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65)
- 2023(9189)
- 2022(7630)
- 2021(6961)
- 2020(5681)
- 2019(12787)
- 2018(12472)
- 2017(24874)
- 2016(13054)
- 2015(14895)
- 2014(14983)
- 2013(15152)
- 2012(14647)
- 2011(13465)
- 2010(14186)
- 2009(13792)
- 2008(12886)
- 2007(11707)
- 2006(11026)
- 2005(10506)
- 学科
- 济(62533)
- 经济(62474)
- 业(37364)
- 管理(34933)
- 中国(28802)
- 企(27847)
- 企业(27847)
- 融(27071)
- 金融(27071)
- 银(25807)
- 银行(25795)
- 行(25168)
- 地方(20825)
- 方法(19241)
- 农(18878)
- 数学(16829)
- 数学方法(16736)
- 制(16537)
- 财(15716)
- 业经(15160)
- 农业(12930)
- 贸(12407)
- 贸易(12388)
- 易(12016)
- 中国金融(11335)
- 发(11142)
- 地方经济(10699)
- 体(10164)
- 务(9265)
- 环境(9261)
- 机构
- 学院(194424)
- 大学(191563)
- 济(87519)
- 经济(85597)
- 研究(70554)
- 管理(69792)
- 中国(62326)
- 理学(57609)
- 理学院(56961)
- 管理学(56276)
- 管理学院(55906)
- 财(44779)
- 京(42047)
- 科学(38551)
- 所(35795)
- 财经(34122)
- 中心(33402)
- 研究所(31553)
- 经(30697)
- 江(30627)
- 农(29376)
- 北京(27917)
- 经济学(27742)
- 范(25890)
- 州(25848)
- 师范(25661)
- 财经大学(25175)
- 经济学院(25007)
- 院(24915)
- 银(24098)
- 基金
- 项目(112846)
- 研究(88852)
- 科学(88252)
- 基金(79135)
- 家(66874)
- 国家(66212)
- 社会(56635)
- 科学基金(55870)
- 社会科(53897)
- 社会科学(53888)
- 省(45017)
- 基金项目(40939)
- 教育(39752)
- 编号(37426)
- 划(37124)
- 资助(32993)
- 成果(32173)
- 自然(31743)
- 发(31026)
- 自然科(30909)
- 自然科学(30903)
- 自然科学基金(30313)
- 课题(27000)
- 发展(25859)
- 重点(25666)
- 展(25430)
- 部(25275)
- 创(23788)
- 性(23531)
- 国家社会(23105)
- 期刊
- 济(106419)
- 经济(106419)
- 研究(68939)
- 中国(44534)
- 融(39632)
- 金融(39632)
- 财(32351)
- 农(28905)
- 管理(27616)
- 学报(23583)
- 科学(23393)
- 教育(22892)
- 农业(18914)
- 大学(18756)
- 业经(18621)
- 经济研究(17555)
- 学学(17438)
- 财经(17233)
- 技术(16871)
- 经(14820)
- 问题(14636)
- 贸(12295)
- 国际(11547)
- 理论(11225)
- 商业(10517)
- 实践(10019)
- 践(10019)
- 技术经济(9645)
- 现代(9482)
- 经济问题(9314)
共检索到3262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小差
产融结合是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通过一定方式、以利益为纽带实行融合发展的重要制度安排,是有效配置资源的重要途径,体现了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能够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金融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更复杂的挑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结合国外产融结合的发展路径和发展模式,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产融结合方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
产融结合 路径 资本运作 发展框架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吴利军 张英博
文章从产融结合的参股对象、产融结合程度和产融结合绩效等方面分析了我国产融结合的现状,认为目前我国产融结合具有参股金融机构类型单一、产融结合程度较低以及长期绩效提升效应有限等几个特点,并存在扩大金融风险、存在监管盲区等问题。文章对我国产融结合的未来发展进行了思考,认为要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在主业稳定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基于公司战略的产融结合,同时在企业产融结合的参股机构、参股比例、行业选择等方面设定明确准入标准,引导企业建立和完善风险隔离制度,并加强各产融结合主管部门之间的协调,防止出现监管盲区。
关键词:
产融结合 参股 金融机构 公司战略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莉
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体制不同,产融结合模式主要划分为市场主导型、银行主导型和政府主导型三种模式,目前对于我国采取何种模式,各方观点有所不同。本文通过对三种模式的市场条件等因素进行比较,同时分析了我国产融结合的历程和特点,认为作为一种最终目标,我国宜于选择市场主导型模式,将英美模式作为我国产融结合的目标模式。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松华 胡敬新
我国的产融结合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三种模式,我国有很多知名的企业集团正在向产融结合的方向发展。实证分析表明,我国的产融结合仍以信贷关系为主,但正在向产权融合方向发展。我国应当鼓励产融结合型企业集团发展,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允许产融双向融合,促进金融机构股权的多元化,成立产业投资基金。
关键词:
产融结合 产业资本 金融资本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伏安
金融工程具有对风险的规避和放大效应。金融工程的发展不仅需要强大的技术手段支持,更需要政府从制度层面进行合理配置。本文分析了金融工程在经济运行中的负面作用,根据当前我国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的宏观环境,并结合当前国外金融制度建设的基本特征和我国基本国情,提出了我国金融工程发展的制度框架。其中,近期制度建设构想为:加强法规制度建设,优化金融环境,严防金融欺诈;加强监管机构管理,确保其独立性和公平性;加强二级市场管理建设。远期制度建设构想为:进一步强化对产品发行人、合作投资计划、市场中介机构和行业自律等方面的制度约束。
关键词:
金融工程 利率 汇率 市场环境 制度框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余秀琴 荀莉 陈鸿
一、洋务运动至民国肇建(1860年-1911年)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发端于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开始,工业化大生产、技术进步、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以及急剧转变的社会形态在不断寻求技能人才支撑的过程中,催生了中国产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颐
我国以高校为主体的产学研结合多年来取得重要成就,价值和意义都不能低估。但在产学研结合的实践中存在着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偏差,导致不少矛盾。笔者就此深入分析我国产学研结合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提出产学研结合应有的发展方向:引入市场规则,开拓利用社会资源,以创业为导向。
关键词:
产学研结合 发展方向 市场 创业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唐晓华 姜博 马胜利
基于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与特征,在借鉴中外经验及结合我国实际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围绕投入信息化、产出服务化、流程低碳化、组织网络化、融资多元化以及创新集成化,本文通过构建产业融合发展的ISCNFI分析框架,对我国30个地区2012年度产业融合情况进行测度。研究发现我国各地区产业融合程度差异性显著,多数地区融合程度与理想状态差距较大,但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间存在着较高的一致性。这意味着产业融合作用于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性较为显著,其原因可部分归结于区域产业结构、经济基础及政府干预强度等影响因素的差异。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胡卫东
本文从内生金融视角出发阐释了我国农村金融的制度因素。通过研究发现,在借鉴国际经验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生搬硬套的做法。由于忽视和偏离制度因素的内生性要求,我国农村金融发展陷入了一系列误区,由此导致学习效率大打折扣。进而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从增量与存量两方面着手加强内生金融发展,最终形成高效的农村造血机制,为我国农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服务。
[期刊] 征信
[作者]
曲艺
有效的产融结合不仅能够降低产融结合的成本、减少产融的信息不对称,还能够提高资本配置的效率,进一步优化经济资源的配置。产融结合的有效性是一个动态、历史的概念,不同的产融结合方式以及同样的产融结合方式、产融结合机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条件下,所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由此看来,选择何种产融结合方式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产融结合 目标方式 金融机构 工商企业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承萍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作为实现职业教育多中心治理的重要举措,其运行应遵循求同、存异和协商原则。现阶段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集团多元主体未能就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目标达成共识,牵头单位及行政力量未能适时转身,协商共治的运行机制尚未形成。对多数职教集团而言,明确公益属性、合理定位发展目标,采取项目导向的运行机制,保持独立追求善治,将是解决当下问题、实现长效发展的重要路径选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雨露
"大金融"突出强调了必须将金融和实体经济视为统一的整体,必须将整个金融体系视为统一的整体,必须将中国和全球的金融发展视为统一的整体大国崛起需要大国金融。从长期的视角来看待金融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大国的金融崛起几乎总是与其经济崛起同步实现的。对于未来中国而言,在新中国65年的发展基业之上,全球视野下的金融发展应该充分体现其战略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蔡彬彬 郭熙保
分工思想是古典经济学的核心内容。本文将斯密的分工思想引入金融领域,从理论规范分析上提出一个以金融分工为核心的金融发展分析框架,以揭示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的一般规律。作者认为,金融的本质是资源,金融分工是金融发展的微观机制,金融交易效率改进促进金融分工进一步深化,而金融分工演进又推动着金融体系的不断发展。金融发展过程就是金融分工及其演进的过程。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克馨 李宏
当前以央企为首的国内大型企业集团,采取产融结合发展模式谋求跨越式发展已经成为了一种潮流,并且主要可归结为"服务型"、"投资型"和"发展型"等三种模式。从目前企业集团产融结合发展的情况来看,总体上还存在着产融之间缺乏有效整合、对金融领域风险估计不足,以及隐含道德风险等问题。为此,现阶段企业集团需要以主业为中心保持产融之间的协调与平衡,并理智地选择适应自身需要的发展模式,同时也需要尽快改善和加强对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有效监管。
关键词:
企业集团 产融结合 主要模式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