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61)
2023(10181)
2022(8831)
2021(8008)
2020(7150)
2019(16260)
2018(16090)
2017(32162)
2016(17752)
2015(20094)
2014(20364)
2013(20476)
2012(19531)
2011(17778)
2010(17973)
2009(16914)
2008(17169)
2007(15620)
2006(13607)
2005(12519)
作者
(54325)
(45444)
(45267)
(43437)
(28956)
(21937)
(20965)
(17733)
(16984)
(16216)
(15493)
(15169)
(14557)
(14428)
(14250)
(14171)
(14168)
(13483)
(13253)
(12987)
(11330)
(11316)
(11049)
(10426)
(10249)
(10208)
(10185)
(10117)
(9369)
(9153)
学科
(78358)
经济(78273)
管理(46804)
(46013)
方法(37029)
(34837)
企业(34837)
数学(33353)
数学方法(33058)
中国(23249)
(21057)
(19982)
地方(17575)
(17024)
(16295)
(15018)
贸易(15011)
(14587)
业经(14223)
农业(13797)
(13655)
银行(13627)
(13051)
(12621)
金融(12619)
(11454)
财务(11433)
财务管理(11401)
(11209)
环境(11018)
机构
大学(269007)
学院(266538)
(112172)
经济(109768)
管理(98157)
研究(93718)
理学(84617)
理学院(83520)
管理学(81998)
管理学院(81477)
中国(70928)
科学(58610)
(57491)
(53357)
(49664)
(48135)
研究所(45138)
财经(42561)
中心(42487)
业大(40470)
(40018)
(38512)
农业(38444)
北京(36301)
经济学(35846)
(35491)
师范(35129)
(33122)
经济学院(32718)
(31816)
基金
项目(173631)
科学(135967)
基金(126330)
研究(123814)
(111256)
国家(110388)
科学基金(92639)
社会(78806)
社会科(74674)
社会科学(74652)
(67344)
基金项目(66771)
自然(59850)
自然科(58398)
自然科学(58377)
(57503)
自然科学基金(57345)
教育(57134)
资助(52576)
编号(49828)
成果(41157)
重点(40053)
(39295)
(38403)
(35215)
课题(34675)
科研(33788)
创新(33154)
教育部(33142)
国家社会(32868)
期刊
(120467)
经济(120467)
研究(79206)
中国(49226)
学报(44866)
(42638)
科学(40836)
(40340)
管理(33435)
大学(32955)
学学(31290)
农业(28727)
(25886)
金融(25886)
教育(25208)
财经(21341)
技术(21039)
经济研究(20235)
业经(19404)
(18352)
问题(17156)
(14960)
(14333)
统计(14034)
技术经济(13429)
理论(13312)
商业(13133)
(12992)
(12419)
实践(11923)
共检索到3913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明艳  
本文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在预期寿命、妇幼保健、卫生服务资源、公共卫生四个不同方面开展分析,探讨健康水平的省际差异性和省内不均衡性。主要结论是:在预期寿命较高的地区,妇幼保健水平较好,卫生服务资源充足,问题主要集中在卫生服务资源的利用不足和传染病的发病和致死水平上。预期寿命较低的地区面临的健康问题比较多元。这对于健康促进和干预的重点和切入点有所提示。文章还探讨了婚检率、健康检查率、病床利用率、传染病结构等方面的问题。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家庭  唐袁  
运用基尼系数和库兹涅茨倒U型假说的基本原理,构建了城市化基尼系数和城市化库兹涅茨倒U型假说,对我国区域间城市化水平的不平衡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区域间城市化水平较为不平衡,城市化水平由东部向西部地区递减。并发现我国城市化水平不平衡程度的变化满足城市化库兹涅茨倒U型假说:在经济发展之初,城市化水平不平衡程度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拉大;经济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城市化水平不平衡程度随经济发展而缩小;我国目前处于城市化水平不平衡程度不断缩小的阶段,但是其缩小速度越来越慢。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池仁勇  王楠  
文章采用无量纲化的标准差系数方法,实证分析了2000年以来我国区域间物流经济的不平衡演进态势,并采用回归统计模型,研究了其成因。结果发现:我国区域间物流经济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现象,且呈现发散性的演进态势。物流劳动力、物流资本等要素投入规模和效率的区域不平衡,从内在导致了区域间物流经济不平衡,宏观经济、交通设施、市场化的不平衡,是区域物流经济不平衡的外部成因。而从横向来看,不同区域间物流经济不平衡的成因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廖华  魏一鸣  
世界能源消费存在较大差异性和不平衡性,当前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大多是静态和定性分析。本文对世界能源消费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及其变化开展了定量研究。研究表明,能源资源丰裕程度较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经济增速较快、单位GDP能耗水平较高的地区,其单位GDP能耗下降速度也较快。尽管世界人均用能量的基尼系数有所下降,能源消费不平衡性略有减少,但广大发展中国家能源贫困问题依然严重。发展中国家电力普及性较低、固体能源占居民生活用能比重高。中国为促进世界能源消费平衡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世界各国或地区单位GDP能耗对世界单位GWP能耗下降的贡献中,中国的贡献占了1/3;中国也为降低世界人均用能差异发挥了积极贡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韩秀兰  
基于因子分析的实证研究方法,对山西省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分析,确定了影响山西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因子,并对各主因子指标构成和综合作用进行了评析。在此基础上,对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排名和类别划分,揭示了山西省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并探讨了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安仲  
目前,从贸易角度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文献存在两个截然不同的观点,有学者认为贸易能够促进区域经济共同发展;而有的学者则认为贸易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在现实中,我们不仅看到了贸易导致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越来越大的现象,也看到了一些地区因贸易而迅速崛起现象。文章研究发现,贸易是提高还是降低区域经济福利,取决于地区之间的相对特点。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卫  薛彩霞  朱瑞祥  郭康权  
采用1991—2010年中国大陆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根据基尼系数的基本原理从农机装备的总量、结构和效益三方面对农机装备水平的区域不平衡性进行综合测算。结果显示:1991—2010年农机装备水平综合基尼系数呈现波动之中下降的趋势;农机装备总量和农机效益的基尼系数呈现倒"U"型的变化趋势;而反映农机装备结构不平衡的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机具基尼系数呈现"U"型的变化趋势,小型拖拉机—配套农机具基尼系数则呈现下降趋势;经济发展水平、农机研发和推广政策、自然地理条件、种植制度、土地经营规模是影响农机装备水平地区差距的主要因素。因此,应根据不同区域的经济条件、自然禀赋、耕作制度,采取相应的技术路线和政策措施,推进不同地区农业机械化协调发展,在主攻粮食生产机械化的同时还应协调发展非粮食主产区的高效特色农业机械化,增强南方稻区和山地丘陵地区农业机械的研发力度和普及力度。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红蕾  张祖荣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不平衡问题不仅体现在省域之间,也体现在各省份内部。选取2007—2016年河南省18个市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保险赔款等总量指标以及保险密度、保险深度等相对指标,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法评价了河南省农业保险发展不平衡状况;进而运用因子分析法计算了各地区农业保险发展潜力综合得分,并在此基础上运用聚类分析法进行分类。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农业保险发展水平较低,区域不平衡问题突出,农业资源禀赋因子是农业保险发展的重要基础,河南省应当因地制宜、实行差异化支持政策,提高农业保险平衡发展水平,更好地发挥农业保险支农惠农作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廖丹清  
经济发展中的区域不平衡性大国经济的发展的一般规律,其主要表现在:区域发展差异存在的普遍性;区域发展的时间继起与空间并存性;区域发展的多元性;区域发展常常出现的经济割据性。发展中国家可采取的策略主要有区域平衡发展战备和区域不平衡发展战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根红  
本文通过我国省域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我国流通业集聚的不平衡性。研究发现:在2009-2017年期间,我国流通业集聚发展经历了从集聚劣势到集聚优势的过程,但东、中、西三大区域流通业集聚的不平衡性也比较明显,东部地区集聚优势较强而中西部地区表现出集聚劣势。通过三大细分产业的研究则发现,不同产业集聚水平的区域不平衡性也是相异的,重庆和陕西等地流通业及细分产业的集聚水平都处在前列,而江苏和浙江等相对发达地区在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这一细分领域的集聚程度反而较低。最后,按照流通业细分产业的均衡发展以及流通业整体的区域均衡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家旗  周桂芝  茹少峰  
文章使用2014—2018年我国35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泰尔指数和基尼系数对我国区域数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进行了测度和分解,并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发展不平衡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不平衡总体呈现“倒U”型发展趋势。从地理空间上来看,不平衡性表现出自东向西、自南向北、自沿海向内陆梯度递减的特征;分解结果显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来自省际差异,省内差异贡献较小。进一步实证分析发现:当技术距离适中时,数字经济发展不平衡将促进落后地区产生“追赶效应”,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但当技术距离过大时,数字经济发展不平衡将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负向影响。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郑义  
本文基于1978—2012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包含傅里叶级数的非线性面板SPSM单位根检验方法,考察了我国各地区改革开放以来区域金融发展的不平衡问题。结果表明: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存在着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平衡;在1978—1986年表现出明显的σ趋同,1995—2004年发生了微弱的σ趋同;而2004年之后各地区的金融发展差距逐步拉大,没有发生σ趋同。我国区域金融发展整体上不存在随机趋同,但部分区域存在着随机趋同。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王斌会  容美平  
本文以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为基本研究单元,以外贸依存度、外资依存度为主要的经济开放度衡量指标,分析了我国近20年来经济开放度的空间结构演变,并借助Theil熵来衡量各地区经济开放的不均衡性,较为准确地分析了经济开放和外贸活动的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我国的经济开放水平的不平衡性逐渐加剧,并呈现出在三大区域集聚的现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陆远权  杨丹  
本文选用能够反映人口身体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七大指标,运用聚类分析法对我国31个省(市)的人口质量进行分析,划分出高人口质量区、中等人口质量区和低人口质量区三大类别,并从经济的视角展开区域差异分析。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利昌  罗必良  
县域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环节,无论在人口数量、所辖地域范围,还是在经济发展中,正在日益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广东作为经济发达省份,要在全国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与城乡和谐发展目标,想方设法壮大县域经济将是其发展的关键所在。针对广东不同地区县城经济发展进行比较,并提出推进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