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12)
- 2023(12414)
- 2022(10720)
- 2021(9848)
- 2020(8508)
- 2019(19710)
- 2018(18993)
- 2017(36598)
- 2016(20154)
- 2015(22896)
- 2014(22737)
- 2013(22690)
- 2012(21547)
- 2011(19586)
- 2010(19665)
- 2009(18713)
- 2008(18817)
- 2007(16713)
- 2006(14672)
- 2005(13242)
- 学科
- 济(86627)
- 经济(86522)
- 业(56599)
- 管理(56292)
- 方法(43904)
- 企(43169)
- 企业(43169)
- 数学(39903)
- 数学方法(39630)
- 中国(26512)
- 农(24666)
- 财(23437)
- 贸(19472)
- 贸易(19467)
- 易(18980)
- 学(17886)
- 制(17046)
- 业经(16983)
- 农业(16601)
- 银(14575)
- 银行(14512)
- 地方(14481)
- 务(14259)
- 财务(14242)
- 财务管理(14204)
- 行(13837)
- 融(13782)
- 金融(13780)
- 企业财务(13511)
- 环境(12343)
- 机构
- 大学(305475)
- 学院(301298)
- 济(129089)
- 经济(126678)
- 管理(113616)
- 研究(105082)
- 理学(98690)
- 理学院(97544)
- 管理学(96041)
- 管理学院(95484)
- 中国(79159)
- 科学(64877)
- 京(63721)
- 财(59854)
- 农(59088)
- 所(54970)
- 研究所(50059)
- 业大(49232)
- 财经(48400)
- 中心(47633)
- 农业(47382)
- 经(44112)
- 江(43838)
- 经济学(41196)
- 北京(40042)
- 范(37781)
- 经济学院(37708)
- 师范(37257)
- 院(36756)
- 财经大学(36111)
- 基金
- 项目(200747)
- 科学(157117)
- 基金(147806)
- 研究(139363)
- 家(131570)
- 国家(130500)
- 科学基金(109875)
- 社会(90615)
- 社会科(85960)
- 社会科学(85933)
- 基金项目(78411)
- 省(77129)
- 自然(72288)
- 自然科(70646)
- 自然科学(70619)
- 自然科学基金(69450)
- 划(66497)
- 教育(64527)
- 资助(60813)
- 编号(54483)
- 重点(45915)
- 部(45501)
- 成果(44120)
- 发(42775)
- 创(41511)
- 科研(39631)
- 创新(38979)
- 教育部(38613)
- 计划(38333)
- 国家社会(38260)
- 期刊
- 济(134062)
- 经济(134062)
- 研究(87719)
- 中国(55985)
- 学报(55227)
- 农(52055)
- 科学(47960)
- 财(45368)
- 大学(40422)
- 管理(38506)
- 学学(38409)
- 农业(34897)
- 融(28540)
- 金融(28540)
- 教育(25763)
- 财经(24714)
- 经济研究(23247)
- 技术(22977)
- 业经(21700)
- 经(21182)
- 问题(18961)
- 业(18523)
- 贸(17700)
- 技术经济(15434)
- 版(15254)
- 商业(14905)
- 统计(14892)
- 国际(14770)
- 理论(14767)
- 业大(13668)
共检索到4409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金剑
劳动力参与率的影响因素错综复杂。在中国,性别因素和工资水平对劳动力参与率水平的影响作用并不显著;经济增长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与劳动力参与率水平正相关,而固定资产投资、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失业率的上升却是引起劳动力参与率水平不断下降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劳动力参与率 影响因素 变动趋势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罗俊峰
本文利用联合国人口司2013年预测数据研究发现:自2015年我国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及比重将快速下降,且劳动年龄人口内部结构老化现象也将更加严重。未来劳动力供给数量和结构的变化将会通过减少有效劳动供给、使得劳动生产率提高受限、加大工资上涨压力等影响劳动力市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秦秋红 冉艳
针对劳动参与率逐年下降的状况,该文从劳动者自身素质出发寻找原因。以1999-2008年的人口素质要素数据为微观基础,利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法对影响劳动参与率的主要要素进行了提取。最终的模型估计结果表明: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及文化科学素质对劳动参与率的变化均有影响;其中,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素质两个要素尤为重要。即人口素质中这两个要素对一个劳动者进入或退出劳动力市场起着决定性作用。据此,文章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人口素质 劳动参与率 实证分析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秦华 夏宏祥
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水平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根本原因,当今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的现象,既能提高农民家庭的收入,又能加速城市化的进程,使得农村和城市均得到良性发展。而要实现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合理流动,必须提供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保障。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二元经济结构 配套改革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姚林如 杨海军 罗明
本文针对现实经济中资本与劳动力匹配可能出现的5种情形,从新古典经济学的框架下推导了厂商在完全竞争环境下的资本与劳动力理想配比值形式,并以此为对照标准分析了经济中资本与劳动力的现实匹配和理想匹配的差距对要素配置可能产生的影响,实证研究了资本与劳动力近似理想配比值和现实配比值的结果,据此结果对我国的资本与劳动力匹配状况进行了初步解释。
关键词:
现实匹配 理想匹配 要素成本 配比值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金荣学
一、文献综述人口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是比较复杂的,相关研究可以追溯到1798年马尔萨斯出版的《人口原理》一书,根据马尔萨斯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蓝红星 曹羽茂 李晓丰
劳动力迁移已成为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利用对四川省6个县的调查数据,试图更好地解释西部农村劳动力迁移动机和约束机制。通过Probit模型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家庭人口特征及成年男性构成比例对劳动力长途迁移及长期迁移产生较大影响;短途迁移与家庭人均土地面积呈负相关;家庭和村级网络在促进迁移上所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它们在降低迁移人员成本方面互为补充手段。
关键词:
劳动力迁移 迁移网络 长途迁移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曾军丽 刘玉萍
本文从"关于西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入手,得出影响西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然后运用1991-2010年西部12个省际单位的面板数据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西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与二元经济结构、城镇化水平、劳动力素质、农村劳动力生产率正相关,与城镇登记失业率负相关。其中,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影响西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最主要的因素。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李友根 蒋晓川
本文在时间序列数据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运用西部省(市、自治区)2004年截面数据,对2003年西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比重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农村经济结构、人力资本状况等影响因素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就户籍制度、农用土地制度等深层影响因素作了简要说明。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西部 实证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荣海
文章运用结构方程的方法研究了影响劳动力流动的非金钱因素。文章首先提出问题,指出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因素除了有经济因素以外,还有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基础设施等非金钱因素;接下来,通过结构方程,对中国31个行政区域影响劳动力流动的非金钱因素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得到了分析的结果,文章认为,城市基础设施、教育经费的投入、以及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呈现出正向的关系。特别是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的提高可以极大程度的增加劳动力的流入。另一方面,劳动力流动程度的加强对劳动力进入地区的部分行业影响也大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宋瑞来
老年劳动力参与率(简称劳参率,下同)是反映老年人力资源的利用和供给状况的重要指标。分析中国老年劳参率的特征、形成原因及类型选择,对我们今后制订合理的老年人口就业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一 中国老年劳参率特征 与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老年人口劳参率的典型特征可用一个“低”字来概括,不仅整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永捷 路遥 李杰
本文在阐述我国劳动力市场构成要素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劳动力市场正常运转的因素,可以为规范我国劳动力市场提供参考。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 市场环境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边显人
我国劳动力价格的地区之间不均衡状况的形成,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存在的意义,它是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客观反映。影响地区间劳动力价格不一致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地方保护主义以及户籍壁垒政策对区域工资差异的影响、地区人均GDP水平、地区受教育水平以及劳动力素质、外向型经济以及FDI(外国直接投资)、所有制改革。这些影响实际劳动力价格的因素对制定政策,调节社会矛盾有着直接而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
中国 区域劳动力价格差异 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顾乃华
本文基于收入法核算的分省GDP数据,从GDP内部构成、产业结构、空间结构等维度切入,考察了我国劳动收入占比的时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993—2007年间,我国整体劳动收入占比先微幅上升然后大幅下降,直接原因在于受营业盈余占GDP比重上升的挤占,深层原因则与我国以招商引资形式进行的地区竞争弱化了劳动者对企业所有者的博弈力量相关;三次产业收入占比分别呈现在徘徊中上升、先上升继而下降、基本保持稳定演变特征;东部地区劳动收入占比显著低于中西部地区,省际之间劳动收入占比的差距日趋缩小。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我国进一步优化国民收入分配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劳动收入占比 地区竞争 结构分析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程名望 史清华
基于岭回归的模型和实证分析创新性地表明:1978年以来我国总体经济增长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改革为我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了条件,而城市服务业则是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去向,正规工业部门和建筑业的发展虽然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有促进作用,但相对较弱。进一步发展农业经济,使得更多的劳动力从农村解放出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得第三产业能够吸收更多的劳动力,是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
农业增长 产业结构 劳动力转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