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51)
- 2023(18075)
- 2022(15721)
- 2021(14587)
- 2020(12485)
- 2019(28854)
- 2018(28704)
- 2017(55728)
- 2016(30278)
- 2015(34494)
- 2014(34723)
- 2013(34402)
- 2012(31827)
- 2011(29040)
- 2010(29252)
- 2009(27286)
- 2008(26840)
- 2007(23913)
- 2006(21035)
- 2005(18700)
- 学科
- 济(138662)
- 经济(138520)
- 管理(86524)
- 业(80974)
- 企(65967)
- 企业(65967)
- 方法(60916)
- 数学(53467)
- 数学方法(52769)
- 中国(34640)
- 农(33928)
- 财(31520)
- 学(29641)
- 地方(29133)
- 业经(27647)
- 制(23714)
- 贸(23144)
- 贸易(23133)
- 农业(22693)
- 易(22374)
- 和(20132)
- 理论(20128)
- 环境(20056)
- 务(19580)
- 银(19516)
- 财务(19496)
- 银行(19461)
- 财务管理(19444)
- 融(18749)
- 金融(18745)
- 机构
- 大学(448991)
- 学院(447212)
- 济(184834)
- 经济(180800)
- 管理(173851)
- 研究(151378)
- 理学(150391)
- 理学院(148661)
- 管理学(145883)
- 管理学院(145082)
- 中国(112276)
- 京(95528)
- 科学(94550)
- 财(83548)
- 所(77470)
- 农(71952)
- 研究所(70502)
- 中心(68113)
- 财经(67512)
- 业大(66634)
- 江(65235)
- 经(60997)
- 北京(60534)
- 范(58705)
- 师范(58162)
- 农业(56638)
- 经济学(56385)
- 院(54669)
- 州(52850)
- 经济学院(50673)
- 基金
- 项目(298985)
- 科学(234162)
- 基金(216277)
- 研究(215766)
- 家(188647)
- 国家(187147)
- 科学基金(160039)
- 社会(135358)
- 社会科(128215)
- 社会科学(128181)
- 省(116715)
- 基金项目(114663)
- 自然(104949)
- 自然科(102452)
- 自然科学(102425)
- 自然科学基金(100573)
- 教育(99467)
- 划(98361)
- 资助(90259)
- 编号(88363)
- 成果(71594)
- 重点(66982)
- 部(65829)
- 发(63999)
- 课题(60771)
- 创(60705)
- 科研(57451)
- 创新(56771)
- 教育部(56072)
- 大学(55502)
- 期刊
- 济(204140)
- 经济(204140)
- 研究(132016)
- 中国(78433)
- 学报(70858)
- 科学(65369)
- 农(64360)
- 财(63241)
- 管理(62650)
- 大学(53005)
- 学学(50161)
- 农业(44250)
- 教育(44026)
- 技术(39798)
- 融(36870)
- 金融(36870)
- 经济研究(33140)
- 财经(33094)
- 业经(32285)
- 经(28313)
- 问题(27020)
- 技术经济(23481)
- 统计(23365)
- 业(21966)
- 图书(21821)
- 理论(21546)
- 策(20552)
- 贸(20522)
- 商业(20499)
- 版(20344)
共检索到6510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聂真真 杨胜慧 智宁
文章运用空间自相关的分析方法,采用《2012国家统计年鉴》以及《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的有关经济与人口数据,对当前我国人口与经济的空间分布特征,人口与经济相互影响模式的规律等进行探究。
关键词:
空间自相关分析 人口经济 区域差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燕文
在对传统的区域经济差异分析方法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空间聚类、分级地图和类轴分析的区域经济空间差异分析的新方法,并以东北经济区2000年人均GDP数据分析为例,开展了应用试验,分析结果表明与实际的区域经济差异发展情况相一致。该方法不仅可以揭示经济数据的宏观分布规律,而且可以挖掘其中微观的空间分布特征,可以更好地帮助分析和解释大量空间经济统计数据所蕴涵的经济特征和规律。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赵儒煜 刘畅 张锋
将空间因素纳入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研究框架,对各地区人口老龄化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概括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利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和空间误差模型,对各要素影响作用的方向和大小进行实证研究,最后得出综合结论和政策建议。除老龄化惯性、人口增长以外,首次对人口老龄化区域溢出机制进行了重点阐述。我国人口老龄化区域溢出作用不仅客观存在,而且影响显著,这一发现从空间维度拓宽了研究视野,为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理论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伟平 江宏 李义稳
在经济集聚和人口集聚日益加剧的背景下,生态环境的变化是否与经济集聚和人口集聚有关,是现阶段需要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文章针对以上问题通过对我国30个省份2000—2014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我国经济集聚的环境效应总体呈负效应,当经济集聚度不断提升超过拐点时,经济集聚的规模效应及溢出效应显现,经济集聚对环境的负效应影响减弱;人口集聚对环境的作用呈"U"型非线性影响,在人口集聚度较低时,人口集聚的环境效应是正效应,人口集聚可以带来整体上环境污染排放的改善;但当经过临界点后,人口集聚所带
关键词:
集聚 人口集聚 经济集聚 环境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雍湧 蒲勇健 黄森
从人口流动对区域差距影响的视角出发,运用空间经济学理论,将我国东、西部地区作为两个独立的经济体,构建了劳动力人口流动向量模型,分析了人口流动对区域差距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得出结论:人口流动对区域差距的影响呈阶段性变化。最后,结合阶段规律和当前经济危机背景提出缩小区域差距的人口流动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人口流动 区域差距 空间经济学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豫新 程谢君
文章在对民族地区人口迁移与区域经济差异互动机理及空间格局演化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查资料,探讨了民族地区人口迁移与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联动效应。结果显示,民族地区人口迁移与区域经济差异呈现一定的空间集聚性,二者空间关联也从相离走向相合;民族地区经济差异的逐渐扩大与迁移动力不足源于宗教文化与市场文化的难以调适,也与对口支援工作的"重量不重质"、交通等基础设施的严重缺位、城乡二元结构稳固及人力资本存量不足有关。政府不合理地干预市场导致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存在偏离地区比较优势的倾向,削弱了地区经济整体实力并扩大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豫新 程谢君
文章在对民族地区人口迁移与区域经济差异互动机理及空间格局演化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查资料,探讨了民族地区人口迁移与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联动效应。结果显示,民族地区人口迁移与区域经济差异呈现一定的空间集聚性,二者空间关联也从相离走向相合;民族地区经济差异的逐渐扩大与迁移动力不足源于宗教文化与市场文化的难以调适,也与对口支援工作的"重量不重质"、交通等基础设施的严重缺位、城乡二元结构稳固及人力资本存量不足有关。政府不合理地干预市场导致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存在偏离地区比较优势的倾向,削弱了地区经济整体实力并扩大了区域差异;民族高度聚集区居民幸福感高涨是其"固守本土"的主要内因,而无上限的政府扶持则放大了民族地区人口的迁移惰性;城镇化进程的不合理使其在吸引剩余劳动力、缩小区域经济差异上表现出边际收益递减效应。文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仲常 董东冬
为了缩小东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中央财政加大了对中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但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收敛和实现地区财政均等化方面其效果如何,文章试图从一种新的视角加以分析与诠释。改革开放以来大规模的人口跨地区流动,特别是年轻劳动力从中西部地区向发达的东部地区流动,改变了各地区的人口结构和总扶养比,进而影响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实际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由于西部地区总扶养比高于东部地区,中央财政对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相对力度反而低于东部地区。文章最后提出将地区人口负担差异纳入中央财政预算分析体系,通过增加中央财政对经济落后地区的转移支付促进地区经济增长收敛和提高地区财政帮扶的实效性。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马晓熠 裴韬
我国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是政府和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针对城乡之间的较大尺度上的空间差异研究已经受到普遍的关注,但对经济发展迅猛的特大城市(如北京、重庆、上海等)内部贫富差距加大的现象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而这种现象有可能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严重隐患。因此,正确认识特大城市内部的经济差异及演变趋势,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本文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以北京市18区/县的人均GDP作为评估标准,分析了北京市18区(县)在2001-2007年,即2008年奥运会筹备期间的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及其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人均GDP的空间分布自2005年后开始有向负的空间自相关性发展的趋势,暗示北京各区县的经济发展局部分异正在逐渐拉大,并显示由过去的南低北高的经济发展差异格局逐步转变为中心高周边低的空间分布格局。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孙蕾 王亦闻 门长悦
本文用panel data模型对中国大陆1990年、2000年和20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的老龄化程度存在显著的区域性差异,各省份的老龄化水平都呈上升趋势,但上升的幅度有较大差别,增速也有一定差异。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净迁移率对老龄化程度的影响为负,人均GDP对老龄化的影响为正。应从调整生育政策,完善现有的养老金制度和社会福利体系等方面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区域差异 面板数据 老少比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单良 韩放 宋关东
采用变异系数、尺度方差、地统计分析、地理加权回归等方法,基于分县级、地级、省级三种尺度分析2000年和2010年我国人口半城镇化的区域差异及空间演变特征,研究发现:(1)半城镇化区域差异在三种尺度上均表现出逐渐扩大的态势;(2)尺度方差及其分解结果显示,尺度方差及其构成大小依次为县级、地级、省级,即尺度越小,尺度方差越大,对半城镇化区域差异的贡献份额越大;(3)空间格局研究表明,不同尺度区域半城镇空间差异显著,呈现出东西梯度发展格局,各尺度空间关联格局总体相对稳定,"High-High"类型集聚区大多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Low-Low"类型集中分布于西部地区;(4)最后,将人口半城镇化格局演化的影响因素归结为三个方面: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流动与产业结构。
关键词:
半城镇化 尺度 中国 空间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红历 周勤
文章使用空间统计分析方法,以人均GDP和人均财政收入为经济增长的主要评价指标,对1998~2007年间西部12省市64个主要地级市经济增长水平的差异、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演变进行了分析,通过研究对西部64个地级市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特征有了深入认识,揭示出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后西部区域经济空间联系的结构和演变。
关键词:
区域经济差异 西部地级市 空间统计分析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蒋丽君
近年来,我国保险业呈现出显著的地区差异,本文以我国寿险市场的地区差异作为考察重点。基于2009年我国各省区寿险市场的截面数据,从空间计量经济学角度,采用Moran I指数以及Moran散点图考察我国寿险市场区域差异的空间特性。在此基础上,利用空间滞后模型结合空间误差模型实证分析导致空间格局差异的成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蔡阳
人口迁移是否能够加速经济收敛,主要是由迁移人口对工资率的敏感程度决定的;对工资率越敏感,则意味着由人口迁移作用的收敛速度就越快。文章考察了我国地区差距变化的决定因素,发现我国经济存在显著的条件收敛,同时验证了人口迁移因素对我国区域经济收敛起到的关键性作用。
关键词:
人口迁移 经济增长 条件收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