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33)
2023(7624)
2022(6369)
2021(5779)
2020(4666)
2019(10706)
2018(10767)
2017(21470)
2016(11684)
2015(13448)
2014(13447)
2013(13708)
2012(13436)
2011(12364)
2010(12858)
2009(12132)
2008(11881)
2007(10958)
2006(10272)
2005(9801)
作者
(35258)
(29113)
(28773)
(27345)
(18396)
(13675)
(13170)
(11239)
(11039)
(10594)
(9918)
(9462)
(9406)
(9278)
(9020)
(8977)
(8481)
(8465)
(8375)
(8299)
(7525)
(7116)
(7026)
(6704)
(6614)
(6558)
(6519)
(6457)
(5863)
(5743)
学科
(58883)
经济(58820)
(29379)
管理(27147)
中国(26246)
(19265)
方法(18717)
(18453)
企业(18453)
地方(18173)
数学(16492)
数学方法(16413)
农业(13371)
业经(12878)
(12325)
银行(12308)
(12107)
(12078)
(11691)
贸易(11678)
(11544)
金融(11544)
(11302)
(10703)
地方经济(10479)
(10262)
(8619)
环境(8383)
发展(8044)
(8022)
机构
学院(175839)
大学(174303)
(80841)
经济(79184)
研究(67520)
管理(62018)
中国(53402)
理学(51174)
理学院(50545)
管理学(49879)
管理学院(49536)
(39007)
(38600)
科学(37196)
(35340)
研究所(31206)
中心(29761)
财经(29473)
(27876)
(27750)
(26560)
北京(26192)
经济学(25677)
(25124)
师范(24926)
(23548)
经济学院(23130)
(22784)
业大(21747)
财经大学(21573)
基金
项目(101501)
科学(79507)
研究(79249)
基金(71268)
(60467)
国家(59869)
社会(50965)
科学基金(50138)
社会科(48269)
社会科学(48262)
(39825)
基金项目(36889)
教育(35714)
编号(33415)
(33386)
资助(29832)
成果(28920)
(28558)
自然(28369)
自然科(27638)
自然科学(27631)
自然科学基金(27109)
课题(24215)
发展(23812)
(23410)
重点(22877)
(22864)
国家社会(20795)
(20551)
(20516)
期刊
(100354)
经济(100354)
研究(63172)
中国(43545)
(27551)
(26026)
管理(25141)
(23648)
金融(23648)
科学(22766)
教育(22389)
学报(21952)
农业(18936)
业经(17700)
大学(17317)
经济研究(16799)
学学(16005)
技术(15318)
财经(14805)
问题(14158)
(12867)
(11668)
国际(10689)
商业(9892)
理论(9543)
世界(9314)
(9240)
技术经济(9052)
经济问题(8931)
经济管理(8771)
共检索到2958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辰  
在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人口与劳动就业问题始终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这是由我国的特殊国情所决定的。我国人口目前已超过10亿,社会劳动者已近5亿。将人口与劳动就业联系起来研究,对解决我国人口问题,对四个现代化建设,对实现2000年的宏伟战略目标,都是很有意义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华  
一、入世给劳动就业带来的机遇 1.入世后经济的增长会带动劳动力需求的增加。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利于获得资本、技术和市场的份额,通过参与国际竞争和分工合作,可以分享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效益收获,从而推动经济增长,据国际失业与就业委员会与中国国际人才发展交流协会合作的一项调查测算:入世后,中国GDP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瑾  黄志龙  
当前,我国面临适龄劳动人口比重开始下降、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城乡劳动力转移步伐放缓、人均受教育年限偏低的挑战。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以每年的11月1日为预测时间节点,对2013年~2030年人口总量和结构的预测,人口总量在2022年达到最高值13.7亿人,人口数量红利期将持续到大约2037年,适龄劳动人口总数将在2013年达到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徐树理   苏育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瀑  王培三  
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工业化国家,都面临着劳动就业问题的挑战。劳动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和阶段性,并与资本雇佣劳动生产方式紧密相连。从根本上说,劳动就业如同资源配置一样受市场经济规律支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避免的现象,并随经济的快速发展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它不仅表现在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更表现在需要创造更多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劳动者工作环境的就业岗位,促使就业不仅仅是劳动者谋生的手段,更是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途径,从而有效推动世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这对具有丰富劳动力资源的中国,如何更好地处理劳动就业问题无疑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发。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长明  
1995年,我国人口突破了12亿大关,这个事实提醒我们,在经济高速度增长的同时,人口问题仍然不容忽视。近年来,在全国各地流动的人口达8000万之众,汹涌澎湃的“民工潮”冲击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城市劳动失业率不断呈上升趋势的情况下,总计达2亿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中的相当一部分正在以无序的形态流入城市,形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安培培  
在中国,政策对于人口城镇化过程具有主导性作用,无论是计划经济时代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政策与城镇化发展的矛盾都十分尖锐。通过对现行起作用的政策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价,从中发现问题的实质和要害,试图说明这些政策对人口城镇化产生何种影响及影响的路径或机制如何,并对其进行政策效果评析。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永胜  徐宏  
低生育是后计生时期的标志性特征,在当前,我国人口生育已经进入超低生育水平阶段。与人口控制决策因素相伴随的是人口惯性的产生,因此,反映在人口总量上仍然表现为增长趋势,然而事实上,人口的低生育水平已经远远背离了生育更替水平的基本要求。值得关注的是,人口低生育的持续发展,又会给经济、社会与人口安全带来严峻的后果,为此,根据人口的不同背景,实行生育决策细分化,其中包含有差别的生育放开决策,就是势在必行之举。为此,我们总的指导思想是:生可生,非常生。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建伟  吉文桥  钱诚  
基于我国人口结构发展趋势预测,2022年我国老龄化率将达到14%,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到2030年前后老龄化率将达到20%,进入超级老龄化社会。随着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口高龄化不断上升,我国失能半失能老人规模及其比例将由2020年的4 564万人和17.11%上升到2030年的6 953万人和17.44%,至2050年进一步上升到12 606万人和22%。失能半失能老人规模的快速扩大,将引发老年照护服务需求激增,按照90%失能半失能老人由家庭照护、10%由机构照护估算,照护机构护工需求将由2020年的33.8万人增加到2030年的52.2万人和2050年的101万人。考虑到家庭小型化趋势和“421”家庭普遍化趋势,未来由社区、家政、养老机构和医疗护理机构提供照护服务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比例将会不断提高,老年照护所需护工的规模还会成倍增加,当前的护理人才教育培训机制远不能满足未来老年照护服务的需求。满足未来规模不断扩大、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的多层次照护服务需求,亟须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多元化老年照护服务体系,切实做好护理人才中长期培育发展规划,不断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幸荣  张春  
计划生育政策一直广受关注,"单独二孩"政策遇冷到今年刚实施的"全面二孩"新政策更是引发了热烈讨论。新政策的实施势必影响人口的数量和结构的变化,从而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文章首先分析了"全面二孩"生育政策对人口的数量、结构等方面的影响,然后通过建立灰色GM(1,1)模型预测中国未来人口发展趋势。通过研究分析发现:新政策的实行能够提高总和生育率水平、抑制出生性别比例失衡、延缓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改善受教育程度等多种问题,而且计划生育新政策对我国未来人口数量增长具有显著促进效果,并对我国现阶段的人口问题的解决具有良好作用。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杨光辉  
文章以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建立预测模型,并在参数假定分析基础上预测中国人口的变化,再根据模型数据推算中国未来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预测结果显示,到2020年左右,60岁以上人口的比重将超过20%。按照目前的死亡水平计算,老年人口的比重到2055年左右将接近40%的最高点。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仲生  
就将来人口的推测方法而言,一般有数学法、经济学法以及要素法。这里以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为基准,根据要素法对将来人口进行预测。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郭军  李雪艳  
目前学术界对劳动关系问题的探讨缺乏基础理论层面的研究,对劳动关系概念称谓、基本性质和演变规律缺乏卓有成效的系统研究。本文甄别了若干基础概念,认为劳动关系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体现着不同的时代背景和内容特征,而劳动关系这一称谓更适合我国使用;总结了市场劳动关系的基本性质、分析了劳动关系现实冲击及其根由,提出了促进劳动关系趋向和谐发展的科学规制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