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65)
- 2023(11928)
- 2022(10745)
- 2021(10455)
- 2020(8755)
- 2019(21139)
- 2018(21192)
- 2017(41006)
- 2016(22238)
- 2015(25728)
- 2014(26109)
- 2013(25896)
- 2012(23736)
- 2011(21560)
- 2010(21793)
- 2009(20152)
- 2008(19792)
- 2007(17021)
- 2006(14972)
- 2005(13383)
- 学科
- 济(91744)
- 经济(91650)
- 管理(62247)
- 业(59909)
- 企(48391)
- 企业(48391)
- 方法(47312)
- 数学(42043)
- 数学方法(41288)
- 中国(25770)
- 农(24404)
- 财(23790)
- 学(19151)
- 业经(18508)
- 贸(17200)
- 贸易(17189)
- 易(16757)
- 制(16691)
- 地方(16229)
- 农业(16187)
- 理论(15477)
- 和(14453)
- 银(14326)
- 银行(14288)
- 行(13627)
- 技术(13385)
- 融(13138)
- 金融(13137)
- 环境(12973)
- 务(12943)
- 机构
- 大学(323303)
- 学院(320954)
- 管理(129705)
- 济(128008)
- 经济(125190)
- 理学(112672)
- 理学院(111451)
- 管理学(109150)
- 管理学院(108582)
- 研究(105017)
- 中国(79584)
- 京(69829)
- 科学(65568)
- 财(59461)
- 所(52991)
- 农(48872)
- 研究所(48113)
- 财经(47615)
- 中心(47320)
- 业大(47292)
- 北京(44917)
- 江(44777)
- 经(43156)
- 范(41982)
- 师范(41648)
- 农业(38262)
- 院(38024)
- 经济学(37778)
- 州(37223)
- 财经大学(35386)
- 基金
- 项目(215720)
- 科学(169007)
- 研究(157105)
- 基金(156172)
- 家(135484)
- 国家(134398)
- 科学基金(115405)
- 社会(96856)
- 社会科(91774)
- 社会科学(91748)
- 省(83437)
- 基金项目(82294)
- 自然(76357)
- 自然科(74586)
- 自然科学(74572)
- 自然科学基金(73173)
- 教育(73130)
- 划(70752)
- 资助(66969)
- 编号(65350)
- 成果(53089)
- 重点(47856)
- 部(47752)
- 发(44891)
- 课题(44607)
- 创(43991)
- 科研(41524)
- 创新(41027)
- 教育部(40888)
- 大学(40289)
- 期刊
- 济(137209)
- 经济(137209)
- 研究(96659)
- 中国(57930)
- 学报(49135)
- 管理(47806)
- 科学(45945)
- 农(43451)
- 财(42983)
- 大学(37318)
- 教育(36391)
- 学学(34894)
- 农业(30661)
- 技术(29732)
- 融(26472)
- 金融(26472)
- 经济研究(22874)
- 业经(22441)
- 财经(22404)
- 经(18972)
- 问题(18035)
- 图书(18031)
- 统计(17653)
- 理论(17529)
- 技术经济(16817)
- 实践(16133)
- 践(16133)
- 业(15499)
- 策(15415)
- 科技(15128)
共检索到4689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红霞 陈均明
基于我国经济新常态大背景下,文章创新性地将直觉模糊数方法运用于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翻番研究:比较我国与世界部分国家或地区的人均收入现状及排名情况,总结国内外学者关于提高人均收入的研究现状;探索多属性直觉模糊数集的理论用于人均收入翻番可能度的研究方法,构建我国人均收入翻番的多属性直觉模糊数模型;运用近10年城镇居民人均全年家庭总收入数据,综合多种经济发展指标确定2002年至2011年的直觉模糊数,估计2002年至2011年的10年人均收入翻番直觉模糊数可能度,证实2011年比2002年的10年人均收入翻番,
关键词:
城镇居民人均收入 收入翻番 直觉模糊数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树成
本文首先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次翻番目标的提出过程,阐明党的十八大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人均收入双翻番的含义。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居民人均收入翻番的难度,探讨了实现居民人均收入翻番的相关对策。指出提高居民收入的最根本环节是,把生产搞上去;提高居民收入的最重大举措是,抓好国民收入分配大格局的改革和调整;提高居民收入的最基本途径是,提高劳动者报酬收入。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树成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中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这个指标更加贴近百姓生活,首次将其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重大意义。这体现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要求;体现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紧密结合的要求;体现了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要求。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魏君英
本文基于VAR模型,我国使用1978-2011年期间相关数据,对人均收入与服务业发展之间的动态互动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人均收入与服务业发展存在滞后效应,人均收入在短期内的增长不但没有拉动服务业比重的增加,反而引致服务业比重下降;服务业比重短期的增加没有引起人均收入的立即增长,但二者从长期来看存在正向的互动关系,人均收入与服务业发展的滞后效应是导致我国人均收入与服务业发展之间弱对应关系的重要原因。因此,应突破二者动态互动的瓶颈,消除导致人均收入与服务业发展相互影响滞后的阻碍因素,促使二者良性互动关系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马小丽
当前,我国城乡、地区以及社会群体收入差距过大问题集中反映在:普通劳动者收入普遍偏低,中等收入阶层尚未形成,高收入阶层拥有过多财富。造成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原因,不仅有历史的、自然的因素,制度设计缺陷和宏观调控不力,也是导致社会分配不公的重要原因。因此,今后要坚持走城镇化道路,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切实落实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同时,还应创新工资理论,通过四次分配环节构建"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力争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10年翻番的目标。
关键词:
翻番目标 收入差距 分配制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武新乾 李焕焕
为了多维度刻画我国城乡人均收入差异变化的动态情况,文章在常用的绝对量差异和相对量差异指标的基础上,提出了刻画城乡人均收入差异变化快慢的一个新指标——差异速率。此外,为了避免传统建模方法造成的相关信息损失,提出了融合方法建模。并基于1978—2016年间我国城乡人均收入数据,分别构建了绝对量差异的具有三次趋势的残差ARIMA(3,2,0)模型和相对量差异的ARIMA(1,1,0)模型,而且对2017—2020年三种指标的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我国城乡人均收入绝对量差异仍在扩大,年均增长的速度约为6.71%;相对量差异正逐步缓慢缩小,年均降低的速度保持在0.06%左右;差异速率也在降低,年均降低的速度约为0.1%。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穆久顺 周慧秋 王积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静杰 杨乃定
针对评价信息为直觉模糊数的应急群决策问题,为保证最终方案既能满足决策者偏好又能反映专家意愿,文章基于直觉模糊熵提出一种新的综合权重确定方法,并进一步将经典TOPSIS排序法拓展到直觉模糊集,给出一种利用综合权重和拓展TOPSIS的群决策方法,最后通过算例说明此方法的可行性。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余高锋 刘文奇
研究了区间粗糙直觉模糊多属性决策。探讨了区间粗糙直觉模糊数的运算法则及其性质;定义了区间粗糙直觉模糊数的得分函数和精确函数,进而给出其排序方法;给出了区间粗糙直觉模糊数的变权算术平均和变权几何平均算子,并且建立了区间粗糙直觉模糊数的多属性决策模型;实例验证了所提出决策方法的有效性。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张琦 刘人境 徐青川
针对传统DEMATEL方法在评价复杂系统因素间影响关系时,表征评估信息时存在模糊性、反映专家判断时存在不确定性等问题,提出基于梯形直觉模糊数的改进DEMATEL方法。该方法运用可转化为梯形直觉模糊数的语言变量表征专家对复杂系统因素之间影响程度的评分,清晰化综合关系模糊影响矩阵得到系统中各影响因素的原因度和中心度,并且通过实例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DEMATEL 梯形直觉模糊数 影响因素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孙红霞 李煜
针对备选方案的属性值为三角直觉模糊数且权重为实数的多属性决策问题,研究了三角直觉模糊数型VIKOR方法。首先,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偏好指标的三角直觉模糊数排序方法;其次,根据VIKOR方法的基本思想,提出了求解三角直觉模糊数型VIKOR方法的步骤,并在可接受优势和决策过程的稳定条件下对备选方案进行排序,得到折衷解;最后,在最大群体效用权重为0.5的情况下,用第三方物流服务商选择为例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肃
针对属性权重未知且属性值为直觉模糊值,决策者给出方案直觉模糊值形式偏好信息的不确定多属性群决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优选的群决策方法。首先在计算直觉模糊相似度的基础上通过非线性规划模型求解出属性权重。在明确直觉模糊多属性决策问题中直觉模糊集的定义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记分函数方法,进而得到各决策者决策矩阵的正、负理想方案。然后通过各决策者的模糊优选模型得到各方案的决策值,通过决策群体的模糊优选模型得到各方案的群体综合决策值。最后通过一个算例说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卫贵武
针对属性权重信息确定且属性值为区间直觉模糊数的多属性决策问题,提出了一种逼近理想解的决策分析方法。该方法依据传统的TOPSIS方法的基本思路,得到每个方案与正、负理想方案间的加权海明距离,进而计算出每个方案与正理想方案间的相对接近度,即可得到所有方案的排序结果。最后,进行了实例分析,说明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范荣华
文章利用模糊数连续有序加权算子对直觉模糊数中的三角模糊数集结,给出一种直觉模糊数的简便比较规则;采用文献综述法和问卷调查法构建了物流配送中心选址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一种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针对物流选址评价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和信息获取不完备性,构建了基于直觉模糊数的物流选址评价方法;最后实证分析了某企业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过程。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聂东明
主要提出了一种基于阿基米德T-范数和S-范数的广义直觉模糊Bonferroni平均算子.首先利用广义直觉模糊运算法则和阿基米德T-范数和S-范数,构建了一种新的广义直觉模糊Bonferroni平均算子,并详细研究了该算子的一些优良性质,包括幂等性、单调性、有界性以及置换不变性等;然后探究了广义直觉模糊Bonferroni平均算子的几类特殊形式;最后在直觉模糊环境下,基于提出的算子建立了一种新的多属性决策方法,并以图书馆空调系统的选择为例,分析说明了提出的决策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