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92)
2023(14160)
2022(12209)
2021(11258)
2020(9541)
2019(21782)
2018(21426)
2017(41188)
2016(22694)
2015(25319)
2014(25224)
2013(25080)
2012(22990)
2011(20828)
2010(20620)
2009(18911)
2008(18472)
2007(16133)
2006(14191)
2005(12272)
作者
(69178)
(56987)
(56891)
(53881)
(36020)
(27463)
(25729)
(22520)
(21652)
(20262)
(19291)
(19151)
(18120)
(17868)
(17564)
(17527)
(17369)
(16979)
(16368)
(16281)
(14479)
(13838)
(13791)
(12928)
(12899)
(12735)
(12614)
(12551)
(11428)
(11411)
学科
(86950)
经济(86851)
管理(64633)
(61616)
(49308)
企业(49308)
方法(42064)
数学(36972)
数学方法(36613)
中国(26063)
(24660)
(22386)
(20038)
业经(19431)
(18000)
贸易(17989)
(17523)
(16632)
农业(16554)
地方(16550)
环境(14454)
技术(14399)
(14084)
银行(14015)
(13983)
财务(13921)
财务管理(13897)
理论(13655)
(13599)
(13366)
机构
大学(331048)
学院(327964)
管理(129431)
(128128)
经济(125378)
理学(113223)
理学院(111945)
研究(110228)
管理学(110033)
管理学院(109456)
中国(80068)
科学(71324)
(70578)
(59924)
(58371)
(56634)
业大(54693)
研究所(52043)
中心(48865)
农业(47770)
财经(47738)
(45834)
北京(44466)
(43388)
(42428)
师范(41920)
(39682)
经济学(38121)
(37453)
财经大学(35643)
基金
项目(229234)
科学(178273)
基金(165423)
研究(162145)
(146902)
国家(145706)
科学基金(123285)
社会(101292)
社会科(95965)
社会科学(95939)
(89633)
基金项目(88806)
自然(82345)
自然科(80377)
自然科学(80352)
自然科学基金(78907)
(76394)
教育(74189)
资助(67689)
编号(65721)
成果(52296)
重点(51423)
(49831)
(48660)
(47460)
课题(44975)
科研(44347)
创新(44300)
计划(43221)
教育部(42010)
期刊
(133704)
经济(133704)
研究(94989)
学报(59333)
中国(57180)
(53249)
科学(51937)
管理(45183)
大学(43606)
学学(41298)
(41136)
农业(37045)
教育(34238)
技术(25978)
(25643)
金融(25643)
业经(23137)
财经(22461)
经济研究(22044)
(19069)
(18470)
问题(18405)
科技(17099)
图书(16591)
理论(16270)
业大(15814)
(15769)
技术经济(15533)
商业(15303)
实践(14966)
共检索到4627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对  
文章通过采取2002~2011年十年的年度数据,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建立实证模型分析了与人口质量红利有关的变量,结果发现:在与人口质量红利有关的变量中,城市化水平对人口质量红利的释放,具有正的影响,而且富有弹性。基于此,中国在向人口强国转变的过程中,应该积极有效推进城市化,并加大国家层面的教育投资,配套合理的教育政策以及劳动者健康保障的制度安排,从而使人口质量红利提升速度加快,以适应当前的调结构,促增长,满足经济增长需要,实现"中等收入陷阱"的跨越。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温应乾 ,廖田平 ,雷强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是我国社会主义人口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关于控制人口数量的问题,当前已有较多的论述,而对于提高人口质量的问题,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也逐渐为人们注意和关心。本文试从经济发展和人口质量发展相互关系的角度,对提高我国社会主义人口质量的问题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皓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开展,我国在人口数量控制方面取得巨大成效的同时,人口质量问题却十分突出地显现出来。提高人口质量,成了全面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关键方面,而要提高人口质量,就必须运用正确的评估方法,对人口质量状况作出客观的评估,确立人口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晓宇  
在近年关于中国经济减速的讨论中,一个渐渐一致的看法是中国的人口红利结束了。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为9.37亿人,比上年减少345万人,多年来首次下降,2013年劳动年龄人口再次减少244万人,劳动年龄人口占比更是下降至67.6%,减少了1.6个百分点。第一财经研究院最近的一份报告指出,单纯人口数量红利可以推动经济规模高增长,而无法实现知识体系、技术体系、产业体系的升级。人口数量红利结束后,中国的"人口质量红利"已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沫凝  
在人口红利消失,人口质量红利逐渐显现的背景下,本文研究了我国人口结构转变、人力资本提升对中国居民储蓄率的影响。从理论上推导了人口年龄结构转变及人力资本提升与中国居民储蓄率的关系,并利用1990-2014年中国30个省的面板数据使用系统GMM的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老年抚养比与居民储蓄率显著负相关,人力资本提升会通过增加收入提高居民储蓄率,但一期滞后会因为降低未来收入不确定性而降低居民储蓄率。最后本文还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兆萍  李旭  
人口道德通过对个人效率、企业行为及市场交易秩序的调节作用,对经济增长产生重要影响。基于人口质量结构视角,将道德、身体和文化科学素质同时引入增长模型,运用PLS方法就其1989~2010年间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以11年为1期,对比不同时期该效应的差异。结果表明:人口道德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不断增强且变化最为显著。因此,提高人口道德素质将会获得更高的经济增长回报,人口质量结构协调发展应成为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方向。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国利,孙继斌  
开篇的话 如果上帝存在,那么上帝在创造人类的同时,就给人类提出许多挑战性难题,其中,最具挑战性和困难性的问题之一,便是人口问题。而人口问题中的难点又恰恰是人口质量问题,由于它涉及人类自身再生产以及社会的进步和文明,因此倍受关注。在当代,它已经成为不同国籍、不同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陈俊华  陈功  庞丽华  
文章采用“无锡市2002~2004年孕产妇回顾性调查”数据,尝试使用三层贝努里模型分析方法研究出生人口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设计包括个人、家庭经济类型和区域环境三层模型,将影响无锡市出生人口质量的各层因素纳入三层贝努里模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发现该模型数据的分层效应的确会对该市产妇生育结局产生显著影响;个人、家庭经济类型和社区区域环境的三层分层架构可以解释产妇生育结局存在差异的原因;在三层模型构架下,无锡市产妇出现出生人口质量问题的整体风险概率在(1.658134%,15.4497524%)间浮动;出生人口质量主要受家族遗传因素、污染源及危险因素接触和家庭经济因素的影响。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胡耀岭   徐洋洋  
基于2000~2020年各种统计年鉴、历次全国人口普查以及《世界人口展望2022》中相关数据,构建劳动力素质综合评价模型,测算中国未来名义劳动供给量与有效劳动供给当量的变动情况,分析人口质量抵补人口数量的可行性及实现路径。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名义劳动供给量将从2020年的7.447亿人降至2050年的5.659亿人,有效劳动供给当量虽然高于名义劳动供给量,但受限于劳动年龄人口基数的持续缩小,将在2028年达到峰值7.529亿人后开始下降,并于2050年降至6.431亿人;通过教育改革与健康干预提升相对劳动质量,有效劳动供给当量达到峰值的年份可推迟至2032年,并在2050年之前一直保持在7.14亿人以上,在短期内实现人口质量抵补人口数量;长期来看,充分发挥人口质量的抵补效应离不开一定规模的人口基数,需要在全面提升人口素质的同时,进一步加强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建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琳   张宝学   王丙参  
文章从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人口结构四个维度构建人口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保序时空PCA评价法对中国30个省份2007—2021年的人口质量发展水平及地区间的差异进行评价和聚类。在此基础上,运用σ收敛和β收敛模型对全国总体及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人口质量发展水平的收敛性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省份之间人口质量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均存在显著差异;整体而言,东部地区人口质量最高,东北地区次之,中部地区第三,西部地区较低但近年来进步较大。长期来看,人口质量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呈下降趋势,中国人口质量呈稳定发展的趋势。收敛性分析结果表明,全国总体的人口质量发展水平存在σ收敛,但东北地区不存在σ收敛;且全国总体及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均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方海,杨珂  
人口系统是一个十分庞大而复杂的动态系统。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开展,中国人口问题正朝着多元性转化。人口质量问题已显得十分突出。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运用系统工程思想和方法,结合市场经济规律,对中国人口质量状况作出客观的评估,进而制定人口质量目标,制订规划采取相应措施,逐步提高中国人口质量,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丁小浩  高文娟  黄依梵  
本文利用143个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数据,测算劳动力数量和劳动力质量对经济发展数量(传统GDP)和经济发展质量(绿色GDP)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第一,与劳动力数量相比,劳动力质量对经济发展的数量和质量的影响均更大;第二,与经济发展的数量相比,可持续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对劳动力质量的敏感程度更高;第三,与低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相比,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国家或地区对劳动力质量的依赖程度越高。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优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逐渐减弱,而人口质量红利则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持久而稳定的动力。面对劳动年龄人口持续下降的挑战,通过教育提高劳动者质量,是“十四五”期间构建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刚  林曼  
2004年以来,我国劳动力稀缺性增强,人口红利下降趋势明显。本文认为这将放大企业人力资源会计核算需求,倒逼企业开始重视人力资源会计,改变企业会计信息供给倾向,推进人力资源会计应用制度环境改善,为我国人力资源会计深入应用创造机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军  
一直以来,人口因素对就业有着重要影响。文章运用PVAR模型分析了人口特征指标对批发零售就业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教育水平指标对提高批发零售就业人口密度、批发零售就业市场份额、批发零售平均工资均有促进作用且长期存在。人口特征中人口负担系数、人户分离则会推高批发零售平均工资,前者的影响会一直存在,后者则会逐渐减弱至消失。而家庭规模对所有批发零售就业指标均有显性影响,家庭规模的减小会导致批发零售就业指标不同程度的提升。性别比减小(女性比例增加)会提高批发零售就业人口密度和批发零售平均工资,但从长期看这些影响均会逐渐减弱至消失。文章进一步丰富了批发零售就业相关理论,以期为相关领域合理的政策安排提供参考。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乐乐  
采用2003-2014年的中国人口老龄化数据,运用泰尔指数分析法,选取老龄化系数、老少比两个指标,对东部、西部和中部三区域进行了差异分解;然后结合省级面板数据设定模型,使用FGLS估计法实证检验了全国、东部、西部和中部的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严重的地区差异的特点,东部、西部和中部的老龄化发展具有非均衡的特点,地区差异变化反复波动,并不稳定。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GDP的增长,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出生率和死亡率的下降,人口老龄化的地区差异会越来越严重。出生率和人均GDP对人口老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