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08)
- 2023(9500)
- 2022(7638)
- 2021(6867)
- 2020(5959)
- 2019(13841)
- 2018(14055)
- 2017(28424)
- 2016(15709)
- 2015(18156)
- 2014(18601)
- 2013(18507)
- 2012(17325)
- 2011(15747)
- 2010(16124)
- 2009(15364)
- 2008(15557)
- 2007(14186)
- 2006(12671)
- 2005(11623)
- 学科
- 济(71589)
- 经济(71518)
- 管理(41736)
- 业(40306)
- 方法(31172)
- 企(29684)
- 企业(29684)
- 数学(27966)
- 数学方法(27767)
- 中国(24965)
- 农(20918)
- 财(16646)
- 地方(15245)
- 制(14731)
- 业经(14569)
- 贸(13669)
- 贸易(13664)
- 农业(13472)
- 学(13465)
- 易(13251)
- 银(12170)
- 银行(12143)
- 行(11604)
- 融(10655)
- 金融(10653)
- 环境(10153)
- 和(9952)
- 发(9844)
- 体(9550)
- 务(9366)
- 机构
- 大学(239786)
- 学院(237867)
- 济(101374)
- 经济(99069)
- 管理(87897)
- 研究(82661)
- 理学(74815)
- 理学院(73911)
- 管理学(72700)
- 管理学院(72243)
- 中国(62839)
- 京(51815)
- 科学(49671)
- 财(47832)
- 所(42726)
- 农(40580)
- 研究所(38475)
- 财经(38010)
- 中心(37641)
- 江(36222)
- 业大(34436)
- 经(34288)
- 北京(33079)
- 经济学(32480)
- 农业(32144)
- 范(31966)
- 师范(31673)
- 经济学院(29619)
- 院(29194)
- 州(29106)
- 基金
- 项目(149312)
- 科学(116506)
- 研究(109186)
- 基金(107576)
- 家(93152)
- 国家(92413)
- 科学基金(78000)
- 社会(69741)
- 社会科(66000)
- 社会科学(65978)
- 省(57641)
- 基金项目(57163)
- 教育(49959)
- 划(48993)
- 自然(48874)
- 自然科(47680)
- 自然科学(47666)
- 自然科学基金(46778)
- 编号(45356)
- 资助(43783)
- 成果(37627)
- 重点(33739)
- 部(33534)
- 发(33269)
- 课题(31222)
- 创(29774)
- 国家社会(28839)
- 教育部(28524)
- 科研(28410)
- 创新(28012)
- 期刊
- 济(113138)
- 经济(113138)
- 研究(74400)
- 中国(43553)
- 农(37109)
- 财(35877)
- 学报(35697)
- 科学(33727)
- 管理(30126)
- 大学(26666)
- 学学(25045)
- 农业(24605)
- 融(23597)
- 金融(23597)
- 教育(22443)
- 技术(19600)
- 财经(18993)
- 业经(18883)
- 经济研究(18457)
- 问题(18128)
- 经(16356)
- 贸(13330)
- 业(12761)
- 理论(12390)
- 技术经济(12260)
- 商业(12160)
- 统计(11892)
- 现代(11754)
- 实践(11134)
- 践(11134)
共检索到3558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周清华
城市是一个人口集中、物质富裕、生活方式先进的地域。因此也是人们向往的地域。当人们出于对城市的向往而从乡村地域迁移到城市地域,以及由此而带来的非农经济活动、各种生产要素不断地朝着城市地域进行空间聚集的过程,就是我们所说的城市化。目前,人们一般认为它发端于产业革命,并从此形成了一股不可遏制的潮流,冲击着人们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建国以来,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已由1949年的10.6%提高到了1989年的26.9%。但是在其构成方面,却存在一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文溥,陈永杰
本文对中国目前的实际人口城市化水平进行估算。在不同方法估算结果的基础上进行国际比较,认为中国目前的实际人口城市化水平仅仅略微偏低正常值10%左右。但是,中国的城市化产业内部结构与世界同类国家相比,存在显著偏差。实证分析证明,从城市化角度看,城市化产业结构严重偏差是由于近20年来,中国侧重发展小城市,小城市比重上升使服务业发展缺乏必要的市场空间。城市规模结构不合理降低了城市效率,影响了城市功能的发挥。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田明 王玉安
以人均GDP、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与城市化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我国城市化与产值结构相比滞后,但与就业结构相比并不滞后,城市化滞后的实质是就业结构滞后的结论。通过分析我国工业化过程中产业结构演变过程和就业结构偏差的特点,以规模分析与结构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我国城市化与就业结构偏差形成的根源,认为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改善偏差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关键词:
城市化 就业结构 偏差 比较分析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澍卿,王文录
对于人口城市化的研究,人们把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人口迁移和聚集方面,因为城镇社会经济的发展,吸引农村人口迁入,促进农民在劳动就业、生活方式和消费结构诸方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白先春,凌亢,郭存芝
The application of the Logistic model is the most widely in describing the development tread of urbanization in region.Because the result that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isn'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ogistic model was given by some researchers on the basis of the case analysis since 1949,the Logistic model is modified according to the means of urbanization.The modified Logistic model is used to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The result of cas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modified Logistic model illustrates the trend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 basically.
关键词:
城市化 Logistic模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光海
我国人口城市化进程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的发展,同时也出现了城市化悖论问题,主要内容包括城市化人口生产方式与社会整体发展不协调,社会角色转换与相应政治权利缺失,国内经济一体化与社会文化排他性,农村社会转型与公共产品供给缺失等。"拉美陷阱"对我国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启示作用,走新型城市化道路是我国人口城市化的根本出路。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吕志强 卿姗姗 邓睿 庞容
选取我国地级以上城市为基本研究单元,以21世纪的最初10年为研究时段,运用协调度模型,结合GIS技术,分析了我国人口城市化、土地城市化及二者协调性的时空特征。结果显示:整体上看,我国地级以上城市人口城市化增长率在逐年降低,而土地城市化增长率几乎保持稳定,且二者差距在不断拉大;人口城市化增长速率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格局;土地城市化增长速率为东部快于西部,西部快于中部,东北最慢;85%的城市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2002-2007年,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发展不协调问题在全国城市普通存在,2007-2012年,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的不协调性呈进一步扩散之势。
关键词:
人口城市化 土地城市化 协调性 时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金庆浩 朴松花
以钱-赛世界标准模式与中国195 2 - 2 0 0 0年城市人口比重与产业结构变迁实证为例可以了解到,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偏差的问题在于工业化结构偏差;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消费结构偏差,即服务业发展滞后与城乡二元工业结构造成了工业化的进程未能有效带动就业结构与消费结构的变动,从而未能带动城市化的进程。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其林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程莉 周宗社
笔者基于1978年~2011年数据构建VAR模型,对我国三次产业的结构偏差、滞后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进行了动态计量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偏差的变动对滞后城市化的减小具有正效应;但滞后城市化对第一产业结构偏差没有明显的冲击效应,对第二产业的结构偏差有负效应,对第三产业的结构偏差有正效应。滞后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互为格兰杰原因,滞后城市化的变动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在短期具有正效应,长期具有负效应;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动对滞后城市化的减小具有正效应,但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对滞后城市化的减小则会产生负效应。
关键词:
结构偏差 滞后城市化 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白先春 李炳俊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蔡建明
城市化水平可以综合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可为未来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划提供重要依据,因此准确地预测我国人口城市化水平对于制定正确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解放以来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及其特征由于农业生产方式占绝对支配地位,我国的城市化长期处在缓慢和波动发展之中。至1949年,全国的城镇人口数为5765万,城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明洪
中国工业化、城市化中的战略偏差及其纠正杨明洪一、推进工业化的战略偏差与非城市化趋向是制约我国农地制度改革的两个关键因素1979年以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在人民公社时期不可想象的财产支配权,由此而产生的激励机制,曾导致农业长达5年的快...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阳 叶文辉
研究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云南省就业结构与城市化的关系,旨在探求二者之间的演变规律,寻求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路径。运用统计资料,定性和定量分析了云南省就业结构和城市化偏差的根本原因。运用偏差系数理论来分析偏差程度,结果表明:云南省第一产业偏差为负,第二产业偏差过大,第三产业偏差逐年下降。同时表明就业结构与城市化偏差的形成源于劳动力文化技能低、制度环境约束、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原因。
关键词:
城市化 就业结构 钱纳里模式 云南省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温康民 任国玉 李娇 任玉玉 孙秀宝 周雅清 张爱英
城市化偏差是中国地面气温观测记录中最大的系统性偏差,订正该偏差可为大尺度气候变化监测和研究提供准确的基础资料。论文介绍了用于单站地面月平均气温序列城市化偏差订正的一个方法,并利用该方法订正了685个国家基本/基准站1961—2015年地面年及月平均气温序列中的城市化偏差。采取自东往西迭代订正的方法,即从东往西逐经度订正,订正完的目标站也可作为参考站。首先,规定目标站的参考站在300 km范围内,并利用2站的去线性趋势年均气温的相关系数作为标准,规定相关系数最大且通过信度水平为0.005显著性检验的4个候选参考站作为该目标站的参考站;然后,对各个参考站年均气温与其对应目标站年均气温求相关,并以其平方为权重计算各参考站月和年均气温的平均值序列,即为各目标站年和月平均地面气温参考序列;其次,利用目标站气温序列趋势及其参考序列趋势之差作为总的订正值,订正目标站气温序列中包含的城市化偏差。较大的城市化偏差出现在华北地区、华中部分地区、东北北部、西南及西部部分地区,介于0.1~0.3℃/10 a;在中国西北部分地区、西藏西部及南部、东北南部、华南沿海、华东及华中个别站存在负偏差;对整个中国而言,相对城市化偏差为19.6%。以北京、武汉、银川、深圳作为华北、华中、西北和华南地区的大城市代表站,发现其在过去55 a的相对城市化偏差分别为67.0%、75.4%、32.7%和50.3%,与前人针对单站评估城市化影响的结果基本一致,说明论文的订正方法较为合理。论文介绍的城市化偏差订正方法,可用于订正中国等快速城市化地区地面气温观测资料的系统偏差,订正后的气温数据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城市化因素引起的不确定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