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83)
- 2023(11501)
- 2022(10227)
- 2021(9568)
- 2020(8174)
- 2019(19060)
- 2018(19133)
- 2017(37984)
- 2016(20563)
- 2015(23205)
- 2014(23300)
- 2013(23426)
- 2012(21444)
- 2011(19301)
- 2010(19318)
- 2009(17902)
- 2008(17652)
- 2007(15559)
- 2006(13865)
- 2005(12304)
- 学科
- 济(86895)
- 经济(86801)
- 业(63882)
- 管理(63664)
- 企(54286)
- 企业(54286)
- 方法(41350)
- 数学(35910)
- 数学方法(35598)
- 财(24493)
- 农(22760)
- 中国(22633)
- 业经(20547)
- 制(17984)
- 务(17008)
- 财务(16949)
- 财务管理(16922)
- 地方(16881)
- 学(16502)
- 企业财务(16143)
- 贸(15092)
- 贸易(15083)
- 农业(14774)
- 易(14654)
- 技术(14270)
- 银(13842)
- 银行(13804)
- 和(13773)
- 理论(13211)
- 行(13097)
- 机构
- 大学(300988)
- 学院(299326)
- 管理(124296)
- 济(122437)
- 经济(119867)
- 理学(107846)
- 理学院(106778)
- 管理学(105306)
- 管理学院(104770)
- 研究(95143)
- 中国(71872)
- 京(64122)
- 财(57654)
- 科学(57309)
- 所(47005)
- 财经(46752)
- 农(43556)
- 业大(43055)
- 研究所(42515)
- 中心(42494)
- 经(42359)
- 江(41886)
- 北京(41034)
- 范(37385)
- 师范(37083)
- 经济学(36211)
- 财经大学(34891)
- 州(34729)
- 院(34592)
- 农业(34047)
- 基金
- 项目(200407)
- 科学(157573)
- 研究(148707)
- 基金(145392)
- 家(125148)
- 国家(124131)
- 科学基金(107177)
- 社会(93263)
- 社会科(88528)
- 社会科学(88506)
- 基金项目(78499)
- 省(77763)
- 自然(69432)
- 自然科(67728)
- 自然科学(67713)
- 教育(67017)
- 自然科学基金(66513)
- 划(65050)
- 编号(61373)
- 资助(59999)
- 成果(49424)
- 部(44644)
- 重点(44000)
- 发(42733)
- 创(41871)
- 课题(41033)
- 创新(38964)
- 教育部(38470)
- 项目编号(38349)
- 人文(38221)
- 期刊
- 济(133861)
- 经济(133861)
- 研究(90093)
- 中国(49493)
- 管理(46415)
- 学报(43210)
- 财(43182)
- 科学(41029)
- 农(38961)
- 大学(33093)
- 学学(31214)
- 教育(28702)
- 农业(27198)
- 融(26550)
- 金融(26550)
- 技术(25141)
- 业经(23477)
- 财经(22702)
- 经济研究(21180)
- 经(19238)
- 问题(18331)
- 理论(16263)
- 技术经济(15350)
- 图书(15022)
- 实践(14887)
- 践(14887)
- 商业(14583)
- 科技(14496)
- 现代(14489)
- 业(13443)
共检索到4309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云飞 高婉莹 张译方 华连连
基于我国2014—2018年30家人工智能产业上市公司经营效率面板数据,从静态视角出发,采用DEA模型对人工智能产业上市公司经营效率进行测算;结合Malmquist指数法,聚焦动态视角,对人工智能上市公司经营效率动态趋势变化进行测度分析;通过构建Tobit回归模型,深度分析人工智能产业上市公司经营效率影响要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人工智能产业上市公司整体经营效率不高且处于下降趋势,主要原因在于规模效率较低;总资产周转率、上市年限与经营效率具有显著相关性,二者是影响人工智能产业上市公司经营效率的重要因素。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促进其经营效率提升的相关建议。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刘超 傅若瑜 李佳慧 周文文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对实现我国总体产业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该领域投资态势向好,但融资渠道较为混乱。本文结合我国37家人工智能产业上市公司2013~2016年的融资数据,首先采用了DEA方法对我国人工智能产业上市公司融资效率进行测度,同时采用Malmquist指数法从动态角度来反映人工智能产业上市公司融资变化,然后通过Tobit方法构建融资效率影响因素模型。从实证结果可以看出,人工智能产业融资效率不高,大多数企业并未达到DEA有效,综合技术效率的不高主要是由于规模效率较低引起的;资本结构、企业的营业能力和成长性与融资效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是影响融资效率的重要因素。最后从提高融资资金利用率、优化融资结构两个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耿子恒 汪文祥
未来人工智能技术对经济发展会产生变革性作用,AI产业是AI技术的载体,因此,AI产业高质量发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中国AI板块85家上市公司2010—2019年数据,从时序、行业、区域等维度测算了中国AI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影响AI产业发展的因素。研究发现:中国AI产业TFP呈上升趋势,并且已初步形成区域性良好产业生态,但是全国AI产业发展水平存在异质性;中国AI产业TFP及分解项与其影响因素之间关系复杂,各因素对技术效率等影响具有差异性,并且对不同人工智能产业生态的影响也存在异质性。因此,本文提出:应进一步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强化对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平衡速度与质量之间关系,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全要素生产率 产业 企业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永发 陈舒阳 罗媞
产业政策是政府引导产业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失衡的重要工具,影响着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水平。基于中国大陆A股82家光伏上市公司、52家人工智能上市公司数据,采用清晰集QCA方法,从选择水平、激励水平和介入水平3个维度探索产业政策与其它因素共同引致高/低层次商业模式创新的组合方式。结果表明,产业政策不同属性水平的作用路径不同;高层次和低层次商业模式创新路径并非简单的对称关系,也不是单一条件就能起决定性作用的,还需要依赖不同条件之间的组合;产业政策不同属性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效应存在差异。最后,通过设定商业模式创新评价标准,为优化商业模式创新路径提供可行思路。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郑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人工智能产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智能汽车、智能机器人、智能无人机等产业相继出现。文章基于中国2009—2019年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经济数据,利用锡尔系数、基尼系数、对数离差值和泰尔指数分析了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存在的区域差异性。研究发现:一是从整体上来看,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中国东部地区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水平要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在区域内部差异和区域外部差异系数中,区域间差异要明显高于区域内差异;二是无论是区域内部差异和还是区域外部差异都在逐渐缩小,但是绝对差异依然较大。这可能是因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布局,加速了部分城市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企业规模、产业结构、人力资本、政府资金投入会对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在人工智能产业的推进过程中可以此为突破口。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郑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人工智能产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智能汽车、智能机器人、智能无人机等产业相继出现。文章基于中国2009—2019年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经济数据,利用锡尔系数、基尼系数、对数离差值和泰尔指数分析了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存在的区域差异性。研究发现:一是从整体上来看,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中国东部地区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水平要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在区域内部差异和区域外部差异系数中,区域间差异要明显高于区域内差异;二是无论是区域内部差异和还是区域外部差异都在逐渐缩小,但是绝对差异依然较大。这可能是因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布局,加速了部分城市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企业规模、产业结构、人力资本、政府资金投入会对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在人工智能产业的推进过程中可以此为突破口。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耀辉
随着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有机会实现对美国的非对称赶超。找到适宜的赶超路径是成功实现非对称赶超的关键,而赶超路径的选择取决于技术创新能力。文章通过对赶超基本路径与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创新能力匹配度的测定,发现技术创新型和市场创新型赶超路径均不适用于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考虑到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创新能力与美国尚有一定差距,可依据跨界创新型赶超路径的形成机理,构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跨界创新型赶超路径,以提高赶超路径与技术创新能力的匹配程度,推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实现对美国的非对称赶超。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跨界创新 非对称赶超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汪成为
需求牵引技术推动开展我国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汪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863;计划智能计算机系统专家组组长)1986年,我国的863高技术计划正式启动了,并把“智能计算机系统”列为信息领域的主题之一。1987年初,成立了863计划信息领域专家委员会,不久...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周晓唯 白芸
文章运用三阶段DEA模型与绩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我国环境服务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及存在问题。通过对比分析表明:我国目前上市的环境服务公司整体处于规模报酬递增的发展阶段,说明该行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各样本企业经营效率值确实受到地区GDP、经济环境、政府政策以及市场化程度等环境变量和随机因素的影响;在剔除二者因素的同质经营环境下企业的综合效率较低主要是由于平均技术效率都不高,说明目前在技术上的提高成为其发展的瓶颈;另外在一些传统业务领域已出现规模报酬递减状况,说明公司向新型领域转型应成为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
环境服务业 三阶段DEA模型 经营效率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何晓斌 石一琦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和人工智能产业快速发展,对社会发展和日常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将人工智能列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大力培养人工智能人才。然而,现阶段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仍以技术型、研发型人才培养为主,文科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力度不足。随着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伦理问题和社会问题的凸显,加强文科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发展"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已成为必然的趋势。我国应把握文科人才在人工智能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加强人文社科和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的教学科研合作,加强校企合作,建设吸引文科人才的跨学科交流学习平台,建设多层次的文科人工智能人才教育培养体系。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龙鹏 钟易霖
利用2007~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借助上市公司年报构建度量企业人工智能应用的指标,并基于价值链视角实证研究人工智能应用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与机制。研究表明:人工智能在企业中的整体应用显著提升了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环节的智能化发展也带来了显著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应;技术创新是人工智能应用促进全要生产率提升的重要机制;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的智能化相比,市场营销的智能化发展更能通过技术创新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因此,需从创新、资金、人才、治理等方面完善推动全价值链智能化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价值链 技术创新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芳 何逍遥
农业保险是农业生产经营的“稳定器”和“安全阀”,而人工智能作为保险科技的核心技术正改变着农业保险公司的经营模式。首先分析农业保险公司数字化经营的内外部动因,阐明农业保险公司向人工智能战略转型的依据;其次通过划分农业保险公司前端、中端、后端经营环节,分析人工智能赋能农业保险公司整个经营环节的路径;再次从经营战略转型、数据处理和技术落地三方面探讨人工智能赋能农业保险经营体系面临的挑战;最后提出优化人工智能战略的合理布局、提升数据治理能力、注重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及技术创新等人工智能持续赋能农业保险经营的应对策略。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黄如花 石乐怡 吴应强 陈添
[目的/意义]构建更具普适性、新颖性的人工智能素养教育内容框架。[研究设计/方法]参考全球具有影响力的人工智能素养框架、国际组织报告、国际标准、多个先行国家(地区)的政策、我国的国家战略需求、雇主对人工智能人才的需求、学术论文、全球知名企业动态和已开设的人工智能素养教育课程的内容,分析人工智能素养教育内容框架的构成及其依据。[结论/发现]我国人工智能素养教育内容框架由人工智能认知、人工智能技能、人工智能应用、人工智能伦理四大部分组成。[创新/价值]有别于国内同类成果主要依据学术论文析出的人工智能素养能力框架,整合多种来源的学术数据,构建出兼具可操作性与实践指导价值的人工智能素养教育内容框架。
关键词:
人工智能素养 人工智能素养教育 教育内容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淑娥,张俊瑞,张晓明
本文通过对公司治理结构、资本结构、股权结构以及内部控制制度的分析,认为资本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它决定着投资人和债权人对公司治理的约束程度;而股权的分散与集中则直接决定公司的治理效率。在股权结构为相对集中型时,公司的制衡和监控机制发挥得最好,因而公司治理的效率较高。同时,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也不能忽视。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杜传忠 刘志鹏
本文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中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从事学术型创业的现象,通过与传统的商业型创业企业进行对比分析,刻画学术型创业企业的创新机制,揭示政府创新激励政策对学术型创业的作用机制及效果,进而通过建立动态优化模型,利用人工智能产业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数值模拟,对相关研究假设进行验证。主要结论有:学术型创业企业的创新活动具有"厚积薄发"的特点,更容易产生颠覆性重大创新;学术型创业企业在发展初期以消化原有科研成果为主,R&D投入比较平稳,但在建立起相对稳定的成果转化机制后,R&D投入和技术积累水平会出现迅速提升;财政补贴对于学术型创业企业的R&D活动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其政策激励效应强于税收优惠。为此,政府有关部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应共同搭建平台,鼓励并促进学术型创业,对学术型创业企业建立有针对性的创新激励制度,进一步完善企业的治理结构和创新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