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65)
2023(15672)
2022(13660)
2021(12641)
2020(10609)
2019(24314)
2018(24248)
2017(47329)
2016(25566)
2015(28587)
2014(28840)
2013(28911)
2012(26872)
2011(24544)
2010(24768)
2009(23055)
2008(22376)
2007(19907)
2006(17873)
2005(16196)
作者
(77946)
(64528)
(64365)
(61288)
(41102)
(31060)
(29180)
(25287)
(24530)
(23212)
(22144)
(21840)
(20857)
(20601)
(20220)
(20062)
(19267)
(19026)
(18612)
(18593)
(16135)
(16082)
(15619)
(14899)
(14679)
(14388)
(14381)
(14193)
(13224)
(12812)
学科
(119345)
经济(119221)
管理(70974)
(66801)
(52870)
企业(52870)
方法(48110)
数学(41994)
数学方法(41565)
中国(31468)
(28936)
(27008)
地方(26596)
(26125)
业经(23533)
(21242)
农业(19950)
(19035)
贸易(19023)
(18416)
(17644)
银行(17580)
(17114)
环境(17038)
(16977)
金融(16973)
(16862)
理论(16539)
地方经济(16226)
技术(15092)
机构
大学(380963)
学院(376855)
(158152)
经济(154829)
管理(143257)
研究(135923)
理学(123441)
理学院(121967)
管理学(119867)
管理学院(119190)
中国(99957)
科学(84523)
(82228)
(72691)
(70566)
研究所(64245)
(63826)
中心(59045)
财经(58000)
业大(56626)
(55196)
(52619)
北京(52418)
农业(50305)
(49485)
经济学(48976)
师范(48941)
(48918)
(44542)
经济学院(43845)
基金
项目(251615)
科学(196567)
基金(182666)
研究(180345)
(161176)
国家(159890)
科学基金(134994)
社会(113967)
社会科(107873)
社会科学(107840)
(97074)
基金项目(96446)
自然(88199)
自然科(86054)
自然科学(86028)
自然科学基金(84503)
(82745)
教育(81532)
资助(75903)
编号(72251)
成果(59565)
重点(56865)
(55508)
(54973)
(51219)
课题(50328)
科研(48263)
创新(47970)
国家社会(47116)
教育部(46952)
期刊
(179411)
经济(179411)
研究(117927)
中国(70237)
学报(63896)
科学(58547)
(57694)
管理(53892)
(53114)
大学(47418)
学学(44925)
农业(39790)
教育(37521)
(33824)
金融(33824)
技术(30971)
经济研究(29927)
财经(29163)
业经(27087)
(25025)
问题(23534)
(19619)
技术经济(19320)
理论(18523)
(17994)
图书(17894)
科技(17601)
(17066)
现代(16980)
商业(16663)
共检索到5636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蔡阳  
人口迁移是否能够加速经济收敛,主要是由迁移人口对工资率的敏感程度决定的;对工资率越敏感,则意味着由人口迁移作用的收敛速度就越快。文章考察了我国地区差距变化的决定因素,发现我国经济存在显著的条件收敛,同时验证了人口迁移因素对我国区域经济收敛起到的关键性作用。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毛新雅  翟振武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流迁的主要方向是从中西部欠发达省份流向东部发达省份。文章运用新古典模型,使用1980~2010年中国各省经济增长的面板数据分析人口净迁移对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总体而言,过去30年间中国区域人均GDP增长呈现出显著的条件收敛态势,省际人口净迁移对区域增长收敛起着促进作用,但力度很小;东、中、西三大地区的模型分析表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不存在"俱乐部收敛"现象,人口净迁移对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影响不显著,但人口净迁出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产生了不利影响。文章认为,由于流迁人口的年龄结构和受教育状况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具有优势,制约了人口净迁移对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的促进作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范志国  郑文龙  段文婷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快速发展使得国家逐渐放宽了对人口迁移的限制,无论是对于迁入地还是迁出地,迁移人口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本文主要针对我国迁移人口进行现状分析,从东、中、西三大地带和净迁入、净迁出、迁入迁出都存在的省际人口迁移来探索省际人口迁移与各地区GDP的关系,并对建立的面板数据模型进行检验,从而提出人口迁移方面的建议,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段平忠  
在一个动态收敛框架下应用经典收敛理论分析了中国省际间人口迁移对经济增长动态收敛的影响,通过横向对比发现:越是相对发达地区,其经济增长单纯受人口要素流动的影响越弱;越是相对落后地区,人口迁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也越大。其次,由于相同时期的人口迁移所引致的不同经济集团到达各自的稳态存在时间差,从而加剧了不同集团间的增长不均衡,并最终造成了中国经济增长总体差距的不断扩大。纵向的对比也发现,富裕地区的经济受人口迁移的影响不大,但是影响趋势却逐渐由促进收敛转向减缓收敛;中等发达地区的经济受人口迁移影响的趋势也是由促进收敛逐渐转移到减缓收敛甚至于增加发散,与富裕地区相比较,其影响的程度增强了;贫穷地区的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袁晓玲  张宝山  胡得佳  
人口的大规模迁移流动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其流动态势与区域之间的经济差距逐渐扩大趋势相耦合。文章以我国西部地区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以陕西省为例,分析迁移对省内各地级市的经济地区差距的影响。通过运用泰尔指数以及灰色关联度分析等方法,证明了迁移流动人口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极高的关联度。建立的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之间计量模型的结果显示:1991-2004年期间劳动力流动有助于缩小地区间经济差距,使区域经济呈现出速度大于3%的条件收敛。并且人口迁移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史桂芬  李真  黄少含  
文章将人口迁移引入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结合我国特有的户籍制度,采用门槛回归模型对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验证,以探讨人口迁移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人口迁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双重门槛效应。当户籍管制程度较低时,人口迁移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较为有限;随着户籍管制程度逐渐提高,人口迁移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越来越明显;当户籍管制程度高于某一门槛值之后,人口迁移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再显著。因此,各地区应保持适当宽松的户籍管制水平,促进人口自由迁移,优化劳动要素配置,形成人口素质红利,从而推动地区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黄安胜  郑逸芳  王强强  许佳贤  
一个经济体内各地区生产要素投入水平的差异是导致区域经济增长存在差异性的根本原因,也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关键性因素。据此提出假说:一个经济体内生产要素投入变动的地区差异,将对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产生影响。具体来说,发达地区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将加剧区域经济增长发散;而落后地区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将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收敛。基于假说,进一步分析生产要素的流动对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影响,得出两个重要推论。并对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和全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性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证实了两个推论,与研究假说相容。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乔宁宁  王新雅  
利用系统广义矩估计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西部大开发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及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实施西部大开发前,我国的区域经济增长存在着条件β收敛,而西部大开发后,区域经济增长由原来沿着均衡路径向稳态发展转变为发散性的增长;同时,西部地区各省经济增长也呈现较为明显的发散迹象。可见,西部开发战略改变了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态势,西部地区逐渐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逯进  郭志仪  
文章利用层次分析法讨论了我国省域人口迁移和经济增长的变动规律,在此基础上,从系统耦合观视角实证检验了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两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之特征,并对二者耦合程度的演化规律做出了理论解析。结果发现,我国各省区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都存在稳定的正向协调演进机制,但总体看二者的耦合度并不高,且区域间存在较大差异,从空间上表现出由东至西依次递减态势;同时,还表现出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定的适宜性特征。此外,各区域都存在耦合衰退趋势,这意味着,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不断深入,经济增长与人口迁移将出现逆向变动趋势,未来由高素质人力资本迁移带动的经济增长特征将愈发明显。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闫仲勇  杨华  王丽红  
采用我国农村1992—2003年分省的农村经济增长率作为数据基础,以1992年农村人均社会生产总值和人力资本存量作为初始变量,筛选出科技水平指标、产业结构指标和生产要素指标作为控制变量,以经济增长理论为依据,拟合绝对收敛模型、β-收敛模型和α-收敛模型,检验分析了199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模式。结果表明:我国农村省际之间经济并不存在绝对收敛,即落后省份经济的增长并不比发达省份增长快;但是存在条件收敛,即在控制了稳态的决定因素之后,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快于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从而使差距缩小;在影响条件收敛的诸因素中,人力资本、产业结构以及科学技术对我国农村经济条件收敛的贡献最大。该...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史桂芬  黎涵  
本文首先在内生人口增长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人口迁移变量,将劳动力结构内生化,探讨人口迁移是如何通过劳动力结构的变化来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其次,在上述理论模型基础上,利用中国2001~2015年31个省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口迁移通过改变中国劳动力资源的空间配置,在数量上,改善了地区之间劳动力供需量上存在的不匹配问题;在质量上,重塑了中国各地区的劳动力结构,使得各地区劳动力结构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充分发挥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晨峰  
本文基于经济增长收敛性理论,探讨了学术界关于中国区域经济收敛性研究的实证研究结果,指出中国经济区域的条件收敛得到了学者的普遍支持,并且在考虑空间相关性后,区域间存在着更强的收敛性。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桂新  
经济因素,历来是影响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根据这一点,本文主要从区域经济发展角度,应用空间相互作用模型,定量考察和分析了中国80年代后半期区域经济因素中经济收入与经济规模对省际人口迁移的影响关系及其特征。研究发现:经济规模因素对人口迁移(量)的影响比较大,经济收入因素的影响相对比较小;经济规模因素主要是影响人口的迁出,经济收入因素主要是影响人口的迁入;经济规模因素对迁出人口的供给及迁移量的大小具有决定性影响,经济收入因素对人口迁移的流向选择及其分布模式具有重要的导引、定型作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柳清瑞  王维华  
东北地区人口净迁出已经持续了10年之久,这使得东北劳动力结构、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以及区域经济结构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导致经济增长受到抑制甚至负增长,本研究旨在探索人口迁移影响经济增长传导机制的形成及每个环节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基于2001~2020年东三省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人口迁移到经济增长的传导路径清晰可见,并且确已形成一个传导链条;利用好这一传导规律,引导东北迁移人口有序流动,稳定东北人口数量是扭转东北经济增长缓慢的关键抓手,是协调经济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柳清瑞  王维华  
东北地区人口净迁出已经持续了10年之久,这使得东北劳动力结构、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以及区域经济结构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导致经济增长受到抑制甚至负增长,本研究旨在探索人口迁移影响经济增长传导机制的形成及每个环节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基于2001~2020年东三省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人口迁移到经济增长的传导路径清晰可见,并且确已形成一个传导链条;利用好这一传导规律,引导东北迁移人口有序流动,稳定东北人口数量是扭转东北经济增长缓慢的关键抓手,是协调经济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