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56)
2023(14134)
2022(11796)
2021(11147)
2020(9252)
2019(21396)
2018(21512)
2017(42548)
2016(23309)
2015(26355)
2014(26712)
2013(26070)
2012(23999)
2011(21743)
2010(21955)
2009(20338)
2008(20007)
2007(17715)
2006(15985)
2005(14461)
作者
(67381)
(55502)
(55058)
(52952)
(35546)
(26398)
(25265)
(21762)
(21132)
(20097)
(18781)
(18582)
(17665)
(17616)
(17222)
(17120)
(16564)
(16527)
(15971)
(15919)
(13869)
(13768)
(13391)
(12631)
(12524)
(12485)
(12365)
(12355)
(11177)
(10890)
学科
(92954)
经济(92842)
管理(67619)
(64159)
(51683)
企业(51683)
方法(40138)
数学(34786)
数学方法(34370)
中国(29450)
(27632)
(23772)
业经(21336)
(19635)
(19347)
地方(18736)
农业(18014)
(17668)
贸易(17660)
(17202)
(16278)
银行(16242)
(15548)
(15341)
理论(15152)
(14655)
(14425)
金融(14424)
环境(14190)
技术(14151)
机构
大学(335494)
学院(333964)
(135143)
管理(132442)
经济(132058)
理学(113899)
研究(112850)
理学院(112662)
管理学(110854)
管理学院(110239)
中国(85066)
(72397)
科学(68030)
(64464)
(56690)
研究所(51196)
财经(50993)
(50735)
中心(50316)
(49122)
业大(47363)
北京(46462)
(46195)
(45098)
师范(44754)
(40813)
经济学(40074)
(40031)
农业(39550)
财经大学(37698)
基金
项目(220451)
科学(173120)
研究(165382)
基金(158856)
(136851)
国家(135657)
科学基金(116343)
社会(103074)
社会科(97482)
社会科学(97458)
(84999)
基金项目(83979)
教育(75813)
自然(74450)
自然科(72640)
自然科学(72623)
(71722)
自然科学基金(71304)
编号(69429)
资助(65719)
成果(57800)
(48983)
重点(48764)
课题(47652)
(47287)
(44999)
项目编号(42641)
教育部(42133)
创新(41879)
国家社会(41475)
期刊
(151664)
经济(151664)
研究(105731)
中国(61636)
管理(49192)
学报(48939)
(46887)
科学(46581)
(46442)
教育(39789)
大学(37569)
学学(35054)
(32883)
金融(32883)
农业(32455)
技术(28454)
业经(25645)
财经(24504)
经济研究(24403)
(20833)
问题(20761)
图书(18211)
理论(17537)
技术经济(16070)
实践(16038)
(16038)
现代(16017)
(15847)
(15654)
科技(15435)
共检索到4970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我国人口老龄化宏观对策研究》课题组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翟振武  郑睿臻  
随着生育率的下降和平均预期寿命的提高,全球将不可逆转地进入老龄化社会。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正在进入持续40年的高速老龄化时期。中国多数人的观点认为人口老龄化会抑制中国经济的增长,甚至会导致经济的衰退。美国也同样面临老龄化的问题,但是美国国家科学院的研究报告却对美国人口老龄化与宏观经济关系做出了不一样的结论。人口老龄化对政府开支会有显著影响,但对劳动生产率和创新的影响很小,对资产价格也不会有大的影响。老龄化导致的私人资产积累甚至有可能对经济产生积极作用。整体来说,人口老龄化对生活水平的影响是有限的,对于整个宏观经济的影响是温和的。这些观点和结论对中国人口老龄化与宏观经济关系的探讨具有重要启发和借鉴。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海燕  王善君  吕晓  
在对我国人口结构变动趋势简要分析的基础上,剖析人口老龄化如何通过经济主体储蓄、消费、投资等行为的变化对通货膨胀、产出、就业、国际收支等主要宏观经济指标产生影响。分析认为,人口老龄化在提高人们对通货膨胀关注度的同时,也会降低通胀预期,此外,老龄化还会降低经济潜在增长率,减少贸易顺差并推动资本外流,但老龄化对就业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彭秀健  
本文运用“中国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PRCGEM)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宏观经济后果进行量化分析。模型结果显示,中国人口老龄化将通过劳动力的负增长以及由此导致的物质资本的低增长减缓了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人均物质生活水平仍然会继续增长,但是增长的速度会不断下降。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技术进步和生产率的不断提高是维持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主要源泉。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林建  张梦瑶  
当前,我国老龄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剧,对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提出了巨大的挑战。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我国医疗保险基金将出现短缺并且缺口将不断加大。要科学分析医疗保险基金面临的各种难题,必须从制度的建设来实现医疗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目标,该文认为需要完善配套政策,成立专门的医疗保险基金运营机构和监督机构,不断完善个人资产注册制度,提高医疗保险基金信息化建设水平,不断加强老年医疗保健机制建设,积极构建多层次的医疗保险计划体系,提高社会医疗保险基金的平衡水平,确保医疗保险基金在保障我国公民生命健康和基本生存方面的重要功能。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周战超  
本文描述了中国人口老龄化现象及其特征,分析了它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探讨了中国人口老龄化过快的原因,并针对当前中国人口老龄化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秋红  
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全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随着这一问题的日趋严重,许多国家都在探讨其应对策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医疗水平提高,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逐渐增加,同时生育率下降和预期寿命延长,导致总体人口结构呈现老龄化趋势的现象。目前,我国老年人口比例不断增加,60岁及以上人口已超过2.5亿,约占总人口的18%,并且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同时由于长期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以及城市化进程加快等原因,我国的生育率持续下降,人口出生率低于替代水平,导致少子化问题愈发突出,加剧了人口老龄化的趋势;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养老压力逐渐加大。综上所述,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挑战,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和个人共同努力来应对。通过制定更加灵活的人口政策、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动老年教育和文化活动等举措,可以有效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分析了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以及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机遇,并提出了一些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措施。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迅雷  
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来势凶猛,不同于西方的老龄化进程,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需要引起足够重视。人口老龄化会影响经济增速。目前,中国的宏观杠杆率水平已经接近发达国家,远高于新兴经济体,在未富先老的同时,还存在“未富先债”问题。同时,老龄化还会影响基建投资、出口等经济各方面。中国经济应努力向消费主导模式转型:多渠道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增加国家财政对居民部门的支持力度;积极倡导第三次分配,改善居民部门内部的收入结构,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占比。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杨宜勇  张本波  李璐  关博  魏义方  
当前关于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存在各种各样的观点,其中既有客观理性的分析,也有缺乏事实依据的推断,甚至包括很多哗众取宠的说法。为此,我们必须立足现实,正本清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逐步达成对我国客观人口老龄化的共识。有了对客观问题的正确认识,才有可能及时应对、科学应对、综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这样的应对才是真正有效的应对。本文从我国人口老龄化面临的客观形势入手,深入研究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可能影响,然后在借鉴其他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及时、科学、综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政策建议,供有关决策部门参考。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倪宣明  沈心如  黄嵩  张俊玉  
本文以Leslie矩阵为基础,结合生育率和死亡率假设,构建了人口动力系统,以研究我国未来人口结构的变化,并探索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的持续时间和发展轨迹。在一定假设下,本文证明了死亡率不变时我国未来人口年龄结构的遍历性和老龄人口占比的收敛性。对死亡率持续变化的情形,本文用数值模拟的方式加以验证,也得到了老龄人口占比收敛的结论。此外,本文研究指出,虽然人口结构具有收敛性,但是稳定之后的老龄人口占比依然很高,即老龄化的现象将是长期持续的。因此,面对庞大的老年群体,我国政策方案应以老龄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为宗旨,充分落实惠民养老政策,为应对老龄化的持久战夯实基础。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社英  梁小楠  
文章回顾了人口变迁尤其是"婴儿潮"所带来的问题,以揭示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含义。在"经济国家转型期"的总体公共政策框架下,重新审视了家庭结构、居住方式、老年人的长期护理需求以及社会的责任。同时,通过对2006年《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白皮书以及相关研究的评析,对老年人收入保障、健康护理以及个人社会服务的发展也进行了考察。在联合国实行积极老龄化政策框架下进一步探讨了老年人的就业、教育及生活方式等内容。最后,讨论了与实现国家的明确目标有关的政策、实践和理论问题。文章强调,为应对老龄化而作充足准备,要考虑个人、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军  徐万标  
老龄化社会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世界人口发展的必然趋势。按国际惯例和通行标准,60周岁及其以上的老年人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超过10%,或65周岁及其以上的老年人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超过7%,便称为老龄化社会。目前,在全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已有60多个进入老龄化社会。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中发[2000]13号文)的内容和数据资料显示,我国已于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本文主要阐述四个方面的问题:(1)21世纪我国生产力发展与人口老龄化趋势;(2)正确认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人口老龄化的辩证关系;(3)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去把握人口老龄化的问题;(4)当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