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98)
- 2023(4380)
- 2022(3767)
- 2021(3656)
- 2020(3223)
- 2019(7117)
- 2018(7529)
- 2017(14562)
- 2016(8226)
- 2015(9631)
- 2014(9986)
- 2013(9851)
- 2012(9469)
- 2011(8723)
- 2010(9018)
- 2009(8769)
- 2008(8656)
- 2007(7982)
- 2006(7331)
- 2005(6865)
- 学科
- 济(30478)
- 经济(30437)
- 管理(19756)
- 业(16755)
- 中国(12665)
- 企(12033)
- 企业(12033)
- 学(11590)
- 方法(11347)
- 制(10376)
- 数学(9830)
- 数学方法(9754)
- 农(9351)
- 财(8004)
- 银(7954)
- 银行(7935)
- 行(7716)
- 体(7714)
- 融(6449)
- 金融(6442)
- 贸(6380)
- 贸易(6375)
- 易(6232)
- 理论(5951)
- 教育(5877)
- 业经(5569)
- 及其(5366)
- 制度(5336)
- 度(5336)
- 农业(5269)
- 机构
- 大学(126436)
- 学院(124851)
- 济(48825)
- 经济(47543)
- 研究(46955)
- 管理(40895)
- 中国(36345)
- 理学(33437)
- 理学院(33009)
- 管理学(32408)
- 管理学院(32171)
- 科学(28947)
- 京(28495)
- 财(26364)
- 所(25840)
- 农(24999)
- 研究所(23184)
- 中心(20161)
- 江(20111)
- 农业(20023)
- 财经(19958)
- 业大(19105)
- 北京(18636)
- 经(17857)
- 范(17079)
- 师范(16834)
- 院(16512)
- 州(16185)
- 经济学(15458)
- 技术(15083)
- 基金
- 项目(71955)
- 研究(53454)
- 科学(53438)
- 基金(48662)
- 家(43040)
- 国家(42684)
- 科学基金(33603)
- 社会(31057)
- 社会科(29111)
- 社会科学(29106)
- 省(28728)
- 教育(25158)
- 基金项目(24824)
- 划(24295)
- 编号(23334)
- 成果(21376)
- 资助(20782)
- 自然(20579)
- 自然科(19977)
- 自然科学(19963)
- 自然科学基金(19573)
- 课题(17201)
- 重点(16483)
- 部(15961)
- 发(15768)
- 创(14190)
- 项目编号(14112)
- 性(14070)
- 年(13906)
- 科研(13559)
共检索到2031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德惠 赵明辉 何振艳
1 临床治疗进展我国人体囊虫病研究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临床、检验、影像、病理及流行病学调查等多方面均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现将近几年囊虫病临床及流行病学研究综述如下。我国脑囊虫病的治疗,虽然早已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但长期未能研究出特效治疗药物和方法。70年代以前各地主要应用中药治疗,如千金九、羊角散、矾石片、囊虫丸等。这些药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明远
1 流行病学概况1.1 人暴发流行率高、死亡率高旋毛虫病是一种常见的人兽共患病,也是兽医公共卫生的重要研究课题,它不仅在畜牧业生产上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对人类的健康也构成严重的威胁。1988~1992年卫生部开展的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的统计资料显示自1965年我国首次发现人体旋毛虫病至1992年共发生人旋毛虫病暴发流行433起(包括发表与未发表起数)、发病人数达17453人、死亡194人,其中56起进行了发表与报道、发病人数2810、死亡23人,发病人数及死亡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慧英
①棘球蚴病在内蒙地区的流行概况棘球蚴病在内蒙地区各地均有发生,畜间羊、牛、猪、驼为主;感染强度的高低因区域而不同,感染率以牧区放牧羊高于农区羊群.羊感染率兴安盟为29.2%,锡盟17%,赤峰有一群羊因瘦弱淘汰削杀206只,而棘球蚴羊89只,感染率达44%.有一只羊因棘球蚴继发脾脓肿,脓肿占脾脏三分之一,体积18cm×14cm,脾表面有棘球蚴包囊三个.牛的感染率在牧区8%左右,猪的感染率16.67%,驼感染率平均20%.牧区犬感染细粒棘球绦虫的很普通,最高感染强度5256条(兴安盟).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惠禹
采用访问调查、血片和淋巴片镜检及采集疫区羊体的蜱叮咬健康羊进行单一种分离等方法,查明张家川县东、中部地区为山羊泰勒虫(Theileria hirci)病流行区。此病在当地流行已久,给当地养羊业带来了严重危害。特别在目前,规模养殖迅速兴起,羊只的其它疫病被逐步控制,此病的危害日趋突出。每年3~6月,全县每年有1万多只绵、山羊发病,上万只羊死亡,发病率和病死率分别是为31%和67.48%。疫区当年繁殖的羔羊及从外地引进的羊大部分死于该病,每年因羊只患病减重、死亡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300多万元,已成为当地发展商品养羊业的一大祸患。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宁长申 张龙现 许兆孟 赵金凤 陈洪科 侯安祖 刘智明
作者对河南省郑州市开封市及信阳地区牛群、鸭群和鸡群的隐孢子虫病流行情况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郑州市郊奶牛隐孢子虫感染的平均感染率为40%,随着牛的年龄增大,感染率有呈下降的趋势。经鉴定,郑州市郊奶牛场的隐孢子虫为小鼠隐孢子虫。郑州市开封市及信阳地区家鸭的群体隐孢子虫感染率为69.57%,1~8月龄感染率(87.5%)明显高于8月龄以上鸭的感染率(60%).阳性鸭群粪中卵囊数均较少.郑州市郊8个猪场的粪样中有7个猪场粪样呈阳性.粪样的平均阳性率为17.7%,郑州猪场的隐孢子虫亦为小鼠隐孢子虫.郑州地区12个鸡扬中没有发现隐孢子虫感染。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沙国润 杨光友 蔡永华
林麝(Moschus berezovxkii Flerov)是一种珍贵的药用动物.1995年在四川某养麝场发生莫尼茨绦虫病流行,患病仔麝死亡率达50%以上,给养麝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此,我们于1996~1998年对该病作了专题研究.结果为:①病原种类通过解剖死亡的仔麝尸体及驱虫,获得大量的绦虫虫体,经鉴定均为四川莫尼茨绦虫(Moniezia sichuanensis Wu,1982),感染强度为2~25条.②感染季节与宿主年龄经调查,其感染季节在每年5~10月,以8~9月感染率最高,本病主要侵袭仔麝及育成麝,最低感染日龄仅40d,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有全 彭欲率 刘志杰 关贵全 杨吉飞 陈泽 牛庆丽 罗建勋 殷宏
【目的】调查近年来中国羊泰勒虫病的流行现状,并对其分离株进行分子分类学鉴定。【方法】对分离自2005—2011年间的羊血液基因组以及蜱基因组,依次用吕氏泰勒虫、尤氏泰勒虫和绵羊泰勒虫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对阳性样品进行18S rRNA基因的特异扩增和测序分析,并建立系统发育树。【结果】对所有羊血液基因组和蜱基因组的PCR扩增表明,在中国所调查的4省9县市,羊泰勒虫病的流行存在明显差异。甘肃省羊泰勒虫病的发病率和感染率较高,主要呈吕氏泰勒虫和尤氏泰勒虫混合感染,现场调查危害比较严重。新疆喀什仅存在绵羊泰勒虫,调查没有见到临床发病病例。在湖北样品中检测到吕氏泰勒虫,但未发现临床上发病病例。在云南...
关键词:
泰勒虫病 调查 鉴定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宋新明
本文主要综述了流行病学转变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重点介绍了流行病学转变理论的四个基本概念 ,流行病学转变与人口和社会变化之间的关系 ,流行病学转变的机理 ,流行病学转变的影响因素及其在转变中的作用
关键词:
流行病学转变 死亡率 人口健康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朱罗罗 张庆利 万晓媛 邱亮 马芳 黄倢
为查明黄头病毒(Yellow Head Virus,YHV)在我国的存在和变异情况,本研究采用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水生动物诊断手册》中YHV套式rT-PCr检测方法对2012–2014年采集的299份样品进行了YHV监测,并对部分YHV阳性样品基因进行了克隆测序及系统发育分析。流行病学调查显示,299份样品中YHV的阳性率为11%,我国养殖的中国明对虾、凡纳滨对虾、日本囊对虾以及罗氏沼虾的部分样品中均检出了YHV,中国明对虾和罗氏沼虾是本次调查中新发现的YHV自然宿主,而且YHV在中国明对虾中的检出率最高。对6份较强阳性样品YHV基因组orF1b内1002 bP的分型片段进行克隆测序和...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文彬 曾伯平 罗玉双 韩庆
2002年7~8月份,对洞庭湖区6个采样点鳗鲡独孤吸虫(AzygiaAnguillae)对黄鳝(Monopterusalbus)的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6个采样点的鳗鲡独孤吸虫对黄鳝的感染存在较大差异。感染率以华容点的最高(51·7%),津市点次之(46·7%),其余4个采样点的感染率都较低(20%以下);感染强度也一样,华容点的最高,为4·7,津市点次之,为3·1,不同采样点的感染强度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2002年6月至2003年5月对常德采样点周年取样调查,发现在6、7、9月和翌年1、4、5月黄鳝感染有鳗鲡独孤吸虫,感染率在1·6%~18·4%间波动(以7月份最高...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文彬 曾伯平 罗玉双 韩庆 王京仁
2002年6月至2003年5月,对洞庭湖周边6个县(市)不同水域环境黄鳝体内新棘衣棘头虫的流行病学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2002年7、8月的感染率以岳阳点最高(93.6%),常德点次之(53.1%),华容点第3(36.2%),其余3个采样点的感染率都较低(20%以下);平均感染强度(个/尾)以岳阳点最高(13.7),湘阴点次之(6.3),岳阳点显著大于津市(1.3)、沅江(2.5)、华容(4.1)和常德点(5.9),华容点、常德点显著大于津市点.通过周年取样调查,发现常德点相同体长段(25~40cm)黄鳝在不同月份的感染有比较明显的季节变化,感染率在7月(51.1%)、10月(34.8%)、...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余星潼 万晓媛 贾田畅 夏继涛 徐婷婷 姚亮 赵文秀 张庆利
2013年以来,我国沿海各省市养殖对虾中先后出现虾肝肠胞虫(Enterocytozoon hepatopenaei, EHP)感染且感染率居高不下,使我国虾类养殖产业遭受了严重经济损失。为查明2021—2022年沿海省市养殖虾类中EHP的流行情况,本研究在沿海地区开展了养殖虾类EHP流行情况调查,共采集样品936份,并采用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 (TaqMan qPCR)和组织病理检测对样品进行分析。TaqMan qPCR检测结果表明,2021和2022年所采集的虾类样品中,EHP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0.67% (54/506)和13.72% (59/430);2021和2022年主要在凡纳对虾(Penaeus vannamei)中检出EHP阳性,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4.10% (54/383)和16.71% (58/347),且检出EHP阳性的凡纳对虾主要来自山东、辽宁、广东、河北和天津等省市;1份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样品中检出EHP阳性,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克氏原螯虾(Protocrayfish cruzi)、斑节对虾(P. monodon)、日本对虾(P. japonicus)和中国对虾(P. chinensis)等虾类样品中未检出EHP阳性。对TaqMan qPCR检测呈阳性的凡纳对虾进行组织病理检测,在其肝胰腺上皮细胞中观测到分散或成簇的EHP孢子,以及处于生长阶段的EHP原生质体。本研究表明,2021—2022年EHP仍在我国沿海地区养殖的凡纳对虾中流行,尽管其流行率较前几年呈下降趋势,但其对凡纳对虾养殖产业的危害仍不容忽视。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牛钟相 吴绍强 胡孝忠
1997年11月,作者选取山东省内不同地理位置,养牛较集中的7个县、市的规模化牛场(或肥育小区)及养牛村,现场调查了牛痒螨病的发病时间、发病率、体表病变面积比、用药史及危害情况.调查发现,牛痒螨病在山东省的发生有以下特点:①本病发生有极强的季节性,自1997年10月中旬开始发生至翌年3月中旬结束;②本病的发生与牛的品种及年龄间有一定的关系,外来引进品种对本病抵抗力较差,发病率高且危害严重,而山东地方品种鲁西黄牛的发病率相对较低;在年龄方面,一岁以内犊牛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熊毅 刘棋 盘龙波 王雯 罗廷荣 朱伟 韦友传 陆专灵 郭建刚 李华明
自2000年起从广西各地采集1563份犬脑、4份发病牛脑、1份发病猪脑和1份猫脑组织,通过对这些动物脑组织进行PCR检测及用小白鼠脑内接种试验分离出42株狂犬病毒株,并对N基因3’端455个核苷酸片段进行测序分析。根据核苷酸同源性及遗传进化树分析结果,广西狂犬病流行毒株可分成4个群,Ⅰ群有GX01、GX08、GX09、GX014、GX019、GX091、GX123、GX173、GX174、GX195、GX260、GX443、GX 452、GX510、GX520、GX BS、GXSL、GXGG、GXLA、GXHX、GXGL、GXNn iu、GXWXp共23株,它们的核苷酸同源性在97.6%~1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