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37)
2023(6587)
2022(5924)
2021(5481)
2020(5025)
2019(12073)
2018(12119)
2017(24696)
2016(13528)
2015(15738)
2014(16045)
2013(16298)
2012(15696)
2011(14252)
2010(14489)
2009(13848)
2008(13991)
2007(12856)
2006(11248)
2005(10321)
作者
(40463)
(33930)
(33679)
(32481)
(21513)
(16255)
(15662)
(13267)
(12472)
(12120)
(11350)
(11133)
(10743)
(10654)
(10616)
(10529)
(10447)
(10006)
(9808)
(9782)
(8456)
(8415)
(8293)
(7779)
(7639)
(7595)
(7588)
(7492)
(6907)
(6808)
学科
(61499)
经济(61443)
管理(35449)
(34956)
方法(31604)
数学(28968)
数学方法(28750)
(25912)
企业(25912)
中国(17967)
(17955)
(17715)
贸易(17711)
(17378)
(17358)
(12906)
(12760)
(11352)
农业(10835)
(10824)
银行(10800)
地方(10605)
业经(10563)
(10366)
(9581)
金融(9579)
(8939)
出口(8934)
出口贸易(8934)
(8726)
机构
大学(208099)
学院(205429)
(92401)
经济(90587)
管理(77375)
研究(69137)
理学(66060)
理学院(65337)
管理学(64332)
管理学院(63941)
中国(53995)
(44488)
(44027)
科学(40530)
(35773)
财经(35234)
(34679)
研究所(32126)
中心(31904)
(31836)
(30646)
经济学(30331)
业大(29493)
北京(28253)
经济学院(27895)
农业(27598)
财经大学(25993)
(25956)
师范(25730)
(24275)
基金
项目(127151)
科学(98943)
研究(93481)
基金(92352)
(79737)
国家(79117)
科学基金(66232)
社会(59588)
社会科(56530)
社会科学(56510)
基金项目(48591)
(48571)
教育(43232)
(41262)
自然(41244)
自然科(40212)
自然科学(40198)
自然科学基金(39492)
资助(39308)
编号(38618)
成果(32257)
(29875)
重点(28708)
(27794)
课题(26041)
(25629)
教育部(25573)
科研(24772)
国家社会(24768)
人文(24624)
期刊
(98953)
经济(98953)
研究(63395)
中国(35686)
(33688)
(30904)
学报(30810)
科学(27627)
管理(25807)
大学(23092)
学学(21650)
(20907)
金融(20907)
农业(20563)
教育(17944)
财经(17764)
经济研究(17095)
技术(16940)
业经(15955)
(15252)
问题(14932)
(14757)
统计(12230)
理论(11873)
国际(11824)
技术经济(11446)
(10822)
商业(10783)
实践(10661)
(10661)
共检索到3073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力  
利用theil指数详细分解我国1978~2008年的人均GDP,发现人均GDP不平等指数在波动中上升。人均GDP不平等指数主要来源于劳动生产率不平等指数,其次来源于非劳动生产率不平等指数。劳动生产率不平等指数中的产业间不平等指数在波动中上升,已经成为不平等的主要因素,而产业内的不平等指数在缓慢缩小。我国的就业率不平等指数是非劳动生产率不平等指数中的主要因素,各地劳动生产率与国家平均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各地的私人投资与国家平均私人投资的差距、各地的全要素生产率与全国平均全要素生产率的差距三者之间有正相关关系。公共基础投资是一个抑制收入差距扩大的变量。加快中西部第二、三产业潜在的先进技术向现实生产力...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苑林娅  
以泰尔指数为研究工具,以城乡间、区域间、行业间、所有制间收入差距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国统计年鉴》的权威数据,得出中国目前的收入不平等状况是:收入不平等程度城乡间的要大于区域间的;东部地区的高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西部的高于中部和东北地区的,中部和东北地区的相差无几;行业内的稍大于行业间的,而行业间的又大于不同登记注册类型间的收入差距;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员工收入的差距不大,私营企业雇主和雇员之间有着巨大的收入差距。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春峰  董英伟  邱爽  谭诗卉  李玲  
目的:构建人均健康GDP指标,并依此探究我国省际不平等状况。方法:基于"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对人均预期寿命的改善进行估值,并将其与地区人均GDP加总,构建"人均健康GDP"指标。结果:2000—2015年,人均健康GDP衡量的省际不平等程度持续下降;经济落后地区比富裕地区在预期寿命的改善上获益更高;人均健康GDP的增速始终快于人均GDP的增速。结论:我国人均健康GDP的不平等程度小于用经济指标衡量的不平等程度,且一直呈现减轻的趋势。人均健康GDP能更全面客观地反映我国经济福利现状与不平等的演变趋势。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弟海  黄亮  李宏毅  
本文首先在一个同时包含教育人力资本和健康人力资本的扩展Ramsay模型中,研究了健康和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从理论上推导出物质资本投资、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和教育人力资本投资对一国产出的短期影响公式;然后基于这一理论分析结果,运用两个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健康投资和教育投资对一国人均产出的影响效应。本文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用全球138个国家(地区)的面板数据还是用东亚10国和地区的面板数据(1),健康支出GDP占比、公共教育支出GDP占比和生师比都对人均GDP有显著影响,其中前两个变量对人均GDP的影响显著为正,生师比对人均GDP的影响显著为负。因此,各国健康投资的差异能显著影响各国产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薇  
基于CHNS数据,本文以我国居民个人收入为研究对象,采用国际上广泛应用的集中度指标测度法,应用收入成分或来源分解法分解我国居民的基尼系数、泰尔指数与阿特金森等指数,并分析各收入来源对其贡献及所起的作用。研究表明:我国居民工资收入对总收入不平等变动方向为正,扩大了总收入的不平等;近年来退休金收入在总收入中份额的持续提高对于减小居民收入不平等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有利于减小居民收入差距。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灿明  孙群力  
本文以2010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基尼系数、广义熵(GE)指数等指标分析了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研究发现,在2010年,无论是全国还是城市或农村,收入最高的10%人口的收入与收入最低的10%人口的收入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全国的基尼系数为0.54,城镇为0.431,农村为0.374。GE指数的分解结果表明,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可解释全国收入差距50%左右。不同收入来源对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影响的分析结果表明,工资收入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贡献最大,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对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贡献最大。此外,转移性收入没有起到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石大千  张哲诚  
以往文献关于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差距关系的结论并不一致,原因在于可能忽略了教育不平等中的结构性因素。本文将教育不平等分解为教育机会不平等和教育努力不平等,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差距的关系应该取决于上述结构因素中效应较大的部分。基于这一假设,本文从微观层面基于环境-努力二分法解构教育不平等,从而测度了教育机会不平等和教育努力不平等,并研究了教育机会不平等与教育努力不平等对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教育机会不平等显著扩大了收入差距,教育努力不平等显著缩小了收入差距;由于教育机会不平等和教育努力不平等的反向作用,总体教育不平等对收入差距的影响不再显著。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唐莉  姚树洁  王建军  
当GINI系数按组(如职业,性别,区域)分解时,它可以分为组内、组间和层迭项(overlapped)三个组成部分,从文献检索来看,GINI系数的分解方法已有许多,但大多数分解方法不仅不易于理解而且计算非常繁重。本文应用Yao和Liu(1996)提出的四步分解法克服了其他方法存在的缺点,并以中国2003年的城镇居民收入调查数据为例,说明这个新方法可以容易地应用于研究中国各地区城市居民间收入的不平等状况。本文在许多以前的研究未能认识到的层迭带部分有实质性的突破。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俊  黄潇  李晓羽  
本文基于内生增长理论,构建联立方程组模型,采用教育基尼系数衡量教育不平等,研究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分配的作用机理及方向。研究发现:(1)收入分配差距导致教育不平等,教育不平等的改进却没能促进收入分配差距的改善,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分配差距并非简单线性关系,但教育扩展有利于教育和收入不平等的改善;(2)教育通过人力资本传导机制与收入分配之间发生联系,但其不会自发形成"教育平等←→收入平等"的良性循环;(3)长期内教育不平等的降低并没有改善收入不平等,但收入不平等在当期就能加剧教育不平等程度;(4)目前教育投入的水平、城市化进程并没能有效的改进教育不平等。另外,模型的稳健性得到部分证实。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贺青  张虎  
文章利用2001~20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变截距固定效应模型对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分配差距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差距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变化关系,教育基尼系数每增加1个百分点,收入分配差距将会上升0.214575个百分点;平均受教育年限每增加一年,收入基尼系数上升0.012488。教育不平等是目前影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乔俊峰  
采用GE指数分解法,对1994-2006年的我国财政支出差异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我国财政支出的总体差异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区域间和区域内差异贡献率呈现相反的变动趋势,东部地区内的差异是导致地区内差异的重要因素。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军  耿建  
我国经济在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的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含碳资源,使得空气中CO2含量明显升高,随着"温室效应"、"低碳经济"等相关概念的普及,人们日益关注经济发展与环保之间的关系。本文以1990-2009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协整、ECM模型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我国人均GDP与人均CO2排放量进行实证分析,并结合环境库兹列茨曲线,得出主要结论,以期对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视角。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融   徐国祥  
文章首先从多维视角出发,以人类发展指数的三个维度基础,加入住房维度,以此构建福利不平等测度指标体系;其次,设计权重方案,通过主客观相结合的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最后,结合单维加权法和维度不平等间替代度提出多维聚合指数,对2010—2020年我国居民的福利不平等程度进行测度分析,并通过维度分解讨论不同维度的不平等情况及其对福利不平等的影响,通过地区分解讨论了东、中、西部地区的福利不平等情况和内部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我国的福利不平等指数呈现波动下降趋势,农村的福利不平等指数高于城镇,教育不平等指数下降对福利不平等改善的总贡献最大;(2)东、中、西部地区教育不平等问题的改善最明显,但西部地区的教育不平等指数相对于东中部地区而言仍然较高,东部地区较大的住房价值差距导致其住房不平等指数在三大地区中最高,各地区的健康支出不平等问题均最为严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春燕  蒋乃华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发现,食品价格上涨将使城镇居民的支出增加,且收入越高增量越大;收入越高可支配收入的食品边际消费倾向越低,但由可支配收入增加而带来的食品支出增量越大。价格上涨、可支配收入差距扩大将使食品支出的基尼系数变大,这意味着食品支出不平等程度加重。为将食品支出不平等控制在社会公平要求的范围内,价格补贴可作为临时应急措施,而针对低收入人群的收入补贴制度及收入增长计划、倾向于低收入人群的社会福利分配体制是更长效的政策选择。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戴静  张建华  
用泰尔指数和基尼系数对1997年至2009年各省市人均财政卫生支出的不平等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区域间(东部-中部-西部)和省份之间人均卫生支出的不平等逐渐下降。文章采用差分GMM对各省市财政卫生支出动态面板模型进行了估计,并采用基于回归的分解方法测算了相关影响因素对不平等的贡献程度。分解结果表明,地方财政卫生支出不平等状况降低的原因在于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初具成效、各地经济的增长、医疗设施状况的改善以及人口结构老龄化带来的卫生支出增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