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44)
2023(10771)
2022(9080)
2021(8283)
2020(7049)
2019(15653)
2018(15450)
2017(30533)
2016(16422)
2015(18033)
2014(17848)
2013(18031)
2012(17250)
2011(15989)
2010(16359)
2009(15493)
2008(15168)
2007(13860)
2006(12763)
2005(11394)
作者
(52263)
(43799)
(43486)
(41494)
(27782)
(20927)
(19642)
(16890)
(16554)
(15539)
(15355)
(14328)
(14309)
(13874)
(13679)
(13343)
(12880)
(12819)
(12677)
(12621)
(11117)
(11018)
(10650)
(10111)
(10035)
(9831)
(9613)
(9272)
(8796)
(8554)
学科
(90174)
经济(90001)
管理(44712)
(41641)
方法(33780)
(32517)
企业(32517)
数学(28706)
数学方法(28510)
中国(24103)
(20824)
(19624)
地方(19304)
(17898)
业经(17826)
(16256)
(14355)
贸易(14348)
(13915)
农业(13602)
地方经济(13390)
(12778)
银行(12719)
(12508)
环境(12416)
(12277)
(12213)
金融(12211)
(11684)
产业(10958)
机构
大学(259628)
学院(255987)
(117150)
经济(115128)
研究(96000)
管理(92608)
理学(80163)
理学院(79124)
管理学(77790)
管理学院(77317)
中国(71051)
科学(58932)
(54806)
(53108)
(51068)
(48081)
研究所(46574)
财经(42825)
中心(40507)
业大(39731)
(38790)
经济学(38167)
农业(38086)
(37564)
北京(34821)
经济学院(34329)
(33378)
(33072)
师范(32641)
财经大学(31758)
基金
项目(166122)
科学(130278)
基金(123083)
研究(114477)
(110209)
国家(109333)
科学基金(91259)
社会(78122)
社会科(73053)
社会科学(73027)
基金项目(65241)
(62705)
自然(58828)
自然科(57446)
自然科学(57422)
自然科学基金(56441)
(54171)
教育(51006)
资助(49922)
编号(43208)
重点(38230)
(37263)
(36788)
成果(35180)
(33567)
国家社会(32927)
科研(31938)
创新(31630)
教育部(31487)
计划(31324)
期刊
(134447)
经济(134447)
研究(80539)
学报(46682)
中国(45345)
(43157)
科学(42607)
(38108)
大学(34318)
管理(33784)
学学(33034)
农业(28661)
(24090)
金融(24090)
经济研究(23629)
财经(22673)
业经(20021)
(19639)
问题(18533)
技术(18107)
教育(17852)
(14594)
技术经济(14015)
(13839)
商业(13023)
统计(12887)
国际(12583)
(12517)
世界(11941)
业大(11537)
共检索到3836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吴国兰  
人口年龄结构是人口的基本特征之一。它的构成具有重大社会经济意义,它不仅直接影响人口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的速度,而且也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国际上通常按一定的标准将人口划分成不同人口年龄构成类型。人口年龄构成类型不同,人口问题也不同。人口年轻型的国家面临的社会经济问题主要是儿童、少年、青年的抚养、教育、就业、住宅等问题。而人口为老年型的国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则是老年人的照顾、抚养、医疗和未来劳动力是否充裕等问题。因此应根据人口年龄构成类型采取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来解决人口问题。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贵平  
人口年龄结构及其变化既是以往人口自身及社会经济变化的反映,也是决定未来人口发展趋势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人口未来生育水平、国民收入、产出结构和消费结构等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为深入研究和了解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提供了最新资料。结合前三次人口普查资料,本文对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现状、变动及其对社会经济问题的可能影响进行初步分析。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艺容  尹有  
本文通过分析发现: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特点表现为少年人口比重下降趋势明显,老年人口比重增长,而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上升但空间有限;抚养比与经济增长呈负向关系,居民消费水平与少儿抚养比以及总抚养比正相关,而与老年人口抚养比负相关;储蓄率与少儿抚养比负相关,与老年抚养比也呈负相关关系,这与"生命周期假说"以及"家庭储蓄需求假说"相符;少儿抚养比与技术创新呈正相关关系,而老年抚养比和总抚养比与技术创新呈反向关系,同时抚养负担加重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少人力资本存量,从而抑制经济增长。因此,大力发展老年服务产业、延缓退休、放开二胎等政策将有利于适应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以维持经济增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萍  
中国在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人口年龄结构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本文在分析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趋势的基础上,从储蓄、就业和经济增长三个方面入手,分别建立时间序列分析模型,通过协整检验、建立短期误差修正模型和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探究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经济效应,并得出了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的升高是居民储蓄率不断提高、经济实现高速增长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引起了失业率上升的结论。本文最终提出把握新常态机遇,政府引导发展老龄服务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准备应对延迟退休的政策建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肖祎平  杨艳琳  
文章利用中国19872015年人口普查数据研究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首先分别考察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和劳动年龄人口内部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结果显示:劳动年龄人口比重每增加1个百分点,实际人均GDP增加1.9%,劳动年龄人口中最具生产力劳动力比例每增加1个百分点,实际人均GDP增加1.7%;其次,测算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显示:19872015年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14.69%,同时预测结果表明20152020年间中国人口红利窗口将会关闭;再次,利用分解分析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肖祎平  杨艳琳  
文章利用中国1987~2015年人口普查数据研究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首先分别考察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和劳动年龄人口内部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结果显示:劳动年龄人口比重每增加1个百分点,实际人均GDP增加1.9%,劳动年龄人口中最具生产力劳动力比例每增加1个百分点,实际人均GDP增加1.7%;其次,测算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显示:1987~2015年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14.69%,同时预测结果表明2015~2020年间中国人口红利窗口将会关闭;再次,利用分解分析研究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发现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主要通过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提升人力资本水平以及增加就业来促进经济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席玮  于学霆  
预测未来人口变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制定相应政策的重要依据,当前所有关于人口结构变动所带来的影响的有关研究,分析的前提都离不开对人口总量和结构的变动的预测。文章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应用队列要素法对我国2013-2035年的人口年龄结构变动情况进行预测,探索未来人口结构演变的趋势,分析其对宏观经济层面的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宋琪  马树才  
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两大动力。本文通过构建数理模型,就人口年龄结构对物质、人力资本投入及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研究。理论分析发现:充足的劳动供给会促进物质资本投入和人力资本形成、推动经济增长。在理论模型基础上,利用1998-2014年我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抚养负担减轻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24.55%;在人力、物质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中,少儿抚养比的作用弱于老年抚养比;当老年抚养比达16.04%时,物质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偏效应降低至零;老年抚养比达19.15%时,人力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偏效应降低至零。老年抚养比与经济增长呈倒U型关系,长期来看"第二人口红利"并不存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宋琪  马树才  
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两大动力。本文通过构建数理模型,就人口年龄结构对物质、人力资本投入及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研究。理论分析发现:充足的劳动供给会促进物质资本投入和人力资本形成、推动经济增长。在理论模型基础上,利用1998-2014年我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抚养负担减轻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24.55%;在人力、物质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中,少儿抚养比的作用弱于老年抚养比;当老年抚养比达16.04%时,物质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偏效应降低至零;老年抚养比达19.15%时,人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郭易楠  
消费是影响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人口年龄结构决定了消费的分配比例和选择。本文基于生命周期理论探索我国居民消费率的变化,并对家庭消费选择进行建模,通过动态时间序列进行实证分析,从而观察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和居民消费选择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证明,少儿抚养比的下降和老年抚养比的上升引致了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不良变化;在当前的发展阶段中,少儿抚养比与居民消费选择呈正向关联;老年抚养比与居民消费选择呈负向关联。但我国仍处于"消费升级"下的消费经济扩张阶段,为了保证消费趋势的延续,应该重点挖掘"银发经济"和"少儿经济"的潜在需求,通过扩大内需合理利用人口结构的变化趋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谷国锋  吴英哲  
人口生育政策是导致地区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具有很强的滞后性。吉林省在贯彻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时,执行力度强,对抑制人口增长起到明显的效果,但也使得当前吉林省的人口年龄结构问题较其它省份更为突出。文章基于ESDA分析方法,对2005—2015年吉林省47个行政单元的人口年龄结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5年以来,吉林省少年儿童人口占比不断缩减,适龄劳动人口聚集情况有所减弱,核心城市对适龄劳动人口吸引力有所降低,并且全省老年人口占比不断上升,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在研究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时,引入空间计量模型,采用SLX模型和SDM模型,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当前,吉林省人口出生率的提高、少年儿童占比的上升会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从短期来看,老年人口占比的上升,依然对地区经济产生促进作用,而死亡率的提高则对经济增长有负向作用,但影响程度较小。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申小菊  吕学静  
本文分析人口年龄结构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对我国1978-2011年宏观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少儿抚养比对居民消费率有正向作用,老年抚养比对消费率有负向作用。相比较与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的变化对我国居民消费率影响更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文先明  钱秋兰  熊鹰  
以人口年龄结构与城镇化的联系为主题展开研究,并从多个方面分析了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和城镇化的现状及相互关系,以计划生育政策为切入点,探讨了我国不同时期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以及与之对应的城镇化进程的关系;阐述了目前我国城镇化中面临的人口年龄结构方面的一些矛盾。采用聚类方法分析了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区域差异和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区域不均衡问题。最后,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人口结构变化趋势下推进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对策。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肖洋  宋旭  
研究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与住房市场之间的关系,对于预测房地产市场未来走向至关重要。实证研究发现:老年抚养比对房价产生负向影响,少年抚养比产生正向影响,且前者影响强于后者;各区域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的影响存在差异,老年抚养比在东部、西部、中部的影响依次减弱,少年抚养比在中部显示出较强的影响力。因此,应根据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不同区域住房市场的影响特征,制定差异化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以此增强政策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思家  
本文根据生命周期假说和家庭储蓄需求假说,建立了动态面板回归模型,用以分析近年来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并分析了其他影响因素:我国居民储蓄率受惯性影响较大,因此,在短时间内,储蓄率应该不会产生较大的变化;其次它还受到少儿抚养比变化的影响,而由于我国当前的计划生育政策,可能会导致抚养比持续下降,那么这就会带来储蓄率的持续上升;同时老年抚养比的上升也会进一步提高居民储蓄率;最后经济增长率的变化对居民储蓄率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如果不存在剧烈经济波动,居民储蓄率就不会产生大的变化或者趋势性改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