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35)
- 2023(8674)
- 2022(7272)
- 2021(6854)
- 2020(5821)
- 2019(13423)
- 2018(13374)
- 2017(27184)
- 2016(14146)
- 2015(15947)
- 2014(15593)
- 2013(15420)
- 2012(14001)
- 2011(12286)
- 2010(12010)
- 2009(10952)
- 2008(10311)
- 2007(8744)
- 2006(7447)
- 2005(6356)
- 学科
- 济(59044)
- 经济(58975)
- 管理(41035)
- 业(40677)
- 方法(31416)
- 企(30695)
- 企业(30695)
- 数学(29075)
- 数学方法(28746)
- 中国(19490)
- 农(17605)
- 财(16232)
- 农业(12011)
- 贸(11625)
- 贸易(11620)
- 业经(11578)
- 制(11535)
- 易(11413)
- 务(9802)
- 财务(9769)
- 财务管理(9747)
- 银(9694)
- 银行(9687)
- 企业财务(9268)
- 行(9260)
- 环境(9227)
- 地方(8687)
- 技术(8645)
- 融(8452)
- 金融(8451)
- 机构
- 大学(197914)
- 学院(196910)
- 济(88691)
- 经济(87212)
- 管理(81925)
- 理学(71745)
- 理学院(71104)
- 管理学(70080)
- 管理学院(69697)
- 研究(59117)
- 中国(45807)
- 财(41814)
- 京(39429)
- 财经(34462)
- 科学(31943)
- 经(31533)
- 经济学(28982)
- 中心(28324)
- 所(26976)
- 经济学院(26544)
- 江(26338)
- 业大(26142)
- 财经大学(26085)
- 农(25228)
- 北京(24300)
- 研究所(24287)
- 范(23314)
- 师范(23106)
- 经济管理(22390)
- 商学(22165)
- 基金
- 项目(135572)
- 科学(109115)
- 基金(102108)
- 研究(100951)
- 家(87360)
- 国家(86668)
- 科学基金(76255)
- 社会(67588)
- 社会科(64245)
- 社会科学(64232)
- 基金项目(54252)
- 省(50860)
- 自然(48002)
- 自然科(46922)
- 自然科学(46908)
- 教育(46728)
- 自然科学基金(46067)
- 划(43186)
- 资助(41367)
- 编号(40546)
- 部(31669)
- 成果(31215)
- 重点(29837)
- 发(28924)
- 国家社会(28919)
- 创(28633)
- 教育部(28084)
- 人文(27609)
- 创新(26838)
- 科研(26465)
共检索到2734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吴敬贤 姚金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增长,其中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容忽视,但近年来我国人口红利正在日益减少。首先利用建国以来人口结构相关数据制作人口金字塔进行了相关分析和预测,然后利用2000年~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和2004年~2015年相关统计数据,研究了劳动参与率、就业率以及劳动力工资、劳动力资本成本等问题,指出我国劳动力供给量正在且会继续下降,劳动力成本正在且会继续提高,由此带来人口红利日益减少。
关键词:
人口红利 劳动力供给量 劳动力成本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蔡的贵
我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是廉价劳动力,“中国制造”的迅猛发展与这一比较优势的发挥是分不开的。但是固守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会导致比较优势陷阱,形成比较优势产业刚性;与此同时,劳动力成本的廉价性也是有限度的,劳动力成本终将不可避免地上升,因此,适时改变对廉价劳动力的路径依赖是我国制造业、尤其是沿海地区制造业面临的紧迫任务。
关键词:
比较优势 廉价劳动力 中国制造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背景:最近,多家主流媒体接到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一些学生举报,称学校把他们跨省安排到广东企业的流水线进行与专业毫不相关的顶岗实习。在工厂,他们超时加班,甚至通宵上班,质疑被当成"廉价劳动力"。职业院校学生的实习乱象再次引起社会关注。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仲大军
当前中国最大的问题是只追求效益效率而忽视普通劳动者的权益,这种忽视底层劳动者权利的社会现象必须纠正。否则,我们的社会就是一种畸形发展的社会。特别需要重视的是,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已是我国下一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中国经济已经从粗放经营阶段进入质量和技术阶段。衡量这一阶段的标准,不仅要看中国的企业如何,更要看中国的劳动队伍素质如何。因此,关注我国劳动力资源和劳动力素质质量的提高,已是我国战略性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
廉价劳动力 劳动者权益 劳动力转型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许经勇
在我国特定的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民不仅仅是一个职业概念,同时又代表着一种身份。农民作为一种特殊社会身份,是与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联系在一起。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把农村人和城市人严格划分开来,把农民禁锢在农村社区范围内。目前我国进城的农民工数量(据2004年6月统计已突破1亿大关)已经超过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职工的总和(6000多万人)。但从身份意义上仍然属于农民。他们在现行的户籍制度下,仍然被认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何颖
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劳动力资源数量及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经济发展快慢。文章采用综合分析及文献查阅相结合的方法,根据国内外劳动力资源以及人口红利相关理论,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与人口红利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人口红利与劳动力资源之间相关关系并不是恒定的,人口红利前期主要取决于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数量,而后人口红利阶段则主要取决于劳动力资源的职业教育水平,同时农村人口的年龄结构对人口红利有一定影响。该文还提出了优化调整农村劳动力人口结构、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机制、加强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及建立加大科技投入促进经济转型等具体建议,旨在为我国农村经济的长期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及实...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林玲 王成
我国附加值贸易凭借劳动力资源优势已取得巨大发展并推动我国经济的增长,但现阶段劳动力数量的减少趋势势必对此产生重要影响。为分析这一影响,我们运用GTAP模型模拟劳动力减少后的经济情形,构建世界投入产出表,测算附加值贸易的相关指数,评估劳动力减少对我国附加值贸易总体和各产业附加值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劳动力减少会降低我国产业总体的比较优势及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参与程度、总出口额及总附加值贸易额,但会提升我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我们也得到了各产业附加值贸易在劳动力减少时的不同变化,发现劳动力减少对我国附加值贸易的影响会随其规模的增大而增大,文章最后给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劳动力 附加值贸易 投入产出表 GTAP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陆旸
1980~2010年,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比持续快速增长,不断降低的人口抚养比使中国的储蓄率和投资率上升,最终使中国物质资本得到了快速积累;而劳动年龄人口的不断增加又为劳动力市场提供了大量劳动力供给。与此同时,随着总和生育率的不断降低,父母能够为"有限"的子女提供更多的教育投入,从而带动了人力资本的快速上升。可以说,上述供给侧生产要素的变化是由人口转变带来的一系列内生结果。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婷 程豪 王科斌
经济高质量发展下的新时代,中国人口红利需要从劳动力数量红利向劳动力配置效率红利转型,合理引导区域间劳动力流动是释放劳动力配置效率红利的关键。通过构建一个两地区均衡模型,揭示出区域间劳动力流动对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进而释放劳动力配置效率红利的理论机制。实证检验发现:(1)中国劳动力配置效率红利呈现逐年下降趋势,2006年就出现"不显著"拐点,且先于劳动力数量红利衰减;(2)区域间劳动力流动在1%的显著水平上促进劳动力配置效率红利释放,随着劳动力流动增强,其带来的促进效应更加明显;(3)从异质性检验发现,劳动力价格供给弹性越高或劳动力边际生产能力越高的地区,流入劳动力越多将越能促进劳动力配置效率红利释放。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炼 王新凤
实习生作为"廉价劳动力"具有实践的合理性。教学计划内的实习活动具有教育属性,如果学生并非自觉自愿,学校强制与学分、毕业等环节挂钩,进行与本专业无关的简单重复劳动,就背离了教育活动的教育属性,再加上学生的权益得不到的基本保障,就会有沦为廉价劳动力的质疑。走出"廉价劳动力"的误区,需要高校严把实习出口,企业保障实习过程中的落实,政府和社会媒体发挥监管与监督责任,建立共同而又有区分的责权关系。
关键词:
大学生实习 廉价劳动力 争议误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郭敏
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进程中,人口红利为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但由于人口结构的变化,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渐降低。文章在此背景下,通过对劳动力供给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分解,认为劳动参与率的提高可以抵消人口红利消失对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但通过测算发现中国的劳动参与率也呈现下降趋势。通过分析劳动参与率下降的原因,文章认为相较于人口红利消失的不可抗性,劳动参与率下降趋势是可以缓和的。鉴于此,文章认为中国劳动力供给的新动力在于提高劳动参与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翁克瑞 严奉宪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魁 钟水映
本文依据1990-2006年中国30个地区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探讨劳动力抚养负担变化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少儿抚养负担的减轻显著降低了我国居民消费率,而老年赡养负担对我国居民消费率的影响并不显著。劳动力抚养负担的减轻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主要由快速下降的少儿抚养负担来解释。进一步对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进行面板分析发现,少儿抚养负担的减轻显著降低了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居民消费率,而对西部地区影响不显著,同时老年赡养负担在分区域回归中均不显著。本文的研究试图说明,少儿抚养负担在全国水平上以及东、中部地区的快速下降是1990年以来居民消费率持续向下振荡的重要原因之一,但随着少儿抚养负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