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89)
- 2023(12399)
- 2022(10418)
- 2021(9901)
- 2020(8398)
- 2019(19263)
- 2018(19284)
- 2017(37715)
- 2016(20275)
- 2015(22919)
- 2014(22900)
- 2013(22476)
- 2012(20761)
- 2011(18765)
- 2010(19394)
- 2009(18353)
- 2008(18440)
- 2007(16650)
- 2006(15031)
- 2005(13724)
- 学科
- 济(82774)
- 经济(82671)
- 管理(69858)
- 业(66841)
- 企(56612)
- 企业(56612)
- 方法(38683)
- 数学(34064)
- 数学方法(33453)
- 中国(25094)
- 财(23918)
- 农(22597)
- 制(21828)
- 业经(19369)
- 技术(19292)
- 银(16217)
- 银行(16195)
- 行(15531)
- 学(15272)
- 贸(14902)
- 贸易(14888)
- 融(14647)
- 金融(14643)
- 农业(14634)
- 务(14562)
- 易(14547)
- 理论(14543)
- 财务(14512)
- 体(14507)
- 财务管理(14481)
- 机构
- 大学(300780)
- 学院(299096)
- 济(126297)
- 经济(123722)
- 管理(118424)
- 理学(101896)
- 理学院(100835)
- 管理学(98980)
- 管理学院(98429)
- 研究(97058)
- 中国(76350)
- 京(62959)
- 财(62858)
- 科学(56408)
- 财经(49197)
- 所(48321)
- 江(45195)
- 经(44535)
- 中心(43764)
- 农(43494)
- 研究所(43359)
- 业大(40691)
- 北京(39893)
- 经济学(39343)
- 范(37211)
- 师范(36848)
- 财经大学(36585)
- 州(35746)
- 经济学院(35357)
- 院(34923)
- 基金
- 项目(192702)
- 科学(153931)
- 研究(142621)
- 基金(141441)
- 家(122536)
- 国家(121561)
- 科学基金(105124)
- 社会(92767)
- 社会科(87986)
- 社会科学(87964)
- 省(75049)
- 基金项目(73958)
- 教育(67255)
- 自然(66817)
- 自然科(65332)
- 自然科学(65316)
- 自然科学基金(64217)
- 划(63301)
- 资助(58316)
- 编号(56831)
- 成果(47349)
- 创(44944)
- 部(43907)
- 重点(43607)
- 创新(41238)
- 发(40564)
- 课题(40255)
- 制(40007)
- 国家社会(38502)
- 教育部(38352)
- 期刊
- 济(140270)
- 经济(140270)
- 研究(91738)
- 中国(61213)
- 财(48796)
- 管理(48177)
- 科学(41771)
- 学报(41621)
- 农(39459)
- 教育(33819)
- 大学(33338)
- 学学(31291)
- 融(30101)
- 金融(30101)
- 技术(28147)
- 农业(26482)
- 财经(25184)
- 经济研究(22763)
- 业经(22400)
- 经(21688)
- 问题(18622)
- 技术经济(16589)
- 统计(15739)
- 策(15163)
- 科技(15006)
- 贸(14982)
- 业(14254)
- 理论(14168)
- 商业(13784)
- 现代(13712)
共检索到4506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荣 陈敬良
人力资本生产制度变迁的主要动因是制度环境的变化和制度的非均衡性。我国的人力资本生产制度变迁基本上是以强制性为主导,而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强制性与诱致性相结合的变迁方式,可能是我国人力资本生产制度较为理想的创新模式。
关键词:
人力资本生产制度 制度变迁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爱华
文章探讨了企业人力资本专用性和信息结构两个企业情境因素对企业创新模式选择的影响以及企业间合作动机的调节作用。企业参与合作的动机包括三个方面:与研究开发有关的合作动机,与技术学习有关的合作动机以及与市场进入等战略目的有关的合作动机。以我国企业为样本,以企业规模、产品发展阶段和产业地位作为控制变量进行了理论分析及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人力资本专用性越强,企业越倾向于选择内部创新模式;信息结构以横向为主导的企业倾向于选择内部创新模式;反之,人力资本专用性弱及纵向信息结构与外部创新相对应。并且,通过层次回归分析发现
[期刊] 改革
[作者]
温美琴
本文对入世后我国会计制度的变迁及其模式选择进行了探讨。加入WTO后 ,我国会计制度将形成“刚性约束” ,路径依赖将得到摆脱 ,会计体系将进一步完善 ,会计制度将逐渐与国际惯例协调。会计制度模式将由政府导向模式向混合模式、进而向股东导向和投资人导向模式转变。
关键词:
WTO 制度变迁 会计模式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艳涛 崔成
人力资本结构对于技术创新模式具有决定性影响,我国区域人力资本结构的不同导致了技术创新模式的差异。文章首先将技术创新系统要素分解为构思形成、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四个阶段,在对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分类进行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将人力资本分为研发型、技能型、管理型和营销型人力资本四类,并且依据受教育年限将宏观人力资本结构划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人力资本;同时将技术创新分为自主创新和模仿创新。最后通过分析不同技术创新模式下每一个技术创新阶段所对应的人力资本类型,得出结论:对于自主创新起作用的主要是高级人力资本,而对于模仿创新,中级和高级人力资本都对其产生重要作用;初级人力资本对于技术创新的作用非常有限,并且不是必要条件。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崔建华
在当代,人力资本产权制度对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和转轨期,人力资本产权制度存在重大缺陷,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基于此,要从人力资本投资制度,产权营运中的交易、流动、收益制度以及意识形态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
关键词:
计划经济 转轨期 人力资本产权制度 创新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平 许家云
文章通过构建企业创新生产函数并引入国际人力资本流动因素,对中印两国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并重点考察了国际人力资本流动的作用。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的技术创新主要来自高研发投入和以FDI技术溢出为代表的国际技术扩散,而印度则更多地依赖国际人力资本流动引致的技术创新、内需及制度方面的政府支持,以FDI为代表的国际技术扩散对其技术创新作用甚微。印度在国际人力资本流动推动技术创新方面比中国更具优势,中国技术创新模式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印度依靠人才国际化推动创新的模式相比潜力相对不足。
关键词:
技术创新模式 人力资本流动 技术溢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廖小官 谢元态
本文把人力资本产权的内容界定为人力资本使用权束、积累权束和收益权束,把财产权纳入到人力资本权束的体系中。以此为出发点,分析了不同历史阶段下的涉农制度对农民人力资本产权安排及其经济效率的影响,认为进一步完整农民人力资本产权是新形势下涉农制度变迁的趋势,并进一步提出了涉农制度改革的具体方向。
关键词:
人力资本产权 涉农制度 农民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廖小官 谢元态
本文把人力资本产权的内容界定为人力资本使用权束、积累权束和收益权束,把财产权纳入到人力资本权束的体系中。以此为出发点,分析了不同历史阶段下的涉农制度对农民人力产权安排及其经济效率的影响,认为进一步完整农民人力资本产权是新形势下涉农制度变迁的趋势,并进一步提出了涉农制度改革的具体方向。
关键词:
人力资本产权 涉农制度 农民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李艳华
本文建立模型对1978—2007年间的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因素仍然是物质资本投入。不过,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不断降低;制度因素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明显;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但将1978—1999年与2000—2007年两个时期相比较,发现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在不断加大。
关键词:
经济增长 人力资本 制度变迁 贡献率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高建宁
目前,我国证券监管体制存在明显的缺陷:一是证监会监管权力太大,导致无法对监管效果进行再监管;二是监管机构职能不清,政策不稳定;三是自律监管的辅助作用未得到有效发挥;四是证券监管的外部法律环境不健全。作者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证券监管制度的模式选择:(1)加强证券监管体制的自身建设。其内容包括树立科学的监管理念;明确监管的职能;完善自律监管;构建有序、高效的链式市场监管体系。(2)改善证券监管的外部环境,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即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建立良性的立法、司法环境;使市场微观主体治理结构合理化,改善和增强约束机制。
关键词:
证监会 证券监管 制度变迁 模式选择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金春雨 刘金全 张文刚
通过后勤保障社会化制度变迁的模式选择图解模型分析,我们认为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制度变迁是以供给主导的具有诱致性特征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和渐进式制度变迁,“M型组织”推行渐进的社会化保障改革比“U型组织”实施改革更有效。本文还分析了在推行社会化保障的同时,推行军区联勤保障改革的合理性,并认为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选择分阶段、分层次、分能级的渐进性制度变迁模式是理性选择。
关键词:
制度变迁 后勤保障 社会化 变迁模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林国强
社会制度结构及其功能的变迁,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制度体系的支撑与规范。中国制度变迁诱因和路径,决定了与之相呼应的经济法律模式的选择。
关键词:
制度均衡 民商法 经济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瑞卿
面对入世后世界农业的冲击和挑战 ,改革现有的农地制度 ,提高农地产出率及农产品商品率 ,增强我国农业的竞争力 ,已迫在眉睫。本文对近年来有关人士提出的农地制度变迁的主要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 ,并认为我国目前农地制度创新的理性模式是 :集体所有制下的租地农场制。
关键词:
农地制度 变迁 模式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琼 张钟文
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变迁的重要影响因素,但经验研究中如何估计这一指标却存在很大分歧。本文遵循一阶马尔可夫过程,并基于大规模微观个体抽样数据所得关键参数的分布特征,模拟和测算了我国1950—2020年间全国和各地区各年份人力资本存量及人均人力资本水平,并从人口转型和教育提升两个角度考察70年间人力资本变迁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首先,不同标准所得人力资本存量的增长速度存在较大差异,但均随时间推移不断趋缓;人口转型相比于教育提升在70年间的贡献略大。早期人力资本存量增加主要源于人口转型所实现的人口红利,而近年来教育提升对人力资本存量的增长贡献愈加明显。其次,各地区受教育程度差异较大,均随时间显著提高但变化趋势不尽一致; 1950—2020年间,各地区人均人力资本随时间推移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相对收敛特征。本文认为,教育提升可以成为促进我国人力资本进一步提升的重要举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