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97)
2023(10434)
2022(9269)
2021(8887)
2020(7566)
2019(17772)
2018(18027)
2017(35483)
2016(19240)
2015(22052)
2014(22258)
2013(22318)
2012(20697)
2011(18781)
2010(18951)
2009(17589)
2008(17137)
2007(15000)
2006(13322)
2005(11735)
作者
(56669)
(46482)
(46367)
(44141)
(29686)
(22356)
(21235)
(18384)
(17576)
(16630)
(15977)
(15407)
(14823)
(14568)
(14288)
(14088)
(14006)
(13799)
(13316)
(13267)
(11560)
(11456)
(11197)
(10564)
(10512)
(10485)
(10369)
(10301)
(9378)
(9075)
学科
(77087)
经济(76998)
管理(55908)
(52016)
(42050)
企业(42050)
方法(37085)
数学(32043)
数学方法(31729)
中国(22905)
(20510)
(18653)
业经(16220)
(16138)
(16022)
贸易(16014)
(15629)
(15033)
地方(14716)
(13972)
农业(13617)
(13340)
银行(13307)
理论(13294)
(12929)
金融(12928)
(12741)
环境(12699)
技术(11847)
(11049)
机构
大学(284059)
学院(280357)
管理(114072)
(112338)
经济(109799)
理学(98611)
理学院(97550)
管理学(96073)
管理学院(95561)
研究(92666)
中国(69776)
(61481)
科学(56690)
(52521)
(46684)
研究所(42471)
财经(42394)
中心(41108)
(40848)
业大(40058)
北京(39705)
(38803)
(38394)
(37258)
师范(36988)
(33390)
经济学(33109)
(32685)
农业(32145)
财经大学(31570)
基金
项目(187513)
科学(146275)
研究(139505)
基金(135192)
(116599)
国家(115630)
科学基金(98723)
社会(85943)
社会科(81405)
社会科学(81382)
基金项目(72488)
(71763)
自然(63976)
教育(63432)
自然科(62315)
自然科学(62300)
自然科学基金(61166)
(60845)
编号(58728)
资助(56259)
成果(48172)
(42001)
重点(41149)
(39749)
课题(39371)
(38241)
项目编号(36334)
教育部(35927)
创新(35600)
科研(35479)
期刊
(122362)
经济(122362)
研究(85197)
中国(49088)
学报(41915)
管理(41043)
科学(39211)
(36355)
(36262)
大学(31159)
教育(30591)
学学(28859)
农业(25901)
(24905)
金融(24905)
技术(23200)
业经(20057)
财经(19867)
经济研究(19221)
图书(17532)
问题(17002)
(16764)
理论(15732)
实践(14570)
(14570)
(14064)
技术经济(13608)
资源(13319)
科技(13183)
现代(13178)
共检索到4084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东升  杜砚如   侯风云  
一、我国人力资本国际流动的国际背景及现状 中国是一个拥有12亿多人口的大国,有7亿多的劳动力资源,但是中国年均劳务输出量仅占国际劳务市场总量的千分之四左右,这与我们如此庞大的人力资源大国是极不相称的。但是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发达国家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远远超过供给。在西方国家出现了低素质劳动力由于过剩而贬值,高素质劳动力由于短缺而升值的现象。由于人才缺乏,因而人才竞争日益加剧。据报道,法国的各所大学2000年前后有大批科研人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单良  宋关东  
运用熵权TOPSIS法对22个国家2003-2013年的人力资源水平进行评价,分析比较了我国人力资源水平与其他国家的差距。研究表明:我国人力资源总体水平处于中游,10年间,我国人力资源总体水平虽有所提高,但发展相对缓慢,人力资源发展环境投入不足是导致我国人力资源总体水平不高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借鉴发达国家人力资源发展上的优势,总结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不足,提出具体优化策略。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从人力资源投入、数量、结构、质量、贡献、发展环境六个维度构建了人力资源强国发展指数,对世界44个主要国家的人力资源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并从历史和国际比较的角度分析了中国人力资源竞争力。研究发现,21世纪头十年间,中国人力资源竞争力得到稳步提升,2010年在44个世界主要国家中排名第32位,在14个世界人口大国中排名第9位;中国在人力资源数量指数和贡献指数方面表现优异,要高于部分发达国家,但是投入、结构、质量和发展环境等四项指标表现不佳,基本上排在后5位;中国在数量、贡献、发展环境方面优于新兴市场国家平均值,投入和质量方面低于新兴市场国家平均值,但总体上要优于新兴市场国家的平均水平;中国距离世界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孔伟  
人力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是一个人力资源丰富但总体质量差的国家,为了保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清醒的认识我国人力资源现状是十分必要的。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陈全明  邓勇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华伟  李光久  
人力资源开发是建立在经济增长理论和人力资本形成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投资理论,这种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在影响现代经济的诸要素中,人力资本处于中心地位,而人力资本主要是通过教育和培训的投资,提高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实现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经济增长主要是建立在经济结构不甚合理、资本和劳动力高投入的“粗放型”基础之上;人口总量多、素质偏低,已成为制约经济“集约型”增长的主要因素。因此,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制定科学、客观的人力资源开发政策,变人力资源优势为人力资本优势,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许治林  张艳萍  
必须针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消极影响 ,加强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韩伯棠,连浩,王奋  
人力资源国际流动的研究是最近40年理论界才开始逐步关注的事情,在解释国际人力资源流动的成因上已经有人从成本/效益的角度、政策因素、不同国家生活水平等方面进行探讨,但是这些探讨只解释了人力资源国际流动的浅层次原因,本文认为应该从国际人力资源流动深层次原因———制度原因进行研究。通过结合分析国际人力资源流动过程当中路径依赖的影响要素,本文得出未来有效吸引国际人力资源流动的一些启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栾永玉  
随着科技创新全球一体化进程提速,我国高端人力资本流失严重、人力资本"暗流"频繁、人力资本开始出现较大的回流趋势,这为我国创新体系建设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及早建立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本激励机制、回流机制、"暗流"引导机制,是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创新全球化的必然选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俊霞  
我国人力资源在数量上占有优势,但在质量上的现状却丝毫不容乐观。如何开发人力资源,变人力资源优势为人力资本优势,进而转变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成为中国的各级政府、企业、专家学者及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安柯蓁  
为了给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全面的决策信息,人力资源会计信息披露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本文:首先,综述了我国人力资源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现状;其次,分析人力资源会计信息披露陷入困境的原因;最后,提出了改进人力资源会计信息披露的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亚慧  刘一鸣  李瑞峰  
随着我国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人力资源市场的作用愈加突出,但是对人力资源市场监管的研究却与人力资源市场的发展不相匹配。本文讨论了人力资源市场监管的种类并分析了我国人力资源市场监管存在问题。本文还就完善配套法规、提升建管机构独立性、强化监管体系统筹等方面对人力资源市场监管提出了相应措施。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武晓芳  马丁  
随着国内外保险行业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我国人寿保险企业必须将人力资源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产,努力实现人力资源配置效率的最大化,进而带动人寿保险企业的整体发展。本文采用DEA模型对我国20家人寿保险企业2009-2013年的人力资源配置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横向比较,找出非D E A有效的决策单元效率低下的原因,并针对其提出了优化建议,为企业今后的人力资源配置工作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侯增艳  
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是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中的特有模式,对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业的体制创新、提高人力资源有效开发和优化配置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本文归纳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的定义及构成要素,梳理了园区发展的经济社会背景和发展历程,研究了园区的发展模式和管理模式,在此基础上,对园区建设发展中的经验特点和园区发展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发展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的政策建议。本研究对构建人力资源市场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的作用提出了新的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