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70)
- 2023(10870)
- 2022(9751)
- 2021(9339)
- 2020(7941)
- 2019(18732)
- 2018(18977)
- 2017(37674)
- 2016(20232)
- 2015(22796)
- 2014(22976)
- 2013(22958)
- 2012(21205)
- 2011(19164)
- 2010(19230)
- 2009(17738)
- 2008(17507)
- 2007(15217)
- 2006(13611)
- 2005(12026)
- 学科
- 济(82873)
- 经济(82781)
- 管理(56974)
- 业(54482)
- 企(44707)
- 企业(44707)
- 方法(40489)
- 数学(34995)
- 数学方法(34668)
- 贸(24055)
- 贸易(24043)
- 中国(23940)
- 易(23347)
- 农(21645)
- 财(20280)
- 学(17550)
- 业经(17283)
- 地方(16700)
- 制(16613)
- 农业(13762)
- 理论(13327)
- 银(13189)
- 银行(13147)
- 和(13056)
- 行(12561)
- 环境(12439)
- 务(12412)
- 财务(12354)
- 财务管理(12330)
- 技术(12234)
- 机构
- 大学(297866)
- 学院(294477)
- 济(121332)
- 经济(118760)
- 管理(117843)
- 理学(102598)
- 理学院(101442)
- 管理学(99800)
- 管理学院(99287)
- 研究(97908)
- 中国(71788)
- 京(63514)
- 科学(59519)
- 财(55343)
- 所(49374)
- 财经(45064)
- 研究所(44871)
- 农(43587)
- 业大(42553)
- 中心(42497)
- 江(40854)
- 经(40814)
- 北京(40639)
- 范(38495)
- 师范(38174)
- 经济学(36358)
- 院(35597)
- 农业(34309)
- 州(33824)
- 财经大学(33549)
- 基金
- 项目(197677)
- 科学(154685)
- 研究(145926)
- 基金(143282)
- 家(123902)
- 国家(122897)
- 科学基金(104907)
- 社会(91031)
- 社会科(86205)
- 社会科学(86182)
- 基金项目(76820)
- 省(75825)
- 自然(68089)
- 自然科(66432)
- 自然科学(66415)
- 教育(66361)
- 自然科学基金(65243)
- 划(64045)
- 编号(60208)
- 资助(59748)
- 成果(49156)
- 部(44323)
- 重点(43724)
- 发(41965)
- 课题(40823)
- 创(40512)
- 教育部(38043)
- 科研(37767)
- 创新(37760)
- 人文(37307)
- 期刊
- 济(130302)
- 经济(130302)
- 研究(90649)
- 中国(48838)
- 学报(44576)
- 管理(42489)
- 科学(41941)
- 农(38718)
- 财(38549)
- 大学(33749)
- 学学(31757)
- 教育(29811)
- 农业(27385)
- 融(24240)
- 金融(24240)
- 技术(23885)
- 业经(22005)
- 经济研究(21880)
- 财经(21420)
- 问题(18875)
- 贸(18323)
- 经(18179)
- 理论(15681)
- 图书(15151)
- 国际(15019)
- 商业(14924)
- 实践(14380)
- 践(14380)
- 技术经济(14375)
- 现代(13714)
共检索到4245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林彦儒
人口结构的变化在改变了劳动力供给、影响一国要素禀赋的同时,对消费结构、投资产生影响并改变要素丰裕度,进而对贸易结构产生影响。本文利用我国2000-2010年省级的面板数据,控制各地区差异,利用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人口结构变化对贸易结构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劳动人口比、总抚养系数以及要素禀赋对贸易结构有显著影响,结果证明了人口结构变化会影响贸易结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田巍 姚洋 余淼杰 周羿
人口结构是否会影响国际贸易?一方面,高劳动人口比例会使出口国产出增加,从而增加出口;另一方面,高劳动人口比例也会给进口国带来更多的劳动收入,从而增加进口。本文利用176个国家从1970年到2006年的大样本面板数据,并控制多边阻力等因素,在引入劳动人口比之后,对贸易引力方程的回归分析支持了如下理论预测:贸易国的劳动人口比例上升会增加双边贸易流;出口国(进口国)平均劳动人口比上升1%,出口(进口)会上升至少3%(2%)。这一发现对于理解人口大国(如中印)或贸易大国(如中美)的贸易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国际贸易 劳动人口比 引力方程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汪伟
文章首先通过构建一个开放经济三期世代交替模型讨论了人口结构变化对中国经常账户余额的影响。理论研究发现,少儿抚养系数的下降会引起储蓄率相对于投资率上升从而形成经常账户盈余,人口老龄化会降低储蓄率从而对经常账户余额产生负向影响。文章然后运用中国1993-2009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经验结论与理论模型预测一致,人口结构变化能够解释中国经常账户余额变化的近45%。在控制了其他解释变量后,人口年龄结构变量对经常账户的影响依然显著。文章的估计结果对替代性的经常账户余额指标、人口年龄结构变量的选取以及模型的动态设定也非常稳健。
关键词:
人口结构变化 储蓄 投资 经常账户差额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熊焰 丁莹
文章选取全国31个省份近23年数据,按六大行政区域细化,采用面板模型研究人口结构转变对储蓄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并验证我国各地区是否实现第二次人口红利。结果表明:东北和中南地区已经实现第二次人口红利,其余各地区老年抚养比的提高都在不同程度上对储蓄有负向影响,不利于储蓄的积累。
关键词:
第二次人口红利 人口结构 储蓄 面板分析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廖朴 倪妮
本文建立了一个含人口结构、现收现付制度的居民生命周期行为模型,展示了未来的人口结构、相应的养老金统筹账户支付情况以及人口结构和现收现付制背景下居民对人寿保险的需求,分析了人口结构对现收现付制的影响、现收现付制对居民寿险需求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按照目前人口结构和生育率,未来人口结构将严重失衡,现收现付制度的保障程度将被大大削弱,提高生育率有利于缓解未来人口结构、提高养老金水平,进而提高居民对寿险的需求;第二,延迟退休政策能够在短期内提高养老金水平、提高保障程度,从而将提高居民在老年阶段对寿险的需求。
关键词:
人口结构 寿险需求 现收现付制度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方丰
本文以1978年—2010年中国年度宏观相关数据做指标,采用相应的统计体系,实证分析我国人口结构现状(包括人口年龄结构、人口抚养比、人口城乡结构以及家庭收入);以消费状况和消费率为代表研究我国居民的消费特征。数据和图表结论显示,代表人口结构变化的四个维度:人口年龄结构、人口抚养比、人口城乡结构以及家庭收入均对我国居民消费产生重要影响。
关键词:
人口结构 变化 居民消费 影响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树生 李海娟
消费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探究制约消费增长的因素对促进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家庭人口结构为视角,利用分位数回归法考察家庭人口结构与居民消费的关系,并用稳健标准差OLS法探究居民消费存在的异质性,然后进一步从宏观层面分析我国居民消费受人口结构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受人口结构、消费习惯和社会环境影响,我国各收入阶层居民的消费特征存在差异性;老人、少儿和劳动者的消费强度不同且相互影响;居民消费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增加都会使居民消费水平在一定程度的上升。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凯风 潘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储蓄率呈现一路走高的态势,水平之高、速度之快被称为"中国储蓄之谜"。探寻我国居民储蓄率高的原因,对于释放居民消费潜力具有重要意义。人口结构是影响居民储蓄率的重要因素之一,长期以来我国人口结构变动如何作用于居民储蓄率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人口结构作用于居民储蓄率的理论机制,接着采用广义系统GMM方法分别对全国样本、东中西分区域样本进行了参数估计分析,从人口年龄结构、性别比、城镇化率等角度分别分析对我国居民储蓄率的作用效果,最后得出构建长效配套机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动金融支持老年服务化发展、协调区域不均衡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居民储蓄率 人口结构 城镇化率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倪宣明 沈心如 黄嵩 张俊玉
本文以Leslie矩阵为基础,结合生育率和死亡率假设,构建了人口动力系统,以研究我国未来人口结构的变化,并探索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的持续时间和发展轨迹。在一定假设下,本文证明了死亡率不变时我国未来人口年龄结构的遍历性和老龄人口占比的收敛性。对死亡率持续变化的情形,本文用数值模拟的方式加以验证,也得到了老龄人口占比收敛的结论。此外,本文研究指出,虽然人口结构具有收敛性,但是稳定之后的老龄人口占比依然很高,即老龄化的现象将是长期持续的。因此,面对庞大的老年群体,我国政策方案应以老龄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为宗旨,充分落实惠民养老政策,为应对老龄化的持久战夯实基础。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沫凝
在人口红利消失,人口质量红利逐渐显现的背景下,本文研究了我国人口结构转变、人力资本提升对中国居民储蓄率的影响。从理论上推导了人口年龄结构转变及人力资本提升与中国居民储蓄率的关系,并利用1990-2014年中国30个省的面板数据使用系统GMM的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老年抚养比与居民储蓄率显著负相关,人力资本提升会通过增加收入提高居民储蓄率,但一期滞后会因为降低未来收入不确定性而降低居民储蓄率。最后本文还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钟晓华
长期居高不下的储蓄率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产生了诸多负面效应,深入探究高储蓄率的影响因素,并针对性的采取相应措施对于保持经济的长期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1999-2012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分析我国高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因素,得出相关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人口结构 经济增长率 房价 储蓄率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杏 M.W.Luke Chan
本文利用中国29个省份20年的面板数据,探讨了人口结构变化对储蓄、投资和经济增长的影响。我们将人口结构指标引入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型中,并用固定效应模型和SYS-GMM计量方法分别测算其对储蓄、投资和经济增长的效应。考虑到老年抚养比在经济增长方程的内生性,我们还将滞后30年的就业人数比率作为工具变量来识别老年抚养比对经济增长的因果效应。结果显示老年抚养比对储蓄、投资和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人口增长率对储蓄和投资有着负相关,但对经济增长没有影响。工作年龄人口比率对储蓄存在负相关,对投资和经济增长存在正向影响但估计的回归系数不显著。在加入其他制度和人口变量之后回归结果依然稳定。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欢 黄健元
基于1987-2012年时间序列数据对中国城镇人口结构调整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少儿抚养比与城镇居民消费率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老年抚养比与城镇居民消费之间关系不显著;人口结构对消费的影响具有时期效应,与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之前相比,老年抚养比相对于少儿抚养比对消费变化的影响更大;少儿抚养比对城镇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偏效应,说明城镇居民在子女照料方面做出了消费倾斜。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人口结构 抚养比 城镇居民 消费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天颖
本文通过机理分析和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我国人口老龄化与出口贸易质效的关系及存在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总体上我国人口老龄化对出口贸易质效产生了显著的负向作用,人口老龄化加剧会抑制出口贸易质效提升;而从影响机制来看,人口老龄化引起的劳动力供给数量的减少和劳动力成本的提高,都会对出口贸易质效产生抑制效应,但人口老龄化也会促进劳动力供给质量总体提升,从而有利于提升出口贸易质效。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出口贸易 质效关系 影响机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肖金成 李军培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各地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有条件的区域,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龙头,通过统筹规划,形成若干个用地少、要素集聚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