建设与伦理规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薛维忠  张春明  佀妲  
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世界各国纷纷抓紧布局和谋划,期待掌握更多的话语权,我国也将人工智能提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的高度。文章在充分分析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的基础上,提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五大路径":转变培养理念,拥抱人工智能;提升培养格局,对接人工智能;调整专业布局,适应人工智能;深化产教融合,融入人工智能;创新课程教学,发展人工智能。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赵鹏  
快速发展的法律人工智能技术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法律行业运行的基本模式,从而改变对法学和相关学科人才的需求结构,并要求法学人才知识背景的变化。法学教育需要打破高校和法律实践部门之间的体制壁垒,也需要在其师资结构和课程设计中保持向其他学科知识的开放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立前  王付顺  刘金文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加速,老年继续教育对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一方面,老年群体健康水平的提升增加了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信息化和全球化发展促进了他们对继续教育需求的增长。分析老龄化进程中继续教育发展存在的现实困境和制约因素,探讨继续教育在资源、制度、管理及教学方面的创新与发展,是通过逻辑共享推动我国老年继续教育生命力增长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邱新平  胡孜  
文章采用聚类分析法将我国31个省份划分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两大类,在地区划分的基础上,利用Stata软件实证分析了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并运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了人工智能发展对就业总量及各分行业就业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发达地区的人工智能发展对就业总量的促进效应显著高于其在欠发达地区的促进效应;发达地区人工智能发展对其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的抑制效应与对交通运输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就业的促进效应均大于欠发达地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郑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人工智能产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智能汽车、智能机器人、智能无人机等产业相继出现。文章基于中国2009—2019年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经济数据,利用锡尔系数、基尼系数、对数离差值和泰尔指数分析了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存在的区域差异性。研究发现:一是从整体上来看,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中国东部地区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水平要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在区域内部差异和区域外部差异系数中,区域间差异要明显高于区域内差异;二是无论是区域内部差异和还是区域外部差异都在逐渐缩小,但是绝对差异依然较大。这可能是因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布局,加速了部分城市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企业规模、产业结构、人力资本、政府资金投入会对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在人工智能产业的推进过程中可以此为突破口。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冯悦  李光  
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发展离不开人工智能发展政策的引导与支撑。以时间为序对法国近年来人工智能发展政策的演变进行阶段性梳理,从指导思想、推动主体、内容特色3个角度出发探讨政策文本背后的考虑和关怀,分析其设计布局的亮点和意义。结合法国经验和我国国情,为我国人工智能政策的发展提出以下几条建议:鼓励政策制定多元化参与,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营造"近悦远来"人才环境,加强道德主体建设,完善数据生态体系,提前应对就业问题以及平衡从业人员性别比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