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95)
2023(2658)
2022(2374)
2021(2400)
2020(2164)
2019(5163)
2018(5282)
2017(11401)
2016(5826)
2015(6996)
2014(7016)
2013(7213)
2012(6921)
2011(6292)
2010(6487)
2009(6398)
2008(6405)
2007(5856)
2006(5446)
2005(5118)
作者
(17592)
(14424)
(14017)
(13521)
(8898)
(6639)
(6536)
(5432)
(5232)
(5065)
(4735)
(4603)
(4476)
(4453)
(4450)
(4235)
(4202)
(4153)
(4144)
(4129)
(3651)
(3418)
(3392)
(3264)
(3248)
(3198)
(3160)
(3123)
(2817)
(2817)
学科
(23230)
经济(23206)
管理(17366)
(16431)
(12854)
企业(12854)
方法(11399)
数学(10222)
数学方法(10137)
中国(9891)
(9642)
(8573)
银行(8571)
(8284)
(7269)
(6852)
贸易(6846)
(6765)
(6629)
金融(6628)
(6355)
(5764)
体制(5128)
业经(5098)
(4685)
制度(4683)
(4015)
(3866)
(3843)
财务(3833)
机构
大学(92744)
学院(90553)
(39495)
经济(38585)
管理(35759)
理学(29691)
理学院(29402)
管理学(29059)
管理学院(28877)
研究(28448)
中国(25626)
(23274)
(19934)
财经(17551)
(15842)
科学(14924)
(14139)
中心(13561)
北京(13448)
(13237)
财经大学(13150)
经济学(12433)
研究所(12289)
经济学院(11357)
(11292)
师范(11230)
(11152)
(9926)
(9872)
商学(9774)
基金
项目(50239)
科学(39645)
研究(38906)
基金(37041)
(31139)
国家(30918)
科学基金(26311)
社会(24956)
社会科(23624)
社会科学(23620)
基金项目(19407)
教育(18048)
(17954)
编号(16743)
自然(15867)
资助(15690)
(15670)
自然科(15493)
自然科学(15488)
自然科学基金(15226)
成果(14865)
(12304)
课题(10964)
重点(10833)
教育部(10817)
项目编号(10769)
人文(10410)
(10378)
国家社会(10189)
(10181)
期刊
(45235)
经济(45235)
研究(31009)
中国(17583)
(16859)
(14055)
金融(14055)
管理(13938)
学报(10305)
科学(9928)
教育(8761)
财经(8720)
(8607)
大学(8187)
经济研究(8045)
业经(7835)
学学(7502)
(7426)
技术(7100)
理论(6774)
问题(6697)
(6430)
实践(6181)
(6181)
农业(5863)
图书(5584)
商业(5553)
国际(5284)
统计(4628)
技术经济(4603)
共检索到1448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郭艳娇  
人大预算监督的基本内涵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以国家权力机关的身份对本级政府的财政预算的批准、审查及实施全过程监督的制度性、法律性行为。"这一制度性、法律性行为是预算国家、预算民主、私人财产权的公法保护和法治的重要载体,也是国家治理理念的重要体现。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本刊编辑部  
2015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指出"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经历新旧动能转换的阵痛,但中国经济稳定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这是"新动能"概念的首次提出。2017年1月,我国第一份推动动能转换文件《关于创新管理优化服务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意见》印发。从概念提出,到制定文件,再到推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国制造2025、培育发展战略新兴产业、互联网+行动、大数据行动纲要等具体举措,发展新动能的思路及路径逐渐明晰。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秀芝  
我国预算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预算监督不力,人大对政府预算监督乏力。而在我国现行的政府预算监督体系中,人大对政府预算的监督占有重要地位,强化人大预算监督,需要加强人大预算监督的组织建设,完善预算监督机制,加强预算相关法规建设,增强预算监督权威。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淑杰  
根据使用监督工具的约束性强弱和数量多少,各国预算监督的能力相差甚远,世界银行对此进行了排名。为探究影响预算监督能力的主要因素,本文将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宏观方面分析各国使用预算监督工具的情况。鉴于当前我国预算监督能力比较弱,可以考虑从改善我国的宏观环境着手。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张岌  赵早早  
人大预算监督是社保基金预算中的重要一环。本研究通过考察和辨明立法机关在社保基金预算审查中的权力与作用,阐释并分析了我国人大在社保基金预算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如预算信息不完整和不透明阻碍人大监督质量的提升,人大系统缺乏专业人员导致社保基金预算监督不力等。针对这些问题,未来我国应该从两个层面进行制度完善:一是持续完善并加强人大社保基金预算监督制度,细化预算审查批准和执行预算监督两个重要环节,积极开展预算前期的专题调研和专项审议,同时加强专业人员队伍建设以针对性地进行预算监督;二是督促政府加快完善社保基金预算制度,不断完善社保基金基础信息的搜集、整理与分析,加大信息公开和网络建设。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亦军  
完善地方人大预算监督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和完善过程中依法治国、推行民主政治、规范政府行为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我国地方人大的预算监督无论在技术层面仍是制度层面仍存在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鉴于我国特殊的政治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本文建议应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地方人大监督体制,特别是在短期内应以完善绩效预算监督作为一个突破口。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樊丽明  史晓琴  石绍宾  
加强地方人大预算监督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是实现政府预算民主法治、提高国家财力绩效的关键环节。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人大预算监督重视程度逐步提高,改革内容不断深化,监督的权威性和约束力日益加大。本文从我国人大预算监督发展的历史逻辑出发,借鉴投入产出理论的思想,从预算监督能力(投入)、预算监督行为(过程)和预算监督效能(产出)3个方面构建"能力—行为—效能"分析框架,由此实现了在同一逻辑框架内分析人大预算监督的全周期发展状况。基于理论分析,围绕预算监督能力、预算监督行为和预算监督效能构建了我国地方人大预算监督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时代性和可行性。选取2020年S省6个市级人大预算监督为研究样本,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统计分析,为全面系统评价和掌握地方人大预算监督提供了系统性的证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淑杰  乔琳  常怡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地方人大的预算监督水平已经有所提高。但距离公众的民主要求和国际标准,我国地方人大整体预算监督仍不够理想。本文总结了目前地方人大预算监督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目前地方人大预算监督问题表现为预算监督组织乏力、预算监督信息不足、预算监督程序不完善、预算公开性不够以及决算监督不力等方面。本文提出了夯实人大组织建设、规范和充实预算信息、健全预算监督程序、提高预算公开程度和加强决算监督等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邓力平   邓秋云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决定了人大监督的内在要求和本质含义。新时代十年来,人大监督从其本质出发,按照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要求,将人大监督从预算审查监督、国资管理监督进一步拓展到经济监督,取得了三个里程碑式的成就。特别是,2021年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经济工作监督的决定》从广义与狭义两个层面赋予了人大经济监督更为深刻的内涵。为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监督工作,结合十年来人大制度的发展,从监督主体和监督客体两个视角,归纳总结了包含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在内的人大经济监督的实践探索。今后,人大应当按照人大监督和人大经济监督的框架与要求,着力结合两个制度基础,密切把握国内外形势变化,以人大经济监督的现代化助力中国式现代化,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人大贡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吴园林  
省级人大预算监督制度,是我国预算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人大预算监督体系的主体,省级人大预算监督的规范化、法治化和民主化是现代财政制度的应有之义。我国省级人大预算监督经过四十年的建设和发展,经历了从准备期、初创期到完善期等多个阶段,不断推进了地方预算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当前省级人大预算监督在监督程序设计、代表审议权落实以及预算监督执行力度上存在诸多不足,但通过明确预算修正权、细化代表审议权和强制预算信息公开等制度改革措施,为最终逐步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而努力。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张谦煜  
新《预算法》作为财经领域的根本大法,其颁布实施是财政制度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和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具有重大的基础性作用。从各级人大的角度,要全面学习新《预算法》的背景任务、重大意义和创新之处,并在实际工作中认真加以贯彻落实,提升预算监督水平。要重点加强全口径预算监督、加大预算公开透明监督、突出绩效预算管理监督、强化预算执行和决算监督、把关地方债务预算监督和做实违法问责监督。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海涛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而预算是财政的核心,集中反映着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同时,预算关乎人民切身利益和公共需求,体现了政府的公共责任,是人民了解政府活动、参与公共事务以及与政府开展对话沟通的重要载体。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大预算监督既是建设现代预算制度的关键,亦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一环。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朱大旗  
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人民的代表对预算实施全方位的审查、监督,其实质要义是指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应当纳入预算,实施规范化、法治化的动态管理、监督和控制。其更深层的要义在于借由动态的预算过程将政府的一切财政收支活动纳入规范化、法治化的轨道,纳入人民大众及其代表(人大)的监控视野,实现现代民主法治国家的最高主权者、预算资金的来源者暨预算支出的受益者——人民大众对政府财政收支活动的直接或者间接的参与、控制和监督,实现现代国家的公共财政暨公共政策治理,进而实现对政府施政范围、施政方向和具体施政行为的规范和控制,保证政府施政行为不越位、不缺位,保障人民大众整体利益最优化实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早早  
如果从监督范围、监督参与者、监督程序、管理权与监督权间的关系四个方面比较分析温岭市和焦作市的改革历程,不难发现,温岭市和焦作市人大全口径预算监督工作不断发生着变化,制度也在不断完善中。1.监督范围已经发生变化,并且会有更进一步的拓展。1999年开始的以部门预算改革等为主要内容的预算改革,使得政府预算重点逐渐从收入转向支出,因此与部门预算相关的问题成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邓茜  
改革开放以来,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工作的重心在于控制赤字规模与稳定预算收支平衡状态这两方面,即关注"钱是否够花"的问题。2018年3月,党中央提出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的要求,即更多关注"钱如何有效花"的问题。各地方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改革工作在审查内容、审查程序、制度办法和组织保障等方面开始部署并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进一步推进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的优化路径研究是突出党委核心、明确分工与合作、并以大数据技术推进预算公开透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