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77)
- 2023(7456)
- 2022(6197)
- 2021(5693)
- 2020(4617)
- 2019(10691)
- 2018(10740)
- 2017(21243)
- 2016(11558)
- 2015(13265)
- 2014(13335)
- 2013(13792)
- 2012(13579)
- 2011(12683)
- 2010(13193)
- 2009(12550)
- 2008(12436)
- 2007(11366)
- 2006(10689)
- 2005(10112)
- 学科
- 济(58327)
- 经济(58268)
- 管理(31888)
- 业(30166)
- 中国(22132)
- 企(21247)
- 企业(21247)
- 地方(18251)
- 方法(18012)
- 农(17491)
- 数学(15647)
- 数学方法(15561)
- 业经(13005)
- 制(12210)
- 银(11861)
- 银行(11847)
- 农业(11819)
- 发(11619)
- 行(11606)
- 财(11087)
- 融(10940)
- 金融(10940)
- 贸(10440)
- 贸易(10426)
- 地方经济(10411)
- 学(10143)
- 易(10064)
- 环境(9942)
- 和(9221)
- 资源(9009)
- 机构
- 学院(178743)
- 大学(177418)
- 济(76736)
- 经济(74983)
- 研究(66989)
- 管理(64723)
- 中国(53579)
- 理学(53371)
- 理学院(52707)
- 管理学(51984)
- 管理学院(51636)
- 京(40563)
- 科学(39588)
- 财(37709)
- 所(35599)
- 研究所(31619)
- 农(30494)
- 中心(29631)
- 江(28923)
- 财经(28501)
- 北京(27135)
- 经(25556)
- 范(25511)
- 师范(25305)
- 业大(23986)
- 州(23946)
- 院(23685)
- 农业(23604)
- 经济学(23232)
- 省(21079)
- 基金
- 项目(104743)
- 科学(81074)
- 研究(79674)
- 基金(72775)
- 家(62832)
- 国家(62248)
- 科学基金(51562)
- 社会(49749)
- 社会科(47158)
- 社会科学(47143)
- 省(41676)
- 基金项目(37955)
- 教育(35218)
- 划(34961)
- 编号(33954)
- 自然(30794)
- 资助(30143)
- 自然科(29812)
- 自然科学(29803)
- 发(29306)
- 自然科学基金(29236)
- 成果(28783)
- 课题(24244)
- 发展(23867)
- 重点(23634)
- 展(23452)
- 部(23156)
- 创(20984)
- 国家社会(20076)
- 性(19988)
共检索到2976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云
我国人口众多 ,人力资源丰富 ,但人口素质和人力资源利用效益还有待提高。我国人力资源利用效益测评的范围包括测评劳动者体力、智力 (技能 )、思想品德 (观念及态度 )、单个劳动者综合素质、群体劳动者的协调及潜力。通过对人力资源的效益测评 ,可有效开发及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提高生产力 ,促进经济增长。
关键词:
人力资源 素质 效益 测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蔡昉 王德文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进才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整个世界的发展趋势,近年来我国也加入了快速老龄化的国际行列。本文结合我国实际并借鉴国外经验,对贯彻联合国倡导的积极老龄化战略,提出了应对我国老龄化社会现实的十大对策。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朝林
马克思关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推动经济增长的思想,其实质是将企业的技术进步和生产要素组合状况的优化作为一种经济机制来对待,这种经济机制的作用要能够实现,其根本途径在于提高劳动者素质,也即提高劳动力的价值(较高素质劳动者是拥有较多知识和技能的人,这种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费用,所以其价值大)。较高素质劳动者具有创新能力,能够实现更有成效的管理,能够发明新技术、新材料,改进工艺流程,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使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高于部门平均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浩春杏
解决就业问题是当前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重大课题,该文分析了我国目前失业现状、未来就业的前景,提出了解决就业问题的对策措施,重点通过对再就业的人口学分析,提出对于结构性、素质性、摩擦性失业,需要在原有的再就业应对措施基础上另辟蹊径,通过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解决再就业问题:更新传统就业观念,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人力资源的流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蒉建政
美法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理论与实践□蒉建政最近我参加浙江省赴英、法“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培训班”,时间虽只有短短21天,但由于主题明确,安排紧凑,教学认真,我们学员仍有较大收获。通过英、法多位老师的讲授和对英国国家公务员学院、伦敦人事管理学院及两国部分政...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燕红
知识经济时代,影响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优势已由金融资本转变为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已成为当今社会最有价值的资源。谁拥有最雄厚最广泛的人力资源,谁就会在21世纪世界经济赛局中稳操胜券。因此,不遗余力地开发人力资源已成为企业未来发展的战略抉择和重中之重。 一、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是企业克敌制胜的重要保证 知识经济条件下,一个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未来获利能力,其决定性因素将不是财务资本的如何殷实,而是取决于一个企业能否拥有高素质人力资源队伍。人力资源作为最具有活力和最具有潜力的“活” 资源,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盘美昌
怎样才能使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口和经济发展从恶性循环走向良性循环?这里,笔者仅就人口集约与超越贫困的关系来进行探讨,初步形成以下几点认识:1、过分分散的人口,是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商品经济的重大障碍;2、适度集约(集中)民族地区人口,将有利于民族经济和民族地区人口的健康发展;3、民族地区人口集约的过程,必须走城镇化的道路。一、分散与贫困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钮锋
苏联解体后,中亚五国为适应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需要,在保持行之有效的人力资源配置及教育体制来发展本国经济的同时,参考西方发达国家成熟的人力资源配置经验,来完善自身的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但由于受周边国家的影响和本国各项政治经济制度不完善的制约,导致转型过程中有诸多失误。借鉴中亚国家的这些得失,对于我国按和谐社会的要求进行合理有效的人力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中亚国家 人力资源 开发利用 得失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华伟 李光久
人力资源开发是建立在经济增长理论和人力资本形成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投资理论,这种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在影响现代经济的诸要素中,人力资本处于中心地位,而人力资本主要是通过教育和培训的投资,提高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实现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经济增长主要是建立在经济结构不甚合理、资本和劳动力高投入的“粗放型”基础之上;人口总量多、素质偏低,已成为制约经济“集约型”增长的主要因素。因此,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制定科学、客观的人力资源开发政策,变人力资源优势为人力资本优势,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人力资源 人力资本 模型 经济增长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陈全明 邓勇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萧鸣政 陈小平
知识经济是新世纪各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中国是个人口大国,资源短缺与人口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已达成共识。在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事业越来越重要,人力资源开发的专业人才却越来越匮乏,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影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因此,人力资源开发专业的建设变得越来越紧迫。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与论述人力资源开发专业开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并且对人力资源开发专业与课程建设的内容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人力资源开发 学科建设 专业人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彭代勇 石金涛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杨德生 李华
舒尔茨指出:经济增长用传统理论无法解释的原因是没有把人力资源开发与人力资本增长计算入内。新加坡、日本、美国等建立的人力资源开发科学体系,对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了深层的思考,本文就我国关于人力资源开发提出了一些观点
关键词:
人力资源开发 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