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45)
2023(2490)
2022(2145)
2021(2165)
2020(1968)
2019(4623)
2018(4906)
2017(10808)
2016(5937)
2015(7022)
2014(6989)
2013(7228)
2012(7104)
2011(6483)
2010(6640)
2009(6575)
2008(6495)
2007(6011)
2006(5675)
2005(5276)
作者
(17336)
(14413)
(14192)
(13734)
(9013)
(6724)
(6588)
(5505)
(5399)
(5342)
(4776)
(4643)
(4607)
(4491)
(4395)
(4262)
(4259)
(4225)
(4168)
(4106)
(3709)
(3478)
(3461)
(3266)
(3248)
(3245)
(3236)
(3108)
(2834)
(2798)
学科
(24527)
经济(24492)
(16397)
管理(13993)
中国(13362)
方法(11443)
(10864)
数学(10530)
数学方法(10473)
(9375)
企业(9375)
(7622)
农业(7269)
人口(6953)
(5967)
(5952)
贸易(5948)
(5931)
劳动(5914)
(5899)
银行(5897)
(5850)
(5735)
业经(4551)
(4456)
金融(4455)
制度(4302)
(4302)
(4298)
(4164)
机构
大学(92559)
学院(90722)
(42770)
经济(41934)
管理(34041)
研究(31477)
理学(28595)
理学院(28294)
管理学(27956)
管理学院(27773)
中国(26308)
(21650)
(20131)
财经(17114)
(16216)
科学(15910)
(15392)
中心(14639)
研究所(14148)
经济学(14117)
(13802)
北京(13578)
(13112)
经济学院(12923)
财经大学(12606)
(12102)
师范(12042)
(11128)
业大(10977)
(10589)
基金
项目(50883)
研究(40579)
科学(39753)
基金(36855)
(30731)
国家(30413)
社会(26576)
科学基金(25177)
社会科(25002)
社会科学(24999)
基金项目(19195)
教育(18838)
(18299)
编号(17847)
(16091)
成果(15877)
资助(15804)
自然(13884)
自然科(13488)
自然科学(13482)
自然科学基金(13239)
(12687)
课题(11985)
(11293)
教育部(11159)
重点(11035)
(11000)
国家社会(10860)
人文(10792)
社科(10749)
期刊
(49200)
经济(49200)
研究(32825)
中国(19714)
(14379)
(12314)
金融(12314)
管理(12186)
(12151)
科学(11243)
学报(10130)
教育(9227)
财经(8674)
业经(8495)
大学(8323)
经济研究(8134)
农业(7782)
问题(7776)
学学(7689)
(7473)
技术(7117)
(6492)
理论(6127)
实践(5437)
(5437)
国际(5282)
商业(5244)
统计(5157)
经济问题(4739)
技术经济(4697)
共检索到1463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金勇进  侯志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争  杜子芳  
2016年起,我国正式实施全国月度劳动力调查,而样本量确定是抽样调查方案设计的重要内容。常规的劳动力调查抽样方案设计,以失业率为控制指标,基于失业率的精度要求等计算初始样本量。劳动力调查除了关注失业率,还应关注劳动参与率,这就构成了多控制指标,探讨多控制指标下如何确定劳动力调查的初始样本量,是非常必要且有意义的。本文针对多控制指标下的抽样问题,提出了一种初始样本量确定的方法,为我国新一轮劳动力调查抽样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侯志强  
中国劳动力调查采用的两层次样本轮换方法不能使得村级单元的样本量在轮换过程中保持恒定不变,因而需要改进。文章在笔者先前提出的改进方法的基础上,对劳动力调查样本轮换方法作了进一步改进。在新的改进方法中,村级单元的轮换模式为16in,小区的轮换模式为8in。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争  杜子芳  
2016年起,我国正式实施全国月度劳动力调查,而样本量确定是抽样调查方案设计的重要内容。常规的劳动力调查抽样方案设计,以失业率为控制指标,基于失业率的精度要求等计算初始样本量。劳动力调查除了关注失业率,还应关注劳动参与率,这就构成了多控制指标,探讨多控制指标下如何确定劳动力调查的初始样本量,是非常必要且有意义的。本文针对多控制指标下的抽样问题,提出了一种初始样本量确定的方法,为我国新一轮劳动力调查抽样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罗俊峰  
本文利用联合国人口司2013年预测数据研究发现:自2015年我国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及比重将快速下降,且劳动年龄人口内部结构老化现象也将更加严重。未来劳动力供给数量和结构的变化将会通过减少有效劳动供给、使得劳动生产率提高受限、加大工资上涨压力等影响劳动力市场。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金剑  
劳动力参与率的影响因素错综复杂。在中国,性别因素和工资水平对劳动力参与率水平的影响作用并不显著;经济增长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与劳动力参与率水平正相关,而固定资产投资、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失业率的上升却是引起劳动力参与率水平不断下降的主要因素。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吴敬贤  姚金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增长,其中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容忽视,但近年来我国人口红利正在日益减少。首先利用建国以来人口结构相关数据制作人口金字塔进行了相关分析和预测,然后利用2000年~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和2004年~2015年相关统计数据,研究了劳动参与率、就业率以及劳动力工资、劳动力资本成本等问题,指出我国劳动力供给量正在且会继续下降,劳动力成本正在且会继续提高,由此带来人口红利日益减少。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蔡弘  黄鹂  
利用1982-2010年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和1987-2005年三次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1996和2006年两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以及2014年至2015年安徽省调查资料,描述了农业劳动力性别结构变动态势和农村妇女农业生产参与状况。数据表明,中国大陆农业劳动力性别结构已经呈现出明显的女性化趋势。调查发现,在男性缺席的情况下,雇佣农群体既弥补了农村妇女生产技术匮乏的不足,也有效解决了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农业生产并未因为农业劳动力女性化而受到显著影响。然而,由于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土地难以支撑被高度商品化的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蔡弘  黄鹂  
利用1982-2010年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和1987-2005年三次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1996和2006年两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以及2014年至2015年安徽省调查资料,描述了农业劳动力性别结构变动态势和农村妇女农业生产参与状况。数据表明,中国大陆农业劳动力性别结构已经呈现出明显的女性化趋势。调查发现,在男性缺席的情况下,雇佣农群体既弥补了农村妇女生产技术匮乏的不足,也有效解决了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农业生产并未因为农业劳动力女性化而受到显著影响。然而,由于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土地难以支撑被高度商品化的农村生活,农民对于土地的情感逐渐淡漠,农地与农民的关系正在松绑,农地之于农家的重要性日渐式微,农村妇女农业生产意愿不容乐观,生产态度消极化逐步蔓延。伴随农业劳动力女性化,农业劳动力新老更替问题也日益突出,"谁来种地"将成为问题,避免城镇化进程中农业劳动力断层和弱质化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底线。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蔡弘  黄鹂  
利用1982-2010年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和1987-2005年三次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1996和2006年两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以及2014年至2015年安徽省调查资料,描述了农业劳动力性别结构变动态势和农村妇女农业生产参与状况。数据表明,中国大陆农业劳动力性别结构已经呈现出明显的女性化趋势。调查发现,在男性缺席的情况下,雇佣农群体既弥补了农村妇女生产技术匮乏的不足,也有效解决了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农业生产并未因为农业劳动力女性化而受到显著影响。然而,由于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土地难以支撑被高度商品化的农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金勇进  侯志强  薛芳  
我国劳动力调查抽样设计复杂,采用通常方法进行方差估计比较困难。本文提出使用刀切法。在使用刀切法时需要划分随机组,文中提出三种划分随机组的方法并对它们作了比较。最后,对我国的失业人数与失业率应用刀切法进行方差估计。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南亮进,薛进军  
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的人口统计中存在着户籍统计与人口普查的差距、缺乏长期、连续和可靠的人口、劳动力数据等问题,特别是尚没有对于政策决策具有重要意义的可信度较高的劳动人口、就业人口和失业人口的时序列数据。本文将在指出中国人口统计中存在问题的同时,利用人口普查等资料,用国际通行的统计口径和我们独自的方法来推算1949年以来的中国总人口、分性别的劳动年龄人口、劳动参与率、劳动人口、失业人口和失业率,以及分行业的从业人员等时序列的数据。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袁蓓  黄伟  
快速人口转型已给我国带来了人口增长率下降、抚养比结构变化和老年劳动力比重上升等一系列人口问题。作为人口大国,人口与劳动力年龄结构在转型过程中的显著变化,必然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在美国哈佛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助引入人口和劳动力年龄结构收敛增长模型,对我国人口转型期人口因素经济增长效应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实证结果,人口因素对我国经济增长存在影响,尤其是当前人口老龄化对增长的影响存在显著性。提出应以动态发展的眼光,未雨绸缪的看待人口问题,通过扩大青年就业,吸引海外优秀人才,创新人口与就业政策等方式挖掘人力资源优势,保持我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永丽  
本文利用西部地区农村社会调查获得的资料,对比分析了不同类型家庭劳动力资源配置行为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目前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特别是外出打工提高了家庭收入水平,增加了农业投资,提高了农业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在小范围内推动了农村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重组,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潜在的不确定性影响。因此,为推动农村经济结构的平稳转型,必须在城乡关系及产业政策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支持与引导。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务伟  张福明  
基于全国31个省(区、市)356个地(市)1363个县(市、区)7549位新生代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新生代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效应及其关系。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效应主要有羊群效应、融入效应、溢出效应、饱和效应、虹吸效应和极化效应,这6个效应从羊群效应到极化效应会通过中间环节发生连锁反应或影响;羊群效应使大量新生代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他们通过融入效应向市民转变,由此产生的溢出效应给流入地和流出地带来一系列的影响,并且当流入城市的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由于饱和效应的存在,农村劳动力的市民化变得非常困难;新生代农村劳动力流出产生的虹吸效应导致农村流出地衰落,同时,农村劳动力的回流、城市的反哺及农村资源向部分村庄聚集等产生的极化效应,又能够使一部分农村发展起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